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月球上的广寒宫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落神之天第188章 月球上的广寒宫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这见这个沉寂的盆地里,居然安静地竖立着一片城市废墟,绵延长达几公里。纵横交错的大道像一个精密的格,分布着无数的钢铁巨楼,大面积地基上的巨大圆穹形建筑遗迹、透明的金字塔,数不清的不明建筑……

    九个人里面,除了大神通级别的燕赤霞,可能来过月球,其他人,都是第一次登陆。震惊之情可想而知。

    不仅仅是登陆月球的兴奋,更让人惊喜和震撼的是这些城市遗迹!

    “天哪!月亮上有人居住?”

    “这是什么!是外星人遗址吧?”

    “太震撼了!我居然看到了……”

    “这些遗迹怕是有几千上万年了吧?”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叫喊着。情绪都有些失控了。

    只有燕赤霞没有多少情绪,只是冷冷地看着地面,就像在看一场黑白电影一样。

    “死胡子,你一定来过这里?”舒天送忍不住问道。

    燕赤霞哼了一声:“来过无数次了,这里面有价值的可以带走的,早些年全被美国人和俄罗斯人拿走了。”

    “强盗!这些美国佬和俄罗斯红胡子全是强盗!”木思风忍不住心疼地大叫起来。

    张雅青笑道:“你怎么还是愤青一样的?当年人家科技先进,先到的月球,自然是会拿走东西的。换做咱们中国人来,怕是这些建筑都要拆除拿走!”

    燕赤霞忍不住纠正道:“这些美国人俄罗斯人的确是强盗。这不是外星人遗迹,而是上古时代,我们中国人的祖先留下的文明古迹!”

    “怎么可能?”

    “燕前辈,你说的是神话吧?”

    大家都震住了!

    燕赤霞也懒得解释,只是说道:“落地之后,你们可以进城参观,就知道我说的没错了。”

    大家震惊之余,全都将信将疑地议论着。不过这次来月球,可是毕生一段最为辉煌的经历了,每个人都激情澎湃,振奋异常。要是能发现中国人的古迹,怕是全世界都会傻眼了!

    ——近代史上的1969年7月 日,美国东部时间22时56分,“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地球人。

    在令全世界沸腾的电视直播中,人们突然听到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了一句:“……难以置信!……这里有其他宇宙飞船……他们正注视着我们!”此后信号突然中断,美国宇航局对此从未做出任何解释。不久之后,美国政府宣布终止一切登月计划,这一决定背后的原因至今仍是人类航天史上终极秘密。

    之后的1976年,美苏曾联手发射阿波罗- 号飞船秘密登陆月球。因为在此前的阿波罗登月和前苏联的卫星均拍到了月球上的远古城市和飞船。阿波罗- 收获巨大,拍到了月球上的史前城市、远古飞船残骸、飞船残骸内的三眼女外星人遗体。美国为了 掩盖真相,在其nasa官上相关区域做了遮盖。

    其中有一艘巨大的太空船,其长度高达3700多米,宇航员进入其内部发现两具黄种人遗体,一具系女性,貌似有第三只眼。

    几十年后,中国的嫦娥二号卫星拍摄的高清影像更加证明了美国人的发现不是伪造,月球上确实有神秘的史前遗迹和飞船。

    然而,在这几十年里,几个大国的太空科技突飞猛进,最早的美国和俄罗斯,因为发现了中国人上古时代的恐怖科技,为了掩盖事实,防止中国提出保护性封印。历时几十年,悄悄盗走了所有贵重的有价值的东西……

    这些事件,一直有坊间传说,但是没有证据,也就不了了之。

    ——在场的人,都是学识渊博之辈,激烈讨论之下,便得出了以上结论。

    “强盗!这些强盗!我要申报联合国,要回咱们的国宝!”木思风又激动地跳了起来。

    大家都有些同情又无奈地看着他,这种事情,除非去抢,人家两个大国不给你,你能怎么着?

    反正这几个超级大国,打架谁也不怕谁。

    正在剧烈交谈间,燕赤霞似乎懒得听下去了,走出了驾驶舱,穿过一条通道,打开一扇门,走出了飞船。

    原来,飞船早已经着陆了。只是这些激动的中国人,根本没有在意。

    飞船打开,月球上的低温气流顿时钻了进来,整个驾驶舱温度降到了零下!

    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下,没有空气,人类是无法生存的。

    不过小神通级别以上的超人类,可以在无氧低温状态下生活很长时间。

    因为小神通人士,贵为“天尊”,能够启动防护模式,身体强度可以抗衡极其恶劣的环境。

    九个人之中,木思风和燕赤霞一样,已经跨入大神通界,自然不碍事。太空服也没穿,轻松地走了出去。

    蓝宵是小神通,第三个走出了飞船。

    水灵是水系精灵,天生有防护模式,无氧状态和零下几十度的环境,对于她也丝毫没有危害。

    剩下的韩常辉和韩莲欣,以及张雅青,只是超人类级别,不敢托大。舒天送压根不清楚自己的体能,唯一的凡人朝大明更不用说了,全都穿上厚重臃肿的太空服。

    九个人站在月球上,那种踏在月亮表面的感觉和心情,真是难以形容。

    月球的重力只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踏在上面,犹如踏在云彩里,轻飘飘的,感觉极为神奇。

