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各方的思考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朝小官员第128章 各方的思考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128章 各方的思考

    贵为左都御史的宋珫竟然也会对国士院国士感兴趣,这是不是有些夸张?事实上宋珫的反应很正常。

    由于科举的特殊性,就算贵为豪门,也不一定保证每一代都有人会考上进士,比如宋珫,他的子侄之中最好的不过是举人。

    可是现在有了国士院,那就根本不一样了,他的子侄可以光明正大的选举成为国士,江西一省不过十几个名额,一府可能还轮不到一个,享有国士之名,光明正大的和军机阁部大臣讨论国家大事,这是何等的荣耀!

    当然按照张超的说法,国士院只不过是天子年幼时期的权宜之计,可是宋珫敏感的意识到十几年后,皇帝长大了,估计也不太敢动国士院,因为这背后是一百三十个地方大族,还牵涉到天下所有有功名的士大夫,皇帝只要不是脑残,绝不敢随便撤销。

    而所谓士大夫的选举,他岂能不明白,整个江西秀才最起码有几千人,大部分不过是穷酸,所以只要有钱,肯花钱,那么通过选举弄到一个国士并不是很难。

    宋珫这么想,身居高位的哪一个都不傻,也都能想明白。所以几十个部院大臣侍郎寺卿互相对了对眼神,当然支持了,不支持才是傻子。

    与那些没事搅三分的科道御史相比,各地的所【更新快】谓名士恐怕要好打交道的多,只要张超舍得拉拢他们,想必这些人也不会与他为难。而张子卓本来就是商人,玩弄利益交换那是家传本领。

    而张太后隔着厚厚的珠帘同样是满腹心思,她马上就要成为太皇太后了,但是张超这样出将入相,才干卓越的大臣辅政,她事实上根本没有多少话语权。

    但是大明皇帝对于大臣天然的不信任,也让张太后对张超满腹猜忌,若是张超乱来,甚至于谋朝篡位,那她的麻烦就大了。她毕竟是朱家的媳妇,把她推到这个位置,她无论如何也不能丢了朱家的天下。

    所以太后对于张超的建议同样是支持。而站在太后身边的司礼监太监何聪则是,苦笑着摇摇头。

    张超弄出的国士院,他有种感觉第一个撞到国士院眼中的恐怕是他们这些苦命人,谁让太监被士大夫宣传的跟恶魔一般。

    可是张超太狡猾了,他弄出一个狗屁的国士院,把这个权力看起来交给了国士院,实际上只要他能摆平国士院,还不是他说了算,而且他还可以打着民意的名头。那这样一来他们这些反民意的太监岂有好下场?

    所以何聪尽管是满心的不情愿,也只能苦笑着支持,想必他这个军机大臣干不了多久了,那些总是嫌弃他的学士恐怕早就摩拳擦掌了。

    他们本身是士大夫,他们很清楚,无论张超有多少私心,他这个国士院的想法本质上是增大了士大夫的话语权,通过这么一弄,民意这玩意就从虚无缥缈变成了实际的投票。

    但是国士院的民意是不是与科道的民意是一回事,那就只能天知道了,以他们对于张超的理解,他绝对会玩出花样,肯定跟他们想的不一样。

    同样在廷议上,还有一些人,比如那些看着位高权重的勋贵,这些或者因为生了个好女儿,或者因为祖上为大明流过血,现在却只能窝在家中,无所事事,闲极无聊。

    甚至于他们立刻想起了一个很合适的人选,周显,公主之子,弘治的表弟,正德的表叔,今上的表爷爷,名声很好,又是举人,又在荡倭营混过,与张超关系不错,如果他在国士院,想必这些文臣只能捏着鼻子认可吧。(未完待续)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朝小官员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朝小官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朝小官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朝小官员》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