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回绍兴师爷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闯明第15回绍兴师爷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绍兴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是其真实的写照。如果说绍兴什么地方最出名,那就是兰亭。兰亭、因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而一举天下闻名。在官场上,绍兴还有一样更出名的,那就是绍兴师爷。

    王铭锵,自称王羲之的第四十八代玄孙,就是一名本乡本土地地道道的绍兴师爷。这几日,王师爷正在烦恼,你道为何?

    原来,燕王朱棣自发动“靖难之役”夺了建文帝的江山,改年号为永乐,史称为永乐帝。朱棣虽然占领了首都南京,但地方上的官吏多为建文帝的旧部。朱棣总感觉这江山坐得不踏实,生怕地方上起兵反叛自己。军师姚广孝给他出了一计,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为名,派出大批亲信到地方巡抚,实则是监督这些地方大员。派往浙江的巡抚已经到了省城,据说不日将到绍兴巡察。

    那你又要问了,就算是巡抚来视察,那和王铭锵一个小小的师爷有什么关系?

    这事是和王铭锵没有多大关系,但却和他的东家——方知府,有很大的干系。皆因这方知府,据说乃是方孝孺的远方本家,他这个知府还是当初走了方孝孺的门路才得来的。

    那方孝孺因拒绝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只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而被生性残暴的朱棣凌迟处死。方孝孺临终做绝命诗曰:“天将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贲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乎哀哉兮庶不我尤。”朱棣凌迟处死方孝孺还不算,还在九族之外另加一弟子族,灭了他的十族,仅被凌迟处死的就达873人,被株连者多达万人,那真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这就是亘古未有的“灭十族”案。

    只因这方知府不在十族之列,才侥幸逃过了此劫。这次巡抚要来绍兴,他焉有不紧张的道理。无奈之下,就想到要淘换一件绝世珍宝,送给来视察的巡抚大人。这件“美差”就落在了王铭锵头上。

    那绝世珍宝岂是那么好淘换的?这几日王铭锵正为此事大伤脑筋。无可奈何之下,就想到城里最大的当铺去碰碰运气。当走到离当铺不远的一个胡同口时,无意间往胡同里瞟了一眼,正好看到,有两个人一左一右,用短刀挟持着一个穿长衫的人往胡同深处走。王铭锵身在官府之中,遇到这种事就想看个究竟,就悄悄地尾随了过去。

    王铭锵跟着他们拐了几道弯,见离大街越来越远,不免心中害怕,心想,自己乃是个文弱的书生,如果被他们发现,真的打斗起来,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略一思考,心生一计,故意放重了脚步,冲着前面大吼了一声,“快来人啊!那两个强盗就在前面。”[www.Kanshu.com]

    有道是,“做贼的心虚”。前面的两人听得后面有人大喊,哪里还顾得上回头看真假,胡乱地捅了那穿长衫的人两刀,把他往前一推,那人“唉呀!”一声就被推倒了。两人哪里还管他的死活,撒腿就跑,转眼就没影了。

    王铭锵见那长衫人被捅了两刀,暗道此人凶多吉少,这时见两个强盗跑了,忙快步赶了过来,想看看此人伤的如何?还有没有的救?刚刚走到近前,刚想蹲身看看他的伤情。只见那人伸手揉了揉被刀捅过的地方,“唉呦!”一声站了起来,身上一点伤都没有,被捅的地方连一滴血都没流,就连身上的衣服都没破。

    王铭锵也是个见多识广的人,立刻明白此人必有宝衣护体,心中一阵窃喜,暗道,“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想媳妇就天上掉下个大姑娘来。”

    那人也明白是刚才王铭锵那一嗓子,救了自己,忙起身向王铭锵施礼道谢。此人现在王铭锵的眼中无异于活宝一般,也忙秉礼相还。二人客套了一番,才互通了名姓。你道此人是谁?他正是胡岩裕。

    胡岩裕与二妞一家逃出了白水宫,一路上晓行夜宿,路上还算太平。二妞一家是希望快点赶到中洲,到了胡岩裕的家,就能过上安稳日子了。胡岩裕盼着慢点赶路,好像想出个主意来渡过这道难关。经过大家民主表决,那结果就不用说了,胡岩裕只得少数服从多数,紧赶慢赶就进了这绍兴城。

    头一天住了店。第二天一大早,二妞就来敲胡岩裕和小三子住的房门。胡岩裕刚打开房门,二妞就火急火燎的闯了进来,道:“相公,你快去看看吧,娘病了,头好烫、都起不来床了,还一个劲地说胡话。”

    胡岩裕一听也是有些着急,拉了二妞小手就往她们住的房间跑。二妞这时候也没有顾及到这些了,任由他拉着跑回了房间。

    进了房间,胡岩裕松开了二妞的小手,走到床前伸手摸了摸二妞娘的额头,果然烫得用手摸不得,怕是得有40度,忙问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二妞道:“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好好的,今天早晨我一起来就发现这样了。”

