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封爵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田园福妻第117章 封爵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碧芜眼神微暗。

    她是明妃的贴身丫鬟,后来明妃入宫,她也就跟着入了宫,到了出宫的年纪也没有出去,一直伺候到现在,对明妃的事情知之甚详。

    当娘明妃没有入宫之时,也是天真烂漫的少女,当年及笄后在相国寺的许愿池祈福,希望能觅得如意郎君,谁知道被微服出游的康泰帝看到,后被纳入宫中。

    明妃作为裴国公府的嫡小姐,从来没有入宫的意思,毕竟那会皇上早就册封了皇后,明妃入宫的话也只能是妃子。妃子再高贵,说白了也是妾,见了皇后得行礼,正式场合能名正言顺坐在皇上身边的也只能是皇后。明妃性子骄傲,哪里能忍受。

    不过圣旨不可违,明妃最终还是进了宫。

    从明妃进宫后,皇上的眼中就再也看不到别人,还力排众议,一路将明妃提拔到妃位上面,并允许明妃见了皇后不必行礼。因为大臣反对,明妃不能再晋封,皇上就压着别的妃子的位份,即便明妃入宫两年都没有子嗣,皇上也没说什么。可以说,除了皇后之位不能给,其余所有能给明妃的,皇上能给明妃的全都给了。

    原本在皇上一心一意的宠爱下,明妃也不再计较妻妾的事情,慢慢的接纳了皇上。明妃进宫第三年,终于怀上龙胎,皇上知道后大喜,怕明妃在宫里会有人对她不利,特意陪着明妃住到行宫养胎,又把行宫的人上上下下的全换了一遍。

    在明妃怀胎八个月的时候,太后突然病重,皇上匆忙从行宫赶回宫中看望太后。结果太后的病情时好时坏,后来太后又说她想着见明妃,想着第一时间见到小皇孙,有担心明妃在行宫生皇子没个妥当的人照料不放心。

    从明妃怀孕后,康泰帝就没离开过明妃,日日夜夜的守着,现在乍一分离,又被太后这么念叨,心里也不放心明妃一个人住在行宫,想着明妃马上就快足月,只要这些日子精心照料,回宫生产也没事儿。且有他看着,这一个多月内,也不怕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对明妃不利。

    自觉无碍的康泰帝让禁卫军护送明妃进京,哪料到在明妃回京途中,竟然有大批的山匪截杀。

    明妃受惊,早早的产下皇子。

    为了保护孩子,明妃让人带着她吸引山匪的注意力,让自己的贴身丫鬟碧衡抱着小皇子在两个禁卫军的护送下偷偷的从另一条路绕开赶往京城,去裴国公府在城外的别院求救。

    明妃自幼聪明,一见有山匪伏击,就知道这些山匪跟宫里面的那些女人们脱不了干系,直接派人进宫肯定行不通,说不定宫外面早就有人埋伏好了等着。衡量之下,裴国公的别院虽然也不保险,却比直接去裴国公府或者皇宫安全的多。

    哪怕明妃以自身为饵,又几多筹谋,还是没能躲过幕后之人的黑手。

    明妃被禁卫军护着,终于拼杀出一条血路,被送入宫中,但因为早产,又加上受惊奔波,明妃彻底伤了身子,再也不能有孕。

    而碧衡和那两个禁卫军也被人发现,死在了去裴国公府别院的路上。从痕迹上看,应该是碧衡被人发现,两个禁卫军为了掩护碧衡逃脱,先被杀死。逃跑过程中,碧衡不慎滚落山下,被人发现时,身体已经被野兽撕咬的面目全非。

    俗话说,七活八不活,小皇子八个多月降生,本就不容易活下来,又遇上了这样的事情,活下去的希望更是渺茫,连尸体都没有看到,多半是葬身兽腹了。

    一开始明妃不肯接受这个结果,逼着康泰帝派人去找。康泰帝派人找了大半年,半点痕迹都没有发现,最后不得不确定,小皇子确实没了。

    自此之后,明妃性子大变,原本她不想理会后宫的那些女人,从小皇子死后,她就处处针对打压后宫的那些人。

    康泰帝也知道这次的事情和后宫中那些女人们脱不了干系,看着明妃拿那些女人们撒气,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到,只在适当的时候替明妃城撑腰,心里只盼着明妃能把这股火散下去。

    那一年,后宫之中的高位妃嫔贬的贬,亡的亡,皇后闭门不出,连太后那都冷清了。

    不过即便如此,明妃的火气也没散下去。

    后宫女人这些手段她不屑于用,却不代表她不清楚里面的猫腻。她六宫独宠早就引得那些后宫女人们不满,连太后也对她颇有微词,哪怕有皇上护着,太后逮到机会也会教训她几句。这种情况下,太后怎么可能会想她,想她腹中的孩子?太后可不缺孙子!

