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躯体的安慰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若叫眼底无离恨48、躯体的安慰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袁散挨了一脚,不再在戴琳面前骚情。他没有说一句话,走到饭桌前,端了一碗饭,将两筷子菜夹在碗里,狼吞虎咽,迅速吃掉,速度惊人。然后又牛饮下一碗开水,转身走向卧室,倒在床上。

    戴琳换下职业装,穿上了一件睡衣,才去吃了一点儿饭菜,吃饭的时候,戴琳觉得自己没有吃饭的心情,自己嘴巴里不知是什么时候长上泡,应该是着急上火了吧。每次有着急要命的稿子,戴琳总是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吃饭的时候,她觉得有些蛰疼,所以,她吃得并不尽兴。

    戴琳吃饭的时候,又一次看了装修完成的屋子,心头一股暖流。她是个爱整洁的人,面对这新屋子,当然得收拾完碗筷,再睡觉。

    回到卧室的时候,戴琳发现袁散已沉沉睡去……

    戴琳有些失落,本来自己的心里是很感激袁散的,想以自己的每一寸肌肤,所有的温存来感谢他,结果,袁散是这么地不解风情。那么迅速地进入了梦乡。

    戴琳脱去睡衣,穿着内衣走到床边,她有些吃惊,袁散居然不熄灯也照样睡得着,而且睡得香。她静静地看着自己的丈夫,这个在自己一无所有、满身伤痕的时候陪伴自己一路走过来的伴侣,不得不从内心深处滋生出一股感谢苍生的情绪。

    袁散的体格很好,而且事实上五官也算俊郎,只因为平常不注意,不修饰,穿着举动都显得太过随意,因此才浪迹于江湖,不显山不露水。

    在灯光下,戴琳细细地看着袁散,心里有些内疚,她感觉自己对袁散不够好,不够体贴,作为一个妻子,她并没有全身心地爱他。想到这里,戴琳起身走到门口关掉了灯光,重新走回床,掀开被子,躺了下去。

    城市的窗外,是不夜的城市,路灯是亮的,纵然是拉了窗帘,那些光仍能透进屋里来,床上并不是很黑,依稀看得清人的轮廓。

    袁散的身体有着很好的轮廓,戴琳在若明若暗的光线里,躺在了袁散的身边一侧,两具身体紧贴在一起的时候,戴琳感觉到了温暖。这些年,自己几乎一起是孤独的。

    戴琳在报社有一次见别人问刘岚,你为什么不结婚??

    “我并不排斥婚姻,事实上,我是一直没有碰到自己有感觉的人。”

    问这些话的人,是刘岚的粉丝,在整个省域,刘岚在新闻界还是较有名气的。

    刘岚几近人到中年,依然单漂。

    作为鸟市新闻界一姐,当然引来了粉丝的好奇。戴琳挺看不惯这些粉丝的,既然你喜欢刘岚,你就看她的作品,或者你就喜欢她的人,你为什么关注她有没有丈夫,有没有家庭,主些跟一个记者的作品有什么关系。

    听到刘岚耐心热情地回答这些粉丝的话,戴琳心里一阵不爽。她自己低语:不排斥婚姻,你一直没有碰到有感觉的人!切!男女之间有无感觉,关键看得是距离。距离到了,什么感觉都有了!!

    但刘岚很注重自己的言行,依然大方、活泼,充满青春的活力,她心中燃烧着一团火,走到哪里就把热忱和激情带到哪里。她单身一人,了无牵挂,九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码卜大沙漠。迷倒了一大批爱徒步越野的“驴友”,那些人是业余的,而刘岚的工作的方式就是他们好长时间积攒的一次旅行。

    是的,戴琳确定,距离到了,就什么感觉都有了。她和袁散就是这样的,起初,他们是在心里上的距离,在Mandala酒店的袁散融化了自己情感的坚冰。

    戴琳伸过去自己圆润的手臂,搭在袁散的脖子上,整个手臂紧贴在袁散的胸膛。并把自己的全身滚烫紧紧贴到袁散的身体上,一股快感从戴琳的小腹开始上升……逐渐弥漫了她的全身……

    第二天一早,袁散很早就起床了,到楼下买了油条、小菜、牛奶,烧了奶茶,作为一个Mandala酒店炒三灶的厨师,应付一个两口之家早餐来说,肯定绰绰有余。

    袁散轻轻推开卧室的门,看到戴琳安静地躺在床上,还算精致的五官绽放着一缕微笑。袁散不忍叫醒她,独自吃完饭走了。

    那一天,对报社来讲是一个大日子,就连库万都西装革履、仪表堂堂。他想看看,这报社的大日子,他也想看看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戴琳能有怎样精彩地表演。虽然他并没有教戴琳很多东西,这两年,库万几乎不参与稿子的事儿了,但他确实曾经带给戴琳帮助,在报社同事儿们的眼里,戴琳就是库万的人。库万也认为自己到场,目的就是给戴琳壮壮声势。

