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身世与经历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们的洪流第一百一十九章 身世与经历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听到天王这样的欣赏宋景诗,一旁的鲁王任化邦就笑着说:“天王,您现在见到这宋景诗了,之后呢,我们就按照天王的安排,一起在这中原大地上闹腾了,您这回该放心了吧?”

    大家听了鲁王的话,都笑了。可是,卢森却说道:“你说错了,这宋景诗不能留在你们的军营里,他也不能留在这中原的地面儿之上,总之,他不应该再留在你们这里了!”

    众人闻听都吓了一跳,梁王张宗禹和鲁王任化邦更是吃惊不小,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宋景诗自己心里暗暗的叫道,完了!一定是天王嫌弃我曾经先投了胜保,后来又投奔了苗沛霖那厮,哎,看来,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是百年人了呀!

    这里大家正在暗暗的狐疑琢磨,卢森却突然哈哈大笑,说道:“你们在这中原之地,有老成持重、百战不气馁的扶王在此,有清妖闻之胆丧的‘小阎王’张宗禹,还有勇猛善战、有勇有谋的鲁王任化邦,而且,你们的手下都是百战余生的干将,有你们在此,还留着宋景诗干什么?”

    大家听到天王这话一出口,更是觉得这下宋景诗要有事了,都将一颗心提到心口上了。

    卢森却紧接着道:“朕此一番要亲自带领天国的大队人马渡过黄河,或山东、或山西,再进直隶,直捣北燕,所以,朕还要这宋景诗为朕做先锋,做朕的耳报神呢,怎么还会给你们留下?”

    啊!大家听罢天王的这番话,最初都是一愣,紧接着,明白了这是天王要重用这宋景诗了呀,就都笑了起来。

    而坐在那里的宋景诗此时汗都已经下来了。

    卢森就指着尴尬的宋景诗笑道:“你这个人,连死都不怕,还怕些啥吗?你不过当初为了躲避风头,糊弄了一下胜保,而朕听说,你在这期间,还护保了很多其他起事的队伍,这些呢,都不算什么的,你不要总放在心上,不过有一点,朕还是要教训你的,那就是你怎么会投奔了苗沛霖这个东西呢?”

    宋景诗见天王如此明白自己的心迹,已经是感动的说不出话来,现在见天王发问,就赶紧回答道:

    “哎,当年被清妖大队人马,洋枪洋炮的追击,我们的队伍连清妖的面都看不到呢,人家一排枪打过来,自己的生死弟兄们就倒下了一大片啊,心里不服啊!可是,又没有回天的力气,空有一膀子的力气,没用啊!所以,四下里观望着,当时呢,天国那边咱也接不上头绪,只是听说两淮的苗练总英雄了得,连清妖也不敢奈何他,于是,万般无奈,就带着弟兄们投奔了此人,正所谓;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吧!”

    卢森就问,“你原来可是大户人家出身?”

    宋景诗道:“哪里,在下就是奔波之人!”

    “哦,你说来听听?”卢森就鼓励宋景诗说说自己的出身和经历。

    于是,宋景诗长出了一口气,叙说起自己的身世和经历。

    宋景诗生于山东东昌府堂邑县西北五十里岗屯小刘贯庄,父母双全,弟兄三人,二姊一妹,一家十来口仅有十几亩地,不够吃的。从小虽读过一两年书,但十来岁就在附近各村庄扛小活。其后,他也经营过农民通常所经营过的许多副业,除了种地浇菜园子以外,他推车子、卖豆腐干、豆腐丝、打铁、烧窑、卖油醋、打棉花子、贩马、卖腊、做雇工、当练勇、当马队、……还贩卖过私盐。他和鲁西一般农民一样,从小就酷爱武艺。但他因为穷,无钱拜师,是偷着学的。后来为了在外边踢场子失败了,本村人怕丢脸,才允许他参加本村的场子练武,拜了乡里老三爷刘厚义为师这刘厚义后来成为黑旗军的将领之一。但宋景诗后来的师父就更多,而给他以最大影响的则是西汪村的孙汝镜。据说宋景诗拜孙汝镜为师的那天,穿的很整齐。孙汝镜看见他便叫自己妻子去挑粪。宋景诗当时就说:“我去。”孙汝镜说:“你这么干净,干这个不行。”宋景诗把衣裳一脱,裤腿一卷,跳到粪池里就挑起粪来。孙汝镜一看这人挺倔强干练,这才收他为徒。

