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李典反宜城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江山入画第十五章 李典反宜城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十五章李典反宜城

    唐金虎既已降齐,子龙也就与段王子及众人告辞,要返回福城。

    宜城内的军兵在城楼自然看到唐将军所率的军兵被大理军兵包围,顷刻间就被淹没在阵。众人知道唐将军是凶多吉少了。

    唐金虎带着手下的两员将军,与段王子一起来到城门前。唐金虎对着城上的军兵喊道:“兄弟们,蜀王无道,国势已衰。我已归顺齐国,你们若是愿意跟我一起归降,那就开了城门,迎接大理段王子及众军进城,我们还是好兄弟!若是不肯归降,那我们就是敌对,说不得只能刀兵相见。”

    城上的军兵多是唐金虎带练出来的,众将也多是唐金虎的亲信,众人自然愿意开门投诚。这边城外的一切,已有人悄悄告诉了黄公公,黄公公一听,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赶紧吩咐人给自己换了衣衫,偷偷跑出驿馆,寻个地方躲了起来。

    唐金虎与段王子进城,大理军兵接防了宜城,城内原有蜀军,开到城内空旷处整编。段王子和唐金虎又去客栈接了无忧王到将军府。无忧王也是好言宽慰,让唐金虎只管安心带着旧部,与段王子一同并肩作战。

    大理军进城后,先是张贴安民告示。唐金虎也派军兵去驿馆捉拿黄公公,但军兵回报,驿馆已经不见了黄公公的踪迹。无忧王听了对唐金虎也是摆摆手说:“不要去管他,他还有大用处的!”

    然后对唐金虎交代了一番。

    那黄公公躲在城,正在提心吊胆,却就被一队军兵抓获。军兵把黄公公带到一位将军面前,那将军黄公公也认识,是蜀军的一员战将。黄公公一见忙向那将军求饶,不料想那将军居然喝退军兵,亲自给黄公公松了绑。然后请黄公公坐下,拱手施礼,对黄公公说道:“末将李典参见钦差大人,让大人受惊了。”

    黄公公倒被李典这一说,倒是愣住。李典接着说道:“钦差大人有所不知,唐金虎那贼居然要归顺齐国,如今大理军已经进城,我也不敢明着与他们为敌。但我是蜀国大将,怎么就这么投敌。正想着要偷偷出城,回到蜀军营。不想却遇到大人。”

    听了李典这么一说,黄公公也就明了,原来这李典并非也是真心归降,而是要偷出城去,回到蜀军那边。黄公公心里就是一热,摇着头说道:“李将军真是忠义,蜀王有将军这样的忠臣,实在是蜀国之幸。既然将军想要回归我蜀军,那将军想着要如何做呢?”

    李典就轻声的说道:“我的部下,都是我的亲信,也有三两千人,我若带他们走,他们是一定会随我走的。但如今唐金虎有几千人,加上大理的军兵数万人。我们如果出城回蜀营,只怕走不多远就会被追杀!”

    黄公公想了想说:“此地离泸城有多远?”

    李典说道:“约有二百余里,轻骑急行,两三个时辰可到。大人是想先去泸城吗?只是我们这样过去,泸城守军也不定会接收我们,何况我就怕还不到泸城就被追上了!”

    黄公公点点头,说:“我此来宜城,那泸城的钦差我倒认识,我给他传个消息,让他派兵出城接应我们,到时就不怕唐金虎这叛贼的追杀了。”

    李典一听,大喜道:“那大人快快修书,与泸城联系,我们也好早日脱离此险地!”

    他们正在商议,帐外有军兵来报,说是唐将军有请,要召集众将在帅帐议事。李典说声知道了,就示意黄公公待在帐内,自己转身出了营帐,吩咐亲兵,自己离开期间,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营帐。

    黄公公在帐惊疑不定,提心吊胆的倍感煎熬。一听到帐外有脚步声走进,心就提到嗓子眼。这么过了有一个时辰,才听见帐外的军兵说话:“李将军,您这是怎么了?!”

    说着,帐帘一开,李典被人搀扶着进了大帐。黄公公见李典被打的全身是血,急忙上来问道:“李将军,这是怎么了?”

    李典对身边的军兵摆摆手,然后趴到床上,长叹一声,说道:“唉,我没想到唐金虎这个狗贼如此不念旧情。当初他也不过就是个校尉,还在我手下听用,不过是得了什么时气,平步青云做了主将。他今天要我们都编入大理军,我自然不肯,大家也都不愿,只是没人出头。我就说了两句,这贼居然要把我推去出斩首。”

    黄公公站在床边,一个劲的叹息,听到这里也恨声的说:“这唐金虎着实该杀。他这是要杀一儆百,拿将军来做榜样的!”

    李典咬牙切齿的说道:“若不是兄弟们求情,我今日怕再也见不到钦差大人了。唐贼打了我二十军棍,说是要车了我的军职,我不能坐以待毙。我这就带人杀出城去。”

    黄公公听了急忙好言劝慰,说道:“将军莫急,我们还是做好万全之策,再逃离这宜城不迟。我这就给泸城的军营写信,李将军想办法派人送去!”

