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章 活着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十章 活着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有人说为官难。

    朱求安说为吏更难。

    从初级中学毕业的他,没有去当木匠,毕竟他的文化不低,机缘巧合的情况下,他入了乡局,当了一名白吏。

    白吏,跟以前大明有过的白役一样,都是零时工,没有编制。拿最少的钱,干最苦最累的活,有功不是你的,有过一定顶上。

    可就这样也不是谁都能当上的,白吏虽然没有编制,但在县里也是有名额的,毕竟工钱不多,也是有的,这样一来算是吃县财政的。

    就这样干了近十年,工钱连家都养不起,也没有把家安到乡里。

    五年前,乡里一名老吏退休,原本是安排自己的儿子接班。可不知道怎么被人去府里越级上告,原来他儿子曾范刑事,将人打伤,处理事时,又以势压人。

    普通老百姓无权无势,只能硬吃下这个亏。

    可现在这个时间越级上告,一下就抓住这名老吏的名门,有刑事不得从政。

    官场人走茶凉不是说的,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人对这名老吏留下的位置有兴趣。

    要不越级上告,你以为县里不成,府里就成?

    图穷匕现,两方摊牌,老吏明面示弱,暗里却准备反击。

    对手也不是没有破绽,就是要推上位当吏员的,是个刚初级中学毕业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

    从政明面上只有一条路,就是参加政务考。可内部的人还知道,接班也可以,但必须从白吏开始,先干五年以上。

    刚毕业不经白吏这一阶段,就得到编制,这就是漏洞,不查没有事,可一查就是问题。

    对手也知道这一点,给加上了白吏时间,只是年龄问题未来的急改,或者是不想改。

    对手正感觉已经马到成功,上报的资料过了县里,人都到乡里上班,却不想府里直接给打回来。

    真正府主管人事府同知,直接下公文点出,县里是不是认为府里的算学太差,连初小的算学都不会,十七岁的人就已经干白吏五年,当府里的人,都是傻子嘛?

    县令还被申饬,连续两个人都有问题,县里能不能找到人,要不要府里给你派一个?

    老吏的儿子没有接成班,对手也没有得到,就这样一番波折,吏员的编制这才落到朱求安的头上,当然也不是白得的,朱家也花了大钱。

    到现在已经五年了,从哪之后,朱家也紧了四年,到朱审杰起来,朱家才真正松了口气。

    朱求安在书吏上踌躇满志,干了四年,其实三年书吏就可升经吏,可朱家没钱也没人,朱求安还被排挤去铁路工地,到朱审杰成为算学会会员后,朱求安自然就升迁经吏,都不用自己去找人。

    这次如果升入府农牧署,还是经吏也是升迁。

    朱求安坐在驴车前辕,朱家叔侄今天赶的是家里的驴车,驴车本是用来来木料什么的,一头老驴,以后用它的地方也不会太多。

    朱审杰昨天回去后有点鼻塞,要感冒,应该是受了凉。这可吓坏了母亲张氏,小时候朱审杰就在年后感冒引发肺炎,费了老大的劲才看好,差一点没过去。

    昨天又是姜汤,又是发汗,第二天也不放心朱审杰,不想叫他外出,朱审杰好说歹说,张氏才同意,还埋怨舅舅没有照顾好朱审杰。

    今天朱审杰趟在棉被里,在驴车的晃悠中,来到边家庄王老夫子家。

    王家今年人多,上下十来口人,比去年热闹的多。

    朱家叔侄都先向王老夫子拜年,都是他的学生,再正式见过王家兄弟。

    朱审杰一身的棉衣很厚,张氏不叫朱审杰穿京师做的衣服,认为不暖和,昨天感冒就是他穿的不暖和。

    王智龙好好的看着朱审杰,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孩,穿着很厚的棉衣,跟边家庄里的孩子无异。

    可他的能量,却不见得比自己这个老京官低。重要的是,这才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孩!他的前途谁能看的出来?才用了一年就已经如此,给他三五年会怎样?

    从他的说话谈吐,确实不是一般小孩,就是放在成人身上也可以说成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可从他的经历上看,让人难以反驳。

    他走的是一条,普通人想不到的路,没有按部就班的一点一滴的起来,而是直接从小村庄一下联系到京师。

    地上再多的沟壑,我直接从天上跨过。

    虽然朱审杰现在都是成功的,可对于一个生性谨慎的人来说,太激进了。

    就如老三在双堡村弄的青储饲料项目,太激进太仓促了,王智龙一开始就是反对的,认为应该再观察一年,从朱家得到确实的证据后再上马,一旦失败,对他今后的仕途影响太大。

    虽然哥俩一直都在通信,可这事由不得他,他给老夫子去信叫他阻止王智成,可老夫子去了一趟双堡村跟老朱头聊了半天,就回信你们自己看着办。

    王智龙后来知道已经上马,还去信训斥了老三一顿,最终还是没有办法拦着这个倔强的三弟。

    再后来他生气,也不给老三去信,只能从老夫子这里知道一些,可具体的细节,还是回来后好好谈了一下才了解。

    这个项目虽然还没有最终完结,但已经成功,王智成在农牧署打的第一炮,已经放响。

    王老夫子是个包容的人,他包容着自己的儿子,也包容着朱审杰。

    朱审杰脑袋里有很多想法,除了拿笔记下来,总得找人交流,现在交流的人就是王老夫子。

    老夫子的心态好,包容朱审杰各种各样的奇怪想法,有点朋友的意思。

    他在书法上指点朱审杰,其他方面却只听不说,只有朱审杰要他的意见时,才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朱审杰在王家呆着不拘谨,可四叔就不行,蹉跎了十多年的老吏,见到了两名官员,七品的农牧署丞,五品的外务部下属外蕃州司事。

    紧张是一定的,似乎有一种官威在压迫着他。

    朱审杰自然这呢!

    这是少见多怪,在京师一品二品咱也当面交流过,也没怎么呀?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新明朝的奋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