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悬重赏三公之位 见使臣九宾大礼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第七十一章 悬重赏三公之位 见使臣九宾大礼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王翦日夜兼程回到咸阳后立刻进宫面见秦王,大殿中还有丞相范睢。

    王翦向秦王施礼后将白起的书信呈上。秦王看过后面露喜色,再将书信递给在一旁端坐的范睢,说道:“一切都如丞相预料,赵括一到上党就迫不及待与秦军决战,现在已被白起困在黄土岭无路可逃。可惜赵括也不是一个无能之辈,让本王折损了一员猛将。王龁阵亡了!”

    范睢看过信后,点头说:“武安君所虑极是。赵军虽深陷死地,但布阵困守战力犹在。如再有一支援军从后面夹击秦军的确凶险。只是如今秦国四境之内的兵士几乎都已派到了上党,恐怕难以再征调人马增援了。”

    秦王略加思索,说:“与上党相邻的野王原属韩国,现已被我大秦吞并设置为河内郡。本王即日就亲赴野王,尽赐河内郡子民进爵一级,凡年十五岁以上的男丁悉数征调入伍、开赴上党。”

    见秦王不辞艰险要亲赴河内郡为上党征调援军,范睢、王翦被感动得一起伏地高呼:“大王英明!”

    随后范睢起身,说:“臣下愿前往游说诸侯各国,定能使其不敢出兵救援赵国。”

    “好!有丞相的韬略、武安君的勇力,本王何愁不能扫灭六国。”

    这时王翦略带犹豫地对秦王说:“武安君还有一封信要末将上呈给大王。”

    秦王接过信瞥了一眼,然后鼻子轻轻哼了一下。

    王翦以为秦王是在对白起在大战之前强行讨赏不满,却见秦王满脸轻松地说:“白起的胃口真不小!那块地可是沃野千亩,让国中多少权贵垂涎。既然白起千里之外亲笔修书讨要,本王赏给他就是了。你回到上党大营时告诉白起,只要他能在长平围歼赵军,莫说几千亩良田,就是三公之位,本王也毫不吝惜。”

    王翦再次伏地高呼:“末将代武安君叩谢大王。”

    秦王微笑着抬手示意王翦平身,二人都没有注意到此时范睢一声不响地端坐着,他目光阴沉、脸色煞是难看。

    王翦起身后正准备告退,一个宫中的宦官进入大殿向秦王禀报:“赵国使者郑朱已入咸阳城内,要求见大王。”

    秦王问范睢:“此时赵国派使者来秦国,丞相以为是何意?”

    范睢面带不屑地说:“回大王,依臣看赵王遣使入秦必是来求和的。”

    赵国使者的确是来求和的。在白起派王翦回秦国送信前,赵括全军在长平被围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

    本来赵王和众臣几日前刚刚收到秦军主将王龁被射杀,赵军正在一路追杀败军的战报,整个邯郸城都沉浸在大捷的喜悦中。不成想战事突然发生逆转,尤其是得知秦军新任主将是令天下诸侯胆寒的白起后,赵国朝野顿时乱作一团。

    赵王慌忙将都城内的所有重臣召进宫中商议对策。众大臣分成两派,相互唇枪舌剑、各不相让地辩论起来。

    平原君和赵王新近拔擢的一班大臣都以为此前赵括已领兵在长平重创了秦军,如今虽被白起围困,仍能凭借玄妙的阵法抵御秦军。赵括熟读兵法却固守死地,其意图明显是要拖住秦军主力,等待援军赶到便可前后夹击,一举扭转战局。因此上大夫虞卿向赵王进谏,立刻征召各地的男丁前往长平救援,同时派遣使臣向游说诸侯各国合纵抗秦。

    而平阳君赵豹带着众多赵国老臣极力反对虞卿的献策,他们一致认为当初赵国接受上党归附本就是利令智昏之举,从而遭到秦国的报复,才导致如今的局面。如果再与秦国硬拼下去就是一错再错,赵国将遭受灭顶之灾。他们请求赵王立即向秦国割地求和。

