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蛟龙传奇第二零八章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叛逆们来议和本身就是一个阴谋。很多大臣一再上书告诫但殿下和丞相大人根本听不进去。”焦玮痛心疾“殿下和丞相大人为什么要一意孤行?为什么?原因我们都知道而这也是导致今日朝堂爆危的重要原因。”

    “朝堂遭此重创需要一段恢复时间平叛征伐将不得不推迟。”焦玮恨声说道“叛逆们的奸计成功了他们赢得了喘息时间朝廷将为此付出惨重代价兴大业将受到严重挫折这个罪责难道还不够大吗?”

    蔡邕凄然苦笑。“好仲渊说得好我的确罪责重大我上奏请辞不过要等到大将军回来。”

    “此次危暴露了一个我们担心了很多年的问题那就是黄巾军余孽对朝政的侵蚀和控制。过去张燕等人一直躲在大将军的后面隐藏得很深但这次大将军不在了他们马上便跳了出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将在大将军回来之前以陛下的生命为条件设法胁迫殿下交权以达到控制朝政的最终目的。”

    “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而且最好是借助此次危一次解决掉否则后患无穷。”蔡邕叹道“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权柄被张燕等出身黄巾的大臣所控制长公主和大将军都将被架空朝堂上的争斗将更加血腥和惨烈。”

    焦玮愣了一会儿然后指殿堂之外神情颇有几分无奈“丞相大人请看看现在的南军看看虎贲、羽林有多少将士出身黄巾?再看看朝堂上看看军队里有多少黄巾出身的大臣和将军?解决?怎么解决?你这不是和整个朝廷和整个军队为敌吗?丞相大人大汉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这些出身黄巾的人居功至伟他们对大汉没有威胁他们是大汉兴的柱石。朝廷现在要解决的不是出身问题不是势力派系问题而是兴策略问题。”

    长公主和蔡邕的脸色当即变得很难看。

    焦玮这句话已经表明了他自己的立场也可以说是代表了长安朝廷大部分大臣的想法。虽然现在兵变没有生但爆兵变的原因还在兵变随时都有可能生。为了迅缓解危把爆兵变的可能彻底解除当务之急是根除这个原因也就是兴策略的修改。再说白一点就是削减和制约长公主的权柄。

    虽然蔡邕有意把矛盾的焦点向黄巾系势力转移试图让朝大臣们为了天子的安危而和张燕等黄巾系势力生冲突从而拖延时间等待大将军回来处理危局。但朝的大臣们显然不愿意这么做他们迫不及待地想抢在大将军回来之前尽可能从长公主上夺取更多的权力。

    长公主应大臣们的要求下了一系列的圣旨但长公主不愿意让杨凤到栎阳那等于天子和自己两人的性命都交给黄巾系大臣了等于拱让出了所有的权柄。

    长公主也没有下旨让吕布回避。吕布已经誓了已经说了宁愿交出脑袋也不愿交出皇宫她还能怎样?想起吕布昔日对自己弟弟孝献皇帝的忠诚长公主又恢复了对他的信任但她对吕布的下却极为忌惮。她再次约见吕布把长安的情况详细说了一下请他再考虑考虑是否让何风带一部分军队进城戍守皇宫但吕布依旧拒绝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长公主气得泪如雨下。她想起了大将军如果大将军还在长安吕布敢说半个“不”字?张燕等人还敢肆无忌惮地逼迫自己?但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焦玮坐上了马车。他太累了回到长安后又是通宵达旦的议事他要在返程的路上睡一下。

    马车还没有出宫就停了下来。筱岚拉开车门跳上了马车一把抱住焦玮失声痛哭。焦玮叹了口气轻轻抚摸着筱岚的后背小声说道:“我身上太脏已经臭了。”

    筱岚抱得更紧了“你能撑得下去吗?”

    “我还能支撑。”焦玮笑道“当年你抛弃荣华富贵和我一起走了几千里路赶到西疆吃尽了苦头我这点苦算什么?”