    胡岩裕初步判断,二妞娘得的可能重感冒,这在他那个时代当然算小毛病,几瓶点滴下去基本就好了。不过在这个年代,可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这高烧一旦不退,引起了脱水,又不能输液,人基本就算完了。

    胡岩裕忙吩咐道:“你先把毛巾准备好,我去外边打盆凉水,一会儿你用凉水把她的脸、手脚都擦一遍,然后再用湿毛巾搭在她的头上,先用物理的方法给她降温,一会儿我去找大夫。”

    二妞现在是心里只有娘的病,听了胡岩裕的吩咐只顾一个劲地点头,连其中的语病都没听出来。忙道:“这打水的事还是我去吧,怎么好让你一个大男人家做这种事呢?”

    胡岩裕道:“这就不要争了,你在屋里照看着你娘。”说着拿起了脸盆就快步走了出去。功夫不大,胡岩裕就把水打来了。二妞则按照胡岩裕的吩咐,为她娘用凉水擦了一遍。

    胡岩裕则去请大夫去了。胡岩裕先向店家打听了这里哪有大夫,然后就急急忙忙去请了。等把大夫请了,看了病,开了药。就这样,一来二去胡岩裕一行人就耽搁在了绍兴城。

    几天下来,二妞娘的病虽有好转,但也没有好利索,要想继续赶路是万万不能的。俗话说,“打不起的官司,看不起的病。”看病吃药是最花钱的,只这几天的工夫,二妞她们带的盘缠就花了个七七八八了。

    二妞家本就很穷,哪里会有多少盘缠?就这些钱,还是湖海散人帮着凑的呢。二妞娘本不想要,怎奈事到临头,又无其它办法可想,只得把家里那几亩地和房子委托湖海散人卖了,算是还了他的帐。二妞娘也明白,他家那些东西不值几个钱,这是湖海散人有意帮衬自己一家,自然对湖海散人千恩万谢。

    这天,胡岩裕起床后,就想过去找二妞要钱去抓药,他知道昨天这药就吃完了。刚要出门,正碰上二妞要进来,二人差一点撞个满怀。

    二妞这些日子和胡岩裕相处下来,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了他的与众不同,他为人平和体贴、很会照顾人、从不乱发脾气,和自己知道的那些男人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她的那颗芳心慢慢地就系在了胡岩裕的身上,虽然胡岩裕相貌平平,这时候在二妞眼里也变得好看了许多,这就应了“情人眼里出西施”那句古话。闲暇无事的时候,二妞也常常为自己能嫁这么个好丈夫而暗暗高兴。

    那年代的女人可是好哄多了,只要给她几句好话就能美上天去。可不象当代的那些新女性,简直一个个就象公主一样难侍候。

    现在的二妞和胡岩裕相处得也自然多了。胡岩裕见是她,忙后退了一步,二妞也就跟了进来。二妞进了门,对小三子道:“你去那个房子里照看着娘,我和他说点事。”

    “哎!”小三子答应了一声,拌了个鬼脸就跑出去了。

    二妞这才回身把房门关上。这可是有史以来胡岩裕第一次单独和二妞在一起。胡岩裕这个老油条岂能放过这么大好的机会,往前进走了两步,探熊爪擒住了二妞的小手。

    二妞这次到是没有过激的反应,而是顺从地任他拉着手坐到床上,这心也不像前几次那样跳得厉害了,而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甜蜜感充满了心间。

    胡岩裕也没有敢作进一步的举动,只是把她的小手握在熊掌里,轻轻抚摸着,感受着指尖的滑嫩,无限温柔地道:“你找我有事么?”

    二妞这才从那种似梦似幻的甜蜜感中清醒过来,有些焦急但柔声细语地道:“相公,咱们带的盘缠快花光了。”

    胡岩裕也被她的话打回了现实。这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离了钱是万万不行的。胡岩裕也不知道去哪里弄钱,可他总不能让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女孩去想办法吧。再怎么说他也是个大男人,眼下只有先对付一下了,便道:“钱的问题,你不用操心,我来想办法,你还是先去照看你娘吧,一会儿我出去看看有什么办法挣到钱。”

    在那个年代,男人就是女人的天。二妞闻言也不再多说什么,柔顺的离开了。

    胡岩裕送走了二妞,首先想的就是卖东西,他身上最值钱的当然就是这身宝衣,但这东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卖的。剩下的就只有那套结婚礼服了。

    胡岩裕从房间里找出了那套结婚礼服,拎着就出了店房。他哪里知道,这一走再想回来就难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闯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闯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闯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闯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