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章海螺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八章海螺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生意

    朱审杰手里有生意,(我们)怎么不知道?

    要说这事,就从石膏纱布开始,石膏纱布朱审杰只是为了自己用着方便,在专利申请下来后,朱审杰才涉及到推广使用上,知道自己有权利也无法获利,只能献给朝廷。

    再接下来与黄慎茂大夫又进行了手术器械的实验研发,前前后后小半年,在十余名病人身上实验,在年前才最终定型。

    这个年代,临床实验就是医师自己说的算,实验多少病人连病人也不用告知,更没有药监局监管,也没有办法管。

    后世大量的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现在都是反复使用的。

    你能想到手术刀不快了,医生自己磨一磨的样子,再冲洗一下,用酒精消一下毒,再给你用的场景?

    大明的医院已经把医疗器械放到蒸汽锅里消毒,你就不要要求太多了。

    在橡胶才开始用在医学上,没有石油化工和不锈钢制品的年代,有什么就用什么吧!

    术后感染无法引流,也没有抗生素可用,能将手术室进行消毒,手术器械进行蒸煮,在这个年代已经是病人的天堂。

    没见西番在刚把骨伤医等同屠夫加木匠升级为医生。

    木匠的工具都可以用到这个时代的医疗中,你还要啥医疗器械。

    后世骨科身经外科,还是会见到这些工具,只是哪就精致卫生安全多了。

    这个时代的医生许多时候都得自己去想办法,谁也帮不了他们。

    黄慎茂在年根底下,来村里找朱审杰,朱审杰去京师太急,许多事都没有处理好。

    两个人要商量这手术器械定型后,应该如何操作,是向医学会的月刊投稿,但也要推广要生产要销售,这些事黄慎茂自己干不行,朱审杰去干也不行。

    黄慎茂自己也无心参与生产销售,他对发表文章和提请专利更更感兴趣,他放弃这部分权利。

    朱审杰却想在这方面做点什么,做事就得有人,先想到朱家自己人,朱审杰也想了一遍,父辈人四个,都不合适。

    自己这辈?也不行,都太小,都有要上学。

    朱审杰的想法是年龄二十到三十岁之间有精力家庭负担小,头脑灵活,见过市面,学历高小就可以,条件不多,找了一圈才找到张学维。

    是不是亲戚,倒不是朱审杰有什么不放心,而是朱审杰自己的秘密太多,表哥跟自己干后,少不了还要用他来跑腿,外人朱审杰担心怎么解释,用起来不顺手。

    朱审杰心中最好的人选是张家富,这才是朱审杰后世见过的业务经理,可这个墙角挖不到,也不能挖。

    医疗器械这门生意很大,朱审杰不想放弃自己外科医生出身带来的优势,因为这是一个,从零到死的生意。

    什么是从零?父母为了生育子女,先是不孕不育,就是从零开始。

    怀孕出身一直到死亡,这门生意一直跟着你,不离不弃一辈子。

    可自己要做实验,要上学,要……,没有自己的时间怎么行?

    ————————

    表哥手里着一个海螺,看来除了军刀也就这个海螺能拿出手。

    “你有生意?”表哥很惊讶,又有生意了,这到不用编谎话来骗家里。只是这个表弟,怎么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年前可没听姑父说过?

    “这不是重点,你想去县城跟我干吗?”,生意的事先不要跟表哥解释,这还只是在朱审杰自己的脑袋里,明面上什么都没有。

    “想,跟你干了”,跟朱审杰干可比外面找活靠谱,再说这个小表弟一说,爷爷和爹还会不同意?先离开家再说,表哥这到分得清重,也知道舅舅家把表哥逼婚到了什么地步。

    “我一会儿跟姥爷舅舅说”

    “还是七哥儿厉害”,张学维马上就拍起马屁。

    “这个海螺就给我了”,海螺对常年在内陆的人来说,还是很好的礼物。

    “行,我这还有几个,你都拿走吧”

    “行,都拿走”,娟子一个,十一娃也得一个,院子里的小孩给不全,有得闹腾,当哥不容易呀!

    张学维把海螺都拿出来包裹好,就听到门外有人道:“哥,你和审杰都在吗?”,说着屋门被推开,是张学维的弟弟张学新。

    他们兄妹三人,张学维还有一个妹妹,已经嫁人,只是嫁的远,过年都没有回来,张学新比朱审杰大两岁,还在上高小,今年就能毕业。

    “开饭了,爷爷叫审杰去北屋呢!”

    村里的规矩,只有长辈才能在北屋吃饭,正常的事姥爷舅舅和姨父三个人,可现在朱审杰是爵位最高的人,他自然也获得北屋吃饭的资格。

    朱审杰其实不愿意去,自己跟这些老男人没什么可以聊的,他们吃饭先是喝酒吃菜,最后才吃点饭,慢悠悠的,现在才十一点半,他们能给你吃到一点多。

    好酒好菜自然都在北屋,姥姥舅妈大姨和这四个哥哥,都在厨房吃饭,饭菜要差很多。

    这也是这个年代,物资缺乏,好酒好菜都得给客人吃,妇女孩子都不上桌。

    这个习俗到了二十一世纪物资丰富后,才自然消亡。

    北屋正桌上已经上了菜,六个,炖鸡,腌鸡蛋拼盘,花生米,猪耳,猪头肉,熬菜,都是自家产的,这年头有肉就是硬菜,一壶烫好的西集烧酒,也摆上桌。

    朱审杰在北屋还没走了舅妈赶紧要了馒头,自己就上几口菜,吃饱就走,可不陪他们在这闲聊。

    明天还得去边家庄给王老夫子拜年,说好要去他家吃饭。

    别看是村里,饭桌上吃饭讲究可不少,主客都在谦让,主人吃一口菜,客人才动,再相互敬酒,节奏很慢。

    朱审杰只是低着头,少夹菜多吃馒头,赶紧吃完走人。

    大人们也不会忘了他,都给他夹菜,交流着各种各样的话题,也不知道怎么了,话题就转到朱审杰三叔身上。

    姥爷问起朱求民的事,朱审杰大体上如实回答,只是收入问题,就回答不知道。

    一开始朱审杰还没有明白,在心里转了两圈,朱审杰才想到,不会是为了表哥找工作吧?

    这时不能拖了,道:“我认识县城的人,有个生意需要人,表哥可以看看”,可不能跟他们说是自己的生意,藏掖着比较好。

    舅舅看似在夹菜,眼睛已经看过来,“县城里?干什么活,挣的怎么样?”

    “具体我也不知道,表哥愿意可以问问”

    “学维不愿意留在村里,哪就叫他去县里看看,反正也不远”,姥爷跟舅舅道。

    “行,我跟学维说说”

    “如果他愿意去,过了年十五,叫他找我,我带表哥一起县城”。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