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四章 白起要上青城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摄生记第一百六四章 白起要上青城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九月蓉城,虽然温度比火炉山城略低,但阳光依旧炙烤大地,街头梧桐枝叶有些蜷缩,公园里,蝉鸣中,树荫下,随处可见喝着盖碗茶的居民,大裤衩背心,扇着蒲扇,打着麻将。

    徐山漫步街头,暑热不侵,眼前这一切,让他心生感慨,前世今生,这,都是一座休闲宜居的城。

    只不过,这一世,自己看到了不同的风景。

    他犹记得,从曼陀会所起,自己捏死巴曼华,获得内缚印,骗了天魔神通,然后走火入魔般迷失城中,元气成长如雪,堆积成域。

    时间不过两年,有些画面都恍如隔世,那漫天的梧桐叶,已换了几次?浣花溪旁卖包子的大姐是否依旧?自己那曲《山鹰之歌》还有人记得么?一起竞赛的小伙伴们,苗苗,你们是否已在普州中学安坐?

    时光,如流水,红尘世人,如鱼儿,在其中奔腾,有人快,有人慢,有人跳出河流冒头,有人沉底消散。

    只有自己鬼谷一脉,曾经逆行,我已见过世外高山,我还回溯过千年,如今归来,改头换面,未得逍遥,不过开启另一段旅程。

    两天前,徐山带着王素和小芳,回到蓉城,经魏行初牵线推荐,捐款汉南财大图书馆二十万,让小芳改校入学,王素则与蜀大谈合作,预计投资一百万,建立实验室。

    这些事情,三人早有规划,以后红尘中都是王素和乌廷芳出面,徐山除了第一次与校领导见面洽谈,后面就放手了,他自己要谋划青城剑宫。

    黄琼,嘿,你知道么,老子重回蜀山了,皆说剑神斩过你飞剑,老子就上那青城,习了那真正的剑神之道,再来陪你!

    剑宫在哪里?

    徐山当年遭遇邱牧,第一次就间接杀过剑宫的王云松,刘白玄也说过,该在青城,云深不知处。

    其实于现在的徐山,他神识最远可以放到两千米,在青城山转悠两天,不可能发现不了,不过眼界不同,万一对方有那隔离神识之术呢?万一神识反而惊动了对方呢?

    所以,他在长沙这么久,一方面确是要建立世俗的敛财机器,另一方面,要打造白起这个身份的背景,文能惊动千年书院,武可横扫平凡世人,然后一心慕道法,但求仙缘,以青城为切入点,得剑道固幸,不得也由此混入正一盟。

    他现在的目的地是青羊宫,古元泉以前寻找风行司给他了启发,道教协会,算是道家在世俗界的外门子弟,昨天在蜀大就打听明白,这青羊宫的主持,张元和道长,正是蜀山道教协会会长。

    天气炎热,宫内几无游人。

    徐山进门就向知客表示,自己幼年多舛,流离失所,得道祖护佑,如今发家归来,子欲养而亲不在,人生失去乐趣,诚意捐善款十万,求主持指点迷津。

    老知客何曾见过这等豪客,将其恭请进来,然后飞奔而去。

    徐山苦笑一下,“财侣法地”,这财帛实在是红尘内外的第一神兵利器,现在社会风气还算好,再过十多年,也不知还要锋利多少倍,腰斩汉国英雄儿女,房子、车子、女子,其实背后都是票子。

    他随意往里走,混元殿,青羊亭,一首石刻留题词引起了他的兴趣,流连里忘了进来的初衷。

    那正是三丰真人的道歌:必须要依阴阳修出阴阳,依世法修出世间。顺成人,逆成仙,一句儿超了千千万。再休夸清净无为也,不得还丹总是枉然…

    他呐呐自语,顺成人,逆成仙?

    这话在前世的一些中也常见,但如果是三丰说言,那自然又大是不同。

    麻子说过,鬼谷唯一的门规,就是潜伏世外,不沾不惹,算不算顺天而行?所以逆天行事,是不是就如自己,有天道反噬,寸步难行?

    自己这一路行来,与前世的天道轨迹截然不同,命运面目全非,但确实在每一次所谓反噬后,都破而后立,再上台阶,如今,虽然没得到金丹,但一身修行,在世人眼中,早就是神仙之流!

    那么谁对谁错?

    良久,知客过来叫他,他点头跟去,暗叹,这里面,有大学问,大因果,涉及天道,未来还得琢磨。

    真正见到张道长,徐山才发现自己小觑其人。

    道长如今已年过七旬,身不在高,力不在体,气不在本,眼皮搭耸,浑浊,看自己一眼,里面却全是沧桑,仿佛自己秘传的几千年世界,在那里,不过一粒尘埃。

    徐山悚然而惊,这是看破一切的智者,没有问文凭学问,只心伺道,历经汉国解放前后的风云,最后,汉国世间唯一的《道藏辑要》,是他,这位普通的因病入宫的小道人,重见天日。

    徐山再次想起了自己的外公,同样历经人世起伏,最后,选择渔樵耕读,终老一生,这种选择,何为高?何为低?无悔罢了!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和缘法,选择,然后承担,这就是人生,即使是通天之路,成仙,或者入魔,欣然接受即可。

    徐山与道长,坐而论经,由道及儒。

    孔子颜回,不谈出世,不讲玄经,怕世人堕入黑暗,而道家在修己,处世而慕山林,言多玄义,解人间之苦甚难。

    道长谈起自己面对二十年前那段烽火岁月,到处都是红色一遍,每一个烂漫的青年脸上,都是笃信与狂热,自己默默收着道藏木板,勿助勿忘,最终辟邪辅正。

    徐山三省其身,倏然发现,当年委托安娜建立修济院,不外儒家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理念,自己,却已满身儒家的影子。

    持身养气,冲塞天地,不贪不用,飘然而返,源流自远,殊途同归而已,一老一少,相视而笑,互道且行且珍惜。

    谈话最终落入俗世,徐山向张道长求世外缘法,听闻青城有剑仙,愿此身与仙为伴。

    老道叹息,让他留下联系方式,回家等待。

    晚上回到新买的房子,王素拿出各种仪器和记录,测量徐山的体温,血压,然后有一个收音机,测试徐山神念出行的干扰。

    小芳见惯不怪,这已是三人这一个月的日常生活模式,她叽叽喳喳,说自己与新同学的相处见闻,末了,关掉收音机,摸出一个磁带,道,二爷,先听一段音乐吧。

    音乐响起,那是何等熟悉的旋律:“你出现我身边,像个奇迹发生,没想到会是你…”

    后面自然不同,但徐山依然目瞪口呆,也不知是谁,将自己当年吹给苗苗的曲子,谱成了歌曲,前面三句,居然一模一样,一时痴了,问小芳这从何而来。

    小芳笑道,这是蜀山音乐学院一位老师,自弹自唱,流传出来的,曲子名叫《奇迹》,然后她抱着徐山手臂,问,二爷,你说这白老头,出现我们身边,是不是奇迹。

    第三天,一位体阔憨厚的胖子,西装革履,头戴墨镜,手提一长长的旅行包,敲响了徐山的门铃,腼腆地自我介绍,哪位是白起先生,自己是青城剑宫的道士,受青羊宫主持介绍,前来护卫安全。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摄生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摄生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摄生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摄生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