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公国和小司徒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江湖与狗第十二章 大公国和小司徒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二日的清晨,赵吹雨和冯安在客栈掌柜的指引下,一路穿巷过街再问路,终于看见了两颗大槐树。

    两颗大槐树中间有一条幽静的街巷,宽窄可以过马车,但并不显得如何奢阔,街道两旁不知是何家的宅院,没有传出来一丝声音,很多参天大树从院墙里伸出来,搭在三两行人的头顶,遮住春日的青光,洒下一片阴凉。

    走到街巷的中段,有两处府邸大门相对。

    右手边那家阶旁肃立的石狮格外干净,上面没有显眼的灰尘落叶,朱门紧阖,铜环无声。

    左手边那家却显得要衰败很多,门上漆皮脱落,两道封条颓然无力地在风中飘着残余的片段,石狮只剩下了一个,另一个不知道被搬去了何处,即便剩下的这一个也已残破,缺而漏爪,基座后方积着黑糊糊的老泥,像是凝固的血。

    赵吹雨看着前方那座残破的石狮子,想起小时候在石狮旁和姐姐嬉戏打闹,然后被府里大人捉去家法收拾的往事,紧接着走过府旁那道角门小巷,他仿佛又看见了四岁那年为了躲避先生的木板,带着那个姐姐勇敢离家出走的画面。

    冯安的目光在两扇大门和赵吹雨的脸上往复,感觉到他此刻心情暗淡复杂而低落,不知道为什么,他也觉得心情有些低落了起来,觉得这巷子的风有些冷。

    “你知道吗,我一直都对别人说我是赵吹雨,但不是那个赵吹雨。”赵吹雨突然开口了,声音有些低沉,说道:“不管我怎么辩解,我始终都是赵吹雨,无论是在山匪寨子里,还是在这个破败的公国府里。”

    冯安没有说话,只是拍拍他的肩膀。

    那座破败的院子正是前大公国赵忠的府邸。永乐初年,皇帝陛下巡视蜀地,上安城内爆出通敌卖国的大案,九卿共同主持审理,三公及诸侯百官旁视,最终确定赵忠叛国罪名成立,赵府被满门抄斩。

    这个案子早已被办成铁案,朝野之间根本没有人想到去翻案,即便有些记得此事的人偶尔想起那些本不应该死去的仆妇管事之流,痛惜之余更是痛恨赵忠此人罪恶滔天,自己身败名裂也就罢了,还连累那么多无辜。

    公国府被朝廷收回后的十余年间,曾经出现过几次要被赐出,只是受赐的官员一听说是此凶地,纷纷谢绝,上安城地阔宅多,他们倒也不怕自己没地方住,只是这样一来,这座府邸早便一直空在这条街巷中,变得越来越衰败了。

    永乐末年,皇帝陛下病逝,唯一的子嗣新皇登基,便再也没有人提及这些事了,不敢揣摩圣心,因为有传言说新皇曾经很崇拜这位为大夏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公国,导致现在大公国的位置也空缺着,没有人敢提出让谁去坐这个位置。

    走过公国府大门时,赵吹雨眼眸里的黯然一闪而过,面容再也看不到任何异常的情绪,他没有停留,甚至连脚步都没有停缓一丝,依旧如平常迈步走着。

    永乐年已经过去了,过去的都画上了一个句号,现在是太初年,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两人就这样平静地走过长巷,走过朱门和破门之间,寻寻常常,就像是两个最寻常的外乡游客春日里误入了上安城某条街巷中。

    街巷尽头拐角的一处饭馆,赵吹雨和冯安二人坐在角落一张小桌上,安静地吃着小菜喝着稀粥,听着周围那些街坊老户的闲聊。

    “那处凶宅没人要,可是对面的宅子却很抢手,为什么?当年大公国和小司徒对门而居,大公国府被满门抄斩,小司徒却扶摇直上,如今已经是地官司徒,听说太傅大人马上就要卸官了,如今呼声最高的就是让沈平司徒去做那太傅了。他老人家当年住过的府邸,你说说有多人官员想沾沾光?”

    对于这些在街坊里居住了十几年甚至几辈子的老户们来说,最值得他们聊的事,自然便是当年公国府的叛国案和小司徒的青云大道,每日围着说这些倒也说不腻。

    “说起沈平司徒,他当年不过是一个小司徒,后来却忽然之间青云直上,这里面有什么秒事,不知道你们听说了没有?”

    “当年这事闹地那么大,宫里都发话了,住在这片街坊的人,谁没有听说过?”

    一个中年男子摇摇头,嘲讽地说道:“堂堂地官小司徒,却娶了一个悍妻,正室夫人因妒生恨,居然对妾室的肚子下手,这还不出奇,结果那妾室千辛万苦地生了出来,她还要对那可怜的孩子下手,最后要不是宫里下旨,谁知道府里会闹成什么样子?”

    “你们只知道是宫里发话了,知道是谁发话了吗?”先前说话那人一声冷笑,双手向着上安城被遥遥作揖,道:“那是太后娘娘知晓此事后勃然大怒,亲自手书一封交给沈大人,命他管教好自家婆娘。”

    “太后娘娘啊......”

    桌旁饮酒的那数人对视一眼,露出了然于心的神色。全天下都知道,大夏有一位极其了不起的太后娘娘,深得先皇宠爱和信任,新皇登基之后还帮助新皇批阅奏折一段时日呢。

    “说起太后娘娘,你们还记得当年那一件白衣案吗?”突然,有一人小声问道。

    “嘘.......”一听见有人这么问,旋即有人让他噤声,然后小声说道:“谁不知道当年大公国的夫人武艺高强,却是为了幼子的事大闹朝廷,引起了太后娘娘不喜,听说连姐妹情义都断绝了。”

    “公国夫人当年究竟因为什么事去宫里闹的?”

    “听说是幼子当时还在腹中,赵家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了,所以......”

    “这些事还是少说为妙。”

    酒桌旁的数人点点头,喝着手中的小酒,又聊起了当年沈平小司徒的家中趣事。

    酒桌旁的众人一片唏嘘感慨,赵吹雨和冯安在角落里拨着碟中的咸菜丝,默默听着,喝稀粥的声音也是很唏嘘。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江湖与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江湖与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江湖与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江湖与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