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功高震主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额是蒋门神第160章 功高震主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郑家取消了婚约,高家也要取消婚约。新科状元蒋毅也被打压远远发配到了华州。明月楼被查封,万艳同悲楼也被见识,忠武堂被监视,仲霖堂被查封。

    尽管外界风声鹤唳,谣言四起,蒋忠依旧是岿然不动,好像这一切都和自己无关似的。

    这一天,蒋府迎来了一个神秘的客人,这个人坐着轿子进来的,一直到内室才下轿,而且外面站满了飞剑卫,这种戒备不亚于皇宫大内。

    来客对这种严密的防卫很满意,他一进屋就笑着说道:“蒋大人,不会抱怨老朽不请自来吧。”

    “蔡相公到来,我求之不得,早就为您泡好了铁观音。”

    蒋忠对于蔡京的到来一点都不感到意外,相反这只老狐狸不来才奇怪,他请蔡京坐下来后,主动斟茶。

    蔡京一边品茶,一边笑着说道:“这茶煮的火候欠了些。”

    “不是茶的火候欠了些,而是蔡相公觉得我的火候欠了些对么?”蒋忠丝毫不介意,他不紧不慢地说道:“事情走到这一步,很多人惟恐躲闪不及,蔡相公能亲临寒舍,蒋某感激不尽。”

    “你这只小狐狸就知道拿老夫开涮。”蔡京放下茶杯,盯着蒋忠说道:“都是英雄是爱江山不爱美人,但是老夫绝对不相信,你会为了李师师刻意得罪官家。这些日子,老夫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才亲自登门拜访,希望你就不要兜圈子了,说吧,你究竟想怎么样。”

    蒋忠就知道瞒不住这个老东西,他笑着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十万神威军成了官家的心病,不管怎么样官家都不会坐视不理的,既然这样,那就主动点呗。杀死李邦彦表面上是和梁师成合作,实际上是我有意为之,包括处死高俅,都是一个道理。其实我的生死在官家看来也没有那么重要,关键是如何把官家心中那根刺拔出来。”

    蔡京知道蒋忠对自己有隐瞒,也不愿意牵扯太多,他说道:“拔刺,首先要解散神威军,你舍得么?要知道,没有了神威军,你就等于是没牙的老虎任人宰割。当年的战神狄青都扛不住文官集团的打压,你觉得自己可以么?”

    蒋忠现在要做的就是自己沉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够平稳度过这几年,要不然除非插旗造反,否则官家是不会任由自己做大的。在剿灭宋江的时候,他就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足够大的地盘,十万神威军很难存活下去。距离金军南下还有四年多的时间,这段时间是最难熬的,这支军队的存在,官家是绝对不允许的。

    “蔡相公说笑了,我本身就是文官,又不是武将,怎么会被文官集团打压呢,况且十万神威军也不一定要解散,可以编入禁军,或者编入西军。我手下那些将领,朝廷看着安置就行了。至于我本人,朝廷也可以让我做文官,也可以让我做富家翁,这都不是问题。”

    蔡京没有想到蒋忠竟然壮士断腕,一句话就交出来了神威军。其实,他是和官家有过交流的,认定蒋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统兵太危险了,还是交出兵权比较好,当然了杀掉也是不错的选择。

    其实,宋徽宗在收复幽云十六州这个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神宗时留下遗训,收复幽云十六州者可为王。现在能够统兵的只有童贯一个,封一个太监当郡王,实属不妥,恐怕将来自己难以向列祖列宗交待。

    蒋忠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这个家伙的野心太大了,竟然掌握十万私兵,这是要谋逆,还是做什么。宋徽宗赵佶觉得自己无法把握蒋忠,所以才有心将他处死的。现在外面沸沸扬扬,谣言四起,在这种情况下贸然猎杀也不合适,这才派蔡京来探口风。

    “富家翁,有点虚伪了吧。”蔡京骨子里也不想让蒋忠死,这个家伙的存在,对于自己,对于蔡京的子孙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他知道蒋忠有顾虑,也就不愿意逼迫太近。

    蒋忠长叹一口气,他说道:“我本身就是一个商人,阴差阳错,进入官场。大宋朝是文官的天下,当武官如何出头。禁军羸弱不堪,想要平定王庆,田虎之流就必须有强大的军队。现在我是心力憔悴,不想在统兵,也不想保持神威军,愿意交出来。如果朝廷给机会,我愿意做文官。当然了,我有个不能言表的需要,蔡相公你是懂的。”

    “真的是爱江山不爱美人,你真的想迎娶帝姬?”