    四个没有穿太空服的超人类,都是可以飞行的行家,早已经习惯这种身轻如燕的感觉。其他的五个人,尽管穿着厚重的太空服,却兴奋多了。全都像皮娃娃一样在地上蹦跳着,跃起几米高,跳出几米远,很快就移动了百米的距离。

    舒天送沉闷的笑声嘎嘎不停,就数他最欢乐了。像只皮猴子蹦跳而去,渐渐消失在了那座城市废墟里面……

    其余人也都跟了过去,走进城市废墟之内,只见宽敞的街道上布满了厚厚的一层灰色尘土,踏在上面,极为松软,淹及膝盖,显然很多年没有人来过了。

    月球没有大气层,自然也没有风云变化。整个古城,一片死寂,就连风,也没有一丝一毫。

    天空一片暗黑,点缀着几颗寂寥的亮星。巨大的蓝色星球漂浮在天幕里——在这里观望地球,它是那样的瑰丽,就像宇宙里一颗最为璀璨的宝石。

    这座城市,高楼林立,全是钢铁结构,很多建筑都是千米高的大厦,就算地球目前的文明,也很少有这样的城市规模。

    只不过,大部分楼体已经损毁,只留下了一些巍峨震撼的框架。看那些断壁残亘,和地球一样,也是砖块和水泥建造的。

    很多高楼还残留着一些残破的招牌和字体,上面全写着中国的汉字:xx商店,酒店,客栈,邮递,银行,钱庄之类,林林总总,有的是现代词汇,也有的是古代词汇。可见这座城市的文明,极为古老,却没有和地球脱轨,不但保持着古风,也引用了一些新兴事物。

    但奇怪的是,整个城市,看不到任何人类生命的遗迹,甚至墓地和尸骨都没有。就好像一瞬之间,这个城市百万人口,都消失了。

    燕赤霞是这里的熟客,带着大家走了过几条街,便来到了一个宏伟的建筑前。

    这是一个巨大的黝黑圆穹形建筑,占地几万平米,一眼看去,很像一个罩着圆顶的中国鸟巢体育馆。

    这是古城里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之一,巨大的钢架交织密布,墙体大部分完好,全是一些巨大黑色的坚硬矿石堆砌而成,石缝之间浇灌了很多钢铁焊接,就像一座用钢铁编织的鸟巢,其牢固可想而知!

    只是这座鸟巢,比北京鸟巢还要大上一倍!

    鸟巢前是一座宫殿一样的拱门,高大壮观,老远便有一股沧桑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上面雕刻着一些巨大的图像,全是中国古代文明象征性图腾,有祥云、龙凤、麒麟、仙鹤、山川。

    拱门正中央凸显出两个巨大的浮雕,高达二十几米,是两个古神帝君。左边一个**的强壮男子,作奔跑状,右手提着一把巨斧。右边是一个蛇身女神,肃立着,长发飞舞,左手持一把长弓。

    大家肃立门下,仰头瞻仰了半天,那浮雕上天生具有的神威和气势,让所有人都内心膜拜不已!

    “这……是盘古和女娲?”木思风迟疑地说道。

    燕赤霞点点头,也不说话,身躯飞升而起,漂浮在了两个古神的脚下。

    他伸手虚空一抹,只见巨大古神脚下,一大片被灰尘蒙蔽的石匾像被一片水瀑洗尽了铅华,清晰地显露出了巨大的三个小篆字:广寒宫!

    这三个字一出,所有人都震惊地大呼小叫起来!

    广寒宫!只要是中国人,没有不知道这个地方的!这是嫦娥居住的地方!也是月球上唯一的人类建筑!

    只不过,几千年来,全人类都认为,这是神话传说,不是真的。

    “这是真的?这是真的吗……这是玉楚的祖先建造的古城?她没说谎,她真是嫦娥的后裔!”木思风飞到了石匾旁,激动地抚摸着那巨大沧桑的字。

    其余人不由都沉默下来,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嫦娥奔月的故事,举世皆知。

    1969年7月 日,在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的罗纳德?埃文斯对太空中准备登月的宇航员说:“有人要你们(在月球)注意一个带着大兔子的可爱姑娘。在一个古老的传说中,一个叫嫦娥的中国美女已经在那里住了4000年……你们也可以找找她的伙伴——一只中国大兔子。这只兔子很容易找,因为它总是站在月桂树下。”

    当时“阿波罗11号”宇航员迈克尔?科林斯立刻回答说:“好的,我们会密切关注这位兔女郎。”当时,科林斯留守“哥伦比亚号”指令舱中,他的同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正准备乘“飞鹰”号登月舱登陆月球表面。

    这段视频录音后来走红络,让“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到了全世界。

    然而,这不是传说!眼前,广寒宫就在这里,沉寂了几千年!

    这足以让一个正常的人类震惊到极致了。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落神之天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落神之天》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落神之天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落神之天》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