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墓 第一章:北地亡魂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无常花无常墓 第一章:北地亡魂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风沙莽莽,遮天蔽日。八百里黄泉沙漠突起风暴,席卷无边无际的不毛之地,良久未能停歇。

    茫茫风沙之中,一条白衣人影逆风而行,沙砾微尘吹到脸上,如同遮上了一层如烟面巾,已经分辨不出相貌。就算身处如此巨大的风暴中心,这个白衣人却凛然不惧,仍然艰难地步步前行。他似乎正在这片广袤的沙漠中寻找着什么,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绝不放弃。

    渐渐得,风暴慢慢变小了,前方的沙地中隆起一个小小的沙堆,在整个一望无垠的平整沙漠中显得如此格格不入。白衣人乍见这个土堆,显得十分兴奋,快步奔到近前,跪倒在沙地上,用双手刨着那层厚厚的黄沙。

    很快,掩盖的黄沙被拨到两边,露出一个沙坑,一个浑身黑衣的人影倒在沙坑里,身下还隐隐一片血迹。鲜血早已渗入沙土之中,染红了半个沙坑,也不知道这个黑衣人流了多少血。

    白衣人立刻将那黑衣人扶了起来,只见这个黑衣人脸上罩着一层黑纱,紧紧裹着他那张脸。他的一只手捂着胸口,那里显出一个大洞,鲜红的血液正不断从心口的那个洞中滹滹流出。

    白衣人看上去很是欣慰,伸出一只左手帮着黑衣人捂住胸前的致命伤口,开口说道:“普兄,你要被送去人间了,不过时间不会太长久,很快就会回来。”

    黑衣人喘息着仰脸看着白衣人,说道:“老弟......我怎么会在这里?......你又怎么出来的?”

    白衣人叹道:“我没有出来,你看到的是另一个我,但是我知道你是怎么受的伤,又来自哪里。现在时间不多,没法跟你解释,等你从人间界回来,我再详细告诉你。现在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拜托你,此去阳间请务必帮我办到。”

    黑衣人挣扎着点了点头,问道:“老弟请说,不管什么事我都会替你办到。”

    白衣人从怀中拿出一本书册,有油布包裹着,塞进黑衣人怀里,道:“这本兵书你帮我送到人间界。包裹里有你要送到的人的名字,他现在还是个孩子,不过日后会成为我的一部分。”

    黑衣人有点惊诧,道:“你是要送给后世的自己?这事有点逆天......”

    白衣人淡淡地道:“那又如何?普兄被送到这里,已经是逆天了。”

    黑衣人道:“帮你送书当然没有问题,只是......我担心自己能否支持到那个时刻......我本该是已死之身,心头的血已快流尽......如果这样子被送去人间界,恐怕......只有死得更快。”

    白衣人道:“没关系。我把我的生命度给你,足以让你可以支撑到完成任务,回来为止。”

    黑衣人听得一震,诧道:“怎么?......老弟你要牺牲自己?”

    白衣人幽幽地道:“我的生命早已不属于自己,如果可以用今生的短暂生命来换回后世的安稳,有何不可?我的一条生命,既可以救你,也可以救回曾经的自己。”

    黑衣人似乎有些懂了,便不再说话。

    白衣人扬手在空中一招,一道符咒从他指尖燃起,噗地一声,但见他整个身躯刹那间化为点点精魂,如一场春雨,又如星光泻地,全部洒在了黑衣人的身躯之上,整个生命就此仿佛流水一般注入了黑衣人体内。

    就在白衣人点燃符咒的那只手最后消失之际,又是一道符咒悄无声息地贴上黑衣人胸口。那黑衣人浑身闪现出一道白光,耀目刺眼,转眼吞噬了整个黑色躯体,平地里变成了一道光门,黑衣人快如闪电般消失在了这道白色的光门之中。

    ******************************

    北地苦寒,狂风四起,黄沙漫漫,道路崎岖。

    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仍然可见一大队人马在空旷的沙漠上顶风而行,虽然人马行驶艰难,却依然刀枪林立,旌旗齐整。中军一面大旗随风飘扬,一个斗大的“曹”字分外醒目。

    旗下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伴着一架马车缓缓而行。

    华罗伞盖的马车之中躺着一个青年文士,面容憔悴,似乎已病入膏盲,但双目之中依然透露出坚毅的神光。

    白马之上那人手抚长髯,愁眉紧锁,低头看了一眼那青年文士,说道:”奉孝因我欲平沙漠,伴我长途跋涉,远赴北方苦寒之地,以至不服水土,身染重病,使我如何安心!“

    那被称作奉孝的青年文士咳了几声,却坚定说道:“郭嘉承蒙丞相大恩,虽死不能报万一。”

    白马上的华服长者正是曹操,他甚为感动,双目含泪,握住郭嘉的手,说道:“可是我见北地崎岖,人车难行,大家都很艰苦,我想要暂时撤军,你看怎么样?“

    郭嘉说道:“丞相万万不可。常言道兵贵神速,如今我大军千里袭人,辎重多而难以快速行军,不如同时派出一队轻装骑兵,从旁边小道抄近路突击,掩其不备。但是必须要有认识此地路径的向导来带领,方可实现奇袭。袁绍的降军中必定有熟悉本地风土的人。我听说袁军降将田畴深知此境,丞相不如召来问问,可作为向导官。”

