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浚宸宫第二十六章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上官瀚闻后也颇为会意,是啊,如果不是他处在这权利的漩涡中,也略知当事人的身不由已。若换做平常,恐怕也会胡思乱想与别人调侃一番。

    “但这种声音的出现,还是不利于老三的,我们总要想点办法,或者查查这背后是否有人在故意散布谣言。”关立仁也颇为赞同的点点头。

    上官浚实是焦头烂额,无暇东顾,既有先帝的后事要处理,又要应对朝堂上各方势力。庆幸的是并未发动宫廷政变,而这方面他与关立仁已提前做了部署。现在唯一不可预测的就是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反对之声还迟迟未出手。在敌暗我明的状态下,他也唯有步步为营。每走一步都要深思熟虑,三思后行。

    上官浚为尹皇举办国丧期间,各部,各邻国均派出使者前来吊唁。伯都世子董聿霖,大理世子陆茗也一同参加了祭奠大典。这一次,董聿霖只身一人并未携世子妃上官滢前来,上官夫人本以为能借此机会见上官滢一面,只看到董聿霖时不免失落起来。

    董聿霖只说上官滢感染了风寒,她母亲不舍得上官滢劳累。便只一人回来,听说她无碍,上官夫人才放下心来。

    陆茗这次也是替陆王爷前来,参加了祭奠大典后又特意去浚宸宫看了靖宸。上次见面还是在万寿节时。那时的尹靖宸是那样活泼乐观。而今的她却是愁容满面,病如西子。陆茗看了实在是不忍心。

    “还好吗.....”

    靖宸回头苦笑一下:“这么多年过去了,好多人都和我保重身体,振作起来,只有你问我好不好。”

    陆茗:“撑不下去,就不要苦撑。”阳光透过竹林晃得人睁不开眼,她轻遮额头,笑着看着那个从日光中走过来的翩翩公子。几年不见他是越发的倜傥风流,玉树临风。

    靖宸微微一笑:“恭喜你大婚,当年的约定还是没能实现.....”

    陆茗听她说着恭喜的话眉头微皱淡淡说道:“也没什么,父王命我娶,我便娶了,不提这个了.....他.....你们.....你这样,他知道吗?”

    靖宸会意:“他太忙了,自从父皇去世,我就没见过他了,我不想他分心。”

    陆茗不悦,靖宸接着说道:“谢谢你来看我。”陆茗牵起他的手,心疼的说:“要是受了委屈,一定要告诉我。”

    靖宸点点头:“看来你是不记得我小时候是怎么欺负你的事了”。陆茗见她还能开玩笑也就放心起来。略坐了会儿便起身告辞。

    “陆世子到浚宸宫看了看公主,便回到了驿站。董世子拜访了上官府,接着又去了几位大臣家里。”上官浚听暗卫禀报陆茗与董聿霖的行程后点点头。

    如今尹皇后世处理完接着便是登基大典。而董聿霖与陆茗似乎是要在登基大典前便离开。对于伯都与大理的态度实在是看不出端倪。而他又不能轻举妄动,只能暗地观察。

    然而就在董聿霖与陆茗分别回到伯都与大理后,伯都,大理纷纷作出表态:“上官浚虽是尹皇钦点的继承人,但却不足以统领四方。而,尹氏皇权又怎能落得外姓之人手中。上官浚没有足够威信一统天下。又妄图颠覆国本,实属阴谋窃取尹氏王权。”伯都脱离尹氏皇族,成立扶余国,董王爷自立为皇,封董聿霖为太子。大理陆氏一族打着驱逐上官浚及其党羽的名义,自立为王。

    自此,曾经在形式上统一的中原大地,在尹皇的离世后又分崩离析。前有伯都,大理独立,后有朝堂上一些老臣主动辞官,提前告老还乡。民众议论纷纷,上官一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内优外患之际,新皇登记大典在即,上官浚寝食难安。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也渐渐浮出水面,而他现在的首要任务是笼络人心,安抚民众。

    这一险象环生的形势也传到了平城,传到了上官老太太耳中。楚云汐担心老太太身体又不敢如实相告,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老太太又有什么能瞒得过呢。老太太一定要亲赴上京城一趟。楚云汐多番劝阻也拦不住,只能去信给上官雄冀,希望他能阻止老人家。

    上官雄冀收到信后与关立仁的父亲,关老将军商量后同意老太太走一趟,或许这个曾经的关家姑奶奶可以改变这危机四伏的一面。

    上官老太太真的可以扭转这个局面吗?

