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接管大马士革 耶路撒冷问题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改变第一百二十四章 接管大马士革 耶路撒冷问题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一百二十四章 接管大马士革  耶路撒冷问题

    奥斯曼帝国特使看见,孙传庭听了自己的话没有一点儿生气的样子,而且还说知道怎么办了,还是一脸轻松的样子,有些不解了,“孙大人有啥好主意了?”

    “呵呵!听了你的介绍,我知道,埃及那边,按照我们张总的说法是,阶级分化非常严重。是少数人掌管着大量土地,大量的农奴生活在最底层。那些马木路克封建主也是带领着奴隶组成的军队。知道这些,我们就有办法对他们了!其实,我们接受的这些地方,也轻重不同的有这种情况!”孙传庭说。

    “孙大人,你还是没说要怎么办?”奥斯曼帝国特使没明白孙传庭的意思。

    “很简单,我们会统一收回土地,然后平均分给农民。取消所有奴隶身份,所有人都是地位平的公民。”孙传庭坚定的说。

    “不不,不行!那些马木路克领主掌握着非常强大的武装力量,他们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的!”特使摆着手说。

    “那我们就消灭他们,我不信,我们给奴隶自由人的身份,奴隶还会替他们打仗?”孙传庭说。

    “孙大人,你想的太简单了!那些封建主,是不会让奴隶了解外面情况的。那些奴隶就和圈里面牲口是一样的,不会知道任何外面的事。他们只是知道在战场上拼命的话,能博得好感,得到一些赏赐!”奥斯曼帝国特使解释说。

    李魁在旁边嘿嘿一笑说:“过去再说,总会有办法的!”此时,李魁已经有了孙传庭这样人不会想到的主意。

    特使不在的时候,李魁对孙传庭说:“孙大人,你不用和那位特使说得太多。等到了埃及,你听我的,我们多给埃及帕夏点银子,请他把各地马木路克领主都召集来开会,宣布那些地方归我们了。我带人把他们都解决了,以免后患!”

    “哎呦!李将军这可不行,我们以后还要长期的治理这些地方,不能这么做。这样做会失信于人,以后谁会相信我们?”孙传庭接受不了这样做法。

    “这些马木路克领主,不会允许我们执行那样政策的,我们不马上灭掉他们,今后也要灭掉。可是今后一个个捉他们就难了!”李魁说,“这些领主们灭掉之后,我们让各地平民选举他们的各地领导,配合我们管理地方。那些平民更愿意看到有钱人倒霉!更何况他们都会得到很多好处呢?特别是奴隶,我们让他们和平民一样,也分给他们土地,我就不信,他们还能出来替他们主人报仇?”

    这次孙传庭没有否定李魁的意见,而是说:“一路上你也看到了,这里的百姓们生活差距很大。富裕的十分富裕,贫穷的真的贫穷。我有一个让这里百姓们生活提高一大步想法。这事需要家里面配合一下!”

    “有好主意,说出来听听!”

    “我看了我走的这一带,盛产棉花,而且价格简直太便宜了!棉花可是我们窑岗那边稀缺的东西。这些棉花运到窑岗再织布出来,运回到这里,不知道要翻多少倍?所以,我们按照市场价格收购棉花的同时,给农民一些补助,就能极大提高他们的收入,加上我们不再收那么高的税费,农民生活水平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样的好日子,百姓们能不愿意过吗?所以,只要我们看住那些想闹事的人,而且鼓励百姓们监督检举他们,我们就能稳定这里!”

    “哎呦!孙大人,我是服了你!”李魁拱手说。

    “不过一开始还是要流点血的!不流血是不行的!”孙传庭又说。

    “我从来就没想过稳稳当当的接管这么大的地方!”李魁一挥手里的马鞭说,“放心吧!我们的军队不是吃素的!还有那些蒙古兵看到那些抱着头巾的家伙,就想砍下他们脑袋!”

    “这也不怪蒙古兄弟们!他们都知道,很多信奉佛教的蒙古人被他们***教的人杀死了,他们是报仇心切!”孙传庭说。

    离开的黎波里向南,孙传庭他们来到大马士革省省府大马士革。这是一座有四千多年历史的古城。

    在这里奥斯曼帝国特使向大马士革总督宣读奥斯曼帝国苏丹的命令时,总督哭喊着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下面官员们也是抹着眼泪,不愿接受。可是奥斯曼帝国的特使带来的大明朝官员,还有雄壮的军队就在城外。

    总督控制了一下情绪,知道苏丹的命令必须执行,和帝国特使一起开城门,迎接孙传庭、李魁带着官员军队进入大马士革。

    孙传庭和李魁以及所有官兵们被这座雄伟的古城震撼了。

    李魁悄悄的对孙传庭说:“孙大人,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们会兵不血刃的就接管了这样的一座城市。等稳定了,一定请张总过来看看!”

