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新的开始 筹备秋季攻势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传奇之陈逸传第二十章 新的开始 筹备秋季攻势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在泰山的另一边,也就是我们现在故事的主会场——西河郡。陈逸他带着正式加入的高览以及师父白老,正式入住了太守府,其实太守府还是蛮大的,而且有着相当数量的空房,平时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这样利用起来,按照陈逸的思维,除了必备的存储之外,所有放在仓库里面的闲置的东西都是垃圾,只有让这些东西运转动起来就好了,那个时候的东西就都是资源了。虽然是光明正大的认了师父,但是白老的身份有点特殊,还是不太想让人知道,白老自己虽然现在一直自称白老,但是之前到底是什么身份一直没想过向徒弟们透露口风,不管是大徒弟还是这个新收的小徒弟,因此白老之前的身份一直是一个谜,只能知道白老的确姓白,叫什么哪里人之类的就全都一无所知了,陈逸一路之上秉持着一颗积极向上好学的态度,一直不停的试探和追问蛛丝马迹,不过换来的是白老的一顿毒打(差点),但是就算是这些,推理大师的陈逸也是无意当中知道了不算少的信息:白老是北方人氏,一身的好武艺是家传的武功结合后来自己多少年的经验所形成的,这副身手也有着不少游历大江南北遍访名师高友的收获和白老自己几十年的钻研,不仅如此,白老对于行军布阵方面也很与研究,好像也是从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但是言语之间白老透露出不少实战才会有的经验,这些也是陈逸接触过高明崔化他们几个之后才出现的感觉,和那些没有正儿八经指挥过战斗的老兵完全不一样,那是一种担当过指挥要职后才能产生的气定神闲的气质,没有岁月的积淀是产生不出来的,所以陈逸只得大胆猜想,白老在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从过军的,而且还是不低的职位,先祖也是将军,但是那就不知道到底是哪一位了。剩下的信息陈逸也不想继续问下去了,怎么说也是白老自己的秘密,涉及太深也不好,所以继续揣测的事情也就暂时告一段落了。(姓白欧,疯狂暗示。)

    陈逸的出行一直都是走的太守府的后门,毕竟他现在身份特殊,属于灰色人物,自然是不能光明正大的进出大门,但是后门的地方已经全部被暗部和明面上的士兵守护,保证不会透漏消息,而且也很安全。一方面士兵负责明面上的核查,而至于暗部们,他们现在全都住在太守府后门的房屋中,等于是把陈逸出行的必经之路全部都包场包了下来,而且照着陈逸一开始的设想,现在城墙里的内城的部分今后要把普通居民全部移除出去,要把现在的内城改造成战争堡垒。也是主要为了今后的紧急情况,万一发生了紧急情况无法防守外城的时候,居民和物资就都要转移进内城了,到了那个时候内城就要建成地下好几层的物资存放地点了,现在陈逸这边折腾出了水泥和混凝土,比较结实的地下结构也能做得出来,只是现在这两样东西的产量都低的吓人,虽然工匠们已经在尽一切可能的提高产量,但是那些产量就算是从数据上来看仍然是不够看的,陈逸也只能无奈的选择好钢用在刀刃上,只把水泥这些东西用在关键的地方上,还好现在有了合格的石矿,建筑用的基础石材是已经有了,不至于太过着急,陈逸不是专业的也没有办法,只能先让这边生产着,产量的话只能以后扩大生产了,现在工人就只有这些,场地也不敢整的太大,反正也没有完全脱离官府的管控,所以现在陈逸只能夹着尾巴做人,至于地下的建筑,陈逸也不太担心,毕竟原来还出过不过不至于出现防空洞这种东西也就对了。