    “嗯,此情不渝,海枯石烂,天荒地老不变心。”蒋忠对天发誓,他的誓言是信口雌黄,压根不当真,只是糊弄老太师而已,最后这个家伙说道:“那次和嘉德帝姬见面之后,心生爱慕之情,为了能够迎娶帝姬,我只能不断地努力,想要组建神威军,帮助官家拿下幽云十六州,到那时,功成名就,抱得美人归,远遁江湖,逍遥自在。”

    抱得美人归,这个蔡京相信,至于远遁江湖,他就不信了,也不揭穿。最后这个老狐狸说道:“你自己上表交出神威军吧,将军们的军功还是要上报的。你的奖励是不会有了,下面人的军功不会被贪墨的。至于你能不能迎娶帝姬,那就看你自己造化了。记住官家杀你之心并没有消失,你还是要想办法自保的。至于李师师,你最好不要让她待在京城,这里毕竟距离官家太近,,没好处的。”

    “我会处理好的。”蒋忠知道蔡京是代表官家找自己谈话的,只要是处理好神威军的问题,官家应该不会可以刁难。

    神威军最终没有解散,而是一部分并入西军,一部分并入地方禁军,一部分并入汴梁禁军之中。

    当然了一万五千重甲骑兵的盔甲,五千重甲步兵的盔甲却保留下来,留给新军了。要知道一套盔甲造价上百两白银,官家也不愿意出钱收购,所以就留给新军了。

    不愿意为朝廷打拼的将军,像林冲,花荣选择了留在蒋忠身边,秦明,呼延灼,关胜等人找鲁达去了,像韩世忠,薛力等将军依旧在军中,做了统制。吴用做了钱塘知县,戴宗做了江夏知县。张宪留在了房州,徐文正做了庐州兵马督监,张清,庞万春回到了禁军,出任厢都指挥使。

    岳飞等人由于年轻,依旧跟着徐文忠,武松操练新军。在这个时候,新军算是有了正规的编制,徐文忠出任都统制,武松任副都统制。新军是很特殊的存在,基本上是十四五到十七八的少年,并没有被官家看在眼里,作为地方军存在,有厢军的编制,虽然待遇低,但毕竟保住了。

    为了使新军有合适的存在理由,最终把新军放在田虎地盘和辽国交界处,距离云州很近的一个叫云墨县的小县城。虽然都统制,副都统制都还是蒋忠原来的亲信,但是行军司马,长史,主簿,参军都是朝廷派的人,而且还派了监军过去。

    只要卡住了军队的粮饷,基本上就算是控制了军队的命脉,所以朝廷对于新军的存在很快就淡忘了,最起码没有人会提及新军和蒋忠之间的关系。

    新军被压制到了三万的编制,这虽然让蒋忠难以接受,毕竟保住了,这就是四年之后抗击金军南下的生力军。新军的成立耗尽了蒋忠的心血,从士兵参军第一天,都是按照现代特工训练的课程进行的最严格的训练,只有最优秀的士兵才能留下来。当然新军的待遇也是最好的,月薪五十两白银,几乎可以和刺史媲美了,这种待遇连大宋朝最牛的捧日军都没有。

    新军的伙食也是最好的,保证每天有肉,营养搭配在那个时代已经做到了极致。唯一不好的就是纪律严格,违者重罚。最苛刻的是每旬有一天是学文化,不达标处罚,每旬一天思想教育,主体思想只有一个最高统帅是所有人都必须忠诚的,不仅要说还要写,不达标出发更加严厉,但是这里面没有报效朝廷,也没有忠于皇家。

