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鬼怨山望闻问切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几日之后的黑谭水下的洞中,各种仪器纵横交错,屏住了呼吸,来往依稀可见。

    当所有的人回到这个地方,哪里弥漫的烧焦的死尸的气味还没有消散,不过更浓的是一种困苦的香气。

    这是盗墓用的散毒香,也被称为驱魂香,这种香料点燃以后的气息可以让人有一定的取毒作用,当然是指尸毒。

    之所要放大火就是那些深埋地下的尸骸和尸虫已经弥漫着毒气,若是这样下去,那么就不止是会让盗墓收到阻碍同时还会让人每一分一秒都离死亡更近一步。

    所以才放了大火燃烧,同时点燃驱魂香。

    当然驱魂香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驱赶魂魄,不让恶鬼上身。

    “望闻问切你学到了哪一样。”林三叔看着陈阳问道,他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宁的。

    所谓望闻问切其实指的是盗墓的方法或者说是擅长的手段。

    “望”是望气看风水。老盗墓贼经验丰富,又多擅长风水之术,故每到一处,必先察看地势,看地面上封土已平毁的古墓坐落何处,只要是真正的风水宝地,一般都是大墓,墓中宝物必多。

    以风水术指导地面无标志的墓址的确定,无乎百发百中。据说民国年间长沙一蔡姓盗墓高手极擅风水之术,他若出门选点,从者必云集左右。有一次他到宁乡县走亲戚,行到一风景甚佳处,指着一块水田对同行人说,此田下必有大墓,墓中宝物必可使你我骤富。

    同行者均不信,此人于是跟他们打赌:若无古墓,自己输一千美元。反之,墓中出了宝物自己独占七成。

    众人赌兴大发,遂暗约乡民数十人于夜间发掘,至半夜果然掘出砖室大墓,墓壁彩绘死者生前生活图景,墓内有宝剑、宝鼎、玉璧、漆器、金饼、砚、竹筒等物。后来他们卖给美国传教士,得大量美元而暴富。

    “闻”即嗅气味。有此奇术的盗墓者专练鼻子的嗅觉功能,他在盗掘前,翻开墓表土层,取一撮墓土放在鼻下猛嗅,从泥土气味中辨别墓葬是否被盗过,并根据土色判断时代。

    据说功夫最好的可以用鼻子辨出汉代墓土与唐代墓土的微妙气味差别,准确程度令人惊叹。

    “问”就是踩点。善于此道者,往往扮成风水先生或相士,游走四方,尤注意风景优美之地和出过将相高官之处。

    他们一般能说会道,善于与长者老人交谈讲古。每到一处,均以算命先生或风水先生身份拜访当地老人,从交谈中获取古墓信息与方位。这种人有些本事,口才又好,很容易取得对方信任。一旦探听到古墓确切地点,便立即召集群贼在夜间盗掘。

    “切”即把脉之意。有三层含意:第一层是指发现古墓之后,如何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棺椁,这种功夫不仅需要丰富的盗墓经验,而且要有体察事物的敏锐感觉。

    擅长此道者往往根据地势地脉的走向,如给人把脉一样很快切准棺椁的位置,然后从斜坡处打洞,直达墓室中棺头椁尾,盗取葬品,前几年曾国藩墓即被用此法盗掘。

    第二层含意是指凿棺启盖后,摸取死者身上宝物。从头上摸起,经口至肛门,最后到脚。摸宝物如同给病人切脉,要细致冷静,讲究沉静准确,没有遗漏。

    第三层含意是指以手摸触出土文物,由于其中的高手过手文物不计其数,所以往往不需用眼审视,只要把物品慢慢抚摸一番,即知何代之物,值价几何。他们常以此技与人赌输赢,往往胜算。

    陈阳沉思了一会道,“我觉得我的望应该还可以。”

