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各自开工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若叫眼底无离恨40、各自开工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二天。袁散对戴琳说,为了保证她路演的成功,如果她想在单位加班不回家,那就别回来了。来回跑太耗时间。要一心一意的扑在路演的构思上,争取这一次成功!必须破釜沉舟的勇气。

    戴琳觉得挺奇怪,袁散突然这么理解自己,支持自己,心里顿时暖暖的,涌上一阵阵感动。事实上。袁散是准备把家里的房子装修一下了。他知道戴琳是没有心思管这些的,在她的世界里,就没有这件事情。戴琳用尽全部的心思,就要做的事就是拼她的事业,此外,她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来管家里的事情,对自己也淡漠得很。

    有好久了。纵然是袁散拉着戴琳做那事的时候。戴琳也是看着书,或者眼神游离,袁散把她的书拿走放下,她还想拿回来。戴琳的精神很少能集中到袁散的频道来,除非是她得了大奖以后的那两天,她给自己放了假,跟袁散疯了两三天。

    有时候,在半夜里戴琳突然从床上坐起来,开始自言自语:哦,完了完了,又错了一个字!……噢,那一段应该重新构思,我当时怎么没有想到呢?说着戴琳翻身下床,走到卧室外边开始挑灯记录。

    这样的时候,通常吓袁散一跳。甚至觉得戴琳的神经有点不正常。

    这次袁散说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要支开戴琳,袁散没有怪戴琳的意思,一点儿也没有,他知道,年轻人刚结婚一穷二白,没有人帮什么,凡事儿他们都得靠自己。因此,各自在自己的环境里独自打拼是必须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袁散请吕慕楚一起帮忙参谋装修的方案,他得找一个以省钱经济、又实用、还儒雅的方案。而要做到这些,当然得吕慕楚帮忙,他可是上过大学的人!

    吕慕楚当然是实心实意地帮忙,他真的有时间,而且这种帮忙类似炫耀自己的事儿是吕慕楚特别愿意干的,因为这事儿特别能涮存在感。

    那几天戴琳真的没有回家,她一头扎进办公室、图书馆。她打电话、找线索、出差查证。围绕着她要做的路演做了一个一个策划。又推翻了一个一个的点子。每一个灵感刚出现的时候她都激动不已战斗不已,但是隔几天就会发现。平庸至极,什么也不是。有时候她在想别人都在做什么创意呢?戴琳问自己,但没有答案。她不可能去问人家,对手是不会告诉你的。这这种路演是PK,是大PK。做的都是处,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事儿。在出门之前,绝对还是得闭门造车。

    在戴琳为路演拼搏的时候,袁散在吕慕楚的帮助下,装修房子的大业进展的有条不紊。

    吕慕楚对袁散说其实他根本都不了解戴琳,他知道戴琳喜欢什么风格,那不是袁散能想到的。

    相比袁散来说。吕慕楚更像岳阳,而且岳阳和他是一个学校一个年级的,有着相同的经历。那种大学生能让高中女孩儿着迷的气质在吕慕楚的身上也都还存在。而袁散做的事儿,是把那些粗重的力气活留给自己干,这样可以减少开支。

    在袁散的装修大业进展的顺利的同时戴琳的路演方案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打定注意。要把前来边陲投资教育的蔡老师的事迹,做连续的宣传报道。因为她觉得老少边穷地区虽然经济落后、科技落后、交通落后,甚至百废待兴。但最最急需解决的就是教育。她曾伴着奔腾呼啸的澜沧江,到滇藏交界处的深谷里,看着那里的藏族、纳西族人民,在盐田里艰苦的劳作。那些盐民在澜沧江旁边搭建的一些土木结构的平台。用原木搭建骨架。然后在上面铺着一层结实的木板,最后再铺上一层细沙或土。沿陡峭的江岸而上,你能看见一片片层层叠叠,用木架子支撑起的盐田。而在那盐田劳作的大多是当地的女人。

    盐民们的劳动是非常辛苦的。一年到头只能收获很少的盐,却要把一年最好的上等盐全部献给寺庙。那是他们的主要收入啊,而她们卖出的产品也只是二等以下的盐了。

    那些盐田之间有狭小的栈道联通,错落有致,五彩斑斓。以奔腾的江水皑皑的雪山,郁郁葱葱的农田和树木构成的那幅秀丽的山水画,虽然美丽,虽然壮观。却不能掩盖盐民们辛苦的生活。

    戴琳想如果他们有更多的知识,更多更好的思想,他们会知道外面的世界是那么那样的精彩。他们就会知道,原来他们自己的生活可以有一千种选择,他们会生活的更好!

    现在戴琳想要策划宣传的这个蔡老师,原是个大老板,起初是冲着当地的矿业投资,但没有得到矿业审批权,却阴错阳差转行投资了教育,建了三所学校,从小学到高中。因为让当地的群众获得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有的孩子考到了内地的大学,在家乡掀起了强烈的震憾,受到了当地群众巨大的拥护。因为谁也不能阻止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想到这里,戴琳对蔡老师的敬佩再度爆棚。她确定了以蔡老师和蔡老师的援教群体为对象,做连续宣传。

    路演是一个活动,是那个胖社长亲自策划的一项大型活动。他是为了向外界展示报社的实力,也为了能向企业拉个赞助,上级已经指示报社要多元搞活,不能等着国家养了。那他就得求变,起初,他很忐忑,觉得这事儿不那么靠谱,谁愿意与文化单位合作呢?其实他错了,还真的是有人找上门来,对方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报纸要给他们做一个整版的广告。

    社会胖乎乎的在政界打滚了多年,没有上边的指示,断然不敢自作主张。在他请示未得到明确的答复,他是不会轻意做出破格的举动的。在掂量了所有的因素之后,胖社长做出了一个从来没有人做过的决策,于是在报社的大会上,他用自己的金属音向大家做了响亮的宣布:报社要改革了,不能人浮于事!即将开始的这个路演,就是给大家提供的平台,希望大家尽情展示自己的能力,有能者居之!这是报社历史上的第一次,这是一次勇敢者的游戏,我们将阔步走向成功!

    胖乎乎的社长向斜刺里向出了他自己粗短的手臂!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若叫眼底无离恨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若叫眼底无离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若叫眼底无离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若叫眼底无离恨》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