    曹操点头称是。郭嘉说完,只觉眼皮沉重,头脑昏沉,便闭上眼睛养神休息。

    曹操召来田畴,打听此处情况,田畴说道:“此道秋夏间有水,积水成河,但是水位很浅无法在水里行舟,水底泥泞车马又容易陷进去,最难行动。不如改道易州,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前近柳城,出其不意,乌桓主将蹋顿可一战而擒。”

    曹操觉得有道理,于是大军改向附近的易州城前进。

    到达易州城下,曹操见郭嘉仍然昏迷未醒,于是命人将郭嘉抬入城中,留他在城里休息,等消灭了乌桓军再回易州接郭嘉。于是曹操封田畴为靖北将军,作向导官,作为前部先锋;大将张辽统领中军紧随其后;曹操亲领后军殿后,大军留下大部分辎重,人马均轻装上阵,从易州道出发前往卢龙口,走小道绕过沙漠直逼柳城。

    这天夜里狂风呼啸,易州城百姓闭门闭户,早早休息。

    病榻上的郭嘉昏睡未醒,因多日未能进食,眼窝日渐深陷,原本俊俏的面容已然不见。恍惚之间,儿时的记忆浮现眼前。

    那是一间水果杂货店,父亲是店铺掌柜,正在忙着进货,一车车刚刚从果园摘下的杨梅从门外送进来。小小的郭嘉感觉有些无聊,便出了门外,在街角的台阶上坐下,玩着手中的黑白棋子,自己跟自己下着围棋。

    忽然,有一个浑身穿着黑衣的人走了过来,那个人满脸络腮胡须,长得十分奇怪,面色煞白,没有一丝血色,却一只手捂着胸口,步履蹒跚,好像受了重伤。鲜血隐隐地从怪人的心口渗出,流在了指缝间。那黑衣怪人走到郭嘉跟前,似乎再也支持不住,一跤跌倒,跌坐在郭嘉身旁。

    郭嘉瞪着好奇的大眼睛,望着那黑衣人。怪人喘着粗气,打量了郭嘉一眼,点了点头,自言自语地道:“原来就是你这小孩。你叫什么名字?”

    郭嘉毕竟是个小孩,有点怕他,轻声说道:“我,我叫郭奉孝...... ”

    黑衣怪人翻了翻白眼,在怀里掏了一阵,取出一本蓝皮书,递给郭嘉,道:“这部《太公阴符》是本兵书,为姜尚所写,你且拿去,相信你会好好地读完,以后会有大用。”一边说着一边扶着墙颤颤巍巍站起来,摸了摸小郭嘉的头,便自顾自远去了。他看起来动作很慢,走的步子也很慢,但是当郭嘉瞟了一眼兵书,再次抬起头来看他时,黑衣怪人的背影已经消失在了街道的尽头。

    很奇怪,在这性命交关的时刻,郭嘉不知道为何会想起这段几乎要被遗忘的孩提往事?反正从那以后《太公阴符》成为了郭嘉最喜爱的一本书,长大后也让他成为了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

    医官按时给郭嘉熬好了草药,走近床前用汤勺慢慢凑近他的嘴角,欲给他顺嘴角服入口中,不曾想郭嘉突然抬头剧烈咳嗽起来,噗地喷出一大口鲜血,随后倒头摊在床上。

    医官大惊,上前一探,郭嘉竟然已没了呼吸。这下众人顿时手忙脚乱起来。

    谁也没有注意到这时屋角有一股淡淡的白影缓缓聚集起来矗立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屋里的一切。桌上的香案发出淡淡的艾草烟香,缕缕白烟似乎和那白影融为了一体,漫延到了郭嘉的床前。

    与此同时郭嘉的肉身上浮起了另一个白影,那是一具完整的魂魄,从尸体中脱壳而出,坐了起来。郭嘉的魂魄慢慢睁开眼睛,看了看眼前的一切。

    身前的白影在他眼中越来越清晰,那是一个瘦长的人影,浑身穿着雪白的衣服,手中拿着一杆白色的长长的招魂幡,一动不动,奇怪的是他脸上还遮着一层白纱,将整个面部包住,丝毫看不出容貌。

    郭嘉又回头看了一眼床上自己的尸体,叹了口气,说道:“我这是死了吗?阁下可是传说中的白无常么?”

    那白影脸上的白纱微微动了一下,开口说道:“不错,站在你面前的正是勾魂使者,阴司赏善使白无颜,来接引你的魂魄去往阴间。”

    郭嘉一笑,说道:“白无颜?怎么无常鬼竟然也有自己的名字?原来传说中的白无常可不是你这个模样!”

    白无常脸上的白纱又动了一下,说道:“我们时间不多,你跟着我上路,我还有些话在路上跟你说。”白无常晃了晃手中的招魂幡,那白色幡幔中忽然伸出几缕白色的细丝,越伸越长,慢慢缠上了郭嘉的身体。

    郭嘉奇道:”这是什么?“

    白无常答道:”这是缠魂丝,可以牵着你走以免走失。不是每个魂魄都像你这般手无缚鸡之力,有些会挣扎会不跟着走。“

    郭嘉无奈道:”好吧,那就上路罢。“郭嘉再次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尸体,打量了一遍屋里的每一个角落。没想到这小小的易州城便成了自己的葬身之地。

    白无常身影不动,只是将招魂幡扬了一扬,郭嘉便感觉自己飞了起来,然后保持在白无常身后十步的距离,不紧不慢地贴地飘浮,竟然穿墙而出,越飞越快,在缠魂丝的牵引之下离开了易州城。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无常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无常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无常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无常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