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刘平原冒掉乌纱帽的风险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省报总编正文 第42章 刘平原冒掉乌纱帽的风险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清江日报管报道的老总,张火坠楼不幸逝世,赵超群进了监狱。报社急需补充管报道的老总。为此,刘平原向省委打了报告,请求在近期内任命1至两名管报道的副总编辑。

    省委进行了研究,同意暂时增补一名分管报道的副总编。

    省委组织部分管文化战线的干部四处的处长与副处长,省委宣传部干部处处长组成考察组来到报社,开了一个民主推荐会,请报社副处以上干部推荐副总编人选。然后,考察组又分头征求了社委会与编委会成员的意见。

    据说,编委、时政部主任宋晓斌的票数最高,社委会与编委会的推荐也最多,他升级的可能性最大。

    省委的班子也起了大变化。省委书记杨青峰如愿以偿,调到北京,成了国家级领导人。他的职务,则由省委副书记、省长马敬业接替。这也遂了马敬业的心愿。因为省长要在省人大会上选的,离人大会召开还有一段较短的时间,因之,马敬业的省长职务暂时还没有卸下来,他是书记、省长两个职务一肩挑。

    良乡市委书记奉风雨也晋升为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前任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因年龄到点转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锻志上午在浏览国家防环境保护部的网站时,发现了一条惊人的消息:清江成了中国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河流!环保这一块归口经济部报道。他立即来到刘平原办公室,把这个消息报告了刘平原。

    王锻志说:“刘总呀,我刚才在浏览国家防环境保护部的网站时,得到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线索。”

    刘平原说:“什么重要线索?”

    王锻志说:“清江成了中国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刘平原说:“是这样的吗?”

    王锻志说:“消息证据确凿,是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全国的重要河流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调查后得出的权威结论,调查者都是专家。不会有错的。”

    刘平原说:“清江的污染,我们早有耳闻,但是创全国之最,我们没有料到。你先到省环保局去了解一下,看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危害严重不严重?回来我们再做定夺。”

    王锻志遵照刘平原的指派,去了一趟省环保局。下午,回来向刘平原报告。

    王锻志说:“省环保局的同志提供了一些数据,问题非常非常严重!”

    刘平原说:“怎么个严重法?”

    王锻志说:“举个例子说吧。清江沿岸5个市区城市居民的癌症患病率,是10年前的5倍。”

    刘平原说:“重金属污染与癌症有直接的关系吗?”

    王锻志说:“据专家介绍,不但有,而且有重大关联。”

    刘平原说:“那这个问题就真的异常严重了。难怪我们报社近年来癌症患者也频频出现,比过去的发病率大大地增加了。原来如此。我们也是喝了清江的毒水呀!清江已徒有虚名,清江不清啊!”

    王锻志说:“报道还是不报道?”

    刘平原说:“报,怎么不报呢?”

    王锻志说:“报道可能有很大的风险。领导可能会怪我们捅漏子的。”

    刘平原说:“作为一张新闻纸,如果不为人民鼓与呼,那还要这张新闻纸干嘛呢?为了清江沿岸人民的福祉,我们豁出去了。”

    刘平原交待范大为,通知立即召开编委会,研究清江污染报道。

    编委会上,刘平原讲了清江污染的事,询问大家要不要报道。大家都赞成立即进行报道,而且要报深报透,以引起高层的注意,加速清江污染的治理。但大家也有一些担心,担心的是领导可能不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原来的书记杨青峰比较开明,现在,杨书记调中央了,马敬业书记可没有杨书记那样的胸襟。

    刘平原最后总结说:“这个报道我们一定得搞。报道之后的几种结果我都分析了,我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有人说,你说来大家听听!

    刘平原说:“结果无非是3种,一种是最好的,那就是报道出来后,省里没有明显地怪罪,而是保持沉默,而报道在中央上层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中央主要领导人作了重要指示,拨出专项巨款来专门治理清江污染。省里随后表扬报纸为清江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第2种就是中央高层也注意了,但批示来得不是太快,省里开始批评我没有政治意识,让我进行反省,后来批示下来了,拨款也下来了,省里就没有说什么了,我也官复原职。这种可能性也比较大,我也有心理准备的。最坏的,那就是报道没有在中央高层引起任何反响。而省里又认为在中央甚至全国出了清江的丑,主要领导大发雷霆,撤了我的职,把我调离新闻单位。对此,我不遗憾,因为虽然一时没有反响,不等于永远没有反响,我们开了第一炮,对今后清江污染的治理,还是有帮助的,说不定能缩短清江全面治理的时间!再者,报社的改革已初见成效,改革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并且在坐的已没有了阻止改革的势力,我不在了,相信改革还会继续进行,不会损害员工的利益。”

    众人知道刘平原吃了秤砣铁了心,也就不劝他了,他们也有同样的冲动。作为一个新闻人,一辈子能为社会做几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也心满意足了!

