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旅游(2)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重生第七十九章 旅游(2)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七十九章旅游(2)

    红崖古迹

    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龙爪村晒甲山

    红崖古迹(红岩碑),被誉为“黔中第一奇迹”,是黔中瑰宝,神秘天书。它显现于赭红色的崖壁之上,实为千古之谜。自明朝弘治初年被发现以来,迄今500年来尚无一人能够真正地破译,有研究者认为,“红崖天书”的神秘性完全不亚于古埃及的金字塔、秘鲁纳期卡地画、巴比伦空中花园等世界奇迹。

    红崖古迹(又称红崖碑,红崖天书)位于安顺以西50公里黄果树晒甲山上,为我国八大神秘文字之一。一壁长达百米,高30米的巨大浅红色石屏上,有二十余个铁红色字,非阴非阳,非籀非篆,非楷非隶,排列不齐,错落差。奥妙难解的文字,从明代至今,若干中外专家学者亲临考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光绪年日本学者德丸作藏,德国学者柏如雷?弗岗海尔等考察后认为这一遗迹“含有绝对的神秘性”。近年来的“红崖热”,又引起国内很多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字家、民族学家以及外国的一些汉学家的极大兴趣,并着力于红崖研究,但均无定论,红崖古迹是为“千古之谜”。

    是谁在这荒山野岭开凿石壁?是谁在壁上写下了如此文字?这些文字记录了什么故事?至今仍没有答案。

    龙宫

    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马头乡龙潭村

    山林幽深、泉水叮咚、野鹿出没、瀑布如帘,龙宫的传说和神奇牵引着无数人的好奇心。龙宫有着全国最长、最美丽的水溶洞,还有着多类型的喀斯特景观,被游客赞誉为“大自然的大奇迹”。

    龙宫风景名胜区位于安顺以南27公里,以山奇水奇洞奇见长。龙宫风景区是以暗河溶洞为主称奇、并集旱溶洞、峡谷、瀑布、峰林、绝壁、溪河、石林等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龙宫总体面积达60平方公里,分为中心、漩塘、油菜湖、仙人箐等四大景区。有着中国最长、最美丽的水溶洞、中国最大的洞穴佛堂、中国最大的洞中瀑布、全世界最低的天然辐射剂量率、全世界最多、最为集中的水旱溶洞等高品位风景资源,构成一幅怡然自得的人间仙境画图。

    明十八先生墓

    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天榜山马场坝

    明十八先生墓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里面埋葬着南明永历王朝内阁大学士吴贞毓等18位朝臣、内官。这段300多年前的公案,历代史家有褒有贬,毁誉不一,但古迹一直为后人哀挽凭吊。

    明十八先生墓在贵州省安龙县城天榜山下,墓区约4000余平方米,由墓区、祠堂、摩崖三个部分组成,依次渐高,四面高墙围护。墓园依山势逐级向上。墓前是一座4米高,6米宽的大石坊四柱三门,坊上刻有“岿然千古”、左右分刻“成仁”、“取义”8个大字,系贵州省著名书法家陈恒安先生补书,坊上镌刻松、梅、竹、兰花卉浮雕。墓前有小石坊一座树于大石坊之后,上刻“明十八先生之墓”7字,坊柱、坊幅上刻云龙、狮子,刻工精细,形态生动。坊后即墓,以细砖块石镶砌成圆形,直径2米,封土高2.5米。墓后两侧树有18块石碑,镌刻历代凭吊诗文,均系当代书法家的墨迹,书体各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墓区遍植松柏花木,庄严肃穆,游人至此,油然生发出一种感慨苍凉,异代同悲之感。