    新军之所以称作新军,不是吃的好,训练样待遇高,而是整个军队的编制是按照现代军制足见而成的,这点是外界不会明白,也不会知道有什么意义的。

    编制上从低往高分为,班,排,连,营,团,师,军,采取的是三三制,即三个班为一个排,三个排为一个连,三个连为一个营,三个营为一个团,三个团为一个师,三个师为一个军。

    这种建制是为了作战方便,也是为了迷惑敌人的斥候,这对外是严格保密的,晋升机制是最科学,最严谨的,这里只看军功,不讲情面。

    近卫军神秘的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去什么地方。好像近卫军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似的,也没有人过问他们究竟去了什么地方,反正是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之中。

    朝廷唯一大方的地方就是二龙山,百花山,白虎山,黑风寨还是独立的存在,依旧有少量的神威军留守,这也就保证了银矿,硝石矿,硫磺矿的存在,当然这些朝廷本来

    关于蒋忠,朝廷似乎没有什么说法,只不过明月楼,万艳同悲楼,忠武堂,仲霖堂都恢复了正常。

    蒋忠的官职没变,依旧拿着俸禄,只不过整个人呆在家里而已。表面上看这一切都结束了,但是实际上暗潮汹涌,危机四伏,这里面最大的因素是来自于西线的童贯。

    不知道在哪里得到了消息,童贯认为蒋忠是自己出征幽云十六州最大的阻碍,这个家伙的存在,是自己收复幽云十六州最大的障碍,想要最终当上郡王,就一定要处死这个小狐狸。

    虽然待在家里,可是蒋忠并不没有闲着,他把柴进,萧让,安道全,柴玉蓉,明月心,林月仙,顾大嫂,贾蓉儿等有商业头脑的人聚集起来开会,要制定庞大的商业计划。

    没有了神威军,新军也有朝廷支出俸禄,在这种情况下,蒋忠手上的闲钱就实在是太多了,不合理做好规划,那绝对是天大的浪费。

    由于现在庐州还在控制范围内,因此商业重点朝江南倾斜,钱庄,当铺,酒楼,茶楼,绸缎庄,米铺等等都以江南为发展重点,这其中让众人感到最惊讶的是几个地方。

    第一点就是在杭州大量置办产业,大量买地,并且成立住建供奉局,这恐怕是国内最早得到房地产开发公司了,这点让很多人搞不懂,只不过大家没有明确提出来反对,这一块主要由柴进负责。

    第二点就是在漳州成立海事发展局,让萧让负责,为了安抚这个家伙,蒋忠亲自主持了萧让和辛玉娘的婚礼。刚开始大家都搞不懂怎么回事,可是在阮氏三雄,张横,张顺两兄弟,童威,童猛两兄弟,李俊等人加入之后,大家才算是明白怎么回事。

    原来神秘消失的近卫军也分批进入了海事发展局,方杰带领着三万精兵也进入了,这简直就是远洋船队和海军的结合体。一开始注入资金就超过了五百万贯,后来陆续有大批金银涌入,可以说几乎是蒋忠的全部家当,蒋门数百子弟也进入了。

    第三点才是最为让众人搞不定的,那就是江南制造局,凌振为首的凌家子弟,欧冶子宸,宋万,陶宗望等人都进入了,这是一个神秘的部门,总部设在房州,没有人知道做什么,只是知道数百万贯资金涌入。

    这一切的一切令人眼花缭乱,西北事务局的成立,预示着和西夏,辽国,金国,吐蕃,大理,高丽的商业贸易提上了战略高度。顾大嫂和孙新,孙立等人负责。

    表面上是商业帝国,实际上是最大的情报网络,不仅肩负着收集情报的重任,还负责招募近卫军,不管是西夏人,还是辽人,辽地汉人,奚族,吐蕃人,西域人,高丽人,甚至金人,都是招募的对象。近卫军不是为国家作战,而是为钱作战,就是蒋忠掏钱养的雇佣军,战斗力彪悍,只对雇主忠诚,没有国家概念,也没有民族概念。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额是蒋门神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额是蒋门神》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额是蒋门神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额是蒋门神》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