    至于具体的城区规划,陈逸打算之后沿用后世的一些经验,现在西河郡郡城以及下属各县的县城,都是在山谷中,也就是沿着山之间分布,所以真正能够交给陈逸的发展空间很小,只有尽可能地将现有的土地进行重新规划,而且还要合理的发展山林,山林可以提供林业、禽畜业、果业、打猎以及紧急时候的耕地和建筑用地。而且在开发山林的时候要时刻地注意到这里是黄土高坡,一方面要注意开发还要注意水土保持,还好现在才是东汉末年,山林的砍伐还没有夸张到完全无法恢复的程度,从现在开始慢慢的开始,黄河的问题也能卡的住,黄色的泥沙河虽然很壮丽,但是为了人民的生存安全着想,陈逸宁可不要地上河这种东西,时不时的泛滥的不可控的灾害,只会带来最坏的后果。所以将来也可以规划出商业区工业区农业区来,有了这些专门的规划,各行各业人也能好好的从事自己的行业和有着能够被允许的活动范围,不会再出现这样居住区农作区商业区混乱杂乱不堪的情况,有时候费时间费力的规划却反而能够带来最有效率的活动,时间有时候并不重要,并不是说有了足够的时间就能出足够的成果,时间如果不能结合效率,那只能是最无用的浪费,那种假装的努力和勤奋一无用处。

    后世的经验告诉陈逸,好的规划以及保留出的应急计划富余量是能否最大程度上的短期内发展实力的最优方案,这样既可以估计到不会伤及民力,而且还能够最大程度上的积累物资,战争和常备军的消耗都要从这些东西里面出,陈逸要打的不是侵略掠夺战,他的目的只是为了和平的发展,因此不会出现战争中掠夺物资的存在,所以打仗只会消耗物资和财力,还有必要的人口,陈逸精简婚礼习俗的消费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合理的人口增长,而不是像刘邦一样粗暴的提前女性的结婚年龄,封建时代虽然应该提倡婚龄提前,但是那种违反人类生理基本构造的决定陈逸是不会做的,他的知识储备更充足,它还有办法,所有的东西还会有办法,一定能想到那些不是竭泽而渔的做法。反正现在规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全部都是陈逸一个人,自己做出的计划之后自己慢慢的执行就好了,不会被什么人牵制,王安石变法就是个教训。做计划时还要留出计划富余量,这样才不会导致计划朝令夕改,不过还要注意计划不能过于细致,要不然的话容易让人们丧失劳动积极性,这些全都是要考虑到的点,现实就是一个点没有注意到就会引发连锁效应,任何一个缺点经过下面的放射性扩散都会被无限的扩大,之后也会出现无法挽回的局面。而且在规划上,农业区的规划是最最最重要的,没有之一,因为在这个生产力不足的时代,农业就是一切的基础,也是一切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人是没有粮食就无法存在的生物。

    现阶段自己这边男性青壮年少,真正能在田地上耕种的青壮年劳动力还是太少了点儿,所以这段时间陈逸也在思考,如果没有办法出太多的主粮的话,那要出现更多的填补肚子的东西的话,这样的话就出现了要不要考虑发展一些农业的副业,比如说养殖业,这个行业就非常适合妇女儿童和老人家们去做,不仅足够细心,而且还不需要过度的体能,也是因为这样陈逸也向张家订购了一大批的猪崽羔羊鸡鸭鹅之类的,但是陈逸在订购这些东西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事情大家猜猜是什么?哈哈,他第一个反应是自己这边有没有好的兽医,因为陈逸的思考方式是这样的,饲养家禽的话就会出现卫生问题,粮食问题有了那些菜叶之类的偶尔出些粮食也可以,反正这边山区多,也可以允许散养之类的,现在的人还没有散养和圈地养殖的市场价值划分,大家看的只是成品的大小,所以这点就不用陈逸担心了,但是陈逸鉴于黄巾作乱时侯张角施符水治病的举动,陈逸对于这个至今不知道怎么回事的瘟疫一直抱着非常震惊的态度,脑子里也一直绷着这根弦,所以对于养殖业很容易出现处理不当造成不卫生的结果,理想的状态是家禽的死亡,时间努力的白费,最坏的结果就是不重视而出现了陈逸和所有人最不想看到的瘟疫,千万别小看一件小事情,英国那边疾病的传播就是因为没有及时的处理,每年都要付出最少上万条的性命,因此再决定要发展禽畜养殖业的时候,陈逸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动物疾病的防控。