    咸丰四年,太平天国第二批北伐军打下冠县、莘县、临清,曾两次驻军于离岗屯十二里的冠县清水镇。宋景诗曾和许多农民去迎接过太平军。而孙汝镜也就在这时和另外十几个徒弟投了军。临清撤退后,孙汝镜曾回到宋景诗所住的小刘贯庄呆了好几天。然后和太平军往南走了。临走的时候,许多徒弟都郑重地向师父叩头告别,并把他所遗下的大刀奉为珍物,相戒不去动它。宋景诗无疑地是从孙汝镜这里初步接受了造反思想。这时他已经学了全身武艺,便开始了两种新的职业:打拳卖艺与保家护院。――这是宋景诗闯荡江湖、结交英雄好汉、为造反找寻领头人物所能采取的唯一公开职业。

    咸丰十年,山东全省除去登州外“其余九府二直隶州”都普遍地掀起了抗粮运动。农民们说那时候连年灾荒,大家都是“吃糠咽菜”,“活不下去”。物价高,地价贱,扛活不值钱,地主用高利贷剥削贫农,贱价收购土地。而银价涨,地丁都按银子算;漕粮又受贪官污吏层层剥削,特别是交不上整斗的贫农,遇到一种叫“挖升子”的衙蠹,“交三斗还不够他三升挖的。”催粮的衙役叫“罗伞”,“进门先吃饭,临走要拿钱。――不给要抓人,漕粮还得照样完。”在诸种剥削压迫下,堂邑、冠县、莘县、馆陶等县农民就由大粮小粮问题,爆发了抗粮运动。所谓大小粮,是依地土的肥沃与贫瘠而规定纳粮多寡的一种等级制度,但在附加团练费捐税上地主们想将负担转嫁于贫农,竟异想天开,废除了这种等级,要大小粮平均分摊。――实际上因为捐税数字是固定的,这就等于“把小粮鼓捣成大粮,大粮鼓捣成小粮”了。县官又和地主勾结起来,贫农抗缴的就被关进监狱,“打官司又打不过地主。”这时候宋景诗站出来领着农民开展了抗粮运动。

    宋景诗本是个性情柔和,不暴不躁,好脾气,少说话的人,人家都叫他“宋丫头”、“宋妞儿”。但他听到街上人对大小粮的事议论纷纷,就说:“这也太不公平了,咱们大家不要完!”宋景诗带领着男女老少,扛着木锨、锄头、犁、耙……去到县衙门,说:“地也不要种了,种了地还不够交钱粮的!”县官没了法,临时答应了农民免交,并允许“立碑为记”。但事后马上派人来抓宋景诗。

    于是,宋景诗只得离开家。可是,这抗粮的事情确是闹腾起来了。抗粮的农民“三五一群”地在一起,“明散暗聚”,在冠县清水镇、白塔集附近的韩村、赵庄及靠近馆陶的燕儿庄一带逐渐聚集起来了;从咸丰十年冬十月到十一年的二月,农民集合了万余人,“抗官闹漕”,竖立义旗。外面都说这是宋景诗领着闹的。

    二月十九日,是民间流传的观音诞辰,各处都有庙会。宋景诗便乘机邀集了许多英雄好汉,――一部分是鲁西一带白莲教的头目们,去冠县劫牢反狱。去的人很多,但到冠县城只剩下十八个人了。这十八个人乔装改扮,装做卖柴禾的、卖艺的混进了城。半夜里在城里放起一把火,大嚷大叫:“反了!反了!”城外接应的有的颈上挂着响铃乱跑,――好像很多人马。有的爬墙进了城。城里官兵不多,闻警都开城逃去。大家打开监狱,救出许多起事所需要的人物,反出冠县,这就作为鲁西农民大起事的信号,大队人马便由此分向各州县进攻了。

    宋景诗所带领的群众,主要是参加抗粮运动的农民。但进行刀兵拼杀的农民当中有十分之六是白莲教的信徒。――这就是说:这次起事是宋景诗联合着白莲教共同领导的。从劫牢反狱事件起或者从抗粮运动起就是如此。

    宋景诗本人不是白莲教徒,但他与白莲教许多头目都有着深厚的友谊,特别是有着共同的想法,所以他们联合得很好。

    在各旗军队中,由于纪律严明,和村民处的关系好,尤其是战斗力强,宋景诗的黑旗军是特别坚强而壮大。除了一般抗粮的农民大半都在宋景诗的黑旗军里。还有堂邑、冠县一带“□花”斗争中的农民以及“私盐贩”也多参加了黑旗。“□花”是贫农捡拾地主棉田中残余棉花而与地主所雇的打手经常冲突的一种斗争,有许多领导这种斗争的人物如杨二马、夏三姑等都率领农民参加了起事。

