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 家里的变化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二章 家里的变化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村里的春节,是能看出这个家庭的情况。特别是有钱后的人家,现在就指获鹿县西集乡双堡村的老朱家。

    去年只开了一个小头,今年已经全面开花。

    为过年准备的吃喝用度,有钱自然好办。

    放过炮竹,吃过早饭,朱审杰又回到被窝,屋里真冷,裹着被子拿起从京师带回来的书。

    村里就是这样,记得到了二十一世纪,河北的许多农村还是没有取暖,现在的朱家也是如此。

    父亲母亲吃过早饭又去喂农牧署的牲口,他们俩平日就在实验场住,是过年才回到大院,现在吃完饭,又去忙。

    青储饲料项目虽然还没过完冬季,可来过实验场的人都知道这项目是成功的。

    牲口喜爱青储饲料,这是一目了然的事,看看这油光水滑的牲口,牛羊驴马都爱这一口。

    整体上来说,就是投入饲料窖的成本高一些,但民间也不会向农牧署这样用水泥灰,成本要低一些,就向朱审杰他家的窖,就要不了多少成本,就是好好修,但要分摊到每一年,也不多。

    四叔朱求安,因为这个项目,提拔是一定的,就是爵位也可以提一提。

    听大伯说,入冬后前前后后来参观了队伍就有十来支,不仅有各地农牧署的还有各人和军队上的。

    四叔是吏员,还要感谢隆景帝,他取消了科举制度对官员的把持,放开了吏员升官之路。

    现在的吏员就如同后世的科员,是可以通过努力上升为官。

    虽然在秦汉时陈胜吴广就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历代统治者却又在强化等级和血统出身,把人们人为的区分,意义不过是固化阶层,叫大多数人就老老实实的干活,当牛做马,叫上层稳稳当当的奴役。

    在大明的前期,也就是崇祯朝之前,军户、匠户、贱籍,都是终生职业,还要传子带孙,阶层被固化,入了籍很难脱籍。

    吏员虽然有权但也被固化,都是当一辈子的吏员。

    科举制度出身的官员,卡住吏员的上升通道,吏员是不能为官,皂隶家庭还不能科举。

    被固化的低阶层,长期被压迫,在没有出路,没有希望后,推翻这一切就是自身的内心愿望。

    就这样的社会,之后的农民起义和满清入关也就不在出奇。

    现在大明却不会,它通过各种制度放社会人员的流动,取消军户,提升工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努力升爵,吏员可以经过三步,由书吏,令吏,都吏之路升官,由吏员转变为官身。

    吏员也可以自学,提升学历,参加政务考。

    普通的皂吏,也不再是临时工身份,想想这些朝廷,明明需要大量的人力来维持秩序,而正经吃财政饭的却只有一点点,大量的白役不吃财政饭,就只能吃百姓饭,到头来,坑的还是底层百姓。

    就是大学堂毕业政务考核的人,也要从吏员开始做起,但升迁之路要更快更高,可近年来,由大学堂毕业考政务考的人数增多,对吏员的上升空间也有威胁。

    从府里透露的意思,四叔明年可能要调动到真定府的农牧署工作。

    四叔在乡里干了多年还时一直是书吏,完成铁路工地上的工作后才提了一级,到了令吏衔,这一切都是朱审杰可以发表算学会文章之后,也是乡里不敢压制。

    现在再提拔就是都吏,虽然由吏到官没有制度上的关卡。

    四叔一旦调动到府城,哪家里是否跟着过去?

    三叔在县里火车站上工作已经稳定,铁路上要盖家属院,会低价出售给职工,三叔就有心把家也搬到县里,过年时跟爷爷说了。

    原来爷爷还想着,随着孩子们都长大,要娶妻生子,这个院子就太小了,有必要扩建,他都看好了要买下东头李家老院就可以扩大院子。

    可这个家日子刚刚好一点,老三老四就要分家单过。

    这个年代村里还少有分家的,可向朱家这样,也不算是分家。

    朱审杰看到爷爷的吸了一袋烟,就下了决定,不光他们夫妻俩过去,孩子也要跟着,县里府城的教育要比村里要好。

    老朱头看到以朱审杰为箭头,朱家已经发展起来,老三老四外出工作,孙辈老大、三四五娃都在铁路,走的是技师之路,虽然有吊在一棵树上的意思,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朱家在教育上欠下太多账,一家只有一个孩子上学的后果严重,几个大孩子都只有初小文化,就这样出去打工,就是吃苦的命。

    也就铁路上给了这个机会,可以边干边学,借着铁路大建设缺人的机会,学到这样一门手艺,这四个人以后也有安身立命的本钱。

    在教育上一定不能再松懈,要是以后还有机会,可没有合适的人,就叫人太惋惜了,这是朱审杰给他灌输的思想。

    爷俩过年在北屋里闲聊了半天,朱审杰给他讲京师的见闻,最后说年后家里的宗籍可能要恢复。

    虽然朱审杰离京时,这次事件还没有最终结果,孙常务私下里已经说了,德王府这次不死也要被扒层皮,都察院和大理寺翻出宗正府竟然有两本账,一本领钱的账,就是从朝廷和太和商业公司领钱,一本是向下分钱的账。

    隆景朝后,朝廷虽然不再宗室俸禄,但还是有一些补助,如教育上就有助学金。而皇室还会从太和商业公司的利润中分出一些给天下的穷亲戚。

    宗正府的办法是,把大量宗室子弟消户,又建立大量僵尸户领钱,这一里一外,钱都进入德王和相关人等的兜里。

    朱审杰一家就是这样的情况。

    宗正府的宗谱与民部户籍相差甚远,估计有十数万口,这每年被私分大量金钱。

    德王的大宗正,就不要想了,能不能保住亲王爵,都要看事态发展。

    朱审杰家的宗籍过完年大约就能恢复,而朱敏才一家,作为跟朱靖城一伙的下线,在年前就被县里法司提审,这个年要在狱中过了。

    朱审杰不知道,年前宗室大典,德王以病未至,已经有宗室在大典上大骂德王,不知廉耻,侵吞亲戚的救命钱,给他扣上残害宗室的帽子,听说德王听到后,吐血晕倒。

    李大佬却道:“贪钱时都没事,还会被人说两句就有事?”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