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魏延论策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季汉风云录第六章 魏延论策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按照此前商议的结果,朱儁替刘备作檄文——檄文就叫《为征东檄扬州》。

    这篇檄文当然带有强烈的战斗意味,所以首先仍然是强调了汉朝朝廷的正统性——“应天合人,承运立统,奄有天下,几四百年”。虽然经过了黄巾之变,百姓们对汉朝的正统性有所怀疑,但无论是士人还是普通百姓,认为汉朝有天命的依然为数不少,所以这是必要的。

    然后,朱儁又在檄文之中回顾了一下袁家的光荣历史——“袁氏受恩四世,累至公卿,辅国安民,威惠素著,海内莫不敬重”。然后笔锋一转,开始抨击袁术的罪责——“术既深荷国恩,即更兢兢业业,思有以报。岂料术倚仗强力,攻杀守令,窃据州郡,幽禁公卿,僭任官吏,以至于一州萧条,百姓离散。谋反之行未彰,篡逆之迹已显。‘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后笔锋再转——征东善战,忠恪义烈。将用贲、黄、育、获之士,率数十万精锐之众,以讨悖逆之贼子。

    然后笔锋又转——术虽恶极,百姓可悯,故不即动兵,着令袁术于四月十日之前,自行骠骑将军朱儁处服罪,那么只罚为庶人,没家产,流放交州,其家可免于株连。如若不然,大军南下,擒于天子驾前,处以极刑,夷其族,党羽皆诛灭!

    朱儁做官用法严厉,不容人情,不过在王翊等人的力劝之下,还是给了袁术的那些党羽洗脱罪名的机会——“术之党羽旧从,有能缚术来降者,用为二千石,封列侯。能弃术而投诚于军前者,过往之罪不究。”

    最后,朱儁在檄文中写道:“大军若到,吏当投降,民各安堵,不得附逆,如有违犯,视同贼党。扬土吏民,擒术来献者,赏千金,封千户侯,列二千石。”

    写好了檄文,众人过目,略作改动,即发到记室抄送,传递扬州各郡县。

    在檄文之外,朱儁又写信给自己的长子朱皓、故交刘繇,让他们在徐州、豫州动兵之后,出兵牵制袁术的后方。

    这些事情对朱儁而言不过举手之劳,片刻完备,刘备谢道:“倘若淮南得平,朱公当为首功也。”

    朱儁笑了笑,道:“老夫能做的,仅仅如此而已,其他的,便需要玄德努力为之了。”

    刘备拱手道:“朱公放心,备必定不让朱公失望。”

    他又转向王翊,道:“朱公在豫州募兵,子弼要全力配合,如果子弼出兵之后,募兵之事还未完成,则留守官吏亦应全力配合。”

    王翊领命。

    三月二十日,刘备动身返回谯县,临别再三嘱咐道:“豫州是我等根本之地,子弼务必要将豫州的防务安排妥善。虽然袁绍认可了我领徐州的事实,但是那只是因为袁绍鞭长莫及而已。荆州的刘景升有内忧,当不会轻易北上。这些日子,吕布在宣高等人的策应和我方的支援之下,形势稍有好转,但是曹操已经收复了东郡大部,济北、东平也先后回归曹操的控制,不久之后,曹吕之间必将再战。”

    王翊道:“曹吕纵然交战,那也应该是我们发兵之后的事情了,那时翊不便处理豫州之事,还是交给子敬处置较为妥当。”

    “嗯。”刘备点头道:“子敬明于大局,我很放心,若无意外,他已经交割了郯城的事务,明天就能赶回谯县,那时就可将留守之事交给他接手,子弼可专心于南向军事。”

    王翊奉命,又道:“前些日子,宪和从荆州带回一名勇士,姓魏名延,表字文长,有大将之风,我已任命他为部下军司马,特此向明公报知。”

    刘备哈哈一笑,道:“往日子弼遇见得力之人,都是先举荐给我,然后再加以任用,怎么这次就自己留用了呢?”

    王翊尴尬了一下,道:“管平、徐勉二人虽然勤恳谨慎,但是不是做大将的料,下官手边就缺一个可以管事的人。魏延多机智,有勇略,又知兵法,是个可造之材,以后可以为翊统率军队,那样翊就可以抽出时间,专心于其他事情了。”

    刘备点头,道:“既是勇士,我当一见。”

    王翊大喜,道:“明公请!”

    一行人纵马到军营,下马入营。此时王翊所部征募的新兵大都已经到达,正在编组成军,故而营中比较纷乱。

    王翊引着刘备,直接找到了魏延的营区,大叫道:“文长何在?”

    魏延挑帘而出,见是王翊,连道:“末将见过校尉。”

    王翊笑了笑,道:“我给你的兵甲器械,你可满意?”

    魏延没注意到一边的刘备,哈哈大笑,道:“满意!太满意了,甲坚兵利,校尉厚待,我当誓死以报!”

