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溯源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太乙圣境正文 第五章 溯源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宜宾东靠长江,西接大小凉山,南接朱提郡 ,北连蜀中腹地,素为川南形胜。地貌以山地与丘陵为主,岭谷相间,有“七山一水三分地”之称。

    宇文珂自江阳郡退守宜宾,已有三月,据探子来报,蜀北大部分地区被叛军占领,蜀南地区尚在,至于叛军下一步攻势是什么,宇文珂心中雪亮。

    江阳郡虽大,却易攻难守,当日叛军南下,郡内的将士强撑了一天就土崩瓦解了。东北的巴郡距离太远,陆地都是叛军的骑兵,水道又狭仄,这无疑是一条绝路,而西面的宜宾,三江汇聚,山地危耸,易守难攻 。

    宇文珂当机立断,迅速带领将士由南撤改为西撤,西撤沿路的叛军本来就不多,一遇到大将军,登时而靡。

    来到宜宾城下,守城将士大喜过望,迅速开了城门,迎接将军进城。

    队伍安定下后,宇文珂唤来粮食官,一问之下,才知城内粮草可支一年,各种器械材料都很充足。当夜,宇文珂开始计划着反攻。

    ————

    北上沱江,轻舟披风,天际沙鸥,殊不知狼烟烽火,只管自在翔翼。

    薛定方与雷冥众人站在船板上,心中丝毫没有劫后余生的庆幸之感,青峰山与宜宾一衣带水,叛军南下,想来宜宾亦是劫数难逃吧。

    三个副手心事重重,悲苦神眩,当日宇文珂老将军下令南撤,可一路上并不见踪影,倘若不是壮烈殉国,此刻定是在宜宾据守,想到这,三人紧绷的脸松弛了些。

    轻舟在江面漂了两天一夜,众人早已饥饿难耐。三位副手一想到司空展与战友的殉国,登时对薛定方与雷冥怒目而视,如果不是有求于雷冥,他们早就破口大骂了,怒气冲散之下,腹中的饥绥感浅了许多。

    可薛定方与雷冥却不这么想,饿了就饿了,没有精力,哪有心思考虑其它东西。

    雷冥存储的丹药都给了司空展,药囊里仅剩下稀碎的粉末,眼下肚子饿的急,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他与薛定方商量一番,决定抓点鱼充饥,说干就干,两人各找了根竹竿,站在船边,静默着等待时机。

    日头西斜,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只听“嗖嗖”两声,水花四溅,两条雪白的鲤鱼被竹竿贯穿肚子,甩着水淋淋的鱼尾,落到了船板上。

    薛定方挽起袖子,笑嘻嘻地捡起鲤鱼,从口袋摸出一把小刀,蹲在船板边,开始刷鱼鳞,开膛破肚。

    三个副手神情不忿,心想:那么多人为你俩而死,现在还有心情吃!真是岂有此理。可目光转到那雪嫩的鱼肉上,不由得咽了咽口水,也不说什么了。

    转眼间,薛定方身后堆了一堆洗好的鱼,淡淡的鱼腥味儿,引的众人肚子咕咕叫。

    雷冥扔掉竹竿,洗了洗手,晾干后,把药囊里的粉末倒在掌心,一运功,真气从手臂聚集在手掌,一团粉末在真气的熏燎下,现出五彩华光,一股或浓或淡的香气弥漫开来。

    众人从未见过奄国人炼丹,虽说雷冥是毛头小子,算不上炼丹大家,可眼下的动静可谓神圣,丹香缥缈,彩云如霞,见惯了刀光剑影的副手们,何曾沐浴在此等意境中,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那些炼丹大家们的风姿定然是绝世无伦。

    当下,副手们对雷冥的憎恨消了许多,倘若雷冥能为将士们炼制续命丹药,些许牺牲也不足道了。

    “嗖!”