    “你可以不出头的你为什么这么傻非要出这个头啊?”筱岚低声饮泣哽咽说道。

    “我不出头丁立和朱就死定了。”焦玮痛声说道“丞相大人倒了接下来就要轮到我了。大将军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置我于死地。丞相大人和我都倒了还有谁来保护长公主?长公主倒了大将军把持朝政大汉重演当年董卓主政一幕。北疆武人和士人们完全对立间再也没有缓冲势力。当双方的矛盾爆的时候也就是社稷败亡之日而大将军的生命也就岌岌可危了。”

    “我先要自救。这几年我锋芒太露敌人太多了。”

    “洛阳大战前朝堂上就已经感到了北疆武人即将入朝的危。如果北疆武人入朝兴策略上的调整是必然的而且肯定不利于门阀士族的利益。为了阻止这种情况的生要就要打击北疆人分裂北疆势力。丞相大人和一些外朝大臣说服了长公主利用增兵和迁都之议做了迫使长公主不得不修改官制的假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长公主和我欺骗大将军同意修改官制起到了很好的掩护作用。官制修改了决策权也集于书监了北疆武人和士人也分裂了。”

    “北疆势力的分裂长公主在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大将军并不知道。我虽然明知这是个陷阱但不得不跳因为我无力阻止长公主也无力阻止北疆人的分裂更无力阻止在兴大业推进过程各种矛盾累积起来的一次次爆。退一步说即使我把修改官制的后果告诉了大将军大将军又能用什么办法解决增兵和迁都问题?难道用刀吗?我因此得罪了大将军得罪了北疆武人。同时因为我部分控制了书监和长公主也产生了冲突只不过长公主掩饰得非常好让朝堂上下都感觉到是我控制了朝政。我不敢到书监任职正是担心自己处在风口浪尖上和大将军彻底决裂。”

    “侥幸的是大将军终究是大将军他还是相信我。但此刻洛阳已经打下来了武人入朝的步伐越来越快兴策略上的冲突也一次比一次激烈。”

    “长公主和丞相大人随即决定动他们的计策很简单让朝堂陷入混乱让兴大业陷入危迫使大将军交出兵权推迟武人入朝的步伐。但大将军以退为进以出让部分兵权来换取武人的入朝这激怒了长公主和丞相大人他们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结果掉进了襄阳人的陷阱。”

    “朝堂上乱了朝廷又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兴大业迅陷入危黄巾系终于忍不住动了兵谏。但你注意到没有仅靠一个黄巾系无法动兵谏这里面有大将军的默许和纵容有太傅杨彪和太尉荀攸的帮助。”

    “大将军距离长安太远了等他回来的时候张燕会在杨彪和荀攸这些人的帮助下迅控制朝政长公主和大将军都会被架空。我、赵云和吕布都会被杀北疆人会遭受重创北疆武人会自相残杀最后大将军能保住河北州就算非常不错了。”

    “太傅杨彪是孝灵皇帝朝的老臣他经历了党锢之祸、黄巾起事、洛阳兵变和两次长安兵变以他丰富的从政经验和卓绝的才智利用这个难得的会掌控全局还不是轻而易举?他还有很多和他一样具有丰富从政经验的帮太尉荀攸、光禄大夫钟繇、老大臣杨奇、许劭、司马防、周忠、张喜等等。这些关洛和颖汝士人的实力太强了以丞相蔡邕为的青兖士人和以太常郭策为的北疆老一代士人无论是从政经验还是应对朝堂危的能力都根本无法和他们相提并论。”

    “当我听说张燕带着天子进入北军大营后我非常恐惧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要死了。”

    焦玮的双不停地颤抖着。筱岚抱着他深切感受到了从他心底里涌出来的那股强烈的恐惧。

    “我要自救但我需要兵力才能自救。我看到赵能想到了岌岌可危的子龙想到了何风想到了那道令。当年大将军在晋阳城外给我这道令的时候我知道了大将军一个秘密。每当他不在晋阳的时候必定有个人持大将军的调兵令。在我之前应该是鲜于辅大人那么在我之后应该是谁?”

