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艰难亲政(3)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桓灵正文 第七章:艰难亲政(3)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就当刘志踌躇满志欲大展宏图的时候,一封来自西域长史府的奏章差一点让刘志刚刚沸腾的血液瞬间冷却。原本已经分化走向衰败的匈奴部族再一次在西域掀起滔天巨浪,东汉初年在汉王朝接连不断的军事打击下,雄踞塞北的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臣服于大汉,被安置于富饶的河套平原,而野性难驯的北匈奴则远走荒凉的漠北,犹如一只仓皇逃离的野兽,北匈奴一直未放弃再度南下与大汉朝分庭抗礼的决心。

    自公元65年开始,北匈奴不断进犯大汉朝渔阳等地,甚至一度重新控制西域要塞,胁迫各部族滋扰大汉西北边庭,直至名将班超之子班勇就任西域长史,联合西域各族大败北匈奴,大汉西域经营开始重回正轨。后虽班勇离任,北匈奴几度抬头,却也难以对汉王朝造成太大威胁,甚至公元137年汉将斐岑在与北匈奴的交战中,力斩敌方呼衍王,震惊了整个北匈奴。不料仅仅过去了十余年,北匈奴卷土重来,就在刘志欲再度重振西域商路之时。

    刘志在接到这份密保的时候,自己正在永乐宫陪伴母亲,原本刘志正和永乐太后分享着难得的喜悦,这封密保让刘志脸色剧变,而这一切永乐太后自然看在眼里,她没有询问刘志,只是温和的说道“若有国家大事,陛下不必留在此处,国事为重...”

    刘志有些愧疚,但还是向母亲深施一礼,然后匆匆离去,洛阳与西域远隔千里,也就是说战事至少已经持续一月之久,战事刻不容缓,刘志速速下令,命敦煌郡太守司马达集合敦煌郡及酒泉郡等四千余兵抵御北匈奴,不惜一切代价欲一举歼灭那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北匈奴部族...

    酷热的夏季终于离去,霏霏的秋雨笼罩着洛阳的皇城,刘志立在皇宫内的凉亭中,望着被雨水击出阵阵水花儿的池塘出神,皇后梁女莹一声不吭的坐在一旁,位居正宫之位四载的她在经历最初新婚燕尔的甜蜜之后,刘志便不再对其恩宠如初,虽然很大原因是因为权势熏天的梁翼,但蛮横娇惯的秉性也使得刘志对她心生厌恶,尤其是当刘志因为国库空虚赈灾钱款难以补足而愁眉不展之时,梁女莹偏偏披金戴银在自己眼前乱晃,这就更让刘志胸中愤懑。故而刘志一有空闲就躲到永乐宫中,以向母亲请安为名避开梁女莹,“陛下...这秋雨刺骨,莫伤了身子...”梁女莹终究还是首先打破了沉默。

    “皇后若是身体不适就先回去吧,朕稍时便会走。”刘志没有看她,依旧眺望远方。迫于梁翼的势力,刘志不敢开罪于梁女莹,但对她已不再有任何温存的话语,只有那不咸不淡、不冷不热的客套与寒暄。梁女莹望着刘志留给自己那孤傲冷酷的背影,顿时回忆起自己当初入宫前那让她倍感羞辱的检查,那是自己作为姑娘时最卑微的时刻,而让她能够‘打碎牙往肚子里咽’的原因只有一个,便是成为这个叫做刘志的男人的妻子。梁女莹紧咬着嘴唇,本想发作,但还是忍住了,她知道这一切不怪刘志,只怪自己是梁家的女儿,她冲刘志微微施了一礼,“臣妾告退...”然后转身欲离开。

    “阿莹。”突然一个熟悉却又无比陌生的称呼从身后响起,梁女莹浑身一颤,她连忙满怀欣喜的转过头去,然而这个声音的主人依旧背对着自己,梁女莹有些失望,但是刘志随后的话却让她感觉如沐春风,只见刘志目视前方,缓缓的说道“阿莹...你先回吧...今夜...朕去你那里...”梁女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接向刘志叩谢道“臣妾谢陛下隆恩...”然后像一个孩子一样开心的离开了。待梁女莹走后,刘志缓缓的转过身,雨势渐渐小了,然而天空却依然没有放晴,阴沉地让人心头不得舒展,这时张让一路小跑来到刘志面前,“陛下...西域和武陵两封奏折,现已呈到崇德殿。”