    于是进入具体报道策划阶段。

    刘平原把自己已经深思熟虑的想法告诉了大家。他的意思,是暂定4人,搞突击采访,然后由1人统稿,在1个星期内就把稿子拿出来。这样做,是为了不让其他新闻单位得到消息,保证稿子的独家性。稿子暂定6000字左右,配几幅照片。在本报特稿版发,一版头条位置发一个突出的新闻导读。

    而后确定人选。刘平原点了将,由宋晓斌牵头,参加者为王锻志、苛国庆、袁平平。这实际上就是刘平原手下的5虎将中的4虎将,因为5虎将之首的张火已不在了。报道的路径,1是企业污染,2是矿山污染,3是严重后果。

    于是,第2天4条汉子便开始了采访行动。

    宋晓斌了解到这样一个重要信息,沿江5市城市居民10年癌症发病率增加200%,其它与重金属污染有关的疾病的发病率,也直线上升。

    王锻志了解到,文阳区镇头镇双桥村,离清水市区不到70公里的一个清江边上的小乡村。去年此时,数千名村民上街游行,抗议当地一家化工厂排放污染物质,造成5名村民死亡,数百名村民镉超标。

    2004年,当清水化工厂在镇头镇双桥村建成投产时,这个村的宁静被悄然打破。

    政府声称他们引进的是一家“无污染、零排放”、只是“生产饲料添加剂”的企业。但这个谎言未能坚持多久。村民们发现郁郁葱葱的树林开始枯死,新买的铝锅煮过东西之后被“镀”上一层擦不去的漆黑色,部分村民相继出现全身无力、头晕、胸闷、关节疼痛等症状。

    环境受到污染的后果愈来愈明显,村民们不断升级的质疑和投诉却未获得重视,去年端午节,年仅44岁的村民罗柏林突然死亡。此后一个多月内,另外4名村民相继去世。经检测,他们体内的镉都严重超标。

    这并不只是一个村的迷惘。清江流域长期生活在重金属污染阴霾之下的类似的村镇不少。

    苛国庆了解到,一家大型冶炼厂,酱油色的重金属废水滚滚流入清江,一天要排1万多吨。

    清江流域杂七杂八的排污口太多了。由于地方势力和地方经济的保护,从上游的木州市、良乡市到中游的潭州市、清水市,到下游的益水市,各种违法运营的大大小小的冶炼厂对清江造成了严重污染。

    另外,长期以来巨大的污染积累也是清江重金属污染为什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原因。仅以良乡市境内的清江霞湾港段为例,由于长期受有色金属冶炼厂和化工厂的污染影响,在新霞湾排污口下游形成了一个明显的高浓度镉和高浓度铅污染带。底泥含镉量最高值达359.8g/kg,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限定值的1800倍;底泥含铅量是限定值的52倍。

    袁平平在清江上游的木州市了解到,这个市是全国的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冶炼厂林立,达300家之多,有公有的,也有私有的。这些冶炼厂大多连起码的环保设施也没有,工艺十分落后,废水直接注入清江。清江的上游,重金属污染就已相当严重。

    稿子各人分写一节,最后由宋晓斌统稿,进行修改。

    稿子出来后,刘平原用最快的速度审了稿,并把稿子复制了一份给郭晓栋,让他立马配一个评论,第2天与稿子一起见报。

    之前,他已跟郭晓栋商量讨论过了。评论的题目就叫“治污是最大的政绩”。这个切入的角度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它是最有针对性的。它能最大限度地促使政府部门治理清江污染。评论高手就是评论高手,郭晓栋的稿子写得富有鼓动性,刘平原特别满意。

    当天晚上,刘平原特意跟班上晚班。他把特稿版的文章题目最后定为“清江,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文章中间,穿插了4张污染方面的照片。在一版头条位置上发的导读也相当醒目,类似于消息的题目,内容是这样的:

    今日本报6版特稿版发表重要新闻――(引题)

    清江,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主题)

    沿江5市城市居民癌症发病率是10年前的5倍(副题)

    第2天报纸出来后,报纸火得前所未有。报摊上卖火了,车站码头的流动报贩子嘴里叫的,也是“惊人消息:清江成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刘平原嘱咐范大为,当天的报纸,给中央及中央有关部委的有关领导各寄一份。用特快专递的方式寄,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有关领导关注此事。

    不好的消息也如期而至。马敬业在上班不久便给刘平原打来了电话。

    马敬业说:“刘平原,你无法无天了!”

