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渌水亭联词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一世清梦浮生第3章 渌水亭联词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回到了纳兰府,还不太敢相信掉下了山谷的那一段奇遇是真的,可是这一切却不由得我不信,于是有些隐隐怀疑我的伤好的那么快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很久还是不可置信。

    休息了一段时间,看天气不错,便出来解闷,又习惯性的换上了一身男装装成一个风度翩翩的小公子,也好受到京城各大美女青睐的眼神围攻,简直是不亦乐乎!

    今儿天真不错。

    和风煦暖,纸鸢漫天。

    出门忘看黄历,一出门便看到路上因受惊失控的牛车向我冲来,险些踢到我。可更恐怖的不是被牛踢到。而是我被人一把拉在了马背上,一下子跑出老远。

    一下子伪装的风度就瞬间扫地,一身华丽的贵公子样也一下子变得很是狼狈不堪。

    上次出去玩掉下悬崖遇到了个神仙,这次被马掳走,哦, 不,被马上的人掳走又会遇到什么呢?

    我不顾我身上的这身男装,拼命的叫着:“啊!啊!”

    自己被这么快的马颠的混身都痛,我回头去看那个马背上的人,是一个约有十二三的少年,且气宇不凡,英气十足,只是身影有些眼熟而已。但是却只管策马颠簸,毫不管我。

    我对他喊到:“喂,你究竟是什么人,把我带得那么远,你能不能把我放下来呢,你的马那么快,我快被你颠死了。”

    马上那人只是冷冷的回答道:“我救了你一命,你不但不感谢我,还埋怨我。”

    我听了这个差点没死过去,说道:“好,谢谢大侠救命之恩。现在我安全了,你就把我放下来吧,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与少侠就此别过,后会无期!”

    他回头白了我一眼,没有再说话。马已经奔跑了好远了,都出了京城,进入了一片树林中,他拉紧缰绳,让马停了下来。“吁……”然后把我往地上一扔,依然威风的骑在马上调转着马头回来看着我。

    我坐在地上抬头看着他,突然我们异口同声的说道:“是你?“

    对,没错,他就是我和棠影初次见面那天认识的小公子,他也立马认出来了穿着一身男装的我了。

    “呵呵,以后不要再穿男装了,一点都不像。”他爽朗地笑道。

    我看着他气道:“哼,不像你还那么鲁莽,一点怜香惜玉之心都没有啊。”

    “好了好了,我的错。姑娘大人有大量,就原谅我吧。不然,你要我怎么补偿你只管直说,能办到的我定然义不容辞!”说完他对我又是诚恳的一笑。

    我看到他那个样子,心中的气已然消了大半。看着今天天气那么好,眼前的又是这么一个英俊潇洒的少年公子,可别辜负了这大好时光。心头觉得有趣,便想要一试,抬头对他说道:“既是如此,你可愿陪我去一个地方?”

    “去哪里?”他问道。

    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渌水亭。”

    他却迟疑了,镇定的问道:“纳兰明珠家的别墅?你去哪里干什么?”

    我哼道:“你问那么多干什么,不想去直说啊。”

    他看着我这副样子,笑着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俯下身子对我伸出一只手,我愣了一会儿也对他笑了一下,把手递给了他,他一把拉我上马,坐在了他的身后。我们两个悠悠然的在马上往不知名的地方而去。

    就这样走了一段,我越发心里没底,忍不住开口问道:“喂,我可不认路啊,你最好带清楚一些。”

    他笑道:“不认路还去。看来是指望我了。放心,我虽然没有去过,不过我还是知道在哪里的,总会找到的,相信我。”

    渐渐的,马的速度还是快了起来,不过也比刚才来的时候好多了。疾驰了半晌,才慢慢的降了下来,怕是快到了。

    远远看到一副不同平常的乡野村风,水边的茅草屋,芦苇荡,水边的小舟,江边小亭。毫无凡尘俗世之影,毫无盛世荣华之贵。赶到时,已是残阳半斜黄昏中。

    “这就是玉泉山,这道河,是玉河。”他伸手指给我看。我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夕阳西下,残照斜阳,落日未尽漫天红,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美不胜收。使人感叹,在这里,一切尘间琐事都烟消云散,难怪纳兰容若喜欢在此地与友对酒吟词。

    抬头竟见远处时而有大雁振翅徘徊,我不禁轻声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阵清风吹过,大概是在荒野之中,我不禁感觉有些寒冷,身在一旁的少年看出来了,解下身上的黑披风,从后面帮我披上了。

    忽见苇荡后有人影移动,我们向那里寻去。发现亭中居然有个人,时而俯身大笔一挥在石桌上的白纸上写着什么,时而在亭中,似醉非醉,亭中确有几坛好酒,一副古琴,我身边的少年看着不禁停了脚步,我独自往前走去。他的身影好像一个人,在此处,莫不是纳兰容若现身?不,哦,那是纳兰揆叙大人,他怎一人在此?我离亭子越来越近,不觉有几声悦耳的古筝声入耳,琴音清亮,却时有悲凉。

    我无声的走上台阶,进入亭中,就立在他的身边。“纳兰大人独自在此作诗?”伸手自觉的拿起石桌上他的诗稿。他回头一看是我,竟是他府中整日熟悉不过的我,即使是一身男装,也难叫他意外。他叹了口气说道:“都是以前的诗词作,今日心情烦闷,却毫无灵感,故只能弹琴饮酒,解满心之忧。”说着顺手拿起酒坛狂饮几口。

    我看着稿子念道:“塞外咏灯花,雀桥仙,霜凋野卉,风摧林叶,烂漫灯花兢吐。萧条毳帐耿秋宵,偏自伴,个人凄楚。 金虫耀彩,银缸留焰,膏火便同甘雨,试将好事验明朝,漫屈指,归期暗数。”

    我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大人词作怎如此悲凉呢?”

