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柏葰案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列强代理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柏葰案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李明峰又给杜翰、焦佑瀛、宋庆等人讲了一下西方的***制度、蒸汽机、火车等先进东西,听得众人晕头转向,不知身在何处。

    “那个美利坚的皇帝竟然每四年换一个?还是由百姓投票来选?那岂不是天下大‘乱’了?”学了一辈子儒学的杜翰实在是无法接受这么震撼的思想。

    “怎么会‘乱’?不换才会‘乱’!”李明峰笑着解释道:“他们不叫皇帝,叫总统。一任总统假如治理天下治理的好,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的舒心,自然会用手中的票让他再做一届。假如他做的不好,不是个明君,那么老百姓就会用选票来将他***,换一个更英明的人来做!”

    “那被***的皇帝……不,是总统,他岂能甘心?”焦佑瀛吞了口唾液问道。

    李明峰越说越来劲,听到焦佑瀛的疑问,他眉飞‘色’舞的讲道:“不甘心他也没有办法!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军队是天下人的军队,不是某个人、某个家族的‘私’产。

    在西洋,洋人学的不是君君臣臣的孔孟之道,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世人皆平等。所以,在美利坚,军队的各级将领也只会听从民选的总统。”

    听完李明峰的讲述,众人神‘色’各异,杜翰是连连摇头,表示无法接受这种思想。焦佑瀛则若有所思的默默念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至于宋庆、郭友乾等人都听得呆了。

    “好了!不要再谈这个了,否则可是要遭人口舌。这是洋人的治国之法,咱们大清还是要用孔孟之道来治理国家!”李明峰笑着说道。

    众人也都知道,李明峰这一席话确实有些犯禁的意思,所以连连点头,表示明白老李的暗示。

    李明峰不知道,他这些话对宋庆等武夫倒还没什么影响,但是却大大的刺‘激’了杜翰和焦佑瀛。

    这两人都是为官治国三四十年的人物,他们从李明峰只言片语之中,已经发觉了这种制度的先进之处。虽然固有的封建儒家思想,让他俩对这种***选举的政治制度怀有很大的疑虑,但是现在怀疑现有制度的种子,却已经在这两个老儒的心中扎下了根。

    李明峰这一席话,完全是一时兴起才说的,并没有任何深意在其中。但是老李不知道,因为他这一番卖‘弄’,倒让这西方思想更早的进入到了中国的士大夫阶层。

    天‘色’渐晚,众人尽欢而散,李明峰送走宋庆、郭友乾等人之后,拉着杜翰、焦佑瀛二人返回了常胜军在京驻地。

    三人坐轿返回了营地,现在陈星翰、刘铭传、吴长庆等人都被关了起来,所以只有蔡宜群一个人出来迎接。

    陈、刘、吴三将被关了足足半个月了,蔡宜群虽然不敢说,但是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老蔡,我心里有数,你不用担心他们三个。虽然他们被关在刑部大狱,但是咱们常胜军的人,一般人还不敢欺负。”进入营帐之后,李明峰先安慰道。

    “末将晓得了!”蔡宜群行礼道。他嘴中虽然说晓得了,但是神‘色’间却仍然隐含担忧。

    四人落座之后,李明峰先张口问道:“杜大人,焦大人,我找两位来此,就是想问一下崇文‘门’的案子。”

    杜翰、焦佑瀛刚刚坐下却又站了起来,神‘色’惶恐的道:“我俩都是待罪之身,平头百姓,哪里当得起大人您这么称呼?”

    李明峰挥了挥手,示意他二人坐下:“既然如此,在下还是叫两位先生吧!以两位之才学,一声先生,是应该叫的!”

    看到杜焦二人点了点头,李明峰继续说道:“崇文‘门’的事情,两位先生也都知道。现在圣上的登基大典已经举行完毕,这个案子也要浮出水面了,还请两位先生给分析一下将来可能出现的结局。”

    听完李明峰的话,焦佑瀛略一沉‘吟’,道:“依我看,李大人的打算恐怕要落空。最初我也认为只要抓住宝鋆之子的不法,和文祥之子的擅调禁军两条罪状,肯定能让宝鋆和文祥失势。但是崇文‘门’事发之后,两宫太后虽然明显护着大人,但是却也没有准备对文祥、宝鋆下手的意思。

    要我看,母后皇太后‘性’情温和,想要息事宁人。圣母皇太后则是有几分顾忌六王爷的权势,不敢对六王爷下手太狠,所以现在来看,这案子的恐怕最终结果就是处理一下下面的人罢了。”

    杜翰也点了点头,说道:“而且此事现在由刑部负责,刑部的两个尚书,绵森和赵光都和恭亲王有几分‘交’情,所以这案子到最后,应该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我早就发现绵森、赵光和鬼子六的关系不同一般,听两位先生的意思,难道他们之间还有旧谊?”李明峰疑‘惑’的问道。