    偏在她怀胎八个月,不宜挪动的时候,太后突然生病,还假惺惺的以思念为由说动皇上把她召回宫中,还偏就在她回宫的途中出了事儿!

    自己好好的一个孩子就这么没了,明妃恨不得让后宫所有的女人都给她的孩子陪葬,偏皇后是正妻不能轻易动,太后就更不必说,她就是对太后有气,也只能忍着。

    而这两个人又跟泰康帝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召她回宫的口谕还是泰康帝下的,恼恨那些人的同时,明妃连泰康帝也恨上了。

    但她之前早就对泰康帝交付了真心,她在后宫作威作福,整治那些害死她儿子的女人们也不能少了泰康帝的支持,可泰康帝跟她儿子的死又有关系。

    种种情绪下,明妃对泰康帝的感情变得十分复杂,既爱又恨,甚至有时候十分后悔,当初就不该到许愿池许愿,若非如此,兴许就遇不到泰康帝,那她就可以嫁入门当户对的世家当正妻,她的儿子也不会死。

    所以,自从小皇子身亡之后,明妃年年来相国寺祭奠小皇子,却再也不到许愿池这边来。

    随着年纪的增长,每日守着冷冰冰的宫殿,明妃对小皇子的思念日益增加,甚至对那些世家夫人带进宫的孩子也十分喜爱,幕后之人如果拿死去的小皇子算计明妃,一个算计一个准。

    不过,

    看着明妃冷若冰霜的绝美容颜,碧芜深知压抑在这幅冷冰冰模样下的是何等的滔天仇恨。只不过这些年,年年相国寺的方丈大师为明妃**,劝诫明妃多多行善,为早夭的小皇子积福,好让小皇子来世投一个好胎,少些磋磨。为着小皇子,明妃才压下满腔恨意,不再折腾后宫中那些女人,谁成想这些女人竟然不知死活的拿小皇子刺激明妃。

    碧芜心里叹口气,几乎可以预见后宫中将再次掀起新的一轮腥风血雨。

    不过,比起那些人,她更加心疼自家娘娘。

    “娘娘,这边的事情有龚统领看着,奴婢伺候您回宫吧,您的胳膊还是回宫再让太医看看。”

    明妃方才脱臼的胳膊早被随行的医女给接上。不过医女毕竟不是专门学这块的,最好还是让太医看看比较妥当。

    明妃活动一下受伤的胳膊,“没事。”丧子之痛她都熬了过来,这点小伤痛算什么。

    “对了,我听说忠勇王妃对昭武将军十分不待见?”

    明妃虽然不太关心这些不关自身的琐事,但这一阵子忠勇王府和靖国公府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她在宫里也听说了一些。

    碧芜作为为明妃收集消息的耳目,对这些就清楚的多了,见问,立刻把自己听说的那些事情都说一遍,态度不偏不倚,她听来多少,就原封不动的说多少。

    不过的传言都是同情万俟景淳,斥责靖国公府和姜氏的,即便碧芜态度端正,没有刻意偏向谁,她说出来的那些话也都是对靖国公府和姜氏不利的。

    明妃眉头微微皱一下,眼底闪过一抹厌恶,“虎毒尚且不食子,紧紧因为一句虚无缥缈的批命,姜氏就能将自己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子视若仇人,不但愚蠢,还恶毒!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配为人母!”不过忠勇王妃身份特殊,不管忠勇王待见不待见她,她代表的都是忠勇王府。皇后作为一国之母罚忠勇王妃可以,她要想教训忠勇王妃,还得用点手段才行。

    “你说,忠勇王妃十分疼爱她那个娘家侄女?”