    刘平原说:“马书记呀,怎么啦?”

    马敬业说:“你给清江捅了个天大的漏子!”

    刘平原说:“马书记呀,你说的是今天清江污染的报道吗?”

    马敬业说:“还会是别的吗?”

    刘平原说:“马书记呀,我们的报道,意在引起中央高层的注意,拨专款重点治理清江。”

    马敬业说:“但你考虑过了这个报道的巨大的副作用没有,这会引发大规模的恐慌和不满情绪的,会破坏当前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的,你知道吗?”

    刘平原说:“会这样吗?”

    马敬业说:“你是省委机关报的社长、总编辑,中央领导同志一再强调要政治家办报,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点政治家的素质?”他的火气看来很足。看来是真的恼火了。

    刘平原说:“下次我们会更加注意的。”他知道此时越辩解越会惹得马敬业大发雷霆。只好陪小心。

    做了一把手的马敬业口气强硬多了,他说:“下次,下次,你已经有多少个下次了。这次恐怕没有下次了!”顿了一下,他觉得话说得太绝对了,毕竟刘平原才帮助他弄了一副名画,帮了他的大忙,多少得原谅他次把,也算一个人情。不能翻脸不认人!

    他于是又说:“你先停职反省半个月,由李青春代替行使总编辑的职权。我会让宣传部长陆伟心正式通知报社的。”他砰地一声挂了电话。

    随后,宣传部长陆伟心果然把刘平原停职反省半个月,由李青春代替行使总编辑的职权的省委决定正式电话通知了报社。

    此事在报社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大家为刘平原抱不平。对刘平原来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没有怎么感到意外。

    刘平原的几个要好的下属即死党想安慰安慰他,便由范大为牵头,私下里约他一起第2天中午到中华酒店聚餐。第2天是周六。他们没有到平时常去的中天大酒店,那是考虑到那里可能有熟人,不太方便。

    范大为告诉刘平原,约的是宋晓斌、王锻志、苛国庆、袁平平。

    刘平原没有推辞。喝个酒吃个饭什么的,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第2天中午,他们相约到了中华酒店。

    点的是刘平原比较喜欢的清淡的菜,酒也是他最喜欢的五粮液。大家约定,今天只扯谈不谈工作。为的是不让刘平原暂时快乐一点,忘记忧愁。

    大家说平时很少有机会敬刘总,今天刘总一定要喝好。于是轮流给他敬酒。刘平原酒量还算可以,加之心中确实不快,想一醉解千愁,所以来者不拒。

    照样,酒宴中间,少不了王锻志的段子。

    王锻志讲了一个段子:“某男逛妓院,问女价钱,女答:50元;男见便宜干了;女说:请付100元,男问其因,女答进出各50元,男怒道:你他妈是中国移动啊,还双向收费!”

    众人于是笑,听了一个还不过瘾,叫着让王锻志再讲一个。

    王锻志被缠着又奉献了一个段子:“王先生出差买了只乌龟,上飞机时不让带。他急中生智,把乌龟装入裤裆上了飞机。坐稳后又害怕乌龟憋死,就解开拉链把乌龟的头放了出来,空姐从边上过,一直扭着头看。王先生说:看什么看,没有见过?空姐红着脸说,这东西我见多了,不过像你这长眼睛的还真是第一次见!”

    众人让他再讲,他用眼神对刘平原示意了一下,不讲了。

    刘平原有点心不在焉,他没能把心事彻底放下。遭受如此打击,又有几人能从容放下呢?王锻志觉得在这样的场合,不太适宜于开怀大笑。

    酒宴之后,大家又唱起了卡拉OK。刘平原明显地是醉了,靠在沙发上。范大为请他唱一曲,他摇摇头,平时,他对卡拉OK也有一定的兴趣,偶然吼一嗓子,也很有些味道的。

    刘平原感到很难受,他的心脏跳得厉害,头有些发晕,想呕。今天,他喝了不到20杯,也就是八九两白酒,平时他喝这么些酒,铁定是没有什么事的。今天是怎么了?也许是心境有些不太好,更容易醉吧!他感到自己有些快不行了。

    他掏出电话,没有拨妻子的电话,而是下意识地拨了姚茜茜的电话。

    刘平原说:“茜茜呀,我在酒店里,喝多了,好-难-受-”

    这话,坐在对面沙发上的范大为隐隐约约听到了。对刘平原与姚茜茜特别的关系,他也有所闻,但他不认为那出格,对学妹亲昵一点,也在情理之中嘛!