    王翊面皮一抽,道:“文长且莫急着高兴,这位便是刘使君,文长且先拜见!”

    魏延对刘备闻名已久,崇敬不已,当下拜道:“末将魏延,拜见刘使君,请恕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刘备摆了摆手,笑道:“无妨。备听子弼说,文长有智略胆勇,通晓军事,不知可否为备演习武事?”

    魏延大喜,道:“明公请登台,末将这便令击鼓聚军。”

    片刻本部人马聚齐,不多不少,刚好一千人。

    刘备站在台上,看魏延所部盔明甲亮,枪刀耀日,士卒精练,行列严整,士气高昂,道:“文长真善治军也。”

    魏延逊谢了一下,道:“请为明公演阵。”

    刘备准许,于是魏延挥动令旗,指挥士卒变阵,进退变化莫不自如,虽然因为新兵较多的缘故,稍有混乱,但却不影响阵型的流畅变动。

    “善!”刘备鼓掌道:“文长可努力而为!”说罢,接下佩剑,道:“备仓促而来,身边无长物,此剑赠文长,愿文长多建功勋!”

    魏延跪而受之,道:“明公殊遇,末将粉身碎骨,必然报答!”

    刘备扶起魏延,道:“何必提此话?文长尽心即可。”

    又道:“备还有事,须还徐州,文长好生努力。望下次再见,文长已是校尉。”

    魏延感激涕零,直送刘备出了营门。刘备道:“子弼事多,不必再送,备去矣!”

    王翊与魏延恭送,待刘备一行走的稍稍远了,王翊方道:“明公对文长可谓青眼有加啊,文长前途不可限量!”

    魏延辞谢道:“都是校尉举荐之功。”

    王翊与魏延一同入营,道:“文长不是一般人,应该能够猜出我方将大举用兵,征伐淮南。对此,文长有何高见?”

    魏延一边走,一边道:“高见不敢当,不知此次校尉能动用多少兵马?”

    对于魏延只叫自己校尉而不称刺史,王翊也有些无奈,大约是魏延想升校尉想疯了。不过他也不计较这个,道:“关、张二中郎,以及赵都尉、梁、李二太守,加上我之本部、徐州下邳相陈元龙、广陵太守赵元达,约有七万多人。还有江南豫章、丹杨两路策应。”

    魏延一拍巴掌,笑道:“这仗简直太好打了,一拥而上,就可以把袁术吃的干干净净,哪里用得着什么智略?”

    瞥见王翊脸色严肃,魏延方在树荫下找了根树枝,画了个简要的地图,道:“校尉请看——淮上地理,城池多沿淮水分布,且常在淮水支流汇入淮水处。就好像淮水这颗树上结出来的果子,而钟离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扼守阴陵道路,从兵法上说,既是必攻之地,也是必守之地。”

    “嗯。”王翊点了点头,道:“文长接着讲下去。”

    魏延于是继续道:“袁术三面受敌,他兵虽多,亦不得不分兵使用。袁术有三必守,一曰寿春,是他治所,也是屯粮、屯兵之地,二曰钟离,是淮南屏障,三曰阴陵,是他老巢。而汝南南部的孙香,是他的羽翼。校尉南下,可以聚集部分军队,大张旗鼓,隔着淮水和钟离的敌军对峙,却用大队人马先击破孙香,彻底掌握淮水的上游,这样,进攻的时候就掌握了主动,然后可以度过淮水,进入淮南。”

    “进入淮南之后,不应该急着进攻,而应该以一部军队借助地形,修建沟堑,凭借险要,围困钟离。再以一部精锐威胁寿春,大部人马则收取各县。那时袁术必定会撤除对庐江的包围,调集军队制止我们的行动,那时我们可以高垒不战,反客为主。我听说庐江的陆太守很得民心,他被袁术围攻一年多,庐江的百姓都非常怨恨袁术。校尉可以联络陆太守,一同进兵。这样,就可以凭借优势的兵力,剪除袁术的枝叶。那个时候,即使三城难以猝然拿下,袁术也没有反击之力了。我们便可以从容围困,然后分化诱降三城的守军,至此,大事可定。”

    王翊听完,抚掌道:“文长识见,果然不凡,我会把文长的想法交给军议讨论,文长安心练兵,等待建功吧!”

    魏延笑了笑,道:“些许浅见,不足挂齿。战场之事,瞬息万变,还需要临机应变才是。”

    王翊好生勉励了魏延一番,这才离开军营。

    魏延的建议,不可谓不高明,袁术地盘小,所以兵力虽然比起刘备一方要少很多,但是仍然足以守备三城,盲目攻击坚固的城池是不可取的。但是袁术的部下成分复杂,战斗力不强,除了纪灵、张勋、桥蕤等嫡系之外,战力可能还不如刘备的郡兵,野战就不如刘备军的精锐犀利。

    所以魏延的建议,充分发挥己方的优势,而规避己方的短处,很有研究的价值。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季汉风云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季汉风云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季汉风云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季汉风云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