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逼婚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女副处长正文 【五】逼婚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家乡只能活在想象里,这大概是漂泊在外年轻人的普遍尴尬。见多了都市里的灯红酒绿,也习惯了城里人之间的距离感,近乡情更怯这句话,便显得越发真实。

    偏南方的家乡小城没有机场,陈晓只能飞到临省的城市,再由大哥开车接回家去。走南闯北的她,在这件事上,仍然拗不过父母,他们从来不放心单身女孩子一个人从车站或机场回来。前几年大哥没有买车的时候,家里总会派出一个人,哥哥或姐姐,甚至是父亲,去接陈晓。“哪天你有别人陪着回来,我们就不去接了”,每次陈晓要拒绝,母亲便搬出这句话。

    一路原野,荒草丛生。国道边不时出现的幢幢小楼,昭示着新城镇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他们兄妹俩并没有多聊,偶尔才说一说家里的近况。

    陈晓看着日益迈进中年的大哥,更觉时光飞逝。当年那个在高中唱着刘德华追女生的大情圣,常常令父亲抓耳挠腮的叛逆小青年,如今也留着小板寸腆着啤酒肚,淡然地谈论着老婆和孩子。任谁也逃不过岁月。

    回到家里,见到父母、姐姐、嫂子,还有两个七八岁淘气的小男孩,以及刚满周岁的小丫头。一家人热闹聊天做饭,有短暂的温馨平和。但陈晓知道,这样的宁静维持不了多久,它更像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幻境。

    果然,饭后母亲便坐过来,围着电暖气和陈晓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在外面吃的好不好,家里这么多笨鸡笨鸭你也吃不上。”

    “公司食堂伙食挺好的,都不用自己做饭,晚上也可以在那吃。”

    “从小就不舍得让你干家务活,你可得找个会照顾你的。”

    眼看母亲要往婚姻的话题上引,陈晓赶紧拿出给母亲买的新手机:“看看,这机子你玩游戏更方便了。”

    “你啥时候嫁人了,我才算放心,都多大了,自己也不焦心”,母亲根本不接陈晓的话茬,语气流露出惯常的无奈和惆怅。“一想起你的事情,我和你爸整夜睡不着啊,心里闹得狠。”

    陈晓也是没有耐心,直接怼了回去:“我有我自己的活法,不一定都得跟你们一样,再说了,你们俩一辈子吵吵闹闹,也没觉得幸福啊。”

    母亲半晌不说话,最终还是常说的那一句:“我和你爸怎么了,把你们兄妹三人好不容易养活大了,读书上班,这个家也没散掉啊。”

    自从陈晓步入大龄行列,这种场景不知道轮回了多少次,她和母亲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都是不欢而散。

    在家勉强呆了三四天,陈晓就赶紧拉着箱子撤退了。父母一天紧似一天的催逼,弄得她心情全无,只想立刻回到千里之外自己的小屋。临走的时候,母亲欲言又止,眼泪汪汪,陈晓不敢多看,更不敢多说,闷闷地上了车。

    飞机在首都机场刚落地,陈晓便拨通了同学如意的电话:“来来来,出来吃饭喝酒去吧,憋死我啦。”待在北京过年的如意也正闲得慌,二话不说俩人就敲定了二环的一家饭馆,还叫上了另外两个朋友。

    “还是北京好啊”,坐在暖暖的馆子里,吃着可口的饭菜,手中的啤酒喝到微醺,陈晓莫名觉得非常放松。

    她觉得自己属于这里,她就喜欢这样一个人被流放的状态。半年来忙碌紧绷的神经,回家后憋屈无语的氛围,都可以被三五好友的饭局治愈。生活注定起起伏伏,过一天算一天,谁说不是大智慧?

    然而深夜回到家里,陈晓还是打开了电脑,默默浏览某婚恋网站。一个个筛选来信的人们,也发出一些觉得有可能的邀约,心里才觉得踏实了一些。相亲这种事情,经历得多了,竟然变得和工作差不多,一段时间不去做,反倒有种负疚感。悦纳悦纳悦纳,如果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就接受它们。在自我催眠中,陈晓进入了新一年的梦乡。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女副处长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女副处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女副处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女副处长》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