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可怕的红宝石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绯色大款第12章 可怕的红宝石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当你阅读了本章节后,请你收藏本书,帮助本书冲榜,作者白玫瑰在这里谢过你了。

    你收藏了本书,就是帮白玫瑰的忙了,白玫瑰一定会努力写好本书来回报你!

    ———————————————————————————————————————————

    对于太叔彦廷找到她,将上校和太叔宗翰及玉钃和红宝石的事告诉她,还派人给她送来了木盒子,诸葛淑婷是完全没有料到的。不过作为上校的女儿,对于上校和他的助手当年一起到南京中央银行提取红宝石的事,她当时就听她母亲说过,记住了这件事,至今尚没有忘记。

    虽然,那时她才四岁,时间已经过去几十年,但她对这件事还记忆犹新。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解放后八十年代,太叔宗翰竟然千里条条从美国纽约来到中国成都寻找她们母子俩,最后“壮志未酬身先死“,去世于成都。[WWW.kanshu.com]

    太叔宗翰怎么可能找到她们呢?因为她们于五十年代初就离开了成都,迁徙到了南国边城,而几十年来她们母子俩又从未回过成都,太叔彦亭当然找不到她们了。

    在这件事上,她虽然心里觉得很对不住太叔宗翰他老人家,可是当时她们也是迫不得已,没有办法的呀!当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后来又是哪样的一种状况呢?对于这些她的记忆还是很清楚。

    当年上校和他的助手从成都去南京执行特殊使命时,他们的家眷都在成都,不过她和她母亲孙雅玲是被白崇禧作为人质扣押在那里的。

    作为家属,他们企盼着上校和他的助手速去速回,可谁知上校和他的助手这一走竟杳无音讯,再也没有回来了,这使他们都为之担忧了。

    上校和他的助手没有回来复命,下落不明,这对他们的家属很不利,尤其是她们母女俩。

    不过,幸而白崇禧手下人反水,偷偷地放了她们母女俩,她们母女俩才未遭白崇禧的毒手,活下来了。

    后来,解放军来了,白崇禧和他的将领们逃跑了,国民党军队也就兵败如山倒,树倒猢狲散。

    成都终于解放了,人民翻身作主人,老百姓沉浸于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中。

    但是,由于她们母女俩是国民党军官诸葛俊宏的家眷,她母亲害怕人民群众会找她俩算帐,于是她母亲便带着她离开成都,来到了南国海滨的一个小城——边城,投奔她母亲的一个远房亲戚,从此她们母女俩就在边城安家落户了。

    大家知道,她们母女俩离开成都来到这个南国海滨小城是为了换取一个新的生活环境,是为了消除上校所带给她们政治上和生活上的严重影响。

    同上校相比,太叔宗翰妻儿的日子倒是好过得多了,因为太叔宗翰只是个普通军人,不属于人民政府的重点专政对象,人民政府并没有太为难他们,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于是他们母子俩仍住在成都。

    这就是当时诸葛淑婷母女俩离开成都时的情形。

    自从她们母女俩离开成都到边城后,她们和太叔宗翰的家眷就失去了联系,从此这两家子就再也没有见面,天各一方了,这使双方都很伤感,但最令他们痛苦的则是上校和太叔宗翰了。

    他们在哪里?现在怎么样了?他们一无所知,他们只能在漫漫的人世中企盼着与不知飘落在何方的他们的团聚。

    她们母女俩就在这样的一种处境中过了十大几年的生活。

    在这十大几年的岁月中,她长大成人,嫁给了当地的一个男人,名叫左长青,是个打鱼的,经常不在家,而她却是个没有工作的家庭主妇,他们结婚两年后生下了一个男婴,取名诸葛文华,使这一家子在忧伤中添了几分的快乐。

    她丈夫姓左,并不姓诸葛,可她夫妻为什么让文华姓诸葛呢?这纯粹是为了让文华这一辈子不忘记诸葛上校那代人罢了。

    可是,1966年,文华大革命运动一来,红卫兵不知从哪里得来消息,说她的母亲孙雅玲是国民党旧军官的老婆,其男人曾私吞了本应该属于这个红色政权国家财富的原国民党中央银行的红宝石,要她交出来,并搜集了她一大堆材料,还关了她的牛棚抄了她的家。到了运动后期,红卫兵仿佛又得了消息,这消息传来传去竟讹传成当年上校携带红宝石想逃台,却在海上遭了汤恩伯手下人的暗算,红宝石遭劫,人被推到海里溺死了,既然上校已经灭亡,红宝石又无法追回,那就只好罢了,红卫兵这才发了慈悲,停止批斗她,放她回家,可她无论如何想不通这件事,竟上吊自尽了,不过在她母亲自杀前,她母亲把当年诸葛老太太给她母亲的还有一只在她母亲手中的玉钃交给了她。

    她母亲的死对她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她痛不欲生,精神几乎崩溃了,自此,她一见红卫兵心里就发颤,就心惊肉跳,生怕红卫兵小将会再来找她的茬。

    她在惶惶不可终日中度着日子。

    谢天谢地,“四人帮“垮台了,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她再也不必吃文革运动那样的苦头了,但这运动所带给她心灵上的创伤实在是太大了,她的心始终无法复平,她仍是心有余悸。

    自然,文革后她的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

    左长青讨海打鱼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他的收入不但支撑着全家的开支和费用,还保证了诸葛文华的读书和上大学,对于文革后的这段日子,她是非常满意的,她的心总算是安定了。

    后来,诸葛文华进了边城房地产开发公司,还当了副经理,这无疑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因为在她的心目中,诸葛文华已成了她的生命寄托,在她和左长青的共同呵护下,诸葛文华现在已经有了出息,应该说,对于现在的这一切,他们家人尤其她是十分满足的,因为文革后的二十多年,她活得非常开心,她过惯了这种生活,她不愿意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来改变她们一家三口现在的这种安定平静而富有希望的生活。

    这就是后来她们母女俩在边城的状况。

    然而,晴天一个霹雳,太叔彦廷突然闯进了她的生活,还给了她一封信和一本书,这又搅乱了她的心。

    老实说,二十几年来,她已经逐渐将其母亲孙雅玲临死前交给她的玉镯及以往的事淡化了,可偏偏这时候太叔彦廷找到了她,向她提起那只玉镯,还要她和诸葛文华带上这玉镯一起去峨眉山同他接头,继而去提取什么财富——红宝石,对此她惶惶然了。

    对于玉镯、书和信这三个物件以及她有时以为只有天才晓得到底是真还是假,是怎么一回事的那批红宝石,她视如洪水猛兽,生怕这些东西会像狮子那样地张开嘴巴,将她和她的丈夫以及诸葛文华吞噬掉,她害怕有人会像文革时期红卫兵那样地利用这些东西来整他们。

    为了保护她的丈夫、诸葛文华和她的家,她将那封信付之一炬了,还把那本书连同原先的那只玉镯一并转移到一个人们无法找到的地方藏了起来,甚至把太叔彦廷要她和诸葛文华12月20日下午在峨眉山金顶同他见面的事也瞒了下来。

    她决定不去峨眉山了。

    她瞒了诸葛文华,因此直到两年后的今日,诸葛文华还不知道那封信、那本书和玉镯的事,至于同太叔彦廷见面的事,就更不知道了,难怪有人就连冉白雪问起这事的时候,他只能摇头,甚至是他和冉白雪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遇险差点丢了性命的奥妙也难知其所以然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绯色大款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绯色大款》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绯色大款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绯色大款》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