    而且减少了疾病的数量和致死的数量,这样畜牧养殖业也能够顺利的发展起来了,不管是什么产业都需要别的产业来保驾护航,现在百废待兴,陈逸其实也不知道该从那个地方着手,他现在虽然看着胸有成竹,其实也是一团糟,每天都是被事务缠身,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制定一些短期的计划或者长期的规划,这也是陈逸现在最难受的事情,人手不足啊,不知道白老的几个学生什么时候能过来,只要过来任何一个人陈逸就能腾出手来好好的制定一个长期的规划,欧,当然是建立在挡住秋季攻势以后,要不然一切都是玩笑,扯那么长的规划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因此现在陈逸也是在积极的为抵御秋季攻势做准备,也为了这个目的,现在在市场上运营上,陈逸也是代表官方开了许多绿灯,其实也就是把过于繁重的商业税减轻同时也允许一些小型的非官方市场的存在,并没有给一些不合理的特权,陈逸这个人是打一开始就从心眼里面厌恶特权这种东西,不管是特权的个人还是特权的阶层,陈逸都反对搞这一套,今后会不会屈服于社会就是另一说了,但是现在的话陈逸是不会随便搞出特权那一套的。而出现允许的小商贩和小市场草市的做法,是因为官方市场每天都是朝九晚五的那种时间表,虽然有规律但是很不便利,因此陈逸暂时修改了规矩,大宗的重要的货物必须还是在官方市场进行登记和交易,这一点动摇不得,但是一些小型的便民的小物件儿,只要经营者在官方这边登记一下就允许行商,而审核的手续也很少,主要就是参考了乡下的货郎那种,其实本来民间就有这种的,但是陈逸现在把这个土办法职业化,让他们有了保证,能够光明正大的从事这个职业,因此乡间的货郎们走街串巷的越来越多了,百姓的生活方便了不少,大家也是感觉到了生活的一点点变化,百姓的满意度比起以前好了十倍不止,衙役捕快们的压力也终于是小了下了来,陈逸来之前官府的衙役捕快们和盗匪勾结,百姓苦不堪言,报案也没有人受理,社会治安一直不好,陈逸惩治贪腐之后,治安环境明显好转,很多社会上的横行的盗匪全部被缉捕到案,尤其是有一个出名的采花大盗被陈骧亲自带队抓获,放眼整个西河郡估计也就陈骧有这个本事抓住他了,别人还真没这种本事抓住这个轻功极好的家伙,陈逸也是欣慰自己身边好歹还有陈骧一直不离不弃地跟着,要不然还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抓住这些会功夫的盗匪,也是因为陈骧的这身功夫,在江湖上闯荡才能铸就现在复杂的暗部,关于暗部的问题我们以后会有外传和单独的章节讲解一番,这里也不再赘述,但是大家一定要放心,这种高手辈出的特殊行动部队(特务机关),怎么可能没有精彩的故事和猛料那?

    转回话题,陈逸他们几个人走到了后门,早就准备好的护卫士兵一看陈逸来了,马上就准备开门了,但是看到陈逸牵马,两名贴身护卫齐虎潘悦昏倒在马背上,还有两个不认识的人,这八名看守大门的士兵都不自觉地把手摸向了腰间的佩刀,这是陈逸亲手给他们每个人带上的新生产的制式环首刀,陈逸那么的重视每个士兵,他们也都时时刻刻的想着为这样的主公献出生命,所以大家暂时放弃了开门的打算,纷纷把刀抽了出来,高览见状把自己的金顶虎头槊从鞍桥兵器环上摘了下来,之后立马也举了起来,摆出了战斗姿态,场面一瞬间冷了起来,陈逸见状立马站出来打圆场:“诸位不必惊慌,这位是我师父,哪位是我师兄,齐虎潘悦他们两个人只是因为太过劳累睡着了,你们不必惊慌,大家把门打开吧,大家也都累了。”大家把刀收回刀鞘,但是还是没有松开紧握住刀柄的手,没有办法,这个样子就感觉自己被绑架了一样。果然,为首的一个人把陈逸叫到旁边:“主公,您要是被绑架了您就眨眨眼。”陈逸都气乐了,这怎么来的这个梗,搞得自己好像真被人绑架了一样。“行了行了,快开门吧,今天劳累了一天,看看这都下午了,(时间换算一下就是下午四点)积压的工作确实也不少了,今天晚上还想要早点休息那,你们还是饶了我吧。”“啊,十分抱歉,主公现在还年轻,每天还要日理万机,您可千万要保重身体啊。”谢谢大家的关心,最近春天还是很寒冷,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最近库房发的新衣都到位了吗,穿着都合适吗?“士兵很感激,就没见过这么关心下属而且细致入微的人,当初选择跟着来还真是来对了。”您放心,很好的,我们穷人就算是当边军的时候都没有那么好的衣服,您真是对我们这些普通士兵太好了。”然后士兵还加了一句。“要是那些边军的同袍们也都来主公手下当兵就好了。”