    荔波樟江

    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境内

    贵州也拥有引以为傲的南方喀斯特地貌,而这个珍宝的拥有者就是荔波樟江,贵州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如画的特色水景,浩瀚苍茫的喀斯特森林,峰峦叠嶂,溪流纵横,景物景观动静相间,刚柔相济,布依、水、瑶、苗等民族在此生息繁衍。荔波樟江兼有奇山秀水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国家级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境内,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它由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和樟江沿河风光带组成,面积271.3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喀斯特地貌十分丰富,喀斯特形态多种多样,锥峰尖削而密集,洼地深邃而陡峭,锥峰洼地层层叠叠,呈现出峰峦叠嶂的喀斯特峰丛奇特景观。其中鸳鸯湖、68级瀑布、水下森林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点。漳江风景名胜区内人文景观也颇具特色,有中-共“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邓恩铭烈士的故居,还有瑶麓流传至今的洞葬以及粗犷古朴、个性鲜明的民俗风情,极富吸引力。

    情人谷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阿栗村

    情人谷位于贵阳市东郊乌当区,距贵阳市中心7公里,面积6平方公里。景区山清水秀、风光独特,景区现有划船、漂流、攀岩、洞穴探险寻宝、烧烤等旅游项目,另有木屋、帐篷、上档次度假村供夜宿、露营,是情侣、家庭、朋友休闲娱乐的极佳去处。据说,1942年李四光来乌当考察第四纪冰川遗迹时,被这里的美景吸引,留连忘返而遭抢劫。情人谷以前不叫这个名称,叫显字岩。当地人们传说,这里那些石壁,如有绝顶聪明的人来此,石壁上便会显现诗文,让其阅读品味,故名显字岩。

    在千年前,情人谷两岸的深山里分别有两个苗族村寨叫地吾岭和米汤井。地吾岭后生阿山,英俊勤劳;米汤井少女阿水,多情美丽。阿山常到情人谷打柴,阿水常到情人谷放羊。他们经常隔河相见,日久生情。为了能过河和心上人在一起,阿山砍树搭桥。但河水太猛太急,搭桥的树木一次次被无情的河水冲走。焦急万分之时,一只巨龟浮现水浪之中,为阿山托起桥木,帮他过河与阿水相会。后来阿水被家里逼婚,阿山和阿水痛苦万分。为了永不分离,双双离家躲进情人谷深处某溶洞中,过着没有世俗羁拌,相亲相爱的日子。

    花溪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西南17公里花溪镇内

    花溪乃取其繁花似锦、溪水长流之意。花溪里的景色犹如一颗颗明珠,被河流贯串着,形如挂在贵阳市脖颈上的一串项链,花溪以其绰约的风姿和诱人的魅力为众多有识之士瞩目。陈毅元帅游花溪后,曾留下“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的诗句。

    花溪风景名胜区位于贵阳市南郊,面积220平方公里。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素有“高原明珠”的美誉,是贵州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景区不仅以迷人的风光见长,而且文物古迹、民族民情、居民建筑等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花溪由十里河滩、天河潭、燕楼马林、青岩古镇、黔陶孟关、高坡、小碧等七个景区组成。这些景点犹如一颗颗明珠被秀美的河流贯串着,形如挂在贵阳市脖子上的一串闪亮的项链,给贵州高原的中心城市增添了几分光彩。

    杜鹃湖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都匀市长顺县境内

    杜鹃湖,是贵州省唯一的水上杜鹃欣赏地。泛舟湖上,就进入了一个建在水上的花花世界,围着湖,仔细品味各色杜鹃,看着满眼湖水清澈如镜,心中的杂念随着船行慢慢地被洗净。到了秋天,这里则枫林似火,与湖水相映,如红霞满天,海中蓬莱,甚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逸趣。

    杜鹃湖风景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长顺县境内,距县城18公里,湖长7公里,湖水面积83万平方米,水深15至30米,库容1339万立方米。最宽水面1公里,呈树状展布,湖弯港叉分支多而深幽,湖周缓丘岭岗环绕,山岗上各种杜鹃、杨梅、松杉、枫林密布,映山红、毛栗、青杠树等灌木丛生。杜鹃、杨梅、映山红林是景区的主要特色,因湖岸岭岗上大红、粉红、白色杜鹃树密布丛生,绵延数十里而得名。湖中有山,山上有洞,洞中有泉,集山、水、泉、林、花、洞、鸟、兽于一体是杜鹃湖的另一特色。