    那天的现场很火爆,在那个大厅的中间搭台子建了一个高约一米的台子,摆出了一个方型的场地,灯光很亮,投射在直径9米的圆圈,沿9米圈内有1米宽的红色区带,红色带以内的区域(直径7米)称为中心比赛区。中心的红色圆圈直径1米,是路演比赛参赛选手站立的地点。

    这完全是按国际摔跤的场地设置规则设置的,那个肥胖高大的副社长憋了很长时间,才想出了这样的方案。

    在方台周围的一米处,面向观众,由三面广告墙围着,上面是本次路演活动的赞助广告。商业化的气氛很浓,就连这广告位的策划,也是依照着摔跤比赛设置的。副社长的生活一直就是摔跤,从未走出那个视野。

    社长和女书记一左一右陪同着市的上领导沿着中间的红地毯进入会场,领导注视着中间的场地,没有说话,但微微皱了皱眉头。

    为了给领导留出足够的空间,社长和书记只好踩着经地毯的边缘,一只脚踩在红毯上,一只脚踩在瓷砖贴的地板上。社长的眼睛没有看中间的那块场地,他只是注视着领导的表情。

    此刻,他看到领导的表情稍显不悦,心中一阵紧张。

    此时,他们走到了第一排,女书记给大家示意,整个会场里响起了掌声,并渐渐响亮起来。

    一行人走到观众席的最前方,那里摆了一排桌子,桌子上放置着湿巾、座次牌、一杯茶水。那是会议的标配。

    随着热烈的掌声,走到桌子里面的领导,转过身来,面向观众摆手示意。先前,领导皱着的眉头舒展了,看上去心情比较好。

    社长急忙问现场的人示意,意思是要话筒。吕慕楚作为当天活动的赞助商,居然这时候跑上前来将话筒递给社长。

    这个肥胖秃顶的社长看到吕慕楚眼生,觉得有些意外,而在递上话筒的同时,吕慕楚把自己的名片也一并递了过去。

    社长看到那个名片,没有说话,也没有细看,直接将名片塞衣服的口袋里,此刻,他顾不上认识一个陌生人。

    社长将话筒拿在手里,面向观众:先生们、女士们,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是个好日子,今天是个大日子,今天,在大家的见证下,市晚报社将迎来重大的改革,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在百忙之中前来莅临指导的市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

    此时,掌声四起。

    下面,请市领导讲话。

    市领导接过话筒:大家好,我只讲一句话,今天是属于选手的表演,我们都是观众,希望她们给我们展示自己的风采!

    观众们掌声雷动。

    这时,女书记接过了话筒,宣布路演活动开始。

    路演活动开始之前,戴琳、刘岚等一票选手还在后台化淡妆,他们要拿出最好的状态,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这个活动也一样是要登报、上当天晚上的新闻的,是报社改革的第一天,报社整体形象对整个城市的集中展示。

    可是袁散和他的兄弟们却在后台外边的走廊里合衣而卧,抓紧时间睡觉,就算是小小地打个盹儿,对他们来说,也是珍贵的。在大家到来之前,他们把台子重新加固了一遍,把吕慕楚连夜加工出来的广告牌子,固定在台子前一米的三角架上。即使是路演开始,他们也不能回去,他们得随时准备应急,指挥他们的就是五大三粗的副社长。路演结束后,他们还得负责把这些台子、牌子全部拆掉,拉走。保持顶楼的一尘不染。

    社长给市领导汇报,这次的路演活动资金全部来自赞助,没有用财政一分钱,而且他有信心能取得成功,能向社会各届展示报社新闻人良好的素质和形象。

    社长在政界游弋多年,深知他给领导汇报的这几点,都是领导们关心的要害问题,因此,领导虽然没有明显的表态,但表示挤出时间参加这个活动。

    社长的胖脸上几乎笑开了花,他知道,这其实就是领导在肯定自己的工作了。

    但此刻,领导对这个场地的设置却不满意,但领导就是领导,并没有立即表态,也没有纠正指出,只是在心里纳闷儿,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路演没有设置发言席,而搞得像个摔跤比赛的擂台似的?

    谁也没有想到,第一个出场发言的人,既不是戴琳,也不是徐岚,而是那五大三粗、身材魁梧的副社长。

    他走出来的时候,社长着实捏了一把汗。他深怕这个平素不说话的副社长惹出什么事端,然而事实告诉他,他担心多余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若叫眼底无离恨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若叫眼底无离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若叫眼底无离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若叫眼底无离恨》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