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回该怎么办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闯明第30回该怎么办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张柏道:“这有何难,你生得如此美丽,我们就取美的谐音,你就姓梅花的‘梅’如何?”说着坐在她旁边,拉着她的玉手,轻轻抚摸着相问。

    那灭情已是春心轰动之人,现在既已决意跟他,也就由他去了,并未抽回自己的手,而是侧着头想了想道:“这个姓氏不错,也亏你想得出来,那就再替我想个好名字吧。”

    张柏见心爱的人表扬自己,就更来了情绪,笑道:“你原来的法号叫什么灭情,我们现在就把这个情字改成‘卿’字,这样一来,你的名字就叫梅卿了,你觉得可好?”

    灭情对这个名字也很满意,也笑道:“你这个名字起的好,以后我就叫梅卿了。”自此以后,尼姑灭情,就算是没有了,而是梅卿诞生了。

    这梅卿总光着个头,虽然别致,可也太不象个样子了,张柏命人去弄了副假发回来给她戴上,当晚,又把这个院里的众人都叫了来,让梅卿和大家都见了面,还补办了几桌喜酒,这才算完事了。

    在此期间住了几日,张柏就带着梅卿以及一干手下人回了泉州,那里才是张柏在中原的大本营,这里不过是他们的一个分堂口罢了。

    张柏这次出游,意外抱得美人归,自然是欢喜不尽。高兴的事还这后头呢,张柏也没想到,那次一炮即中,十月后,梅卿为他生了一个粉雕玉琢般的女儿。这种添人进口的事,虽然是个女儿,但张柏还是高兴异常,为了纪念他和梅卿在水边相识,取宋代大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岸芷汀兰”一句,为女儿取名张汀。

    在此期间,张柏也去过海外一两次,回去向父亲张无忌汇报中原的情况,但这偷娶个尼姑回家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他也没有打算眼下就告诉自己的父亲,想拖一拖,等过些时日再说也不迟,他哪里会想得到,这一拖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是故至此,除了中原的一众亲信知道外,他在海外的妻妾以及族人是一概不知此事。

    原来的灭情,现在的梅卿至此已是为人妻、为人母,也算是过了正常人的生活,在家相夫教子,再也不用日日青灯佛卷,晨钟暮鼓了,这种生活好象就要一直这样进行下去,直到一个人的突然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切。这些当然都是后话,我们这暂且不表。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顾龙,这个一直给予胡岩裕帮助的人。

    就在胡岩裕失踪的当天傍晚,顾龙也是从地里回来,做熟了晚饭,刚要吃,一个小孩子就跑了进来道:“顾叔,那胡叔在你家呢吗?”

    顾龙抬头一看原来是对门的孩子叫小虎,就道:“怎么又找你胡叔讲故事啊?”

    “那是当然了,胡叔学问大,没有不知道的事,讲得故事可好听了。怎么他没有在你这里吗?”小虎替胡岩裕吹嘘了一番又问道。

    “今天他可没有来我这里,你没有去他家找他?”顾龙道。

    “我当然就去了,他家没有人,连灯都黑着呢,我这才到你这里来找。”小虎急急地道。“那大概是你胡叔下地还没回来,你再等等吧。你吃饭了没有?如果没吃,就在我这喝碗粥吧。”顾龙道。

    “我才不喝呢,我早吃过了,我还是到外面等胡叔去吧。”小虎说着就又跑了出去。

    顾龙摇了摇头,也没有往心里去,就去盛粥吃饭了。这庄稼人早出晚归是很平常的事,总是要把地里的一应活计干完了才能回来的,不然第二天还得去,那就浪费时间了。

    原来这胡岩裕毕竟不同于这些古代的农民,有着满肚子的学问,这时间一长慢慢就显露了出去。你就比方说吧,他们住的这地方,原来也没有个正经的名字,是胡岩裕他们移民过来之后才新建的村子。既然现在有人住了总得有个名字,众人也想不出个象样点的名字,还是胡岩裕对众人说,这条河乃是古易水河,在上古时代荆轲刺秦王过的就是这条河,我们不如就把这里叫荆轲渡吧。

    这荆轲刺秦的故事大家还是多少听说过的,现在听他说的有理,也就都同意了,于是这里就有了个美丽的名字荆轲渡。

    胡岩裕的知识虽然在他那个时代算不了什么,可在几百年前,就算是学富五车、贯彻古今中外了,时常在农闲之时给大家讲一些故事听,有时间还讲一些简单的科普知识,因此不仅整个村子知道他有学问,就连三里五乡的也知道,这荆轲渡有个大才子,慢慢地这名声也就传了出去。

