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黑市惊现琉璃镯(下)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寻宝轶事第九十一章 黑市惊现琉璃镯(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当夕颜回到2号厅的时候,拍卖已经开始了。现在介绍整件器物的特点。

    因为这是黑市今年的第一次营业,所以聚集的宾客非常多。而今天拍卖会只有一件珍宝,就是这件西汉缠金丝琉璃镯,真可谓是众星捧月了。

    也正因为这次只拍这么一件宝贝,所以拍卖的时间拖得很长,前期一直在介绍这件艺术品的珍贵。

    琉璃,又称玻璃。地中海东岸的玻璃匠早在罗马帝国时期便已熟练掌握这种工艺,他们特别喜欢在非常薄的器皿上缠贴多道同色或不同颜色的玻璃丝作为装饰。然后逐渐传到古波斯。

    西汉的张骞通使西域以后,琉璃器材陆续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中原地区。

    由于琉璃器皿的烧制难度极大,掌握不好火候,极容易形成绷断和炸裂,而我们国家的技术又很难达到如此高的要求,所以在古代,这些琉璃器皿的价格远远超过了黄金。

    只有少量贵族和皇室才能享有琉璃制品。其余的琉璃器皿也都被藏于寺庙地宫中,供奉释迦牟尼,从而琉璃瓶便逐渐演变成了舍利瓶。

    .

    .

    在我国唯一供奉着释迦牟尼真身佛指舍利的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20件比较完整的琉璃制品,这在当时都是与武则天皇帝的衣服,与李唐皇室享用的珍品同等级的,由此可见,琉璃在古代中国的地位。

    而即将要拍卖的这件珍贵的艺术品,更是稀世珍宝。

    首先在刚刚通达的丝绸之路,运输依旧是非常不便,能够从此处传送过来的琉璃器皿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相对来说,西汉的琉璃器皿比其他任何时候的琉璃艺术品都要珍贵许多。无论是国内各大博物馆还是国际市场,能够看到的精美绝伦的完整的西汉琉璃制品都是屈指可数的。

    此件琉璃镯还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它,通体呈宝蓝色,微透明,光润如玉,质感均为一体状。蓝中带有白斑,呈环形。环体较厚,环体剖面呈棱锥形,抛光平滑光洁。

    此镯造型又名,三才镯。它是战国至汉代贵族手环手镯的经典造型之一。因其表面及内外侧被琢出三个平面,每面各代表“天”、“地”、“人”,并象征着三者的和谐统一,故名。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琉璃镯子的中间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条螺旋缠绕的纯金丝,在琉璃通透的映衬下,显得非常华美。

    这样的艺术品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目前没有出现过任何如此这般的工艺。

    且不说西汉时期我国开采黄金的产量极其有限,连普通的金器都是指甲盖大小。而且就连缠金丝进入整个琉璃镯内部,这样的工艺都是想不到我们的先人是怎样做到的。

    难怪今天只有一件艺术品拍卖,这件琉璃镯绝对是撑得起黑市一年开张大吉的台面。

    “翊,你说这件东西能拍到什么价格?”瞿麦也按捺不住此刻激动的心情,与底下的其他人一样,都在纷纷猜测最后的成交价。

    “嗯...大概六百万左右吧。”慕容翊思索了一下回答道。

    “那么低的吗,我感觉能过千万啊。”瞿麦的心理预期明显比慕容翊高了不少,不过他也就是从当时稀有和其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来判断,具体西汉的艺术品,还是慕容翊更了解一些。

    “因为目前国人对琉璃器皿的认知度不高,觉得它是玻璃,就不会觉得值钱...好多人往往以材质来对艺术品定价...所以这样的艺术品在国内市场会非常吃亏。”慕容翊简单地说了他的想法。

    .

    .

    就在众人在底下小声议论的时候,拍卖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卖家上来讲述这件艺术品的今世传奇。

    简单来说呢,就是将这件东西洗白。免得众买家都觉得这宝贝来路不明,不敢轻易下手,会有无妄之灾,有可能还会触犯法律做牢。

    “各位老板,大家好。我是这件西汉的,缠金丝,琉璃镯的主人。我姓叶。”上来的是一位瘦高的中年人,长得很普通,穿着也是很一般,这不免使这件宝贝的光芒黯淡了许多。

    瞿麦倒是没注意这些外表的东西,但是他觉察到了一丝诡异。那人尽管说的是普通话,但是仍旧有点奇怪,这口音有点似曾相识。

    是龙泉人!

    这龙泉版普通话,瞿麦还是能够分辨的。

    那么,也就是说,这件宝贝如果是今天白天的那个墓主人手上戴着的宝贝,那么断腕的事就说得通了。而且龙泉宝刀非常有名,随身带着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远在ZJ南部的龙泉人,为什么来到ZJ北部的余杭来盗墓呢?难不成是龙泉生了什么变故?