    虽然是看似不经意的一句,但是就被陈逸记了下来,陈逸又在这方面动了心思,比起自己一点点的培养新兵蛋子,还是有现成的练好了的老兵更加的方便快捷。训练场上训练的再好,没有经历过铁与血还是新兵,不能成为老兵甚至是精英的。因此,对于现在缺衣少粮,生活困难的边军,陈逸当然是想进行吸纳,而且他们有常年对抗游牧民族骑兵的经验,这样在秋季入侵的时候就会有更强的力量,拳头硬了,腰杆子也硬了,底气足了之后陈逸就要对这几个不愿意合作的世家开刀了,一方面增长人心,另一方面政府这边也有了更多的可供分配的土地,就有了更多的自耕农、税收,人口和士卒。这些都是发展的资本,在重大的灾害面前个人是极其渺小的存在,一场洪水能够很轻松的夺去数十万人的生命,在灾害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能够活下来。所以将来不能像历代帝王一样,只是简单的把土地分了了事,这样之后照样是最后摆脱不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命运,其根本不是什么玄学,而是实实在在的土地问题。

    因为乱世结束后人口锐减,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者死亡或者失踪,致使原主人丧失土地所有权,本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原则,官府收回土地后重新分配,得到土地的人民很高兴,官府有了税收也很高兴,看似是两边全都欢喜得事情,然而事实上,问题就隐藏在里面。

    我国古代通行小农经济,也就是基本的一家一户,就像我们人的每一个细胞一样,稳定而且不可缺少,但是细胞也容易发生风险,单个的细胞抵御外部病变等灾害的防御能力几乎可以是无,每一个家庭面对天灾的时候,很容易就发生饥荒,到了那个时候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出卖典当物品,普通民众没有什么好的东西,只得拿出身家性命的土地来向地主抵押土地,来换取生存的粮食,但是之后再过一年,如果无法清偿债务,那么抵押的土地顺势就成为了他人的土地,地主们也就合理合法的完成了的土地的集中,而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继续的生存,只能给地主打工,成为佃户,而后,地主为了自身的利益,就开始主动的帮助自己的佃户逃税和兵役徭役,长此以往,国家没有税收,没有士兵没有足够的自耕农,但是国家又需要税收,只能把赋税全部均摊到剩下的为数不多的自耕农身上,普通百姓不堪重负,被迫起来反抗,而后人口衰减,土地的主人消失,赖以生存的王朝消失,而后势力进行重新洗牌,进入下一个王朝,之后再次轮回,无出其右,封建王朝覆灭大抵如此,所以并不是什么所谓的玄学。