    姚茜茜说:“平原兄,你在哪个酒店呀?”

    刘平原想说,但酒劲上来了,他晕得厉害,没能说出来,便不省人事了。

    姚茜茜说:“平原兄,你在哪个酒店呀?”没有回答。

    姚茜茜说:“平原兄,你在哪个酒店呀?”还是没有回答。

    手机握在刘平原的手上。他暂时已失去了对手机的控制,听凭手机里姚茜茜在呼喊。

    姚茜茜知道他可能是借酒浇愁,醉过去了。如果他是一个人,那是很危险的。所以她在手机无人接听的情况下,又几次发信息:“平原兄,你现在哪里?告诉我,我好过来陪你!”刘平原被停职反省的事,她知道。

    这时,范大为发现刘平原醉得不行了。忙奔过来看他。喊他,他没有反应。一摸他的手,发现不是一般的醉酒者的温热,而是有些冰冷,他发现不对头,忙招呼大家别唱歌了,说刘总醉得不行了。要不要送医院?大家也觉得不像一般的醉,为了不误事,还是送医院的好。

    有人提议,如果送医院,得告诉他的妻子邓大姐才是。不然,有什么问题不好处理。

    于是,有人给邓美鹃挂了电话。

    邓美鹃一听,火急火燎地赶了来。一看刘平原歪在沙发上,不省人事,便顺势把他抱在怀里,喊他的名字。刘平原醉得很深,哪里能听到她的呼唤。

    这时,刘平原的手机又响了。那是来了信息的提示声。邓美鹃想看手机,她伸过手去拿手机。

    此时,坐在旁边的细心的范大为眼明手快,一把把手机抓了过来。他是怕手机有什么秘密,让邓美鹃知道了,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果然,他一看,吃了一惊,原来,姚茜茜一连给刘平原发过来了四五条信息,一口一个平原兄,问他在哪个酒店。看来,姚茜茜很急的!范大为庆幸手机没有落入邓美鹃手中。

    他假装漫不经心地说:“又是一个推销商品的广告。很讨厌的。”

    邓美鹃心思不在这里,没有立即产生怀疑。

    范大为忙借口上卫生间走到外边,把电话拨了回去,告诉姚茜茜,他是范大为,让她不要打电话或发信息过来了。刘总的妻子邓大姐在这里,到时怕引起麻烦。刚才,邓大姐差点就看到信息了,是他眼明手快抢过了刘总手里的手机。

    姚茜茜答应了。

    姚茜茜问在哪家酒店,范大为不肯告诉她,怕她懵里懵懂赶了来,与邓美鹃碰在一起,那有可能引发动乱的。

    随后,范大为自作主张把姚茜茜打过来的电话记录与几条短信都删了。留下的最前面的一条信息,刚好是一个广告信息。刘平原打过去的电话记录,他没敢删,因为他怕刘平原记得打过姚茜茜的电话,电话记录却没有了,怀疑有人偷看了手机并做了手脚,惹起麻烦。

    他回来后,把手机塞进刘平原的口袋里。邓美鹃狐疑地摸出手机查看了一下,见信息干干净净的,也便没说什么,把手机放回了刘平原的口袋。

    一场潜在的女人之间的战争,终于被范大为扼杀在摇篮里!

    刘平原被大家送到清雅医院急诊科,吊了一瓶水,便没有事了,他已清醒过来。

    医生让他还在急诊科观察一下,他不肯,说没有呆在医院里都会呆出病来。他还有些怪大家不该把他送到医院里来,说躺一躺就没事了。

    于是回家。

    范大为回家后立即给姚茜茜拨了个电话,告诉她给她拨电话时的详细情况,并把删除刘平原手机中有关电话与信息记录等情况也说了,使她知道事情的原委,知道他是为刘总好,没有任何别的意思。他请求她不要把用刘总手机打电话及删除刘总手机中有关电话及信息记录等情况告诉刘总了,因为一般说来,男人对别人窥视了自己的隐私,会有不自在的感觉,甚至有压力。姚茜茜领会了他的好心,一口答应了他。

    第2天,也就是星期一的上午,姚茜茜趁刘平原办公室没人,来到他的办公室,随手关上了门,照例没敢锁门。

    姚茜茜问刘平原:“平原兄,今天不难受了吧?”

    刘平原说:“下午他们把我弄到了清雅医院急诊科打了一瓶吊针,当时就没什么事了。”

    姚茜茜说:“那就好,身体是自己的,要多注意才是!”

