第106章 散花楼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神武禹鼎第106章 散花楼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朝阳初生,薄雾渐散。

    顶着“私人侦探”头衔的封弋骑上白光虎在空中疾行,十分潇洒惬意,心中满满是幸福。

    一个时辰后,抵达蜀郡。

    蜀郡,又称益州,与长安、扬州、敦煌齐名,且同扬州号称“扬一,益二”。

    自火轮邪教奇袭、侵占蜀郡蜀王府后,名城遭戮,人命如蚁,顿显萧条、悲凉,天地寂寂。

    舞榭歌台,寻常巷陌,一切总被风吹雨打去。

    封弋与白光虎在城郊山林分手之后,直接从东门入城,发现火轮邪教士兵已然从狮子山回防蜀郡,并时不时地看到街上来往的众多百姓,脸上无不流露出无尽的悲愤与不安,却谁也不敢大声喘口气。

    城区被霸占了,但家园还在。

    幸运的是,火轮邪教占据蜀郡之后,只是大肆传教,广收教徒,却并没有残暴大屠杀。

    封弋有恃无恐的行走在大街上,丝毫不怕行人的目光,也不怕那些邪教的盘问,一副山野郎中的模样,还不时与人打招呼,或是帮人看个小病,算是真人本色。

    经不断问路之后,封弋沿琴台路漫行百余步,经百花潭,至摩诃池畔,进入一座秀丽挺拔的雕花亭楼,楼高四层,八角飞檐,红色花窗,楼名“散花”。

    散花楼。

    据说这是前朝蜀王杨秀的杰作,当年他“扩广子城”,增筑少城西、南两面,使其周长达十公里,并在蜀郡东门建城楼一座,以供皇族游宴取乐,便采用佛经“天女散花”的故事,取名“散花楼”。

    之后,盛名远播,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楼阁齐名。

    散花楼内,除了茶香四溢之外,还传来打麻将的声音。

    如果说“击鞠”是在贵族之间广泛流行的第一运动,而“麻将”则是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最受欢迎、最受喜爱的博戏。

    因此,有人说,麻将才是真正的“国粹”。

    封弋来此并不是闲情逸致地喝茶、赏风景、打麻将,而是来找人。

    临走之前,扶奚和他说过,散花楼如今已是唐门三十六房之一的产业。

    散花楼表面上已经从仅供皇家游览的园林景观,成为了普通老百姓也能来此观光休闲的茶楼,实际上则是唐门在蜀郡最为隐秘的情报据点。

    本来这个秘密只有唐门三十六房内部子弟才知晓,但唐千玺却在上次亲自护送扶奚来蜀郡的时候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她。

    也许为的就是一朝之日能够用到它。

    比如说,今天。

    入楼。

    或许是受战乱影响,生意略显冷清,一楼大厅只有东南角的四个闲散客人,神态轻松的围在一桌一边喝茶,一边打麻将。

    自古之起,饮茶已蔚成风气,特别是一些名流文人雅士尤其喜欢办茶会、写茶诗、著茶文、品茶论道、以茶会友,并且如今开始茶宴大行,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俨然已成“国饮”。

    封弋环视一楼环境,像是常来熟客一般,对迎面走来的掌柜淡然一笑,意有所指道:“老规矩,一壶禅茶,半日闲。”

    当世蜀地之名茶,峨眉之雪芽,雅安之蒙顶,前者是禅茶,后者是贡茶,齐名天下。

    峨眉雪芽作为峨眉山唯一嫡传的高山林间茶,于清明时节、白雪未尽、春芽初萌时,由山中僧尼沐浴静心之后,一边口诵佛经轻捻新芽而来,承日月之精华,汲山木之灵气,蕴佛禅之慧心,得此佳茗,被太宗皇帝称之“当世第一禅茶”。

    “半日闲”为四楼东向的一间雅厢,是整个散花楼位置最好、面积最大、视野最佳、风景最美的地方。

    唐门产业遍及天下,唯有这峨眉雪芽极少对外供应,仅接待唐门上宾、贵宾之用,这也是唐门的秘密之一。

    那四人听闻封弋说起禅茶与半日闲,有意无意地斜斜瞥了他一眼,但便视若无睹的继续喝茶、出牌。

    掌柜一怔,试探问道:“青衣中峰?”

    峨眉雪芽产于峨眉山之巅,主要集中在青衣中峰寺与黑水寺后崖一带,故又有“青衣中峰”与“黑水后崖”之分。

    封弋答非所问道:“青白为上。”

    峨眉雪芽因年份、气候变异特征而呈两色,分别为二年白、一年绿。逢“白”之年,其汤色青白;逢“绿”之年,其汤色透亮青绿。从其中色泽、口味来说,青白为上,黄绿次之。

    掌柜神态恭敬地道:“请您先上楼,稍候奉茶。”说着让一伙计带着封弋缓缓登上四楼。

    这几句对白,皆是唐门在散花楼设置的暗语。

    之前唐千玺将此联络信息告诉了扶奚,而昨天扶奚又告诉了封弋。

    散花楼一楼为公众开放式大厅,而二、三、四楼则是封闭式的单个雅间,一茶一室、临窗而设,每一间茶席简洁雅致,极其精巧讲究,且风格、风景亦迥异不同,各具特色。

    四楼为贵宾楼,按东、西向共分二间,分别为“半日闲”、“浮生阑”。

    按规格来说,只有富贵才华者方可请入。

    进入“半日闲”。

    在午后阳光挥洒与映照下,室内宽广明亮,布置简约空灵,葱茏绿植与恬淡盆景给予空间的和谐自然之美,素雅的席位与精美的茶具,赋予空间的耐人寻味的古典之韵。

    一张紫檀木的茶几上面整齐地摆放着茶釜、茶瓯、茶碾、茶杯、盏托和执壶,均是造工精细,情趣高雅。

    最特别是茶具所用釉彩,状似雨点,于黑色釉面上均有布满银白色的放射状小圆点,大者如豆,小者若粟,银光褶褶。

    在瓷器市面上,这种雨点釉,又称天目釉,尺壶寸杯均被视为不世之珍,甚至碎片亦可与金玉同价。

    尽管如此,封弋却并不懂茶道,且对这些茶具亦不感兴趣,反而对茶几上的一尊高脚花瓶所吸引。

    一枝流线型的马蹄莲直插云宵,三片颜色绚丽的黄色小雏菊以梯次状态懒散的点缀其间,看起来极具美感。

    “登天梯?”封弋有种瞬间惊艳的感觉。

    不重小节,难出精品。

    这登天梯没有太多的点缀,也没有太艳丽的色彩,霸道直接,干脆而富有灵姓,可说是鬼斧神工,可说是上乘之品。

    自幼在山林长大的他,偏爱这些花花草草,却没想到竟然在这里看到‘登天梯’这种高难度的插花手法。

    但他并不知道,自上一代门主唐甲木开始,唐门内族子弟平日里均喜爱插花,俨然成为一种士族风气,且手法并不逊色于刀、剑武道。

    封弋好奇地蹲下身体仔细欣赏,心里生出一种久违的艺术追求感。

    不一会儿,门外有人进来。

    “封少?”来人有些喜出望外。

    封弋浑然不知有人来了,听到声音微微一怔,起身朝那人看去,愕然道:“小刀!”

    来人一脸微笑,提着一个古朴铜壶,正是陪伴唐千玺一起长大的唐门新任戒律阁长老唐小刀。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神武禹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神武禹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神武禹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神武禹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