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无工不富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五章无工不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无工不富

    大明的乡村是什么样的?

    真是田园牧歌中的圣地?充满阳光、绿植、轻松的地方?

    在直隶省获鹿县,朱审杰并没有看到。

    在靠种地的人家,一家的收入都来自土地的情况下,亩产在没现代化的优良品种和化肥时,也就能管个温饱。

    可就是粮食增产,就一定增收?二十一世纪都已经证明过的事。

    中原之地,一直都是地少人多,大明有近两百年无大乱,虽然一直有外迁移民之举,可人口增加翻倍再翻倍还是太正常的事。

    想想老朱家,从老朱头一人到朱审杰父辈四男,再到朱审杰这一辈十三男,三代人人口增加十三倍,就知道人口数量的增加是如此恐怖。

    朱家如此,其他家也是如此,这些如此叠加在一起,人口结结实实的压在这方土地之上。

    朝廷有移民之策,有招工收军之举,目的就为了减少人口压力,可还是跟不上增长率。

    舅舅所在的东张村也是如此。

    壮汉子是村里的里长,也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张家人。

    张保国,在村里原来也有一个乡村特色的名字,这个是从军中起的名字,很有特色。

    他从军十年,挣战过沙场,立小过功劳,虽然最后没有留在军中,也没有留在南方。

    这里也得说一下,隆景朝时为使军队可以扎根外州,进行移民,给退伍军人在本地分大量的土地。

    可现如今,好的地方大都有主,不好的地方又没有吸引力,再说外州多数地方,要不是干旱风沙,要不就是长年湿热,东州之地又隔的太远,北方的士兵适应不了,退伍后许多人返乡。

    张保国在军中立过功,在加上张着一张凶脸,可脑袋不傻,回乡后当过乡警,把乡里的混混,使用手段给发配东州。

    东州到是一直缺人,可是隔着一个大洋,在遥远的美洲,送去东州人民就认为死在外面了。

    他在乡里建立了威望,在当了村里的里长后更是带领村民修渠挖沟种树,活没少干,效果也就一般般。比其他村到是好的,可一去县城,乡下还是乡下。

    特别是去年,他家的小子也上了县中,这钱就花多了,虽然里长是乡中吏员,也有一份不多的薪俸可这能有多少钱?

    儿子学习虽然不像朱审杰这样,霸着第一名,也是班里的前几名,期末考试第五名,叫他这个父亲又高兴又惆怅,这也是许多家庭选择子女上初级中学后读专门学校的原因。

    而要继续供儿子学下去,这钱就太多了,还不说下面还有一个小的,也上了高小。

    他知道朱审杰现在叫七哥儿,自然是他家小子回来给他说的,年前去京师可是一件多么轰动一时的事,他儿子虽然不是一个班,可整个学校都流传着朱审杰的传说。

    他要找朱审杰,因为他认为朱审杰是个能人。

    朱家原来是什么情况,这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特别是朱家还是走街串巷给人打家具的木匠,一说木匠朱,大家都知道,就是朱审杰家。

    可这才多久啊?现在大家都称朱家什么?

    去年过完年是上造朱家,现在是不更朱家,门口的两个小子敢叫朱审杰七娃?哪也是你可以叫的?要是传出去,东张村这是什么意思?自己怎么再求人办事!

    对张保国是来求人的,在大过年的,还在初三,不是求人他来人家干什么?

    前年铁路工地,他带村民去干过活,双堡村的农牧署青储饲料项目他也去看过,眼见朱家就红红火火的起来了,朱家凭什么起来?是因为谁才起来的?张保国认为就是眼前的小孩。

    “七哥儿,也在哪?”,一屋子的人都都看着他,他也不脸红。

    七娃子什么时候变七哥儿了?这可是大户人家对少爷的称呼?

    朱审杰看了他一眼,自然不认得他,在他一愣神的功夫,张保国又说:“我是你同学张鹰扬的父亲张保国”

    张鹰扬,朱审杰知道有这个人,但不认得他,才上了半年的学,不是一个班的同学自然都不大认识。好像曾经一起坐公共马车回过家,朱审杰记不清楚了。

    “张叔叔好,姥爷我去看看姥姥”,朱审杰很礼貌的道。如果不是朱审杰有现在的身份,北屋他磕完头,就得离开,这是长辈聊天谈事的地方,都是亲戚自然没什么。现在来了外人,朱审杰自然就要出去,要不提现朱审杰没有教养。

    张保国不能叫朱审杰走,“我找七哥儿有事?”,张保国还想着找借口说话,现在只能直接说。

    姥爷心想就知道会这样,你找我能有什么事。

    “审杰留下来,张里长找你有事,先不用走”

    朱审杰想走,找他能有好事吗?这个年,有不少人都在试探过这事,这时是最麻烦的,帮和不帮都麻烦。

    在家还有长辈替他挡着,在这姥爷要他听听,就留下看看。

    舅舅让开主坐,这里长也是官,还是现管,来家里那有坐下面的。

    可张保国却直接拿起一个板凳直接挨过朱审杰的身边,挤在姨父前面,姨父不想让也不行,只好退让一步。

    朱审杰也无语,你挨的这么近干什么?这一身的旱烟味,叫朱审杰躲都没发躲,姥爷也是老烟枪。

    “不知道张叔叔找我有什么事?”简单的一问,不想却引来张保国一连串的陈述,无非是村里穷,想叫朱审杰给出给出个主意。

    他吐沫星子都要耗干,还拿起朱审杰的杯子一口喝完水,舅舅赶紧给倒上,张保国道:“你也喝水”

    朱审杰就装没看见,反正水是不会在喝了。

    农村穷,农民苦,这个农村问题张叔你也太能给我出难题,要能解决这个问题,我还是去图书馆当管理员吧。

    朱审杰内心吐槽一下,其实这问题,朱审杰想过很多次。

    想要农村富裕起来,现在是不可能的,可叫一部分,是几分之几,或者是几十分之几,更或者是几百分之几,这还是有可能的。

    现在大明是进入了蒸汽革命,有革命就有死亡,有死就有生,这就是机会。

    “村里要富光靠种地是不行”

    “对,种地是没用,看我就不种地”,乡下买卖人姨父接上了话,他家的地都租出去了,姨父和大姨两人就靠四处赶集做买卖,再加上两个儿子都在外当学徒,日子确实比一般农户日子好,这也看不起朱家的原因。

    只是他插话的时机不对,张保国一直看不上这小买卖人,对刘家这势利人,也没有什么好感。

    这时回头眼睛一瞪:“听七哥儿说”。

    朱审杰不在意被打断,接着说:“种地只要提供吃饭,而富是有钱”

    “对,神童就神童”

    “哪怎么才能有钱,有活钱呢?”

    “我就想问你呢!”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