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 双瞳者舜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逆天绝命063 双瞳者舜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六十三章

    握登生下舜刚一个月,瞽叟就被召到都城,任司天官,留下握登一人在家,既要耕田劳作,又要抚养两个孩子,风里来,雨里去,身体日见消瘦,不久就病倒了。倔强好胜的握登,强拖病体,挣扎着苦苦撑持劳作。

    在舜三岁时,劳累和疾病夺去了亲娘握登的生命,父亲也瞎了双眼,再难任职,便回了家。

    瞽叟双目失明难以种田猎鱼,带着两个儿子艰难度日。虽说尧王曾赐予他钱帛,怎奈入不敷出,坐吃山空,父子三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困苦。邻居们见瞽叟可怜,便四处打听想为他找个继室续弦,家里没‘女’人不行啊!

    正巧,邻村有个二十大几的老姑娘,姓韩叫壬‘女’。此‘女’生的并不难看,脑瓜也很机灵,就是‘性’情古怪,脾气暴躁,且十分任‘性’,与伙伴们都合不来,爹娘的话也不听,到了待嫁的年龄,就是没人要。好的人家不愿要她,差的人家她不愿去,所以一直耽搁到年近三十。

    此番来人给瞽叟提亲,她心里着实不愿意。她心想,自家一个黄‘花’‘女’子,嫁个二婚还是个瞎子,家中要钱没钱,要粮没粮,却有两个能吃不能干的孩子。但她一时又没个合适人家,在家爹娘常数落,兄嫂常翻白眼,气早就受够了,好赖有人要,总算成了家,瞎子就瞎子吧,也是命该如此吧!

    刚过‘门’,壬‘女’看在没娘儿的可怜份上对舜兄弟俩还不错,瞽叟心里也很高兴,时常夸奖壬‘女’的贤惠。

    过了两年,壬‘女’生下亲儿,取名象,便把全部情意和心血倾注到亲儿身上,看舜兄弟俩也越来越不顺眼了,时常横挑鼻子竖挑眼,动辄无端呵斥责备。

    后来又生下‘女’儿敤首,壬‘女’更是娇惯宠爱,把舜兄弟俩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真想一顿打死,留下她一双亲生。

    舜就是在这打骂声中一天天长大。

    大华则患了痴呆之症,离家走失,一直未能找见。

    大华离家失踪之后,壬‘女’从未找过,舜找过几次,都找不到,也只有无奈地作罢,现在的他,在家里更加受尽凌辱。

    一日,舜帮着村里孤寡老人秦老伯耕完田回到家后要去给爹爹请安,壬‘女’拦住说,“你爹安歇了,不要惊动他。我们也吃过饭了,这是吃剩的,你爹说你这两日干活辛苦,特意留下让你吃的。”

    舜一看菜里有‘肉’,杯里有酒,真是受宠若惊,连声感谢母亲,加上又饥又饿,便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待舜用过饭,到厨房去洗锅刷碗,壬‘女’叫来瞽叟说,“你儿子吃酒带醉回来了。”

    瞽叟一听就来气,唤过舜气冲冲问道,“你干甚么去了?咋回来这么晚?”

    舜依实说,“替我秦老伯锄了回田。”

    瞽叟自然不信,说:“把你嘴伸过来!”

    瞽叟用鼻子一闻,舜嘴里果然有酒气,愈发信了后妻的话,便大发雷霆,又打又骂,要把舜赶出家‘门’。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要把舜赶出家‘门’了!

    壬‘女’在一旁火上添油,撺掇挑唆,立‘逼’瞽叟与舜写下断绝父子关系的字据。舜死活不写,壬‘女’就让她的儿子象写,象写好之后,就‘逼’着舜按手印,舜死活不肯按,结果亲生父亲竟然以死相‘逼’。

    舜无奈,只好含着眼泪按了手印,被逐出家‘门’!

    此时的舜,还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一家人这样对舜,可是舜心里一点也不记恨,反而想着等有钱有粮之后回来照顾他们,他心中挂念父亲,便没有走远,晚上在历山的一个山‘洞’里栖身,白天在历山开荒种地,务‘弄’庄稼。

    他劈荆棘,搬顽石,除杂草,开荒田。用锄头松土,担泉水浇地,庄稼长势真好!引得许多人都搬到历山,与舜为邻,学舜开荒整地种庄稼。舜都热心相帮,教授技术。谁家缺粮缺菜,他都慷慨送去,人们都很喜欢他、拥戴他。

    后来,到历山种田的人多了,难免产生一些口角矛盾。有些人为多占田埂而争吵,有些人为土地‘肥’薄而吵闹,舜知道了,就把自己施过‘肥’种熟了的好地让给别人,自己又到远一点的地方重开荒地。

    后来舜又开制陶坊,对用土和工序要求极为严格,取上等黏土,从配料、制坯、烧结、出窑、检验、出售,每一道工序都有详细规定,宁愿少出活,也不能出次品、粗品、劣品,废品更不用说了。所以,舜制的陶器不仅质地坚硬、‘精’美光亮、棱角分明,绳纹清晰,而且质高价低,到市上卖得很快。近处买,远方也来买,真是供不应求。