    上官老太太与楚云汐的到来令靖宸颇为诧异,因着上官浚的身份,上官老太太这一路恐怕也险象环生。毕竟,有这一张王牌在手,用老太太要挟上官浚一番也会得到不少好处。

    然而,上官雄冀与关老将军早就安排人暗中保护,加之老太太低调,所以这一路也并未泄露身份。

    老太太来上京城,靖宸得到消息后便去探望。一见面,老太太便将她搂入怀中:“孩子,这一段苦了你了,都熬瘦了。”

    靖宸感念老太太的惦记,心内暖暖的,强忍着泪微笑的说道:“我没事了,害得奶奶担心了。”

    老太太环视屋内一圈,小辈人中只有上官浚不在,不禁感叹道:“浚了,是越来越不得闲了,难为你,这时候他不在你身边陪着。”

    “奶奶,我理解的,他也不容易的。”靖宸抢着说道。

    上官老太太点点头:“我这次和你大嫂来也是为着这事,听说朝中老臣难为他了?”

    靖宸点点头:“那些非议倒不怕,而且以后也自会不攻自破的,怕的就是后几日的登基大典。”

    “要是能有那些老臣的支持,自是不怕的。可,难就难在.....”关立仁哀叹道。

    上官老太太:“这事就交给我吧,靖宸明日你和我走一趟,好久没来上京城了,去会会老朋友。”

    靖宸诧异用眼神询问,老太太笑着说:“你皇爷爷最小的弟弟四王爷你可知道?”

    靖宸的这位四爷爷乃是尹皇的四皇叔,因不喜皇家生活,醉心山水田园,游历四方。就是因为这样行踪不定,又何处去寻。这次尹皇的祭奠大典,老人家也没出现。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是生是死也无人知晓。为何上官老太太会这么笃定他还在世,况且这位王爷行事乖张,脾气怪异,谁的面子也不给,怎会与上官老太太有交集。

    尹皇殡天后的一个月后,新皇登基大典如期举行。之前那些反对或主动的请辞的老臣又主动回来。不明真相的群众议论纷纷。而,岌岌可危的新帝地位也再一次的屹立起来。

    这一日晴空万里,午门钟鼓齐鸣,文武百官跪于太和殿外,上官浚缓缓步入太和殿内。器宇轩昂,意气风发。随着礼官的一句:“新帝即位”文武百官行三跪九叩礼“吾皇万岁。”山呼海啸般袭来。

    上官浚一即位便连颁几道圣旨:封已逝先皇尹皇为太祖,又礼待尹皇的后宫,封尹后太后,入主中宫,尹靖宸为皇后,入皇后殿。因着国丧期间,取消一切礼节活动,民众减赋三年。又颁布了一系列利民措施,引得民众纷纷叫好。

    此次登基大典如此顺利有内部人士略之一二消息便传了出来:“据说此次大典,老王爷也来了。”

    “哪个王爷,尹王爷不是早就死了吗?”

    “是先帝的皇叔,四王爷。哦,那个游历江湖的王爷啊,他还活着?”

    “当然了,当初以为上官一族也就是靠着先帝,靠着公主起来,哪成想,上官一族是尹氏皇族的恩人,怪不得当初尹皇会同意这门亲事。”

    “到底怎么回事。”

    “据说,当初四王爷与太上皇被困平城一处山谷,是上官老太爷救了他们二位。太上皇感念他的恩情,老太爷说什么也不肯。最后太上皇还是偷偷留下了信物送给了上官太太当时的上官夫人,待有朝一日上官家遇到麻烦拿着这个信物去找他即可。”

    “这么说,上官一族,甚至是关氏一族的崛起都是因为上官老太爷的关系?”

    “非也,只能说这缘分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吧.....”

    对于民众的揣测当事人毫不知情。而对于四王爷的出手相助,尹靖宸颇为感激。毕竟正是因为老王爷出手才稳定了民心,上官浚不费一兵一卒,没有流血牺牲便如愿登基。

    尹四老王爷的出手,这是上官浚意料之外的。即使没有四王爷的帮助,他也一样会坐稳这把椅子。仅凭几个老臣,仅凭阴谋煽动民意,就妄图扰乱朝纲,那也未必小看他了。其实他早已做好了筹划,只是为了向对手示弱,逼他们掉以轻心。当然他也未曾想到上官家曾经结下的善因,成就了今日的善果。不费吹灰之力就打对手一措手不及。接下来还有更长路等着他,前路凶险,他更要时时提防,也许下一次就真的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浚宸宫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浚宸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浚宸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浚宸宫》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