    瞿麦不断地在脑海里分析着这些逻辑。他现在很想走到前面去告诉岩风,白天的火药炸膛,极有可能是龙泉人干的。

    瞿麦向坐在前面的岩风望去,只见他正在跟旁边的地产大亨聊着天,也不知道他注意到这个细节没有。

    拍卖会的流程仍在继续。这位姓叶的龙泉人仍在诉说着这件宝贝的故事。

    “它是我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是我们叶家的传家之宝。我家祖上在清代都是当官的,这个是我的曾曾祖父当时从京城的被贬大官手上以十万两黄金买来的。”

    其实洗白的过程无非就是敷衍一下众人,为了以后应对媒体或是社会关注时候搪塞用的。谁都知道这样的宝贝,只可能是墓里出的鲜货。

    说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已经是胡话,不可信了,更何况,这样的极品宝贝,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早前能够被人所看见,怎么可能连零星半点的记载都没有。而且还藏于一个普通人手中,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当然,懂货的人一看便知。

    .

    .

    即将进入最后的拍卖环节了,这时候夕颜匆匆跑了回来,碍于还在拍卖会,她只好小声说,“瞿麦,若歌不见了,我前前后后都找不到她!”

    “啊?”瞿麦一听,看向慕容翊,“要不你打打她电话?”

    “没事。”慕容翊示意他们安静一点,“她刚才给我发信息了,回西安去了。”

    夕颜诧异,赶紧坐在位子上,“现在?这个点回西安?你们吵架了?”

    慕容翊虽然也很惊讶若歌为何突然给他发了个信息说她先回西安了,但是转念一想,她在西安的身份必定是不一般的,能出入黑市这种场合的也不乏很多有头有脸的人,她刚才一定是遇到认识的人,把她带回西安了。

    所以他收到信息后,也回了一条,“一路平安”。

    慕容翊笑道,“那丫头神通广大着呢,不用担心。”

    瞿麦想起在西安的时候,若歌身边还配着两个保镖,此时只有她一个人,该不会真出什么事吧。他看向慕容翊,“真的没事吗?”

    慕容翊知道瞿麦在想什么,笑道,“你想象力会不会太丰富了一点,真没事。”接着,他又说,“她八成是被她爸的人看见,给带回去了。”

    夕颜听到这,才松了一口气。

    慕容翊摊开掌心,殷红的唇印还停留在上面。他失笑,难道是真的伤到她的心了?连当面道别都免了?

    .

    .

    “好,各位,现在开始此次拍卖。西汉缠金丝琉璃镯,请喜欢的朋友出价,我们的起拍价是五百万!”站在大屏左侧的拍卖师以中气十足的声音说道。

    “五百万起拍。这有点高啊。”还没等瞿麦说完,就有后排的老板举了手。

    “好,左后方的朋友五百万,还有比他高的吗?”拍卖师看到了以后,果断回应。

    这时候又有三个人同时举手。

    因为上百万的拍卖,每次加价的幅度是50万。上千万的则是100万。所以拍卖师连续加了三次,当前价格为650万。

    这时候第一排的裴总喊了声,“800万。”

    这场拍卖从此刻起,正式进入高潮。

    “850万。”“900万。”“1000万。”

    竞价声此起彼伏,不一会儿价格就飙升到了千万。

    这时候头排坐着的船运大亨单晓蝶也加入竞价了。一千一百万!

    果然,女人还是挡不住首饰品的诱惑。

    接下来又是一顿厮杀。价格到了一千八百万!

    这时候竞价的人已经很少了。拍卖师也在等待新的价格刷新。

    “一千八百万一次。”“一千八百万二次。”

    “两千万。”

    全场一片哗然。

    出价的是坐在前排中间座位的岩风。

    这也着实让瞿麦大吃一惊。且不说他是不是知道这件镯子极有可能是白天墓里的那件,就算是能出得起这般价格的,也绝非等闲之辈。

    “两千一百万。”前排的一位老板再次出价。

    “两千二。”岩风又喊了一次价。这次没有人再跟了。

    最后以两千二百万由岩风拍得。

    散会之后,瞿麦本想找岩风聊两句,但无奈他身边围着的人太多,瞿麦也只好悻悻离去。

    .

    .

    “翊。”走出了2号厅后,瞿麦对慕容翊说道,“咱们明天去一下龙泉吧。这事让我觉得很奇怪,这龙泉人怎么会来余杭抢地盘。”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这不太正常。”慕容翊回应道。

    “瞿麦,能不管这些闲事吗?这事与你没关系啊。”一旁的夕颜倒是插上了话,她显然是担心瞿麦的安危,另一方面她也逐渐明白,这些事原比她之前想的还要复杂。这可能是个很大的局,她不想他涉及太深。

    “颜颜,别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我们只是去看一下,了解一下情况。何况龙泉那边一直给我提供货,网店靠这个也赚了不少。这次也当时再去进点货,每次通过微信买货,快递寄货还是有点麻烦。”瞿麦解释道。

    夕颜也知道多说无益,索性也就不说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寻宝轶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寻宝轶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寻宝轶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寻宝轶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