    刘平原说:“谢谢你的提醒。”

    姚茜茜问刘平原:“平原兄,你昨天喝醉了打我的电话,说你难受,后面我问你在哪里,你又没有答话了,是怎么回事?不知道地方,我怎么来照顾你?”

    刘平原说:“有这样的事儿吗?我记不得了,一定是醉了。果真说了什么后没有再回话的话,可能是喝得不省人事了,没办法回话了。”

    姚茜茜说:“不是果真,是事实,你的电话记录里应该有记录的。你如果中年痴呆健忘的话,看看手机,他会友好地提示你的。”

    刘平原查了一下手机,说:“手机确实证明我当时拨了你的电话。如果说了什么,那是酒后的胡话,当不得真的!”

    姚茜茜说:“平原兄,俗话说,酒后吐真言。我知道你心里仍然有我!”

    刘平原说:“你胡思乱想什么呀?什么真言,如果说了,那也是一派胡言,千万当不得真的。当真那是幼稚,那是害了你自己,知道吗?”他说得有些激动。

    姚茜茜在认真地揣度这个男人。她以她女人的直觉,认为眼前这个男人骨子里是在乎她的,但又把这种在乎小心翼翼地藏在了坚硬的外壳之中。她不是一点都不恨这样的男人,他一点也不敢爱敢恨,很窝囊的。但她对这样的男人,又充满了敬佩。她知道,这是一种叫做道德的东西在作怪。对在乎的女人,责任重于山,宁可牺牲自己而不愿苟且占有,这又是何等的绅士?!她知道,自己这辈子跟刘平原是无缘了!是刘平原义无反顾地把她推给了林果果!她的心心甘情愿地为刘平原而开放,收获的却注定是林果果。又一次燃起的希望瞬间又熄灭了!她离开刘平原的办公室时,神情有些黯淡。

    情绪又一次处于低潮的姚茜茜,以疯狂地工作来排遣郁闷,她采写了省会富人区与穷人区居民的生存状态的特稿,分别在清江日报特稿版刊出后,读者争相阅读,津津乐道。

    林果果的一往情深,也给姚茜茜以很大的安慰。这一次,她彻底地认命了!想开了,也就又一次渐渐地走出了阴影。她与林果果的关系,又热了一些。

    刘平原走上层路线,即把报纸寄给中央及中央有关部委的领导的路线,产生了良好的作用。

    一位中央主要领导人对新闻作出批示,批示主要内容如下:“清江污染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地地步了。请财政部拨款500亿元用于清江污染专项治理。请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与清江省委、省政府一起协商具体治理事宜,迅速拿出治理方案报中央审批。”

    当天,批示便经过保密渠道传达到了清江省委、省政府。马敬业一看这个批示,傻了眼。他着实吓着了,乖乖,500个亿,他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轻而易举便得到了。这可是刘平原的功劳!

    于是,他决定立即停止对刘平原的停职反省处罚。这离报道出来还只有5天!

    马敬业对转这么大的弯子有些不好意思,还是让宣传部长陆伟心出面宣布新决定。

    刘平原又官复原职。

    清江的污染治理,在中央高层的强力推动之下,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沿江数百万民众,因了刘平原的冒险精神,很可能大大地受益。佛经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能救千千万万人的命,这买卖干得真过瘾!就是万劫不复,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如此低成本的动作,真是幸运。

    省委发文,宋晓斌升任社委、副总编辑。

    袁平平补缺,升任时政部主任。

    刘秋天与崔莺子的爱情已经成熟,于元旦步入婚姻的殿堂!

    转眼已是第2年年初,广告部牛气冲天,超额20%完成了任务。

    清江日报年利润达1.2亿元,一举夺得清江报界利润第一大户的桂冠。同城的清水日报、清江时报因了清江日报的强势崛起,竞争处于下风,广告收入略有进步而已。清水日报利润从上年的8000万上升到9000万,清江时报从9000万上升到1个亿。

    人均年薪,清江日报翻了一翻还多一点,达到人均15.5万元,为清江报界之最。清水日报、清江时报稍有上升,分别为12万、13万。

    报社群情振奋!

    广告部主任银若海按签定的责任状,广告利润超额2000万元,获奖100万元。这位战将嗷嗷叫,企望在新的一年里再续辉煌。

    官复原职后的刘平原,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那就是更看透了眼前的一切。他做好了随时被撤的准备,但又不消气,该干嘛仍然干嘛,而且是全力以赴。

    他对陈东西的《空船载月》的理解,又深了一层。他更看重做事的过程,想做的事,有能力做时尽力去做,到不能做时,便没有什么遗憾了。

    一船月光,或有,或无!

    第一部完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省报总编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省报总编》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省报总编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省报总编》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