    “子泰?”筱岚不假思索地说道。

    “对肯定是田畴他上肯定有大将军的密令。过去大将军需要保护长公主但现在他要保护小天子那么这个保护天子的人肯定是子泰。也就是说张燕和杨凤其实根本没有控制北军。只要子泰拿出大将军的密令张燕和杨凤就死定了。”

    “你是说动这场兵变的人是大将军?”筱岚猛地坐直身躯脸色霎时变得苍白。

    “对对……”焦玮满头大汗眼神变得异常混乱“大将军出了。大将军临走之前巡视了关各地也就是说张白骑、梁百武、庞德、卫峻、华雄、焦云、子率等人都看到了这道密令只要张燕下令调兵只要长公主下令调兵他们就死定了。”

    “长公主?”筱岚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双唇不停地哆嗦着。

    “此刻调兵就是谋反就是弑君就是乱国谁调兵就杀谁这没有什么不对大将军一贯如此。”焦玮突然神经质地笑了起来“大将军到底还是相信我告诉了我这个秘密让我绝处逢生。”

    “你调兵了你调兵了……”筱岚的泪水突然滚了出来“你让何疯子到了栎阳……”

    “我问过了大将军临走前没有召见何疯子何疯子根本 不知道这道密令哈哈……”焦玮颇为激动地一把搂住了筱岚在她脸上狠狠亲了一下“我拯救了大汉我拯救了社稷我救活了整个长安城的白痴我救活了长公主我要做丞相了……”

    筱岚吓坏了用力拽着焦玮的胡子在他脸上连打数下“你怎么了?你怎么了?你不要吓我……你不要说胡话啊……”

    “年初大将军对我说你应该做丞相了。我吓坏了吓出了一身冷汗我以为哪里得罪了大将军在家翻来覆去地想了好几天但我就是想不起来我没有得罪了大将军啊?现在我知道了他要对朝堂来一番整治该杀的杀该赶的赶要给我铺路要让我做丞相。”焦玮兴奋地又在筱岚脸上亲了一下“我真的要做丞相了不是做梦。”

    筱岚吃惊地望着他“你是不是嫌命长啊?你刚才还在说杨彪大人和荀攸大人他们实力强劲这丞相怎么轮也轮不到你做。即使你做了丞相你活在这世上的日子也就屈指可数了。”

    “我不做行吗?”焦玮苦叹“大将军说的话谁敢违抗?”

    “我说服了何风把他调到了栎阳形成了事实上的兵变态势迫使朝堂各方不得不迅调整计策。张燕不敢动了想顺势捡个便宜。杨彪和荀攸等人也不敢动了他们没想到大将军竟然给我调兵的权力。也就是说大将军可能还有更厉害的后招他们担心自己做了出头鸟给大将军一块砍了马上把头缩了回去。局势至此被我控制。我现在只要协调朝堂各方的利益尽可能满足大将军的要求这场危也就悄然度过了我也就可以做丞相了。相反我如果没有处理好这场危我这颗脑袋也就没了。”

    筱岚震骇无语良久才问道:“长公主怎么办?”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十一章长河落日第二十节