    “我们卸岭一派对闻比较行,还差“问”和“切”。”林三叔思考后道。

    “我们似乎找不到那么多人,再说了王叔可以代替一个吗。”陈阳已经知道林三叔的想法了,林三叔是想要组队,好能更加容易的挖掘。

    其实已经有不少的人开始组队,并且付出了一些代价联盟都有。

    “不行,望字你还能当一会,毕竟这里只是土没有雪之类的事物阻碍难辨,至于王虎他呀要问不行要切也不行,只能当闻和我一样啊。”林三叔无奈的道。

    对于林三之前的那一句话,陈阳没有反驳,因为确实‘望’字的人他是会,因为他就是摸金一派的人,摸金门所擅长的东西就有望。

    可是‘望’可不仅仅是要那些东西,就可以看地了。

    “看地形”,很是玄妙,不知道的人走在墓旁也看不出来,明白诀窍的人在几公里以外就能看出来。

    有些盗墓贼“喜欢”在下完雪的天气出来“四处转转”尤其喜欢下“很细很细的雪粒”那种雪,其中道理是跟“土”有关。土有“熟土”、“活土”(也叫“花土”)、“死土”的分别。有经验的盗墓者看上一眼就能明白这里有没有墓葬,甚至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时代的墓葬。

    至于王叔和林三叔都是卸岭一派,会很多除闻以外的手段就实属不易了,毕竟就算懂也不可能精通这么多道,哪怕是数百年前的卸岭一派中的无数现代都未曾出现过这种有名的盗墓者。

    在两人谈话的时候,一个盗墓组就已经在不远处开始了行动。

    只见一个人拿起了一个长长的类似警棍的细长树根棒子拿在了手上,然后蹲了身,摸索着手中传来的感觉。

    另一个人就将一把普通的铲子插入了地底十几米的深度,然后用力一拔将深处的泥土拉出,以此辨认坟墓,好方便动手,这些动作虽然看似简单,却又一些耐人寻味的奥妙在里面,有可能你就曾与盗墓者擦肩而过。

    在探墓时,可以先用探条去探,根据手上的感觉去“感觉”是不是有墓;待确定以后就下铲,比如:一铲打下去十米,有了,然后看深度和铲子上带出来的东西,深度也是个标志,带出来的东西上有木屑、有朱砂、有坑灰等等,这都是特点;然后,用泥铲把墓的形状“方”出来,就是定坐标。左边打一个,打了十米没有打到,那就是“过了”,再回头往右边一点继续打,以此类推,一个个的点连起来,就是十多米地下的墓的形状了。然后根据墓的形状、深度、坑灰、木质(或石质、砖质)这些特点结合起来推测出墓的年代、墓门的位置等等。

    而之前的哪一组之中的人就是用了这个方法,不过一会,他们就已经将墓穴的方向和形状对了,他们甚至以为自己就是第一个,不过紧接着的是,良久之后居然出现了十几个墓穴方向……

    “因为旅游所以很长时间都没有更新,再此说声对不起。”

    干盗墓的人可分成两种,一种是官盗,像董卓、中华民国时的孙殿英等,都很有兵,他们动用大批士兵,明火执杖的干,还有一种是民盗分布各地,人数众多.

    集中在河南,陕西,湖南长沙周边一带.

    专业盗者平常是两个人合伙,多人团伙是少数,独干的更少,因一个人顾不过来.需要一个人挖,一个人放风和清土,以后一个进入墓室,另一个人在上面接取物品,两个合作可朋友可亲戚,但父子合作的却很少.在找合作伙伴的时候需要很小心,防止有人见财起意.

    这些人长期以盗墓为职业,有很丰富的经验,善于伪装,并对防盗机关很有办法,他们在确定目标后,如果小墓不会费多大功夫,用几个晚上挖开,取出物品走人.

    如果是大中型墓,便一是以种地为名,在周围种下玉米高粱等物,以青纱帐掩盖其一个两个月的盗掘活动.二是在墓边搞个房子掩人耳目,然后从屋内挖地道通向墓室内,从外面看是什么也看不出来的的.三是在古墓边修一假坟时暗中掘一地道.通入墓内盗掘财物。

    可是这一次的墓葬挖掘却颠覆了以往重重盗墓的经验,似乎是人为所致,周围的气氛陷入诡异,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已经有人想到了这个建墓者的思路,不露出一个破绽。

    将墓穴入口设置于湖水中,每年的某个时间成为水潭,其中分别设置水猴和尸虫覆盖,让人无法从中游走,盗墓一门四派所有的去毒方法都没有用。

    甚至还有不断的阴煞之气流入,形成了阴阳双穴,成了绝地。

    若不是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个墓又没有被那些考古工作者发现可想而知其后果,那些得到宝图的有名的盗墓贼自然纷涌而至结果没有如今高科的设备,纷纷死亡。