    宋景诗自己贩过私盐,并同他们一起坐过监牢,因此他们参加起事的有数千人。另外,朝城张鲁集――全集三千户十分之九都是回民――回民们在回民地主马岐山领导之下,组织了西域回民大队,也参加起事。但因为和白莲教教义不合,便投入了黑旗军。因此,当时非教徒的群众大半都归了黑旗领导。

    当时,五旗的军兵连拔一十三座城池,占领了鲁西及直隶边境一带广大平原地区,已经突入所谓畿辅重地。杨泰和张善继并且都做了皇帝。满清朝廷大为震动,乃调兵遣将,派往山东。除了二月间由山东巡抚清盛所派来的明新步队及僧格林沁所派来的乌尔贡札布的骑兵在东昌都被黑旗军打得伤亡殆尽;新任巡抚谭廷襄在四月末也带着保德率领济南兵到了东昌。这是东路。四、五月间又派胜保督办直隶山东军务,由威县临清分三路向邱县、冠县、濮州进攻。这是西路。南路则叫僧格林沁凭着黄河之险,阻挡着渡河与捻军结合之路。五月半僧格林沁并又派遣蒙古都统西凌阿与副总管恒龄率领骑兵驻军东昌,以备北路。想用压倒的优势兵力把五旗大军镇压下去。

    从阴历四月半起,胜保由威县越卫河向东南进攻;五月中旬起西凌阿、恒龄由东昌向西南进攻。到六月十九日止,两路大军,仿佛是势如破竹,一连攻陷邱、冠、馆陶、堂邑、莘、朝城、观城七座县城和下堡寺、尖□、桑阿、白塔、幞头、岗屯、七里韩村、大李王庄及沙镇诸重要据点。而实际情况则是胜保连打七个败仗。――起义军以若干空城,换取了七次歼灭胜保大军的辉煌胜利。结果胜保在获得空城以后,倒反退到卫河以北的威县去,五旗大军追出一百多里地,整个战局改变了形势。原来五旗大军的有生力量毫未削弱,他们又在几个县城之间的许多据点里纷纷出现。特别是堂邑、冠县、临清、莘县、朝城之间一片广大地区,南起莘、朝之丈八、大厂,中经堂、冠之桑阿、贾镇、岗屯,北至馆陶之杨坟,全部为五旗军所占住。并且从莘县、朝城与观城之间突出三枝人马,反攻到卫河以北的曲周、邱县、馆陶、临清、清河一带,到达了胜保的后方。胜保这才不得不退回威县去,以保卫北路畿辅重地。

    这时出现了一个新局面。胜保军队遭受严重的损失,只换取了在被包围中的几座空城。不能再战了。而起五旗大军同样也遭遇到严重的危机。农民们说:“庄稼人打了胜仗,认为官兵不敢再来,都想回家去种地。――这一来人就散啦!宋景诗的黑旗军这时人也慢慢少了,撑不住劲了。六月初五日莘县撤退时,杨泰不幸阵亡,六月十七日张善继由朝城攻回直隶,在沙河县被擒牺牲。半个多月损失了两大头目。

    胜保利用了三个人物向宋景诗进攻:第一个是白莲教内的老资格从政,他以白莲教的首领地位劝降,利用并夸大白莲教内部矛盾以及与宋景诗之间的矛盾来瓦解头目之间的团结。第二个是张鲁集的马岐山,胜保把他的西域回民大队先收编为民团。这等于说马岐山先已投降了胜保,以西域回民大队的武装叛变来威胁宋景诗,然后劝他也同样投降。第三个是宋景诗的“恩人”王百龄,又叫王二香。

    宋景诗与胜保的谈判,大约在阴历七月底才正式获得协议,接着,清军就派他去延家营去攻打南门和西门。

    延家营的头子姓从,这从家人仗着人多势大,竟然自己重新分五旗,并且,这个从世钦并以黄袍加身,强迫从政也学张善继、杨泰之后做皇帝,结果从政气死。

    无奈之下,攻到南门和西门的宋景诗只能高举着大刀,虚张声势,把城里的人都从这里放走了。

    直到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宋景诗率领的“马队一千五百人和步队三百余人”就从白马渡以炭船安然渡过黄河天险,“反回来”了。

    清廷一听到这消息惊惶失措,慌乱万状。急忙叫直隶、山西、河南、山东各省总督巡抚以及多隆阿四面派兵追赶、堵截。不许宋景诗人马有“一名东归”!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们的洪流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们的洪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们的洪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们的洪流》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