    焦玮打开车门四下看看吩咐车队继续前进。

    “长公主的问题要放到六年后去看。”焦玮示意筱岚坐到自己的对面脸上的兴奋之情已经荡然无存转而代之以满脸的忧郁和不安。

    “在天子没有主政之前由长公主主政这是孝献皇帝驾崩后朝廷的一致决定不会更改其原因就是为了防止大将军独揽权柄重演董卓乱国之祸而大将军也极力赞同。大将军和我们的看法一样任何人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时间的流逝和权势的增长生变化谁都不敢保证自己在几十年的岁月里始终如一所以保持朝堂上的权力平衡一直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目标。当年的晋阳危今天的长安危无不是因为朝堂上的权力失去了平衡而导致。每当危解决了朝堂上的权力平衡了朝廷就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如此周而复始虽然纷争不止流血不止但至今为止朝廷还没有出现后宫、外戚和权臣乱国之祸这也是兴大业能稳步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所以长公主也罢大将军也罢外朝大臣们也罢都把制造朝堂危当作了维持权力平衡的唯一工具。”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维持朝堂上的权力平衡非要冒着倾覆社稷的危险制造一场又一场的危吗?不是用制造危的方法维持权力平衡只是一种非常段一种迫不得已的段正确的办法应该是用《大汉律》来维持。大汉的天子大汉的臣子大汉的后宫大汉的外戚甚至大汉后宫里的宦官只要遵从于《大汉律》则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然而纵观历朝历代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没有人视律法为最高权威。从皇帝到奴隶只要抓到一丝一毫的会他们就肆意践踏律法。结果王国有兴衰朝代有更替除了不变的江山其它的时时刻刻都在变。”

    “今天的《大汉律》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威严其原因非常多但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皇权的衰落。要想兴大汉要之务是重振皇权皇权威仪四海则《大汉律》就能恢复它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从目前的天下形势来看重振皇权的难度非常大。”

    “如何才能重振皇权?朝堂上的争论非常大。有大臣认为重振皇权的要之务是皇统的选择。如果皇统出了问题大汉即使兴了国力强悍了威震宇内了也不过昙花一现。有大臣认为重振皇权的要之务是重振律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有大臣认为重振皇权的要之务是社稷的稳定是国力的重建而其基础就是强悍的无坚不摧的武力。”

    “今天的朝廷没有一个强势的皇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因此导致朝各方在兴大业策略上的分歧越来越严重。随着兴大业的不断推进这种分歧将越来越大矛盾也将越来越激烈。”

    “这就是长安危的根源。朝堂上频繁的危虽然维持了权力的平衡但也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兴大业的推进这种局面如果不能迅得到改善社稷终究有一天会在愈演愈烈的危崩溃。”

    “侥幸的是我们距离解决这个危根源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按周制男子二十行冠礼但天子为了早日执掌国政一般都提前行冠礼。周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本朝自孝和皇帝以来除了未及冠年就夭折者之外都在十岁或十六岁举行冠礼。孝灵皇帝是十六岁加元服(元服即冠礼)孝献皇帝是十岁加冠礼当今天子如果也是十岁行冠礼那么还剩下六年时间。”

    “这六年时间对于朝堂各方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确保小天子主政把危及小天子主政的所有可能存在的障碍彻底铲除。”

    “在丞相大人和朝部分大臣看来将来小天子主政的最大障碍是长公主、大将军和北疆武人所以他们要设法削减和限制长公主的权柄要尽快夺取大将军的兵权要竭尽全力阻止武人入朝干政。”

    “在长公主看来将来小天子主政的最大障碍是外朝对皇权的制约是大将军和北疆武人对社稷安全的威胁所以她要设法巩固皇权最大程度地夺取相权不惜一切代价削减大将军的兵权。”

    “在大将军看来长公主持久把持权柄外朝大臣在兴策略上和北疆人的目标背道而驰等等这些都是小天子主政的阻碍所以他要尽快制约长公主的权柄把所有危害到兴策略的外朝势力统统赶出朝堂以便给小天子主政铺平道路。”

    “我算是北疆人……”焦玮指指自己又指指筱岚“你也是我们追随大将军十几年最早的兴策略就是由我们制定和实施的所以我们和大将军和北疆武人在兴策略上是一致的。大将军一直希望我们北疆人控制朝政控制内外两朝但由于年年征战大将军并没有完成这个设想。”

    “现在距离小天子主政只有六年时间了如果再不让北疆人完全控制朝政危会越来越大。正好长公主、丞相大人和朝一帮大臣们也有同样的想法。大将军被激怒了忍无可忍了于是策划和动了此次长安危。”

    “从目前形势的展来看我们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但问题是六年时间我们能完成所有的目标吗?”