    “是吗?好...朕立刻就去...”刘志一听西域所报奏章,定是与战事相关,故而不敢怠慢,立刻驱车前往崇德殿。

    西域的消息让刘志稍显安慰,司马达率领四千人马击退了北匈奴的进攻,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呼衍王最后还是逃出了汉军的围堵,向西溃逃。虽然略显遗憾,但对于刘志来说北匈奴的撤退对于自己重振西域商路来说无疑还是一个利好的消息,然而第二封来自武陵郡的消息却让刘志眼前一黑,险些栽倒过去,武陵蛮夷詹山竟然率领四千余人反叛汉庭,拘禁了县令不说还啸聚山林,原本刘志寄希望利用西南地区丰富的河网水系发展水路商道,不料武陵郡却在这个时候又出了乱子,自继位以来除却天灾,那此起彼伏的叛乱让刘志顾此失彼,看着那武陵叛乱的奏章,刘志突然感觉心口憋闷,呼吸也有些困难,他两只手死死地撑在桌案上,眼前的烛光中的人影突然晃动起来,仿佛天地都在摇晃,眼前众人的面孔也变得模糊...

    长秋宫内犹如过年一般忙碌,梁女莹吩咐宫人将长秋宫一遍又一遍的清扫,而自己坐在梳妆台前精心梳妆打扮,她知晓刘志不喜自己奢靡,故而除却了那些叮当环佩,发髻上只留有一枚玉簪。上襦下裙粉若桃花,尽管已是秋天,但对于梁女莹来说今夜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个久违了的春暖花开的时节,她像是一个等待郎君到来的新妇一般,满怀憧憬的坐在床边,竖起耳朵,期望听到那声“皇上驾到”的来临,然而梁女莹一切的期望和准备最终还是换来了无尽的失望,因为此时,心力交瘁的刘志正躺在永乐宫的榻上,武陵叛乱犹如压垮骆驼脊背的最后一根稻草,刘志最终还是不堪重负,永乐太后关切的坐在刘志身边,关切的看着正在被御医把脉的儿子,此时的刘志已经苏醒,他看了看母后,又看了看御医,“朕...朕这病?”刘志问道。

    “回禀陛下,您不过是忧心过度,并无大碍,并无大碍...”御医诚惶诚恐的说着宽心的话。

    刘志点了点头,对御医挥手说道“好了,你们先退下吧。”御医看了永乐太后一眼,然后告退。御医走后,刘志努力地起身,“陛下你这是做什么?”永乐太后连忙扶住刘志,“朕...朕答应了皇后...今夜去长秋宫...朕不能食言。”刘志心心念念当日自己对梁女莹作出的承诺。

    永乐太后一听这话,心中犯起了嘀咕,帝后二人感情日渐淡薄她早已知晓,虽然自己曾经一再劝儿子不得冷落正宫,怎奈刘志对梁氏一门早已心生怨恨,而今帝后二人有和缓的迹象,作为母亲的她自然高兴,但刘志此时身体的确不适合龙凤呈祥,可是刘志若是食言,梁女莹那骄横的脾气岂不把整个后宫闹得个殿倒宫塌?

    思虑片刻,永乐太后对刘志说道,“陛下身体尚未康复,若是陛下想见皇后,那哀家命人传唤皇后在永乐宫照料陛下,陛下以为如何?”

    刘志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安静的闭上了眼睛,永乐太后长舒了口气,连忙命人唤梁女莹至永乐宫,大约半个时辰,梁女莹匆匆忙忙的来到了永乐宫,虽然自己满心期待的雨露恩泽落空,但皇帝身体抱恙又下旨命自己侍奉左右对其也是一种恩典,待梁女莹赶到永乐宫的时候,刘志已经深深入睡了,永乐太后安静的坐在刘志身边,“母后...”梁女莹怯怯地向永乐太后施礼,永乐太后和蔼地看着梁女莹示意她靠近,梁女莹小心翼翼的坐在床边,看着安静得像一个婴儿酣睡的刘志,“母后...陛下他...”梁女莹问道。

    “皇后不必担忧,御医已经把过脉了,并无大碍,皇后深夜而来辛苦你了...”永乐太后握住梁女莹的手说道,由于深夜而来,梁女莹的手掌有些冰冷,但当永乐太后握住自己的手的时候,梁女莹还是感觉一股暖流涌上新田,梁女莹有些感动,“母后言重了,儿臣理应如此...”

    “刚刚陛下刚醒来就想去长秋宫见皇后,陛下龙体不适,故而哀家这才劳烦皇后到哀家这里陪皇伴驾,皇后不会怪罪哀家吧?”永乐太后抚摸着梁女莹的脸颊说道。

    “儿臣怎敢怪罪母后,陛下龙体欠安,母后如此安排无任何不妥...”一听见永乐太后说刘志身体欠安还不忘兑现自己诺言,梁女莹心中立刻深感安慰。

    漫漫长夜,永安宫灯火不灭,那一夜是刘志人生短短三十六年里为数不多的能够体会寻常百姓那种平凡幸福的时刻,只是睡梦中的刘志不知道,母亲永乐太后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桓灵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桓灵》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桓灵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桓灵》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