    尤其是本村的孩子更是最好听他讲故事了,最近这几天他正给孩子们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这种故事最招小孩子喜欢了,难怪这小虎吃完饭早早就从家里跑出来听他讲故事。

    胡岩裕和顾龙比邻而居,而且两家关系最是要好,这在整个村子也不是什么秘密,因此,这小虎才在胡岩裕家找不到他的时候,自然就跑到顾龙这里来找了。

    小虎就这样一直在胡岩裕家门口等着,直到很晚也没见他回来,家里来叫他回家睡觉了,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回家了。

    这顾龙第二天一早起来,就叫胡岩裕一起下地干活。这庄稼人都是要早起的,趁凉快先到地里干一盘活计才回来吃早饭的。胡岩裕虽然当农民也时间不短了,但还是常常早晨起不来,需要顾龙来喊的。

    顾龙隔着墙喊了好几声,也不见胡岩裕答应,以为他这里出了什么事,也顾不得走大门了,就翻墙过到了胡岩裕的院中,推房门就进了屋,见屋里面冷冷清清的,好象昨晚没有动烟火的迹象,这才想起小虎昨天说过的话,忙出了门去小虎家打听。

    从被窝里把小虎拽出来,问明了情况,说是昨天很晚了也没见胡岩裕回来,顾龙是大惊失色。你道问何?

    只因朝廷为了防止这些移民逃亡,先是派人守住重要路口,但逃亡事件还是时有发生,这让朝廷大为恼火,为此颁布了“连坐法”,五家为一保,凡有一家逃亡,而其他四家不及时上报的,一率同罪,轻者杖责,重者发配;同理,同村的人也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这胡岩裕和顾龙同为一保之人,此时胡岩裕找不见了,就很可能的逃亡了,顾龙是要被连坐的,这如何要让他大惊。

    顾龙一时虽然如此想,但还是有些吃不准,这地也先别下了,就去胡岩裕昨天干活的地方找,到了那里又是喊又叫,闹腾了半天也没有见到胡岩裕的人影,只在地里找到了他的一把锄头,这让顾龙更加断定他是逃跑了。

    顾龙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呆呆地看着那把锄头,把胡岩裕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这才稍稍出了点气。现在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得先上报了,这才起身回了村子,到了里正家里,汇报了此事。

    里正听了也是大吃一惊,如果此事是真的,他这个里正也是有责任的,立即派人通知各家都出去找人。好在村子不大,也就几十户人家,一时之间,各家都抽出人手来,到村外去找。

    一直折腾到快晌午了,也没有见到个人影。有道是,事忙先吃饭,大家都忙活了一上午了,也都各自回家吃饭了。

    等吃完的中午饭,又派了几个年轻人,骑着本村不多的几匹马沿着大小路去找,直到了天快黑了,派出去的几个陆续都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当然是大家最不想听到的。

    里正这下也没有办法了,只得在吃完晚饭后,把村里的三老四少和顾龙一起召到家中商议对策。这事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了,里正道:“各位老少爷们,这事我想大家也都知道了,现在请大家来,就想让大家齐心协力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这可是关系到我们整个村子身家性命的大事。”

    大家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移民到这里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一时谁也想不出主意,一个大眼瞪小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知声。[WWW.kanshu.com]

    里正见大家都不言语,有些急了道:“我说各位老少爷们,你们到是说话呀!”

    还是顾龙道:“大叔,我们哪里有什么主意?这事你老就拿主意吧,我们大家都听你的。”大家听了也都点头附和。

    里正见大家都这样说,只得硬着头皮道:“既然大家都说听我,那我可就说了,等我说出来,如果大家觉得成,我们就这么办;如果觉得不成,那我们再另想办法。”

    大家异口同声地道:“这事你就说怎么办吧,我们大家都听你的。”

    里正还是有些不放心,道:“咱们丑话可说前头,将来一但这事要是犯了,你们大家可不要说是我的主意。”

    顾龙是这里责任最重的,听里正如此说,只得站出来道:“大叔,如果将来出了什么事,就说是我干的就行了,反正我也是光棍一个人,到哪里都是吃饭干活,说不定充了军,还能混个将军当当呢。”

    众人也都明白这不过是他想宽慰大家罢了,里正也不例外,就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说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闯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闯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闯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闯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