    闲暇时,舜便会来到雷泽捕鱼,将捕到的鱼和种植的蔬菜瓜果依旧陶器见天的往家里送,可是每每都是送的东西被留下,人被赶出。

    但是舜却依旧如此,一年年过去了,他的孝行终于感动了父亲和继母,一家人总算能够和睦相处了。

    不过,舜依旧在历山上耕种。

    赖不死和尧帝等人过了河,不久便来到了河东历山,历山位于蒲坂城西南、中条山龙头处。此处山不算高,风光秀丽;地不算平,坡势不大,且土地‘肥’沃,草木茂盛。有人赞曰:人间美景数历山,野‘花’绽放,百鸟声喧。山风扑人面,‘花’香沁心田。昔日荆棘遍野,今成层层良田。清泉奔流绕田畴,林木茂密长满山。霜叶如火层林尽染,‘迷’人佳境让人留恋。

    历山脚下,但见茅草屋相连,均属新修建。内砌有石灶,摆有陶罐;前搭‘鸡’舍,后有羊栏;牛吼猪叫,热闹非凡。这都是舜帮助乡亲们新建的,这里开荒种地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尧帝看得不禁暗自点头称赞。

    赖不死也从心中佩服舜,原本这里只是荒山野岭,如今却变成了如此热闹的地方,简直不扶风镇还要热闹。

    赖不死随尧帝来到历山的日中集市,只见人来人往,有买有卖,也很热闹。卖陶器的,摆着陶盆陶碗;卖山货的,挑着兽皮‘药’材。有以粮换‘肉’的,有用山果换青菜的,互通有无,皆大欢喜,倒也其乐融融。

    经打听之后,有人告诉他们说舜在南坪上耕田。

    于是赖不死和尧帝随着那人踏过田间小道,来到舜的地头,那人想要呼唤舜,结果被尧帝微笑着阻止了,谢过那人,那人便离去。

    巧的是,舜正好扶着犁杖徐徐走来,他套着一黑一黄两头牛。奇怪的是犁杖上绑着一个荆条编的小簸箕,舜每吆喝一声,就用鞭子在簸箕上“啪”地狠敲一下,两头牛便低着头,弓起腰,迈开木碗大蹄奋力拉犁。

    尧帝见舜耕到地头,便微笑着挥手打招呼说:“小伙子,且歇息片刻,过来叙叙话吧。”

    “吁——”舜一撇缰绳,喝住牲口,扎稳犁杖,过来见礼道:“几位好,你们是来找我的吗?”

    尧帝见舜彬彬有礼,心中先自满意。再看大舜生得浓眉大眼,头圆面方,皮肤虽黑,却健壮有力。黑红的脸膛,透着勃勃生气,炯炯有神的凤眼闪着灵光。

    赖不死看到舜,不由得感到惊奇,他发现了舜的双瞳,这目生双瞳,让舜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异于常人。

    尧帝笑呵呵地往了那两头牛一眼,问舜:“方才见你驾牛耕田,为何不鞭打牛身,而是敲打簸箕?”

    舜拱手说道:“老者有所不知。这两头牛每天伴我辛勤耕作,供我衣食所用。我再用鞭打它,于心何忍?再说耕地时,我打黄牛,黄牛负疼用力,黑牛则无动于衷;我若打黑牛,黄牛又不用力,二牛力气使不到一搭,岂不误了耕地?我今在犁杖上绑个簸箕,我猛敲一下簸箕,黄牛以为打黑牛,黑牛以为打黄牛,二牛同时用力,劲能使到一块,耕地又快又好,又不伤牛身体。故而我鞭打簸箕,不打耕牛啊!”

    尧帝和赖不死都不禁暗自称赞舜的聪明和仁爱。

    尧帝问道:“你姓甚名谁,家住哪里?”

    舜恭恭敬敬答道:“我姓姚名重华,字舜,乃有虞氏部落,人们也叫我虞舜。家在诸冯里姚墟村,现在历山种地,就在山下搭棚居住。”

    尧帝满意地点点头,此人果然名不虚传,生得魁梧刚健,相貌堂堂;说起话彬彬有礼,朴实无华;对牲口都是这般爱惜善待,对黎民百姓将更是仁慈爱怜。我没有看错人,是棵好苗子,如果替朕执政,必然施行仁政仁心,何愁天下不国泰民安歌舞升平呢!

    舜见尧帝半晌无语,便躬身说道:“老人家,有话快讲,我还要抓紧时机耕田哩!”

    尧帝笑笑,说:“农时珍贵,一刻千金。误你耕田,实在不该。”

    舜又次谢过,扶起犁杖,吆喝一声,用鞭朝簸箕上一打,两头牛又奋力拉起犁来……

    而尧帝也不离去,而是笑眯眯地看着舜的背影,不住地点头微笑,在一旁的赖不死突然有种错觉,他发现尧帝看舜的目光仿佛像是丈母娘看‘女’婿那样的暧昧。

    本書源自看書罓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逆天绝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逆天绝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逆天绝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逆天绝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