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上街暗访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津门女记者第81章 上街暗访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厉凤竹首先找到一间电话亭,通知潜伏在西芬道一间旅社的陈燕平,有人在民园体育场门外派钱操纵游行。再赴现场,确有人喊着“津门的姐姐来领大洋哦”,吸引了老老少少一堆妇人前去围观。另有两人,一人负责拦下那些上了年纪外貌不合格的,一人捧了一大包校服,一手派钱一手递衣服。当了街就命那些妇女把衣服套在身上,凑足了十个组成一支小队伍,专门有人来回地领路。数一数总共是四个人,且都是本地口音。

    待陈燕平赶来,厉凤竹已绕了民园一周,迎上前先招揽一声:“同学,衣服裤子有要补的吗?”然后加快语速,低声提醒他,“除了派钱的人,你注意旋转门里边那个穿运动装一直做热身的光头矮子,想办法把他的脸拍下来。”

    “宿舍里倒是有件棉衣破了洞,但穷学生可没有钱来补呀!”陈燕平高声答着,趁旁人不注意,压低嗓音问道,“他哪儿有问题?”

    “表面没有。但你仔细看他的身材,不光矮还是个罗圈腿。而且他热身热得也忒久了,蛮不像回事儿。”厉凤竹垂着脑袋说罢,昂了首冲着他便是一笑,“嗨,咱是缝穷的又不是缝富,说破天也不过几个铜子儿罢了。”

    陈燕平把照相机取出来端在手里,摆了摆手道:“冬天吧,冬天再补也不迟。”

    厉凤竹假意在后头追了几步:“同学同学!要不我给你画个地方吧,入了冬找我补,给你便宜成不成?同学,嘿!别走呀!”

    和租界内其他的公用娱乐场所一样,西方人凭脸就可随意进出。迫于强烈的抗议,华人虽不至于不许进,却要多一道查身份的关卡。看门的英国老头儿就走上前拦在旋转门外,问陈燕平要证件。

    “Hello,那个什么,我……student,嗯……Iwant咔嚓咔嚓。”陈燕平故意出了一番洋相,装傻充类地就举高了相机,镜头对着那罗圈腿摄了好几张相。

    罗圈腿很警觉,先是站定了打量他,尔后径直走过来,眼神里是有“请教”的意思在。

    厉凤竹见状,故意地冲上前,怒地瞪大了眼,到陈燕平跟前狠狠啐了两口。

    “泼妇,泼妇!你给我等着!”陈燕平涨红了脸,揩着下巴上的唾沫,一溜烟儿跑没影了。

    英国老头儿对厉凤竹也有意见,但她并没有进体育场的意思,也懒得多理会,骂过两声便坐了回去。

    里边那个罗圈腿,脸上有狐疑的表情,抓着旋转门的铁杆子,一直地走到外头来,盯着那消失在西芬道口的背影,托腮凝想了一阵。

    跑散了的厉陈二人,不约而同想再回到马公馆去探情况。

    厉凤竹一转进西芬道,迎面就见两个脖子里挂了相机的男人并排出来,一个道:“也太鸡贼了!跟这儿蹲了半天,结果人家早就金蝉脱壳改了验身的地方。”

    另一个气得直跺脚:“是啊,咱这时候再去也不赶趟啊!白让人溜了半天,小报记者就是这么没尊严呐!”

    听来似乎是在讲马守华的事,乔装过的厉凤竹不方便追上去细问,只能将信将疑地继续往前跑了几步。

    此时,门外喧嚷之人,似乎又多了许多,却是以男学生为主。

    远远地能听见一老汉痛心疾首哀叹起来:“祸水,祸水,亡国之兆啊!自古阴阳颠倒便是……我拼了这把老骨头,也不许你们在此地撒野!”

    先来的女学生一面推搡驱赶,一面齐声念了一首不成文的打油诗,用以嘲讽纪冰之:“假仁假义你最拿手,假模假式你不眨眼。攀附权贵你做美梦,背叛女权你算老几?!”

    “你们敢推我老师?!”

    特务招了一群假学生来闹事,真学生赶过来支援。厉凤竹认为这事有阴谋的意味,再一次放了板凳下来坐着,手指在膝盖上又写又划。

    “法院改地点了。”陈燕平不知何时也蹲在了这里。

    厉凤竹未语先叹:“就是不知道徐主任那边是什么情况,要是赶不上变化……”

    陈燕平提议“不然这样,你先回去,这里的事交给我。”

    厉凤竹脑袋一摆,道:“真要是没赶上,我去了也不中用,还不如留下来帮帮你。”

    陈燕平信手一抬,低问道:“你仔细认认那个老教员,是不是在法院门口出过风头的贾教授?”