    李典急忙点头,说:“还是黄钦差思虑周全。我李典惟命是从!”

    黄公公急忙写了书信,用了自己的秘印,交到李典手里。李典喊进一名亲军,叮嘱他即刻快马赶到泸城,将书信交给泸城的钦差大人。

    待那亲军出去,李典又和黄公公说起适才的状况,听得黄公公是连连叹息。

    泸城的守将西门礼原是一员蜀国的老将,为人嫉贤妒能,又专喜黄白之物。当初他看着唐金虎颇有才干,却只让他冲锋陷阵为自己卖命,却不提拔他。待唐金虎送了一车金银,立马就视为心腹,借着当初齐国王爷的缘由,又力促唐金虎成为宜城主将。倒不是西门礼对唐金虎多么看,而是怕唐金虎最后抢了自己的位置。现在西门礼所处的泸城,位置极为重要,南可驰援宜城,东可支援正安关,他的城囤积了大量粮草,作为这两处的周转。

    来泸城监军的邓公公,是个老太监,他当初来泸城也是费了思量,他知道宜城、正安等处是首当其冲,所以自己决不能去。而泸城位于腹地,又是粮草重地,极有油水。他人老成精,就在蜀王面前请旨,要到最为紧要之地,自己选了泸城。

    宜城战事胶着,西门礼也只是固守泸城,不曾派一兵一卒前来驰援。现在突然接到邓公公的召唤,急忙就赶到驿馆去。

    邓公公把收到的书信给西门礼看了,说道:“这唐金虎叛国投敌,已是罪该万死,幸有忠肝义胆的将军不肯变节。现在黄公公也是情势危急,我们无论如何要接他回来,加上李将军的手下军兵,也可扩大我们的兵力。”

    邓公公话是说的不错,其实心里另有打算,他猜着大理军既然得了宜城,必然马上挥兵攻打泸城。自己来泸城十几天,西门礼私下里给了不少的银钱,他可不想白白陪着在这里受死,正好黄公公来信,他就计划着让黄公公接替自己,自己带了金银回到成城,即报了救援之功,又脱了被围之厄。所以才找来西门礼,让他尽快安排军兵与黄公公约好时间,前去接应。

    西门礼原本缩守泸城,偷偷的变卖些粮草,饱私囊,自邓公公来了,初时也心惊胆颤,但送了两次贿赂,邓公公都是笑纳不拒,也就知道这邓公公是同路人。于是更加放心大胆。现在听邓公公的意思,要接应了宜城的败军和钦差黄公公过来,邓公公却要回朝复命,心里更是大喜,如此自己在泸城的所作,那黄公公初来就不会知道。

    邓公公和西门礼一拍即合,由邓公公写了回信,交那李典的亲军秘密藏好,回宜城告知黄公公和李典将军知道。他们这边也安排好接应。

    黄公公接到书信,急忙和李典一起观瞧,见泸城那边已经安排了军兵,会在泸城五十里处接应。李典就对黄公公说道:“我的部下皆是轻骑,我们此去泸城,不消两个时辰,即便唐贼得了消息,追赶我们,到了接应的地方,我们也就不怕了!”

    两人又计议了一番,李典就悄悄传令给自己的军兵,说是要出城攻打泸城,带着本部两千轻骑就出了城。守门的大理军问询,李典依旧说是受唐将军军令,前去泸城奇袭蜀军。大理军不知道唐金虎的安排,也不好细问,就放他们出城去了。

    李典一出城,就对军兵下令,快马加鞭,只管往泸城而去。

    他们走了不多时,就见后面尘土不待落下,又扬起更高的飞尘。知道是后面追兵追了上来,那黄公公吓得伏在马上,也不管颠簸,闭着眼睛,不停的用马鞭抽打着战马。

    跑了能有一个多时辰,就见前面山脚处有一支军兵,大旗上绣得是蜀。黄公公知道前面肯定是泸城的援军了,李典也已经冲到近前,与来将互通了姓名。来的正是泸城守将西门礼派来接应的军马。两军会合,就一起往泸城而去。

    后面追袭的大理军兵,见泸城援军与李典的骑兵合在一起,有四五千人马,自己的追兵也仅三千,而且大理军追击而来,战马疲乏,不比泸城援军,以逸待劳。所以追兵就远远的尾随,跟着向泸城而去。

    李典是想着与泸州援军回击追兵,将追兵杀退。但黄公公一个劲的摇头,他只求尽快进了泸城,那才安全,李典无奈,泸城援军将领也不愿多事。就这样,前面是李典与泸城的轻骑;后面跟着宜城追来的大理骑兵。

    走了半个多时辰,前面就可看到泸州城了,黄公公的心才放到肚子里。而后面那支追兵只远远待着,不再往前跟进。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江山入画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江山入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江山入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江山入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