    “在未来六年里兴策略要不断调整要始终保证它的正确性。同时《大汉律》要重建威严国力要迅恢复新政要更加深入地推进。另外大将军还要锻造一个强势皇帝他将带着小天子四处征战在小天子的心里牢牢铸下以武立国以武治国的坚固理念。”

    “但是这一切难题都不算什么对于整个朝廷来说对于兴大业来说对于整个社稷来说最大的难题还是无法解除可能危及小天子主政的两个最难以逾越的障碍也就是长公主和大将军。”

    “此次危解除后朝政虽然由北疆人控制但北疆人已经分裂朝堂上会形成新的争斗而且争斗的势力更多争斗的段更加惨烈。”焦玮叹了一口气“大将军应该有所预料但他没有办法为了确保兴策略符合北疆人的利益他只能求同存异保大弃小走一步算一步了。”

    “北疆士人我算是一系以崔琰为的冀州门阀世族算是一系以晋阳王家为的北疆门阀世族算是一系田畴、傅干算是一系如果加上关洛士人和颖汝士人未来朝堂上的权势斗争远比现在要激烈。”

    “北疆武人也已经分裂以张燕、杨凤为的黄巾系以徐荣、麴义、贾诩为的西疆系以鲜于辅、玉石为的北疆系以颜良、赵云为的冀州系如果大将军为了制衡军势力把吕布将军保下来那么还要算上吕布一系。这么多势力同时涌进朝堂并占据重要位置参与国政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目前不得而知。”

    “北疆武人早在孝献皇帝到了晋阳重建朝廷后已经逐步进入朝堂但此后他们进入朝堂的阻力非常大。此次大将军利用长安兵变的会让北疆武人们之间的矛盾全部爆武人们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分裂。北疆武人的分裂让朝廷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他们的抵制和恐惧。大将军为武人们成功打开了武人进入朝堂的大门。”

    “武人的分裂对军队的影响很大但大将军把他们全部推进了朝堂以最快的度消除了因为武人分裂而给军队带来的巨大影响。将军们入朝了军各势力之间的争斗随即减少军更多的校尉、郎将们得到了立功和升迁的会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迅得到提高而大将军也乘牢牢控制了军队。只要军队在他还怕朝廷夺走他的兵权吗?”

    “这些年随着军队的增多将军们的增多军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也越来越激烈大将军对军队的控制力越来越弱。这也是大将军自冀州大战后年不愿回朝的最重要原因。他必须牢牢控制军队军队一乱什么都完了。他不是不愿回朝他是不敢回朝啊。”

    “现在你再回头想想是不是能理解大将军为什么要策划和动长安危了?”焦玮冲着筱岚笑道“我说这场危是大将军背后指使的你刚才或许还有几分怀疑现在你还怀疑吗?”

    “此次长安危大将军打开了武人入朝的大门给他们的将来铺平了道路。武人入朝了将军们对社稷的威胁也就减少了同时军队内部的斗争也减少了而大将军也能更加牢固地控制军队了。军队内部团结了稳定了战斗力也就提高了胜仗也就越打越多而新一代的武人也将大量涌现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进入朝堂。这样一来大将军对军队的控制力会越来越牢固对朝政的控制力也会越来越牢固其权势会越来越大对社稷的威慑力也会越来越强悍越来越具有倾覆性。”

    “在这种情况下长公主和朝廷还敢夺取大将军的兵权吗?就算长公主和朝廷拿回了大将军的兵权那又有什么意义?只要大将军不死他就是兵权。如果大将军象董卓一样被刺杀了社稷也就完了。那时朝堂上的武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奋起还击而军那些由大将军亲培养出来的新一代武人他们会把社稷撕成碎片。”