    所以陈逸要想自己的国家不灭亡,就要从这些方面着手,想要依靠贵族世家那些白眼狼那就会和曹老板他们一个下场,你活着还好,你死了那就任由我们胡来了,然后搞出了南北朝,觉着很好听吗?老百姓受了多大的罪?!不管那个民族,不管谁上位都想着奢侈享受,互相压迫中带来了深重的仇恨,之后仇恨逐渐累积,大家互相之间多了多重的仇恨,还是那句冤冤相报何时了,这种反反复复的仇恨根本无法得到终结,陈逸这次虽然筹备秋季攻势,但是并不想取得什么漂亮的杀敌数字,陈逸只想着多出一些发展的时间,用战争换取发展的时间,仅此而已,陈逸可不想像其他那些主角一样,非常威风的带着烦我华夏者虽远必诛的口号,来一场盛大的大屠杀,之后做出什么京观之类的人头堡垒,故作炫耀。那样的东西也许能撑过一代、两代,但是三代及以后,威慑感减少,滔天的仇恨就会不断的袭来,像是一轮又一轮的浪潮一样,到了那个时候又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死的情况了,但是陈逸经过思考和慎重钻研之后,觉得这个世界上肯定存在着第二条道路,不是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而是互利互惠,你活我也活的道路。说到底大家争夺的焦点就是资源,游牧民族游牧为生,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几乎没有,一旦出现自然灾害,他们就不会去想抵御自然灾害的方法,而是想着更快捷,更符合他们那些传统的东西,那就是一个字儿——抢。但是这样子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抢来的东西无法进入再生产的环节,可是又无法避免必要的消费,因此不管是抢来的人口还是物资都会消失,之后只得进入新的抢夺中去,但是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转变,也就是说被抢夺的一方加强戒备,使得抢夺这个行为本身没有办法实现,那么就会出现无法向外,只能向内的情况,而内部的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本身就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要是能满足的话就不会去抢了对不对。继而就会出现严重的内部矛盾,仅剩的资源在战争中被消耗,老幼妇孺无法生存大量锐减,这个时候在有外部环境的干涉,整个集体就会彻底崩溃,案例的话可以参考秦朝一开始的匈奴,和东汉时期窦氏兄弟出击匈奴后的匈奴情况来看,因为游牧民族由部落和族群构成,内部其实并不稳定,因为血缘的不同而互相猜忌,时不时就会发生矛盾,所以一旦发生上述情况,那么看似强大的匈奴或者其他游牧民族,就会很轻松的被瓦解。

    陈逸所谓的秋季攻势战略方案正是如此。

    首先,考虑到西河郡的兵力状况和部署情况,无法提前发起进攻,但是这次的战略目标也不仅仅是打退敌人,而是要狠狠的给这次的进犯一个深刻的教训,因此这次的大的战略意图是打防守反击,也就是在进行反击的同时,找准对方的弱点,着手进行攻击,在实际操作上,在夏天的时候,开始在所有以前匈奴人进攻的方向和他们可能在受挫后转移的地方设下陷阱,因为是骑兵,因此可以采用廉价的绊马索拒陆马之类的阻碍骑兵的进攻。

    骑兵部队一旦失去了冲锋所带来的巨大伤害,那么就像老虎失去了爪牙,空中的苍鹰失去了脚爪和锐利的喙,除了吓人之外也就形不成什么威胁了,之后的骑兵就可以利用陈逸积攒已久的弓弩手加以全歼,这样就可以结束战斗。

    然而这还没完,战争除了刀兵相见之外还有最复杂的心理战和斗智斗勇,这我就在这里不透露了,剧透了后面也就没意思了。

    陈逸一行人最后好说歹说的证明自己的清白,守卫们还是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让他们进了大门,搞得陈逸这个主公非常的尴尬,但是白老知道这都是因为徒弟的个人魅力导致的,是护卫们忠心护主的心态导致的,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乐在其中,并且对于自己这个徒弟又多高看了几眼,认为陈逸确实有着帝王之才。诸侯的资质和帝王的资质可是天壤之别,白老看中的就是陈逸身上的那种带着锋芒的温柔,无限制的温柔比起双刃剑还要锋利,帝王可不是一个单纯的仁王能够担当得起的称号,帝王可不仅需要仁,更需要能、忍、狠,刚才考察的时候,抛弃自己的坐骑选择隐藏是一种狠,但是坐骑跟着自己只会有更多的危险,因此留它在原地也是一种仁,同时滚进草丛里面也是一种忍,白老也是看中了这几点才出来的,最后收陈逸为徒,也是因为这几点之后的顺水推舟了,不过他也没想到自己居然碰见一个帝王之才的徒弟,原来想要放养的徒弟们也都用各种手段尽量联系上了,他要让自己的徒弟们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这样的话自己这个一直说不追求世俗功名的人也能在后世有人记得啦,不至于像几十年的从军一样,无人知晓。嗯,不能再想那些往事了,现在重要的是自己要教给陈逸什么,虽然之前嘴上一直说着自信满满,但是真到收了陈逸这个徒弟之后,白老发现自己对于教育方针完全没准备过,又不能单纯地把这小子培养成武夫或者文臣,那么自己就趁着找借口安顿的这几天先把初步的计划做出来。