    “恩!这座城市太大了,我们留下一千人恐怕不够。”孙传庭说。

    “留下一千我们的军队,再留下两千蒙古骑兵就行!”李魁说,“我们还是尽快请家里面多派军队过来。现在我们只是接管了沿海这些地方,内陆还早着呢!需要更多的军队!”

    “我看真的需要家里面多派些军队过来,给我们一年时间,我们就有办法自己搞定这里。派军队是先把地方接管过来,给我们点时间进行治理!”孙传庭说。

    由于有特使的铺垫,大马士革总督还是对孙传庭他们非常客气,交接工作当天就开始了。

    总督提出来,要将大马士革的所有金银带走。

    孙传庭说:“只要是总督大人和您下属个人财产都可以带走。不过公共的财产属于大马士革的,必须留下!”

    “那些都是我们奥斯曼帝国的财产,我们必须打给我们苏丹陛下!”总督还想坚持。

    “从你们苏丹陛下签字时起,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大明朝的了。之所以允许你们带走个人财产,已经是是照顾你们了!”孙传庭的话,语气平和,可是非常坚定。

    奥斯曼帝国特使马上解围说,“总督大人,就不要再提那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了!”他心说,苏丹陛下已经将这里交给人家了,你就别整事了。

    为了缓和气氛,孙传庭说:“总督大人,如果没有别的事,后天和我们一起到贝鲁特吧!我知道那里是一个深水港,我们海上的大船可以靠过来,我也带来了一些礼物给您!”

    正好总督大人一天也不想在大马士革多呆了,一听孙传庭还有礼物给自己,知道礼物不会太轻了,马上说:“好好,后天我陪着你们一起去接管贝鲁特!贝鲁特可是一个天然深水良港,自古就是东西往来货物的集散地。你们接管了这里,想不发财都难啊!”

    总督脸变得这么快,话语里面还有些谄媚的味道,奥斯曼帝国这位特使都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干咳了两声:“好啊!明天我们一起走!”

    他知道,能弄到这大马士革总督的位置,不但要有显赫家庭背景,也需要花费大把的银子才能做到,所以他们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不择手段的捞银子,现在总督位置没了,也没了赚银子的机会,孙大人一说还有礼物相送,这可是最后的机会,回到伊斯坦布尔很可能在没有机会得到好处了,所以这位总督大人骨头一软,也情有可原。

    贝鲁特的百姓们虽然知道,这里马上变换主人了,可是生活还得过,生意还得做。这里的交接是非常和平的进行的,表面上看不出来一点儿变化,只是站岗的士兵换了。窑岗大船一靠岸,大马士革跟来的商人,还有贝鲁特的商人,都围了过来。原来贝鲁特就是丝绸之路的一个终点,现在有人把大明朝的货物送到这了这里,尤其是这里很久没有商船过来了,精明的商人们哪能放过这样好机会。贝鲁特一下子像过节一样热闹了起来。除了商人,每天还有很多人在码头上卡这些冒着黑烟的山一样的大船。特别是晚上,所有大船上的灯点亮,将码头上照的通明,人们更是在码头上久久不愿意离去。这次窑岗船上带来的商品很多都是这里经多见广的商人没见过的,远超过了他们的心理准备,特别是从大马士革跟来的商人,带来的银子根本不够,都后悔没多带些银子。贝鲁特的商人恨不得把所有银子都换成窑岗人的货物。

    孙传庭真的送给了总督大人一台录放机,还有几匹不同种类的面料的宽幅布匹,一些银器一样的铝制品。总督大人高兴的嘴都合不上了。

    可惜的是语言不通,不过即使这样,总督大人还是通过同事,告诉孙传庭,大马士革省那个地方,谁是有影响的,应该怎么对付,哪个部落是很难对付的,要注意。还有那个部落的有多少武装,他们的软肋是啥!等等这些都是孙传庭非常需要的消息。这让孙传庭觉得这位总督还真的不是糊涂蛋,他了解的情况非常关键,也非常有用。

    总督大人一家登船离开贝鲁特的时候,孙传庭还送给他夫人一些丝绸、化妆品。

    看到这些,李魁笑着问:“他还有啥用处吗?”

    “我送给他,不是因为他还有啥用处,是感谢他对我们的用处!”

    “孙大人,你这人我交定了,你是位真君子!”李魁拱手说。

    船上穆毅一边看着陆成祥派来的人做生意,一边对郑芝龙说:“老郑啊!我看我们没有开发的市场的还多着呢,要做的事还真不少啊!”

    “呵呵,穆司令,你不会想把全世界的生意都做了吧!”郑芝龙问道。

    “那倒不是,不过我听张总说过,随着我们生产能力的发展,需要我们开拓更多的市场,我看市场啊,一段时间内是开拓不完的!”

