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驻守汉阳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长安风第四十章 驻守汉阳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秋初,大明宫,紫宸殿。

    李隆基捏着手中的急报,双目圆瞪,脸色铁青,双手微微颤抖,难看地可怕。

    安禄山是他一手提拔的,从兵马使到节度使,再到三镇节度使,东平郡王,每一步都是他的意思。甚至期间他还不止一次地枉顾下面臣子的劝谏,将弹劾安禄山的御史罢官免职,现在想来都是一场笑话。

    如今的安禄山正在不停地扇他的耳光,起兵造反,占河北,夺中原,如今他更是在洛阳称帝,出兵潼关,准备要了他的命。

    “砰!砰!砰!”

    “叛臣!逆子!”李隆基在大殿中一边砸着东西,一边在口中喝骂道。

    在他的眼中安禄山枉顾恩义,起兵造反固然可恨,但李瑁抗旨南下,率军破关出城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两可谓一丘之貉。

    大明宫中集天下之珍藏,珍宝无数,不过片刻间,十多件价值连城的瓷器已经毁在了李隆基的手中。

    高力士站在玉阶下,看着李隆基在上面发泄怒火,也不敢吱声半句,安禄山称帝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李隆基的怒火是劝不下来的,而且高力士也不敢劝,上次李隆基在气头上踹的那一脚,他现在肩头还隐隐作痛。

    李隆基发泄了片刻,终于他的怒火慢慢地降了下来,毕竟安禄山称帝,李瑁南归已成定局,他要想的是如何解决这些事情。

    李隆基看着伏在地上的高力士,吩咐道:“传哥舒翰入宫觐见。”

    “诺。”高力士应了一声,对李隆基回道。

    哥舒翰本就是奉旨进宫,正在殿外相侯,不过片刻的功夫哥舒翰就已经出现在了紫宸殿中,

    “臣哥舒翰参见殿下。”哥舒翰看着满地的碎片,脸上隐隐露出一丝苦色,对李隆基道。

    李隆基亲自下殿将哥舒翰扶起,问道:“朕听闻你身体不适,如何可好了?”

    哥舒翰一向嗜酒色如命,醇酒美人,时时相伴,他的身子早就被掏地差不多了,再加上他如今年纪也不小了,所以身体早已不比当年。

    今年刚入春的时候,高原天气仍旧严寒之时,哥舒翰不慎感染了风寒,于是一病许久,调养了数月方才好转过来。

    哥舒翰的身子还未大好,仍感不适,但李隆基既然传他进京自然是有要事相托,李隆基于他有知遇之恩,哥舒翰岂敢推辞。

    哥舒翰硬着头皮道:“臣数月前偶感风寒,如今已经痊愈,并不不适之处。”

    李隆基听了哥舒翰的回答,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如今安西兵败,北庭兵少又相隔千里,陇右军已经是他最大的希望了,若是连哥舒翰和他的陇右军都不能出战,那李隆基的处境就真的艰难了。

    李隆基拍了拍哥舒翰的肩膀道:“爱卿之言甚和朕心,有爱卿坐镇潼关,不日安贼必灭。朕向爱卿承诺,只要爱卿击败叛军,取了安禄山的人头,你便是我大唐第一个异性亲王,朕必不吝茅土之封。”

    哥舒翰虽知前路不易,但当他听到李隆基的许诺后,精神还是猛地一振。

    大唐自立国至今,罗艺、张柬之、崔玄等异性郡王确实封了几位,但亲王却还一位都没有,他若是封了亲王,那便是开了大唐的显赫,名耀万世了。

    裂土封王,权倾天下,哥舒翰虽然老了,但他的心还没老,他虽然没有安禄山那样大的野心的,但志向他还是不缺的。

    哥舒翰当即道:“臣明日便奔赴潼关平叛,绝不负陛下信任,早晚必将安贼人头送至长安,献与陛下。”

    李隆基道:“送至长安便不必了,明日朕与你一同赶赴潼关,朕要亲自督战,取了安贼的狗命!”

    如今的局势已经是一团乱麻,李隆基如何还能安坐宫中,他恨不得现在就出兵潼关,取了安禄山的人头。

    哥舒翰一听说李隆基要御驾亲征,原本还激动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

    将帅统兵在外,最忌讳有人掣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排兵布阵,更何况这次掣肘哥舒翰的还不是监军,而是皇帝李隆基。

    李隆基若只是老老实实地在潼关坐镇自然也还好,可他若是临阵插手指挥的话,那这场仗没打就已经输了一半了。

    剑南镇,李瑁一声令下,剑南镇这座巨大的战争机器迅速启动,钱粮、士卒、兵甲,源源不断地从地方输送至成都,再经由杨慎矜的手运抵前线。

    益州这边的人马安排本就是由李泌一手布置好的,所以当李瑁回道剑南后,李瑁一声令下,西南十八万大军悉数东进,出巴郡,顺江而下,过江陵,最后驻兵重镇汉阳郡。

    当李瑁赶到汉阳时,安禄山已经聚兵弘农,凌于潼关,大战一触即发。

    李瑁此番提兵东进本就是为了剿灭安禄山,当过襄阳、攻南阳,进兵中原和安禄山一较高下,可当李瑁到了汉阳城后,李瑁却突然止住了脚步,十八万大军止步不前,丝毫没有北上中原的意思。反倒李瑁这些天四处浏览汉阳景致,颇有些游山玩水的意思。

    关中,中原正是一片剑拔弩张的时候,汉阳郡名胜黄鹤楼上,李瑁却正站在楼上和谋主李泌凭栏望江,看着悠悠江水时而兴叹。

    “殿下止兵于此,可是为了等潼关大战终了,好坐守渔人之利?”李泌看着面容肃穆的李瑁,问道。

    李瑁点头回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李长源,潼关局势混杂,正是朝廷和安贼决战之时,哪怕是风吹草动都易引起风波,本王若此时提兵入场,恐成众矢之的,实无必要。本王也不会拿剑南儿郎的性命玩笑,此事急不得。”

    李泌问道:“殿下打算在此驻扎多久,又准备何时过襄阳?”

    李瑁沉思了片刻,回道:“本王准备着崔乾佑和李光弼分别领兵四万于南阳、上洛驻防,度势而动。”

    崔乾佑和李光弼都是李瑁麾下名帅,绝对拥有审时度势的能力,李瑁派遣他们二人驻防两地,便是想根据潼关大战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动向。朝廷胜,李瑁则兵出南阳,过临汝,断安禄山后路,夺取东都,若安禄山胜,李瑁则兵出上洛,从侧翼拖出安禄山主力,力保关中门户不失。

    听李瑁这么说,李泌的原本悬着的心也安定了下来。李瑁虽然驻扎主力在此,但还没有失了分寸。李瑁有如此安排,当可保剑南军立于不败之地。 2k阅读网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长安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长安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长安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长安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