    墓中墓。

    这个词浮现在了所有人的脑海里,只要稍有知识的人就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众所周知所有的帝皇将相的墓穴大多都是在皇帝陵墓之外,大多数的帝王死后都会拉人陪葬活埋,有的则是将一些人与自己一并埋葬了起来,并用棺材将那些人封死。

    不要以为这种陪葬,比那些没有棺木的人陪葬埋葬好到那里去,这种死法才是最可怕的,比方说皇帝将你活埋到了地下,然后将你练成白尸,或者以你的身体来养活某些尸虫或者一些细小的蛊虫?

    那样了话,你就不会再这么想了,伴君如伴虎,岂是无稽之谈。

    这也难怪就算得到了宝图却也没有多少人带走真正的宝藏,因为他们都死了。

    “希望各位搬山一派的好友或者比较精通此道的人出来辩说一下地道的机关。”有人这么一说,不出一会就有不少人纷纷的应声道。

    搬山一派的人号称半数陵墓机关都出自他们之手,自然会有记录关于这种事情的是,可能他们就曾经有人这么做过,毕竟做这个墓的人实在太精通此道了,而且实在太懂得盗墓一派的手法和技巧,若是古代,他们可以确定没人能像他们一样来到这一步。

    看到了那些棺木,已经不少的人戴起了防毒面具,深怕一些可怕的事情发生。

    “各位朋友,虽然我们搬山一派号称半数机关都出自我们之手,但是这个墓却不是我们所造,对此我可以向各位保证。”一名男子已经知道了所有人的心中所想,辩解道。

    另一个男子也站了出来,“你们或许认为我们搬山一派的来历说不定很有可能在商朝就有了吧,不过若是这么想的人他就大错特错,各位应该都知道道教和茅山的起源,我们搬山派就起源于道教和茅山,怎么可能比先辈还要早出现!”

    这句话让不少的人清醒了过来。

    众所周知,道教教派来自于中国南朝齐、梁道士陶弘景所创,因在茅山筑馆修道,尊三茅真君为祖师,故名。

    一说汉茅盈及其弟固、衷,得道于茅山,开茅山道派。此派主修上清等经书,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后圣金阙帝君、太上老君等为最高神。

    主张思神、通经、修功德,兼修辟谷、导引和斋醮。该派代表人物除陶弘景外,隋唐时有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高道辈出,隐若道教正宗。

    北宋时与龙虎山、阁皂山同为道教三大符箓派,号称三山符箓。元代以后归并于正一道。

    说到底这个问题只要是明眼有识之人就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事情,主要的还是有人希望可以从中获利,或者想要看到别人建立的联盟出现一些芥蒂的瓦解。

    所以良久以后众人就会了去,拿起了斧头和锥子朝着棺材之中用力的打了下去,鲜红的鲜血肉末从里面流出,不少的人颤抖了身躯感到恶心。

    不过已经习惯了,于此同时陈阳也开始将锥子扎入了木棺,他到相对于众人要好一些,而林三叔还是一如既往的给陈阳补充一些盗墓的知识,同时也想要找一些比较可靠的人联盟。

    不过宇飞和陈阳的那个朋友都已经结盟,而且那两个人都不是林三所要的,他目前认为对自己人所需要的是摸金、搬山、卸岭,发丘四派的汇集联盟。

    若是以前,在古代绝对没有人会想到会有这种结盟的出现,四个门派之间的仇视和血仇可水火不容,即便到了现在已经比过往好了不知道多少,但也是没有消失掉。

    尤其是一些老人和中年人,经过那些互相出卖的黑暗过往的利益之争,彼此之间甚至都没有人任何信任的人,甚至有的还曾经杀过人,所以林三叔才要特别的小心,他始终认为只要找两个人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就算那两个人都背叛了,而自己己方有三个人,也不会受到什么威胁。

    五个人比那些七八九个人之流的结盟更有生存的把握,人少比较容易管理,再毁灭那些已经出现的棺木的同时已经有不少的人结盟。

    显然很多的人都开始这么想了。[www.kanshu.cOm]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鬼怨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鬼怨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鬼怨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鬼怨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