    “这些年大将军对长公主和朝廷的进逼一退再退但你看到他的权势和实力有什么损失吗?没有相反所有试图对付他的人都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因为大将军就象一尊战神无人可以击败。”

    “大将军把朝堂当作战场每打一仗都要达到数个目的他绝不会为了一个目的而去动一场战争。这次也是一样。你看丞相大人倒了青兖士人倒了长公主的权柄削弱了北疆武人分裂后入朝了招抚襄阳失败了。北疆人控制了朝政军队牢牢控制在兴策略也将按着北疆人的意愿推进。等到这场危平静下来估计再也有没人愿意和他正面对抗了。”

    “大将军达到了他的目的他变得更加强悍。但问题是六年后当天子主政的时候他逼迫长公主还政于小天子的时候他该怎么办?”

    “大将军显然清楚自己的处境所以他带着小天子征战天下不遗余力地给小天子培养实力。但六年后大将军从军时间达到了二十五年。二十五年的戎马岁月二十五年的沙场征战二十五年的功勋将军在人们的心象神一样存在。其威信之大岂是小天子所能代替?试想军有多少愿意为他赴汤蹈火的将士?试想大漠上有多少愿意为他粉身碎骨的勇士?”

    “如果大将军继续留在朝堂那他就是权臣对社稷对小天子对他自己都没有好处。这不仅仅是功高震主的事而是因为整个社稷都感受到了他的威胁没有人愿意让他继续留在朝堂上。但更严重的问题是他走得掉吗?谁敢让他离开朝堂?谁放心他离开朝堂?”

    “他不走长公主就不会还政于天子。虽然天子十岁了主政了但按本朝传统在天子没有完成学业(《礼记内则》规定了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学习内容成人后有更高层次的学习即使是天子也要遵从此礼)也就是没到二十岁之前长公主都可以继续主政辅佐天子。如此一来冲突就爆了。”

    “六年后的这场危非常可怕没有人可以置身于外稍有不慎就是玉石俱焚之祸。”

    筱岚无力地靠在了车座上心灰意冷一时间恨不得就此撒西去。

    她和焦玮虽然都是本朝重臣但夫妇两人很少在家议论朝政。依律法京大臣如无正当理由不许私自聚会。筱岚身份特殊和焦玮两人不受此律限制但为了身家性命两人还是对各自的公务守口如瓶。筱岚对朝政有自己的理解但今天听到焦玮一番话她才蓦然现自己和长公主一样因为对焦龙的崇拜而蒙蔽了心智竟然还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焦龙。

    “大将军信任你这么急着把你推上丞相的位置是不是希望你帮他寻找一条生路?”

    “这不是帮他寻找一条生路而是帮助社稷帮助小天子帮助我们自己寻找一条生路。这是自救。如果我不能挽救六年后的危我们都将在那一刻灰飞烟灭。”

    “你有办法?”筱岚惊喜地问道。

    “没有。”焦玮沮丧地摇摇头“我现在脑子一团糊但我感觉肯定有绝处逢生的会。”

    “你说说也许我能帮你想想?”筱岚急切地说道。

    “目前能预料到的事只有两件。一是小天子十岁行冠礼后他可以为自己娶一位皇后这位皇后不能是别人只能是大将军的女儿雯儿和秀儿都可以甚至两个都可以进宫。这样一来大将军就成了外戚。按照大汉律法外戚不能出任朝显职。但问题是大将军愿意吗?大将军放弃兵权需要几个条件先长公主必须彻底交出权柄;其次他要有合适的理由放弃权柄让长公主、天子和朝大臣都放心;第他必须可以切实保障自己的安全。大将军做了外戚女儿做了皇后并不代表他和自己的女儿和自己的部下们就安全了没人相信这种婚姻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不过大将军成为外戚是他交出兵权退出朝堂的基础是解决六年后那场危的先决条件。因此不管他是否愿意我们都要逼着他把女儿嫁给天子。”

    筱岚深有同感地连连点头“那能预料到的第二件事是什么?”