    纳兰揆叙只管看着远方静静饮酒,不觉说道:“人生几何?何喜之有。”

    我顿时默然,但想到以后雍正继位之后的情形,想到这位纳兰揆叙大人的墓碑上竟会是“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就悲痛万分。

    正想着,那少年一面道“好词!”一面走进亭来。

    纳兰揆叙回头一看,竟迅速俯地请安说道:“臣纳兰揆叙给十三阿哥请安。”

    我却竟然呆住了,心里说不出个滋味,竟不知是喜是忧。但是震惊是必须的。

    他居然是十三阿哥,我的天啊!

    纳兰大人在地上拉我的衣角说道:“雪嫣,还不快给十三阿哥行礼?”

    我依然傻傻伫立着看着所谓的“十三阿哥”。难怪会是这样一个器宇不凡的公子,可是,为什么会是十三阿哥。我刚才还敢那么对他,我简直是吃了雄心豹子胆!

    十三阿哥看着我的样子笑道:“免了,既在宫外,便无君臣。”还自觉的拿起一坛好酒恣意饮起。然后欣赏着说:“此景真是秀丽脱俗!纳兰大人家拥有此处竟好胜万千山水。”

    纳兰揆叙也笑着说:“让十三阿哥见笑了,不过是一俗山恶水,哪儿有那么好。”

    十三阿哥听后竟哈哈一笑说道:“看来竟是我不知所云了,此处真是俗到深处不觉俗!“

    纳兰揆叙听后更是爽朗的一笑说道:“好一个‘俗到深处不觉俗’!只因臣兄生前时常来此地与友对酒吟诗,皆能出惊世之作,今日臣效仿臣兄来此作诗,却毫无情绪。”

    我不禁看呆了,眼前的景象是真是假?一个阿哥一个臣子,借着黄昏在渌水亭中竟相谈甚欢,毫无迁迎之意。十三阿哥是四阿哥的人,而纳兰揆叙则是八阿哥和大阿哥的人,他们,竟也有今天。因为在此处,没有皇权,没有斗争。然而到了外面,进了皇宫,他们还能如此吗?十三阿哥俊朗的身影不觉渐渐在我眼前变得模糊,有朝一次竟会落魄的被囚禁而不得自由。而历史上说,此番劫难,竟与眼前的这位揆叙大人有关?会吗?他会吗?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他们不是很好吗。纳兰大人是个忠臣,却是为人之臣,忠人之事,难道他真的会为八阿哥去做一些事情?不,我不想再去想了,历史太残酷了,这才刚开始,我却已经有些接受不了了。不觉将眼光转向天边,又是一副崭新景象,让人叹为观止的,竟是落日!我不由自主的向前走去,手臂抬起远远的指去,说道:“看,那是落日!”

    我们三人皆向天边望去,这里的落日,美极了。又是一阵沉默,然后就是纳兰揆叙感叹的笑声,说道:“没想到今日竟会和十三阿哥在这渌水亭看落日,竟会是我们三人。”我们相视一笑。

    如果他们都知道了自己的结局,还会这样选择吗?我无奈的想着。

    “野色湖光两不分,碧云万倾变黄云。分明一副江村画,着个闲亭挂夕醺。”我浅浅吟道。

    纳兰揆叙大人惊奇回过头来看我说道:“你竟然知道我臣兄的诗!”

    我亦笑道:“纳兰容若的诗流传千古,谁人不知?曹寅曾言‘家家争唱饮水词’,我又如何例外。”

    十三阿哥接而笑着吟道:“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纳兰揆叙仰面笑道:“林下花台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霄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我复吟道:“夕阳谁唤下楼梯,手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筏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我脸一红,这首词把小儿女的心态写得很直白,换句话说,就是太肉麻了。

    十三阿哥看了看我,又接道:“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容若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纳兰揆叙又吟道:“风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信得羽衣传钿和。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霖铃。”

    就这样,我们不知说了多少,从平常到悲伤,渐觉心伤。

    十三阿哥吟至:“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我连忙打住,说道:“十三阿哥有何心事吟此悲凉之词?”

    他慌忙笑道:“没有没有,只是这词太过悲凉,不是我。我今日本心情大好,没想到此时却……”

    纳兰揆叙说道:“那就到此为止吧!断不可再吟了。”

    说着把手中的酒坛洒向地面,说道:“今日我们三人在此,也就当祭奠我那才华横溢的亡兄吧。”

    十三阿哥听了此言,也把酒洒于亭中地面,我素不沾酒,却也拿起酒坛独饮几口,洒于地面。

    “今日跟纳兰大人在渌水亭相谈甚欢,不禁诗性大发,就以景寓情,让胤祥作上一首。”纳兰揆叙把四个柱子边悬挂的灯逐一点上,把这个亭子照得很光明。

    只见他俯下身,大笔一挥,写下“夹道千行苑柳斜,青青芳草衬晴沙。春风十里西郊树,开遍墙头处处花。”

    这一夜,好生感慨。这一夜,不愿忘怀。他,竟然是十三阿哥胤祥。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一世清梦浮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世清梦浮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世清梦浮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世清梦浮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