    焦佑瀛说道:“绵森是宗室,和六王爷关系一直不错。至于赵光,则是欠了六王爷几分人情。”

    “几分人情?”李明峰不解的问。

    焦佑瀛点了点头,道:“是的!这事还要从三年多以前说起,那年也就是咸丰八年的顺天乡试是由大学士柏葰任主考,那一次考试被人检举有舞弊之事。

    说实话,自从乾隆末年以来,科场舞弊倒真是越来越严重,发展到现在,几乎每一场科考都有舞弊,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

    但是凭良心说,柏葰柏中堂这人倒是个耿直清廉之人,那次的科考中也没出什么大问题。但是既然有人举报,还要查的,查来查去,倒也查出了几个行贿送礼的事情,只不过事情都不是柏葰办理的。

    虽然柏葰没有受贿,但是他手下的考官却受贿了,他就有了失察之责。柏葰时任文渊阁大学士,是当朝正一品的宰相!按理说这么点小事,正常也就是个罚俸罢了,最多也就是个降级留用。

    但是当时先帝最信任的是肃顺,肃顺和柏葰有宿愿,所以当先帝询问肃顺该如何处理此案的时候,肃顺就极力要求处死柏葰。

    当时朝中掌权的是载垣、端华等人,他们自然是站在肃顺一边,极力劝谏要求严惩柏葰。先帝当时还犹豫不决,认为案子太小,岂能擅杀大臣。

    但是哪知道,在关键时刻,恭王爷却出面极力保举柏葰。先帝对恭王爷一直不放心,他看到恭王爷出面保举柏葰,心中就认定,‘私’下里,柏葰和恭王爷一定关系密切,甚至两人很可能结党营‘私’。

    和六王爷结党,这是先帝最不能容忍的。这么一来,本来一件小事,却演变成了大案,咸丰爷就直接下旨处死柏葰。”

    李明峰问道:“那赵光和柏葰是什么关系?”

    杜翰在旁边说道:“赵光是柏葰的学生,赵光能有今天,全凭柏葰的全力提拔。当时朝中就有人开玩笑,说柏葰待赵光比待他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要好!”

    焦佑瀛也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也听过这样的玩笑。

    “到了行刑那天,人都压到菜市口了,当时柏葰都没意识到自己死到临头。实际上,我们也没想到能有这个结果。咱大清的惯例,一般除了***谋逆之外,一品大员都是可以免死的。

    照往常,即便被问了死罪,人被压到菜市口待斩,在问斩之前,皇上都会派人送来特赦令,俗称驾帖。驾帖一到,死罪全都改为流放。

    柏葰当时都已经叮嘱家里人了,抓紧收拾行礼,准备到新疆去。但是,先帝认定柏葰‘交’结恭亲王,所以在是否下驾帖一事之上,犹豫不决。

    赵光是刑部尚书,当时就在法场之上,他看到时辰不对,生怕驾帖送的晚了,所以连忙入宫去请先帝下驾帖。

    奏折送进了宫里,当时先帝正和肃顺在一起,看了奏折之后,先帝想起了柏葰昔日的好处,叹了口气道:‘罪无可恕,但情有可原!’

    假如当时在先帝身边的人是和柏葰不错的大臣,他只要顺着说皇上的话几句,就能为柏葰争得免死的驾帖。但是坏就坏在,当时是肃顺在身边!

    肃顺听了这话,也不替柏葰说话,直接走出‘门’外,对等在外面的赵光说道:‘上谕是,情有可原,但罪无可恕!’

    肃顺将两个词组这么一调转,整个意思就完全相反了。赵光看到圣上之意甚决,也不敢再劝,只能哭哭啼啼的到菜市口去给柏葰送行。

    柏葰看到学生哭成这样,知道事情不好,当即就破口大骂,诅咒肃顺死无全尸。但是无论怎么骂,都不可能改变他的命运了,最终时辰到了,柏葰还是被一刀了结了‘性’命。

    柏葰死后,六王爷极力主张厚葬。先帝杀了柏葰之后,也有些后悔,所以也就应了六王爷之请。就因为这事,赵光就对六王爷感恩戴德,成了‘恭王党’。”

    听到焦佑瀛讲述陈年旧事,杜翰不仅感叹:“哎!柏中堂死的冤啊!自从隋唐开始科举以来,足足千年光景,从未有过一个一品大员因科场舞弊案而被处斩,柏中堂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啊!”

    “这么说来,刑部的两位个尚书都会为文祥、宝鋆开脱?”李明峰才不管柏葰是否冤枉,他最关心的还是崇文‘门’的案子。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列强代理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列强代理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列强代理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列强代理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