    “长公主的归宿。”焦玮压低声音说道。筱岚吓了一跳。这件事是长公主的禁忌当年晋阳危就是因为孝献皇帝想把长公主嫁出去结果满朝武几乎被一网打尽远比这次长安危更可怕。

    “如果长公主得偿心愿那么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而我们也能从找到化解危的办法或许……”

    筱岚心有余悸地连连摇“你想得太简单了你知道办成这事难度有多大吗?一个愿嫁一个愿娶就行了?天子怎么想?大臣们怎么想?六年后的天下局势又如何?朝堂局势又如何?等等等等太复杂太复杂想都不敢想的事你不要再提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此事不但无助于解决六年后的危反而有可能让那场危变得更加血腥甚至直接摧毁社稷。”

    焦玮还想再说筱岚脸色一沉怒声说道:“不要再说了就算我们身死族灭也不能挑起这场可怕的灾难。”

    “那你让我现在怎么解决问题?”焦玮两眼一瞪厉声说道“我刚才说了那么多你还没有听懂吗?这场危和六年后的那场危是紧密相联的。如果长公主不能象过去一样全身心地信任大将军如果他们两人还不能携合作以强悍的实力威慑外朝我凭什么保证武人们可以顺利进入朝堂保证他们在朝堂上牢牢站住脚?武人站住了脚朝堂上的斗争就会骤然激烈那我又凭什么保证朝堂可以连续稳定六年?如果朝堂不能连续稳定六年国力不能持续恢复六年后我拿什么去支撑因为那场危而导致的一系列灾祸?”

    “这不是我个人的事也不是我们家族的事这关系到社稷关系到千千万万的无辜生灵。”焦玮一把抓住筱岚的臂把他拽进自己怀里凑在她耳边低声说道“告诉长公主只要她完全信任大将军就象当年她到北疆的时候一样信任大将军她肯定就能得到自己的幸福。我拿自己的生命誓如果我不能帮助她完成心愿我将万箭穿心而死。”

    筱岚哭了她抱住焦玮伤心地说道:“你为什么一定要承担这个责任?过两年你随便找个理由就能脱身你为什么一定要往死路上跑啊?”

    “没有大将军我早就死在翼城了。没有大将军也没有今天的大汉。于私我应该为大将军而死;于公我应该为社稷而死。”焦玮轻轻叹了一口气“老师的在天之灵正在看着我们如果他还活着他一定会鼓励我一往无前誓死奋战。”

    八月初日凌晨长安。

    大司马徐荣召集公卿大臣议事。

    太傅杨彪抱病而来。光禄勋张燕和执金吾赵云奉命赶到。

    大司农焦玮宣读了一系列圣旨。

    老大臣周忠代领丞相事。老大臣司马防代领御史台。同意羁押太仆孔融等涉案大臣。同意调换十四名各地郡国太守、国相。

    大司马徐荣命令廷尉府以最快度审结谋刺天子案然后该杀的杀该放的放不要拖延时间力争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光禄勋张燕提议大臣们联名上奏弹劾丞相蔡邕、御史大夫刘和等大臣认为他们在兴策略上犯下了一系列错误并有私通叛逆的嫌疑对天子在渭桥遇刺负有不可担卸的责任建议长公主罢免蔡邕、刘和等大臣的职务。

    大司农焦玮建议修改官制削减书监的权力并提出实施顾命之制以上公大臣辅弼天子处理国事从而限制长公主的权柄。

    大臣们一致同意并拟写了奏章。

    八月初日上午老大臣周忠和大司农焦玮急赴栎阳。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蛟龙传奇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蛟龙传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蛟龙传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蛟龙传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