    “恩!那倒是,起码短时间内,我们不用太担心找不到市场!”郑芝龙说。

    “不过,我倒是担心,孙大人和李魁能不能管得过来这么大的地方。这可不是从地图上看到的那点地方啊?就说这地中海东岸这些港口吧,就是一个挨着一个!这样地方的人,都不可能太简单!”穆毅说。

    “你到是说对了!”郑芝龙说,“这里的人都是天生的商人!不过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唯利是图。很容易收买!这点孙大人也了解,所以孙大人应该有办法收拾他们!”

    孙传庭有奥斯曼帝国特使和大马士革总督的书信,孙传庭他们接管苏尔、海法、伊尔比德、安曼、特拉维夫、西岸等地方的时候,都是非常顺利。可是由于这些地方的官员,事先都得到了消息,孙传庭他们到了的时候,这些人已经将官府的金银收拾干净了。孙传庭和李魁也没太觉得遗憾,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把这点当回事。

    孙传庭他们一行人,来到耶路撒冷的时候,遇到了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

    这座坐落在尤迪亚山的古城是一个宗教中心,犹太教、基督教和***教,分别根据自己的宗教传说,都奉该城为圣地。

    孙传庭不得不承认,处理宗教问题,将来是他们治理这里时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李魁对孙传庭说:“妈的,让李威司令派些工兵来,用**将这里炸平,然后修一座庙宇,我们请一些和尚过来。这事不能留根儿!”

    “我们不能把这里的百姓都赶走,或者都杀了!那么,我们就要给这些宗教人士信教和宗教活动的自由。不过还有要坚持一条,那就是不许参政,禁止一切与宗教活动无关的活动,违者严惩!而且手段要坚决。这样事,我们稳定了之后,要和他们宗教领袖说清清楚,还有落实到文字上,张贴出去。”孙传庭说。

    “妈的!这些事太乱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看不如来个干脆的,都他妈的象那些蒙古汗王逼着臣民改信***教一样,都逼着他们改教得啦!不改的杀掉,这就简单多了!”李魁愤愤的说。

    “这事不行!”孙传庭说,“基督教和***教争来夺去这么多年,也没争出来个结果。在这里地区,百姓们信仰是根深蒂固的,想让他们不信他们的宗教和杀了他们差不多。我看我们没那么多力量做这事。不如将这事控制在我们能掌握的范围之内!”

    “那这个耶路撒冷怎么办?各宗教都来争来争去的不是个事啊?以后也是问题!”李魁说。

    “等我们稳定之后,我来处理这事。我会请他们所有宗教领袖都来开会,让他们共同拥有耶路撒冷。还要制定一些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矩作为法律,违反者严惩!”孙传庭说。

    孙传庭他们一路接管各地的同时,也是不断的将情况汇报给家里。

    窑岗年过的差不多了,张知木就来到指挥中心,来了解这些情况。

    欧阳鹤递给张知木一份电报说:“这是孙大人从拉塔基亚发回来的电报,那里发现有大型沥青矿。怎么样张总,这可是一个好消息啊!”

    接过电报,张知木一边看,嘴已经有些合不上了,“太好了!我们西线下一步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修路啊!有了沥青,我们就可以修沥青路面的高等级公路。我们能否治理好新区,这交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陈玉峰说:“孙传庭要求再派些军队过去,帮助他们接管那些地方。我想情况要不是非常复杂,孙传庭不会向我们要求更多的军队。”

    “奇怪的是,孙传庭和离开他们一直没开战,要那么多军队干啥?”欧阳鹤说。

    “呵呵!那里民情非常复杂,各地都需要军队,这样一分散,就需要很多军队了。还有,他们带去的干部也不足,都是从两河流域干部中抽调过去的。想想也觉得可怕。那里完全是不同种族的不同信仰的人,我们的人一进去,就像沉到河底一样。要不是为了那里的丰富油田,真的不该背上这个负担啊!现在我都在怀疑,我们是不是有些冲动了!”张知木说。

    “还有啊!李魁以个人名义发了一份电报说,他认为,我们应该多派些军队狠杀一顿,让那里的人都跟着我们信佛教!这样就好管理了!”陈玉峰说。

    “呵呵!李魁将军意见看着有些粗,不过我看也有道理。我们要的是那里地下的油田,人都没了我们也不担心。”欧阳鹤说。

    显然,陈玉峰和欧阳鹤都有些同意李魁意见的意思。

    “这事不能这么办!”张知木反对说,“不是我太仁慈了,而是我们做不到。那里是非常广大的一个地区,很多都是偏远山区,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完全的消灭他们!我想孙传庭孙大人,更能对那里情况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那个地方,不象蒙古那边,地广人稀。中东地区有很多人口密集区,他们是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完全靠蛮力征服不了他们。用武力征服的地方,只等得手一时。我们要想长期的将那里当做我们的领土,必须从文化上同化他们。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就应该知道该怎么办了!”

    “恩!张总这个意见应该发给孙传庭他们!”欧阳鹤说,“我还有一个能有效的支持他们的办法!”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改变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改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改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改变》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