    两派人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让赵王一时不知如何是从。犹豫许久,最终赵王采用折中的办法,两方的进谏都采纳。他命平原君安排使臣出使魏、楚、韩、齐、燕等国,请求这些诸侯国出兵救援。同时让平阳君负责与秦国求和的事宜。

    一时间各路以旌节领头的使臣车队从邯郸城接踵而出,向着不同方向疾速而去。

    出使秦国的使臣是平阳君的亲信上大夫郑朱,他带着归还上党并再割让十座城邑的条件来到咸阳,向秦王求和。

    听范睢讲赵国派遣使者应是来求和的,秦王冷笑一声,说:“赵军已深陷死地,不日就要全军覆没。此时赵国还凭什么向大秦求和,我看赵使就不必再见了。”

    范睢连忙摆手说道:“回大王,臣倒以为赵使一定要见,而且大王要在朝堂之上大张旗鼓地接见前来议和的使臣,并且给予赵国使团隆重的礼遇。”

    “丞相如此安排是不是多此一举了?”

    “回大王,这样做就是要让天下人皆知赵国不敢与我大秦为敌,正在与大王议和。诸侯各国得此消息,想必也不敢引祸上身出兵援救赵国。此外,如此还可以让赵国君臣心存侥幸,以为秦国真地会接受割地议和的条件,从而不尽全力为上党的赵军解围。”

    听了范睢的解释,秦王连连点头,赞道:“丞相真是谋略过人,本王自当依计而行。”

    范睢躬身谢过,说:“臣对大王还有一求。臣即将出使游说诸侯各国,请大王赐予国书,上面应如此写道:秦、赵两国在长平大决。秦军必胜,赵军必败。现赵王已向大秦求和,望贵国审时度势亦与大秦修好,而不要贪图小利与大秦为敌。否则,待与赵国议和签约后,秦军必当回师与贵国理论。臣料想诸侯国君见此国书后,必被大王的气势所震慑而不敢轻举妄动。”

    秦王立即照准:“好!国书就按丞相的意思准备。”

    第二天,秦王召集文武众臣齐聚宫中,以最为隆重的九宾之礼接见赵国使臣。

    赵使郑朱应召来到王宫大殿前,看见大殿门口衣甲鲜明的秦国禁卫林立,心中不免有些慌张。

    随即从大殿中走出九个身着华服的礼宾官前来引导郑朱入殿觐见秦王。郑朱的官位仅是上大夫,而秦王用天子接见诸侯的大礼接见他,明显是给予赵国使臣超规格的礼遇。这让郑朱心中的慌乱立刻消失,反而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郑朱上殿后向秦王躬身施礼,然后献上赵国请求议和的国书。由于长平战场的形势对赵国极为不利,郑朱原本以为秦王对议和的态度会非常傲慢。不成想,秦王看过国书后和颜悦色地说:秦国本无意与赵国交战,只是秦国耗费巨大才取得的上党被赵国轻易夺去,让秦国上下都无法忍受,这才引发战端。如今既然赵王有意归还上党,议和之事也不是问题。具体事项请贵使与丞相范睢谈。

    秦王接见赵国使臣的仪式非常隆重,但没有持续多久就结束了。随后宫中侍者摆上酒菜,盛大的宴席开始了。秦国众臣轮番与赵国使臣推杯换盏,直到午后宴罢工散席。从秦国王宫退出回驿馆时,赵使郑朱和手下都有些飘飘然了。

    秦王接见后,郑朱与范睢有一次会面商谈议和之事,未等谈出任何结果,范睢就借离去。此后,郑朱再想见范睢总是被各种缘由婉拒。

    不过自从入驻咸阳驿馆以来,赵国使团每日都会被邀参加各种宴请。使团的例行用度全部由秦宫少府供给,装满酒肉、衣物的车辆经常会把驿馆门口的街道堵塞,惹得不少行人驻足围观。这段时间赵使郑朱和手下在咸阳过得倒也十分快活。

    此时秦王早已带着王翦赴野王征丁去了,秦国丞相范睢也在出使各国的路上。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