    百花湖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朱昌镇

    百花湖,位于贵阳市西北面,离贵阳市区22千米。1960年建坝修建“百花水电站”,1966年7月竣工。原是水力发电、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三者综合利用的人工湖。坝高48.7米,坝长320米,蓄水量1.3亿立方米。景区总面积83平方千米,其中湖水和岛屿面积14.5平方千米,岛屿108个。百花湖以岩溶地貌和湖光山色的自然景观为主体,湖汊多、岛屿多,湖中大小岛屿100多个,秀、幽、雄、奇,加以民间传说、历史遗迹较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百花湖风景区处于黔中冬暖夏凉的气候圈内,是优良的避暑胜地。湖区一串孤峰低岛,把百花湖划分为中湖、南湖和北湖。中湖湖面开阔,碧波万顷;南湖狭长,两岸奇峰连绵;北湖山重水复,岛多湾奇。整个湖面清澈平静,环湖山峦重叠,白云缭绕。游船在湖岸的峭壁和岛屿中穿行,令人百看不厌。风景区有游览景点50余处,现已开放的主要景点23处。

    西江苗寨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36千米处。这里居住的是苗族西氏支系。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顺山势而建,又连绵成片,房前屋后有翠竹点缀。吊脚楼多为三层,基座以青石、卵石垒砌,一层圈养牲畜,二层住人,三层为粮仓。居住层有长廊,围有木栏,设有长凳,苗家姑娘多在此挑花刺绣,人称长廊木凳为“美人靠”。

    苗寨以青石板路串连,枫树成林,枫香扑鼻。西江位于贵州凯里市的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是凯里周围规模最大的苗寨,约有1000多户人家,所以称为“千户苗寨”。

    镇远古城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

    镇远古城群山耸翠,诸水流青,是融合了多种民族、多种宗教、多种文化的文化名城,是一座散发着宽容、自在、和谐的古城,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众多瑰丽的文物古迹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城内聚集有青龙洞、中元洞、和平村、吴王洞、四宫殿、天后宫、古城垣等人文景观。其中以青龙洞为代表的古建筑群,即佛教、道教、儒教文化为一体,依山傍水,布局和设计别具特色,是贵州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舞阳河自西向东呈“s”型蜿蜒贯通全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独特的太极图古城风貌,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

    肇兴侗寨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乡

    “白云深处有人家”非常形象的描述了肇兴侗寨,肇兴侗寨是全世界最大而又最古老的侗寨,这里古老而神秘,居住着中国56个民族中“最善唱歌”的民族--侗族,处处飘荡着天籁之音,建筑布局巧妙,花桥、鼓楼、溪流、吊脚楼相间……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800余户,4000多人,号称“黎平第一侗寨“。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外阡陌交织,一片田园风光。寨中房屋大多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肇兴最大的特色是五团各自建有鼓楼共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分布在肇兴乡各处。

    青山界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黎平、剑河三县交界处的乌下江北岸

    青山界素有“西部小**”之美誉,这里山势起伏波澜,土地辽阔,特产丰富,既有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又有古朴的民族风情和宝贵的文物古迹。

    青山界素有黎、锦、剑三县屋脊之称,主峰称为龙干山,海拔1344.7米,山顶地势平缓,九十九天池在五万亩的天然草场中,如珠如云,周围蝶飞蝶舞,曾媾林丛,群芳争艳遍地馨香,时而茫茫白雾,填寒谷;时而云消雾散,山峰露谷。光线斜射在水面上,金光闪烁,胜似天上星晨。山势起伏波澜,土地辽阔,特产丰富,既有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又有古朴的民族风情和宝贵的文物古迹,极具科研和观赏价值,更是人们开展生态旅游,满足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佳境。

    花了近一月的时间,绕了一个大圈,终于游完贵州境内的二十四个有名的地方,到铜仁在铜仁一家宾馆洗脚一晚上,归船山沟不在话下。

    ...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重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重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重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重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