    安排下人去给白老和高览收拾房间,陈逸就暂时抽身了,之后又再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今天除了一些日常要批的文件之外,那就是有几件比较大的事情。像是今天,陈逸这边的武官们倒是来了不少,原因当然就是一个对于他们来说很重要的事情,汇报工作只是借口,真实的原因也就几个当事人和陈逸知道了。那就是关于他们几个逃亡之后的家属的问题,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人,每个人都需要家人,而且家人也是大多数人的软肋。从他们进入西河郡稳定下来后的第一天开始,陈逸他们就派出了不少的人去接回边军将士们的家属,不仅是为了稳定军心,而且这样也可以非常合理的得到一批人口,目前可不是后世人口大爆炸的时代,人多力量大的道理现在还是适用的,荆州为什么在三足鼎立之前那么的抢手,就是因为它原本就是东汉十三州中面积大而且人口数第二的大州,原本人口第一的冀州因为连年的战乱和肆虐的瘟疫,人口数锐减,加之大家逃亡的时候都是北方人朝着南方逃亡,而且荆州当时可开垦的土地有很多,因此荆州的人口就变得更多了,这种人口迁徙造成人口增多的现象,在咱们当今可以参考河南省和广东省,河南省是因为本来人多当初达到了一个亿,广东省则是因为南下农民工的迁入导致人口增多,这也是咱们最近的活生生的例子。所以今天就是陈逸验收当初派人出去找寻家属的成果的时候了,这回来报告的就是当初鹿鸣山的一众边军将领,陈逸要看看自己这番良苦用心有没有得到回报。

    首先看每个人进来时候的表情:病刚刚痊愈的高明一脸的高兴,陈逸猜测他是没问题了,宋亮表情有些古怪,带着一丝愧疚之情,陈逸猜测应该是和赵峰将军有关,这次找寻家属的重点就是赵峰将军的家属,毕竟赵峰将军最后是为了护送他们撤退战死的,尤其是宋亮和赵峰的关系最好,看这样子是没有找到赵峰的家属,那可就太遗憾了。看后面的宋亮,也看不出来是高兴还是不高兴,陈逸觉着那场败仗里面唯一一个受益的人可能就是崔化了。一场惨烈的败仗彻底的改变了这个有实力但是以前喜欢阿谀奉承的汉子,他变得沉默寡言,变得更加沉稳冷静,陈逸觉着要问现在最适合挂帅的人是谁,陈逸一定会相信崔化,因为现在他的身上已经具备了太多为帅者应该具有的东西,剩下的也就只有一些必备的基础知识了,这些陈逸也找到了合适的人选,白老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身上的这种行军布阵的知识可多了去了,如果有他教崔化的话那么就可以放心了,不过这都要看崔化的造化了,毕竟收徒弟这种事陈逸是不能强求白老的,所以能不能行就看崔化自己的啦。“大家都来了,找地方坐吧,我听听你们的报告。”之后陈逸火速处理完手头最后一件文件,开始专心致志的听几个人的报告。

    这次一开始是宋亮开头,毕竟找寻士兵家属的工作陈逸交给了宋亮去做,因此由他开头也是合理的。“我们开始找寻士兵家属的工作已经有四个月了,目前一共寻回士兵家属一共三千多人,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几乎没有老人。“陈逸接过这份报告单,这也是陈逸新定下来的规矩,如果说有需要数字的东西一定要交上来一份详细的报告,不能不明不白地只是一句寻回了好多人这么简单的事情,这也是为了以后的防止数据造假出现贪污腐败提前打一个预防针。

