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三小看戏(一)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戮未央第二章 三小看戏(一)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大羲王朝每个州郡道府,都会有三家店铺一曰:三味堂,二曰:大米行,三曰:醉仙楼。世人已经记不起第一座“醉仙楼”是何时建起,只知道神州大战前,各地就有此楼,历史颇为悠久,虽不如三教祖庭立于天地数千载,但比起一般武道宗门的底蕴不须多让。

    楼内山珍海味应有尽有,设施古朴大方,比之一些花费巨资耗建的华丽酒楼透着一股大气,因历史泼久,故楼中墙壁被历代文豪题诗于此,其中不乏市井大隐,庙堂紫金。

    楼中自酿一种酒名曰“登仙”,意谓:饮此美酒,宛入仙境,如痴如醉。入口绵柔顺滑,过喉醇而不腻,入腹后满口留香,回味无穷,但却后劲十足。

    神州大地数百座醉仙楼却无人知晓这幕后的大老板是何人,这也成了老百姓数百年来茶余饭后的谈资各种猜测,层出不穷,乐而不疲惫。

    深秋时节昼短夜长,刚刚入夜明月早已高挂,可醉仙楼前的永泰街还如白日时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各家商行早已经上板打样,而这却是戏园、青楼上客儿的时候。

    醉仙楼对面的商户台阶上正坐着一大一小两个少年,大的身着一件无袖青色麻衣,极为宽阔的肩膀下裸露着两条黝黑粗壮的胳膊,深秋的夜风不时吹过也不见少年有丝毫的不适,微粗上挑的剑眉下的一双虎目正望着二楼,随后吹了一声悠长响亮的口哨。片刻,二楼窗来一声短促的口哨回应着。

    “还要一刻钟,块了。”小的少年说到,站起身来跺了跺因坐久了而有点发麻的双脚,一双桃花美目看着二楼,满是急切。

    “看把你急的,戏园也跑不了,要不你先去,我和晓二一会儿去找你,你看这样好不,三儿?”壮硕少年调侃道

    桃目少年转了转眼睛,略微思量一番便道:“没有晓二我自己也进不去呀... ...”

    “不是不是,看戏么,一定要我们哥仨儿一起呀,少了你和晓二怎么可以,等等,等会就是啦,不急.“少年又连忙解释道

    壮硕少年站起身来嘴角含笑,伸手弹了一个脑瓜崩道:“真是越来越像晓二啦。”望着桃目少年满是溺爱。

    桃花美目轻眨几下,抬手揉了揉额头便做了个鬼脸,俏皮可爱。

    一刻钟转眼即逝,只见从酒楼后门绕回前街的一个少年正向两人跑来,少年中等身材,一身醉仙楼跑堂独有的青布短卦,常年的点头哈腰微微有些驼背,一双笑眼看着早已经等候多时的二人便道:“今天客儿多,是不是等久啦?”抬手掐了下三儿的脸蛋。

    “不急,不急,先生说过‘欲速则不达’。”三儿口是心非道

    “既然不急,我们就先去吃碗面吧,一会儿在去看戏。”晓二慢条斯理,煞有其事的道

    桃目少年听后撅起嘴来,又不想央求,小脸尽是委屈。阿大见状轻屈双腿道:“不要在逗三儿啦,如在晚到会儿就看不见蝶先生啦。”

    晓二与三儿见状,轻车熟路一跃而上。坐在阿大肩头,阿大双手扶着二人双腿,深吸口气向戏院飞奔而去。

    ——

    自古戏子皆为下九流,如同娼妓一般,在权贵眼中视为玩物,只是闲暇取乐罢了,也是老爷们逛腻烟柳,前来寻个花旦,换一换调调而已。寻常百姓看戏满面笑容拍手叫好,权贵们则命下人向台上洒银打赏,脸上同样布满笑容,可眼神却在那花旦的娇嫩翘臀与纤足上流连不已,不时与在旁同行低吟几句后,仰面大笑。

    同样在看戏,一个坐在近在直尺的戏台下的太师椅上,一个坐在十丈开外的长条凳上。两者相距不过那么数十步,却宛如咫尺天涯,身份更是云泥之别。

    在开元大帝平定神州,退雪域的十年后,行科举制度,分设文武状元,为天下寒士开恩,打破千年以来世袭荫补的传统制度。让天下百姓之子也有朝一日登庙堂与君共治天下。让着咫尺天涯,云泥之别建起一座独木浮桥,虽然艰苦难走比起权贵士绅的康庄大道大有不如,但寒士子弟苦等千年终有路可走了,总是好的,百姓容易满足,百姓更需要念想。

    永乐街尽头有一个戏园名曰“喜园”取“戏”字谐音,既有戏,亦有喜,好不讨巧。初始只是一个小戏园,各种腔角儿大猫小猫三两只。某日班主收养了一个男童,初意只想他做个苦工,每月只需耗费些吃食,比起雇佣一个洗衣做饭的婆娘要划算的多。

    男童每日早起烧水、做饭、打扫院落,晚时劈柴、洗衣等等。如有做错时还会招来一顿打,但却心中从无怨言。每日晨时听到园中各角儿吊嗓练声,久而久之也会那么几句,做工无聊之时就哼几声。

    深秋落叶,男童拿着比自己还高一头的扫把卖力的打扫院子,见四下无人便哼起听来各角儿的戏,开始声音如蚊似蝇,不时仿佛入戏声音逐渐大起,时而刚健醇厚,时而婉转悠长,没有丝毫违和之感。稍时,院子打扫干净,男童拾起满是落叶的竹篓转身离去。只见不远处班主以及众人都盯着自己张目结舌。

    这一日男童被班主收为关门弟子,取艺名“蝶采衣“.

    班主上座口饮弟子茶后,道:“我们戏子均是祖师爷赏饭... ...”

    男童跪地抬头打断道:“我不知是否是祖师爷赏饭,我只知道没有师傅收我入戏班,我便会饿死街头,这口饭是师傅赏的,师傅大恩。”说罢,向上叩头。

    十几载后,蝶采衣之名响彻天下,被喻为“大家”,更有新皇天子庆贺生辰邀请其入紫禁之内御前献艺,此次一脸分两妆,饰二角儿,以台布为遮掩,男声粗犷醇厚,女声婉转幽怨。台下王侯将相无不拍案叫绝,尾音一句“大王... ...“,唱碎了多少后宫之心,夺走了多少佳丽之泪。

    新皇道:“蝶先生凭此艺业,可为天下戏子正名。”

    此后“蝶采衣”之名更胜,赴京之人都愿一睹蝶大家的风采。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戮未央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戮未央》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戮未央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戮未央》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