    厉凤竹还没来得及认,先抬了手遮住半张脸。看了半天,果然有点像。这位贾教授,心眼儿是不错,就是性格特别古板。想到上回庭审结束后,厉凤竹是以记者身份在他面前出现过的,彼此还说过那么几句话。万一这老爷子认出来不算,还要说出她的身份,那可有些危险。倒是陈燕平,上回是记者,这回也是,认出来也无妨。

    这样琢磨了一阵,厉凤竹连说着“那我是得走”,挎了那小板凳立马就闪没影了。

    ###

    却说纪冰之自受到《津门日日新闻》的无端抨击,就做了周密的部署,临时申请将验身地点改在马守华一位远亲的宅子里。同时,要求此消息必须等各大记者在法院聚齐后,再对他们发布。虽然因小部分记者不愿在烈日下来回奔波,而受了一点抱怨,却也避免了一场激烈的冲突。

    总算近距离见到了马守华本人的徐新启难掩兴奋。厉凤竹回来,就听他滔滔不绝地讲上了半日。

    “今天顺利极了,可说是一点意外都没有。法官定了明天下午宣判,照此情况看,铁证如山、铁板钉钉,走过场罢了。”

    这一次纪冰之提出的申请,能顺利审批下来,不能不说是受了《大公报》揭露关茂才的惠。至于关茂才,自《大公报》的报道面世后,就向法院告了事假。家眷方面,徐新启没有提及,也不知是逃跑计划失败了,还是说焦头烂额的关茂才已经顾不上此事了。

    “顺利”二字勾起厉凤竹体内无穷无尽的疲惫感,一个接着一个哈欠打了起来:“我真的有些扛不住了。”

    “好,赶紧休息去吧。”徐新启说时,随她一道起身,“对了,明天上午我有个会议,咱俩恐怕碰不到,所以有个好消息非得现在说不可。《晨报》转载的几篇报道,已经在海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边本想等你晚半天回了报社再祝贺你,但实在是太兴奋的缘故,几个小时都等不及,非得上午就说不可。”

    应该是石初打来的,没有一语双关的口信,只是说一声恭喜这么简单。很可能是他今日没法遵守下午通电话的约定,故而绕着圈子告知此事。厉凤竹一面想,一面点头,微笑道:“那可真是太好了。”

    徐新启接道:“看得出来,那位叫‘张善’的先生对你尤为欣赏。我对他说,我们在海州也有了分馆,转载之类的普通业务与沪馆交涉也是一样的效力,还能替他省下不菲的长途话费,但他却很坚持要与你直接联络。我想,他可能也是你忠实的读者,借着工作的机会,想多多地与你攀谈。”

    这里一夜无事,厉凤竹补了一个长长的觉。次日,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了“弃亲案”宣判的现场。

    开庭前,有同行故意地调侃方笑柔:“密斯方,来这儿做什么?”说话,还晃了晃手里的钢笔,“这可不是你的好归宿呦!”

    这通嘲讽开得有些一语双关,既是不满方笑柔违背新闻原则在报道中篡改真相,也是对日日新闻歧视女性的一种揶揄。

    内外都受打击的方笑柔,偃旗息鼓地退到角落里缩着,摆出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厉凤竹不免越过人堆看了她几眼,这里又有人坐过来问道:“密斯厉,贵社是不是有一位叫‘四能’的记者,文章颇有笔力。究竟是老记者换了新笔名,还是有新生力量加入呢?”

    “无可奉告。”厉凤竹拒绝回应,待回头看那人的胸牌上写的是“益世报”,知道不是来路不明之人,便又笑了一笑,“请您一定要体谅我们的难处。”

    那人道:“无妨无妨,安全至上嘛,我明白的。请代我致意吧,他是个英雄呢!”

    也不过是做到了职责而已,要论上“英雄”二字,似乎高攀得很。厉凤竹张了嘴,立时又想到一旦开腔谦虚,身份就瞒不住了,因此只管点头答应着。

    十点整,当事双方和五位推事陆续到齐。

    纪冰之一路进来,目光始终在记者席上搜寻。当她与厉凤竹四目交汇时,不由松了一口气。

    叶济世全身的小动作都透露着不耐烦,似乎有撒手不管的意思。

    主审推事当庭出示了昨日拍摄的一组照片,有马守华的正面肖像,法医检验的现场照,以及马守华双耳的细节照。为方便展示,全部放大成一尺。照片清晰地显示出,马守华双耳皆无所谓拴马桩,也没有任何动过手术的痕迹。众记者一拥而上一顿照相,一度维持不住秩序。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津门女记者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津门女记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津门女记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津门女记者》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