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终相见(父爱如山)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孤唐明月第三十六章 终相见(父爱如山)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雪霁初晴,地上的积雪尚未消散,伏城外沉寂数日的雪原上两万多名唐军渐渐逼。

    一阵嘹亮劲急的号角,伏俟城的大门忽然打开,临时入城的唐军随之出动,漫漫黑色如同遍野松林,打着大唐的旗帜,向着城外的唐军,迎了上去。

    城外,大纛旗在风中猎猎招展,对面唐军的两翼近千的玄甲骑兵率先出动,簇拥着一人向前。

    在他们身后的唐军则跨着整齐步伐,如山岳烈火般向前推进,从容不迫,气定神闲。

    会师的喜悦在双方间飘荡,历经万难终于赢来的胜利,让每一个唐军都情不自禁地挺起胸膛,高昂着头颅,前进!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

    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伴随着将士们高歌着秦王破阵乐,时隔一年多,李承乾终于与李世民相见。

    李承乾轻轻地咽了口吐沬,此刻他有着说不出来的紧张,还有着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期待……

    在李世民的身后,东宫六率身上熟悉的服饰让他微怔,王颖鸿,郑宇峰,李安俨,赵节……

    下马,躬身行礼,“儿臣……见过父皇。”

    说实话,当他昨晚听到斥候传递而来的消息时,他的内心是震惊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李世民竟然会亲自出马……

    后来想想,这倒也颇符合李世民的脾性。

    说不感动那当然是假的,当时胸中奔腾的热流险些让他当场落泪。

    每个缺爱的孩子当他们能够独立思考时,都会有一个疑问,既然当初我是不被期待的,那么我又为何要成长?

    李承乾也不例外,前世孤儿的经历让他对父母亲情有着抗拒但也有着渴求,对于亲情他就是这么别扭。

    当他投胎李唐皇室后对于亲情这种东西更是打算直接放弃,前世李唐皇室间亲缘寡淡,囚父,轼兄,杀子,毒夫,叔侄相互猜忌的例子比比皆是。

    脏唐臭汉可不是人们简单的说说的,身具胡人血统的李唐一族在对权利的争夺中,比其他任何王朝都表现的更加血腥黑暗,暴力直接。

    这是前世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最璀璨同也是最黑暗,血腥的朝代。

    所以他之前对于这轻易就得来的亲情,小心着,抗拒着。

    或许是因为他前世心中对父母亲情渴求的太多,所以他对于这轻易就得来的亲情不敢接受。

    因为他怕他一旦接受,到时候失去时伤的更深,心更疼。

    不都是说自古薄情都帝王吗?可是为什么李世民就是这样,直白地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担心表现了出来!

    李承乾一直不愿去想,逃避抗拒的父爱是如此地深沉,如山让他敬仰,又让他心安。

    李世民用行动如此直白的表达,直接野蛮地撕碎了李承乾的心防,原来一直都是他——错了!

    李世民面容冷峻,骑在马上,仔细地打量着自己一年未见的长子。

    不得不说,李承乾一直以来优秀的表现,作为储君的合格品质让他很是满意。

    甚至李承乾的一直以来的优秀,让他浅意识中忽略了李承乾的努力,让他认为自己的儿子就该如此,天生就是这样优秀。

    和他一直以来想要的继承大业的储君一模一样,出于自身经历,他不想伤害其他儿子,不希望玄武门这边的悲剧再次上演。

    直到前年,那件事,一个外人的导火线,引爆了浅藏的矛盾后,他才意识到,想要同时演好皇帝和父亲这两种角色是何其艰难!

    光阴荏苒,儿子们逐渐长大,都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他的确常常下意识地忽略这个问题。

    认为一家人还能像当初,和和睦睦,和谐美好。

    哎——

    李世民暗自叹了口气,他本想要斥问儿子为什要为了一个女人就做出如此荒唐的举动,却又说不出口。

    因为他有种预感,只要他问了父子间现在好不容易逐渐缓和的关系,就会止步不前。

    他下马,上前,走近。

    再一次地细细打量着自己的儿子。

    一年多未见,李承乾的个子窜得几乎和他差不多高,父子俩现在可以平视着对方。

    他从李承乾的眼中看到了悔意,经历了一年多的风霜,皮肤被晒的黝黑,他的视线在李承乾的左脸上一顿,随后很快移开。

    明明当初,还是兄弟和睦,一年多前为了女人,却要刀兵相见……

    像他一样刀刻斧削般的脸庞,笔挺的鼻梁,宽额,让李世民找到几分自己的影子……

    最最让他满意的是李承乾和他如出一辙的大胡子,或许是因为忙于战事,未加仔细打理,杂乱无章,肆意张扬。

    和他当年率年攻打王世充,窦建德时,几乎一模一样。

    李世民猛然扬起手臂,让李承乾条件反射般缩了缩脑袋,身子想要躲开,却又生生止住。

    果然,还是免不了一顿打吗?

    出乎他的意料,回应他的是一个大大的拥抱。

    李世民一步上前,紧紧地抱住自己的长子,低声说道:“玩够了吗?

    跟我,回家!

    你娘还在等你!”

    热流猛地袭上心头,李承乾的鼻子不知道怎么地就酸了。

    泪水无法抑制的流下,他含泪应道:“好。阿爹。”

    李世民拍了拍大儿子的背,松开臂膀,紧握着他的手环视着两边的唐军,忽然大声对着李承乾说道:“我为有你这样的儿子,感到高兴!

    为父为你——骄傲!

    朕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

    咚!咚!咚!

    这是刀盾相击的声音,唐军狂热地看着这对父子,心中骄傲而又自豪,上阵父子兵,他们真的做到了!

    天子守国门,不外乎如此吧……

    咳——咳——

    李世民因为情绪激动,剧烈的咳嗽几下。

    李承乾目光担忧地扶着他,李世民身上的衣服相对于这个冬天来说单簿了不少。

    “爹,咱们进城吧。”

    “哈哈,好!”

    随着人流,唐军公然地再次入城,等待这支军队修整好后,他们将返回长安。

    人声鼎沸时,李世民压低声音对李承乾说道:

    “是你的,谁也拿不走。朕给你什么,你就拿什么。

    其他的,不要,想太多。”

    唐代称父亲为哥哥,但又不是单纯的叫哥哥。╭(°A°`)╮

    一般是看父亲在家中排行多少,然后用排行来称呼为几哥。比如父亲在家中上一辈里排行第四,那孩子就可称呼父亲为“四哥”。

    唐人称父、兄皆为哥,长辈对晚辈、兄对弟、平辈朋友则直称名或呼为郎,唐人多是大家族,极重行第,虽是亲生父亲,有时也会以行第称呼,举例而言,太子贤在高宗诸子中排行第六,所以可称他六郎,他的儿子除了可以称他“阿哥”之外,也可称“六哥”,不过,在武后执政后,高宗的庶子们就都被排除在外,高宗的家庭就都以武后与她的五个儿为主,所以武后的子们通常就是自成行第,如幼子睿宗李旦,他的儿就直接称他“四哥”,而非正式的行第“八”。

    嗯……为了阅读方便,本文用阿爹来称父子。

    真是操蛋的称呼,日,我的三观┻━┻︵╰(‵□′)╯︵┻━┻

    这篇父子感情戏,真的不知道写的好不好,就这样了。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孤唐明月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孤唐明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孤唐明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孤唐明月》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