    陈逸开始慢慢的翻看了起来,看了看这个人数还是很满意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现在有很多必须的工作还是需要女性来做,有了这些军营家属的话士兵们的很多生活待遇也能提上去了,比方说最简单的衣服一项,士兵们每天需要大量的时间训练,衣服的损耗也是不小,要是想要靠士兵们自己修修补补的话虽然也很好,但是太浪费休息的时间,而且这个工作男人干起来效率确实太差,很多这种精巧细心的工作还是需要女性来完成会更好,还有像是平时驻地的伙食问题,行军中的伙食问题自然是必须由士兵自己完成,但是平时的话还是妇女来完成会更好一点儿。而且说到伙食问题,最近盐的供给越来越少了,主要不是每个月发过来的量少了,主要是因为现在人渐渐的多了起来,那么食盐这东西的消耗也开始大了起来,目前那一片盐井不敢明目张胆的大规模利用,现在那里面制造出的盐主要都是卖给了张家的商业网络,士兵们体力训练出汗需要消耗的盐分实在很多,现在也是想尽一切办法的节省,不过还不至于出现当年红军过草地需要煮衣服的情况,那是万般无奈无计可施才会采取的方法,陈逸目前还有别的路。

    陈逸把报告递还给宋亮,这个时候高明站了起来接着说:”其中班排连长这种职务的家属找回来六成左右,我的家属、宋将军的家属也都找回来了,只是……“高明说到这就没了音,崔化叹了口气说道:”属下的家人尚未找到,还有赵峰将军的家人没有找回,这是我们几个人现在最大的一块心病。“陈逸摸了摸下巴,之后也是叹了口气。看着崔化说到:”你受委屈了。“崔化把头深深的埋了下去,咬着嘴唇待了一会儿,之后说道:”也没有怎么样,如果真的找不到他们,那么属下也就只有认命了,现在还是军中的工作为第一位。“陈逸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又问了问他们在训练中的一些困惑和目前存在的一些困难。目前他们几个人最担心的还是训练问题,主要是对于这次匈奴人的攻击浪潮的实力不确定,以及对于己方势力的过低评估。这种情况除了提出一些改进训练方法的建议之外,陈逸还给众人加油打气,宣传着一切外敌都是纸老虎的重要论断。”我们不要首先丧失信心,他们虽然骑兵很强大,但是我们以逸待劳,有准备对付无准备,我们是站着很大的优势的。况且我们现在有了新的武器装备,大家训练的很刻苦很努力,大家对于对匈奴的战斗都憋着一口气,我朝窦宪曾经出击匈奴,并且痛击了他们,因此对于他们并不需要过度的担心,只要我们把该做的准备全部都做足了,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陈逸给几个人加油打气之后,几个人重新振作就回去了。不是陈逸自夸,像这种心理辅导的工作自己还是很有一套的。

    这次会议开完之后已经是临近黄昏,看着顽强挣扎的太阳,陈逸伸展了一下筋骨,刚想去做一些体能训练,那边齐虎潘悦就来报告:”主公,张家那边来人了,说是最新的货物到了,让您去验收一下。“陈逸的性质虽然被扫了,但是还是给去,毕竟这次的这批货可是有着大用处的。陈逸一背手,然后一歪头:”头前带路吧,护卫连也跟着来一个排。“”诺!“一行人很快的赶到了官仓,现在官仓里面除了粮食之外,还有着各种各样的东西,仓库也是越来越多,分类也是越来越细致,连谷壳之类的东西也都找了几个仓库堆了起来,万一突发灾害这些东西也是可以吃的,就算是人不吃,也可以给饲养的牲畜之类的食用,留着只要好好保存就不会出现问题,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代仓廪的保存技术,对于粮食等的储存陈逸认为完全可以媲美冰箱的作用,也就是不能制冷。

    但是今天的货物可不是吃的,也不是布匹,要说吃的话只有一个吉祥物会吃这种东西。陈逸跟着护卫排到了官仓之后,早就在那里等着的官仓的管理员和张家新的负责人马上就迎了上来。张家来的是一名管家,见到陈逸过来深施一礼:”小的见过陈少爷。“陈逸点点头,不错,这个少爷的称呼没有把自己的身份暴露出来。至于那个官仓的管理人员。这个人是边军战士,曾经在战斗中负过重伤,生命垂危,但是被陈逸硬生生地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从此以后更兢兢业业忠心耿耿,因此陈逸把官仓这个重要的工作就交给他了。

    陈逸一招手:”客套就免了,让我验验货。“管家微微一笑:”陈少爷,您往这边请!“

    到底陈逸要验的是什么货?咱们下回再说。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传奇之陈逸传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传奇之陈逸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传奇之陈逸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传奇之陈逸传》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