    雷冥掌心的彩光破空甩出,一丈外的鱼堆被劲气催动,纷纷腾空飞起,被缭绕的彩光裹住,漂浮在半空。

    众人都瞧呆了,只见彩光里的鱼肉眼色迅速变暗,金黄色的油脂滴落在船板上。

    这样的烤制法,三位副手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心中暗叹,奄国人就是会捣鼓,烤鱼也变得赏心悦目了。

    半柱香的时间过去了,雷冥一收功,光彩湛湛的气浪又变成了一团粉末,只不过模样小了些。

    “三位将军,请吧。”他站起身,神色冷傲,极力想装出炼丹大家风范,殊不知自己年少青涩,反倒模仿的不伦不类。

    三位副手眼睛雪亮,暗暗一笑,瞥了一眼薛定方,亦是莞尔,也就顺嘴笑道:

    “哦!大师,不愧是大师,我们算是长见识了。”他们人手拿了一支鱼,大吃特吃起来,口中啧啧有声,赞声不绝。

    雷冥一听,大为受用,立即招呼着薛定方,开始吃鱼。几人饿坏了,都是狼吞虎咽的样子,半个时辰不到,一堆鱼肉被吃的精光。

    夕阳落山,天际转暗,气温降得快,众人都练过功,运起真气来,也能抵挡住。

    又行了三个时辰,眼前出现了一道火墙,南北绵延十余里,火头艳艳,照亮了大片空间。

    “这是江岸防军,阵势很大嘛,我想应该是有重大事件发生,也不知是敌是友。”其中一个副手说道,

    “嗯,先行过去再说,到了岸边,随机应变。”另一个年纪较大的副手说着,把白帆解了下来。

    帆一解下,船便行的慢,过了大半个时辰,船距离江岸只有百丈了,只听一声声吆喝声传了过来。

    “太平天道,扶危救困。太平天道,扶危救困!……”

    唱道声嘶哑怪异,很多字音都特意拉长,大多时候,一句话唱下来,根本就是一个音的调。

    众人停了船,沿着江岸绕了一大圈,上了岸,躲在一片密林里。

    眼前的防军站了一排,手中的火把霹雳啪啦的响,火星落在鞋头上,也无动于衷,整个身子杵在那里,像是一根木桩。

    再往前看,石山危耸,突出的菱形山石中间被凿开了,内嵌的石台上坐了十个人,有的战袍披身,淡灰的兜鍪闪着隐隐冷锋;有的一身黑色道衣,老态龙钟,松形鹤骨谈不上,若有若无的鬼气却布满全身。

    “老道人出山,我南充国定能重回当年的雄威,一统大蜀。”石台最高处,一位满脸戾气的黑将军,猛地一拍石桌,一抹淡淡的掌花映在桌面上。

    老道人瞥了一眼掌印上的黑纹,心中骇然,没想到这黑脸将军的毒功练到如此程度,“老将军的功力又精进了,想来大事谐矣,不过。”

    说着这,老道人微微一顿,略有不安的问道:“泱泱大蜀,其中的关节你可在意些,这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

    “哈哈哈,都说太平天道韬光养晦三十年,对蜀中的事应该洞若观火才对,现如今却磨磨唧唧,怪不得太平天道会败在你手里!”

    黑脸将军的奚落,并没让老道人忿恚,反倒让他悠悠叹了许久。当年的太平天道教是何等的兴旺,信众千万,遍布万国,教内降龙伏虎之辈何止万千,蜀都每年都要派遣神将入教慰问。

    树大招风,偌大蜀国怎可能被宗教左右?民众的思想一旦依附宗教,缺乏的不仅仅是浩然之气,忠君报国也会淡化,变成了宗教第一,国家第二了,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蜀帝赵焱刚一即位,就开始着手整顿太平天道,三千里的占地被削减了十倍,教内大批的能文能武之辈,大多数被调入蜀都,顽固不化者,罚戍边疆,直到老死。

    几十年的光景,巍巍大教不得不迁移到东北山林,过着隐居的日子,哪还有昔日气势。

    前不久,南充国大将军派军征伐东北,同时告诉他一个惊天秘密,因事关太平教的兴盛,他不得不出山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太乙圣境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太乙圣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太乙圣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太乙圣境》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