    碧芜点头,“对,据说那位表小姐从小就是在忠勇王妃跟前长大的,在忠勇王府里跟嫡小姐一样的待遇。忠勇王府的那些庶子庶女都不敢惹这位表小姐。”碧芜对姜氏也十分无感。你疼娘家侄女也可以,但也要有个度。为了娘家侄女,把王府里面的正经子嗣作践的跟个奴才似得,这也就是忠勇王常年不在府里,要是在,哪能容忍。

    “正好本宫在宫里无聊,那就让这个表小姐时常进宫来陪着本宫吧。”明妃弹弹指甲,轻描淡写道。

    “对了,给阿衍传信,让他没事多亲近亲近昭武将军,有不长眼的找昭武将军的麻烦,就让他料理了。”裴衍是明妃的侄子,也是裴国公府未来的继承人,为人聪颖果断,文武双全,十分得明妃的喜爱。

    碧芜小小的诧异一下,娘娘在后宫中向来不会委屈自己,看谁不顺眼就直接收拾,作风十分强硬,但她却一直要求裴国公府低调,不接受皇子们的拉拢,不站队,凡是只听皇上的,不拉帮结派。就怕哪天皇上没了,裴国公府树敌众多,被人清算。

    但现在娘娘竟然让表公子主动去接触昭武将军。就算是昭武将军救了娘娘,用别的方法就可以补偿了,也没必要把表公子推出去吧?

    明妃知道碧芜的疑惑,却没有多做解释。其实连她自己都说不上来为什么,以前只听昭武将军的名字还不如何,现在被昭武将军救了一命,她就十分看不得昭武将军受委屈,大概,是她报恩之心太重了吧。

    明妃回宫之后如何震慑六宫暂且不提,万俟景淳和萧姝回到京城后,万俟景淳先带着萧姝去了他说的那家宅子,同时把提前准备好的房契交给萧姝,又跟萧姝说了半天话,这才各自分开。

    刚回府,万俟景淳就接到了宫里的圣旨,除了明妃派人送过来的大量金银珠宝外,皇上那边也赏了不少好东西,除了这些,皇上还直接封了万俟景淳一个承平伯的爵位。虽然只是一个虚爵,空有俸禄没有封地,但在皇上忌惮忠勇王府的情况下还能给万俟景淳一个爵位已经实属不易,更何况这个爵位还可以世袭三代。

    列侯封爵,说着简单,却是许多人穷极一生都得不到的荣耀。

    圣旨一出,知道原因的人们一片哗然。早就知道皇上宠爱明妃,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个宠爱法,只因为昭武将军救了明妃一命,皇上就封了昭武将军爵位,这简直能跟救驾之功相媲美了。

    尤其是当时在许愿池那边的人们,更是后悔不迭,早知道救个人能得到这样的好处,当初他们拼了命也要去救。

    当然,朝中也不是没有反对的,不过那些反对的声音刚冒出来,就被泰康帝一句话压下去,“要是没有忠勇王府忠心为国,戍守边疆,我乐国哪来这么多年的承平盛世?昭武将军十一岁就子承父志,驻守边疆,建功无数,难道连区区一个伯爷的爵位都当不得吗?”

    虽然众人都知道万俟景淳这个爵位是皇上看在他救了明妃的份上才给的,但皇上不那么说,非扯着军功当遮羞布。面对这样狡诈的皇上,众臣再不满也只得憋着。那些仗着官职高憋不住的,皇上也不理他们,转头明妃就找借口收拾后宫中那些嫔妃们,哪个妃子在前朝蹦跶的最欢,明妃就收拾哪个最狠。

    至于太后和皇后,

    见过早些年明妃差点发疯,泰康帝助着她差点血洗六宫的场景,现在明妃一动怒,太后就自动的闭门谢客,安心礼佛;皇后也很适当的身体不适,躲在宫里不出来,只等明妃把这股火气散了再说。

    除了前朝那些人,反应最大的要数姜氏了。

    把屋子里的东西砸了一遍,姜氏恨得咬牙,低声怒骂,“这个贱种,凭他也配当承平伯!他算个什么东西!养不熟的白眼狼,看着他表哥表妹被抓不帮忙,反而汲汲营营的求赏赐!早知道是这么个狼子野心的玩意,当初没用了就该把他给弄死!”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田园福妻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田园福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田园福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田园福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