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顺其自然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龙藏第十一章 顺其自然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道测所用功法是考试的一部分,极易上手,无须提前修行,直接按照功诀运转就行。这篇功诀几百年来就变了三次,最近一百年根本没有变过。

    随着功诀运转,卫渊就感觉到身下的蒲团和两座香炉渐渐与自身融为一体。蒲团中不断生成丝丝凉意进入卫渊体内,在凉意激发下,卫渊体内就有两种无形之物浮现。

    两侧香炉则是产生吸力,牵引住体内两种无形之物。两种无形之物清晰存在,明明彼此重叠,却又泾渭分明。随着功诀运转,香炉的牵引力越来越强,形成两条通道,把那两团无形之物丝丝缕缕地引到了香炉里。

    左侧香炉牵引的是根基,右侧牵引的是气运。卫渊的根基还算正常,但随着功诀运转,代表着气运的无形之物居然如同浮出海面的冰山,越来越大,根本没有停止的迹象。转眼之间,这团气运就扩张到超出卫渊身体范围,并且隐约和冥冥深处有了联系。

    卫渊也不知道道测中会发生什么,只当这是正常现象,谨守心神继续运功。

    随着功诀运转,卫渊体内的气运开始渐渐显出庞大沉重,此时通道居然开始显得狭小,已经不足以让气运顺利通过。卫渊只能全力运转功诀,如同扛起一座小山,再推着它一点一点挤过通道。随着时间推移,卫渊只觉负担越来越重,连带着根基那边都受了点影响。

    卫渊全心运转功诀,却不知头上殿堂里早就开了锅。

    在评议眼中,卫渊的根骨光柱呈现赤红,一直在缓慢上升,此刻刚过七尺,速度就开始放缓。这算是上等根基,但还不够惊艳。但是他的气运光柱粗如面盆、转眼间越过九尺,且还在继续攀升!

    卫渊气运光柱色作白灰,虽然极高极粗,但是质地却非常稀疏,六位评议只有全力感知才能触摸到一点。要不是这光柱就在眼前,不以感知见长的评议甚至会以为那里空无一物。

    此时卫渊身边的香炉中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浮出一丝黑气,然后融入气运光柱,光柱就会增长一截,但质地丝毫不见凝实。

    六位评议还从未见过这种气运,面面相觑之际,卫渊的气运光柱终于超过一丈,又是一个超品。

    中年儒生就望向道人,说:“扶风道长,这是你太初宫的家事,该如何处理?”

    扶风道人眼角余光似是不经意间看了看那张空着的席位,面无表情,缓道:“秉公。”

    中年儒生颔首道:“自当如此。”

    道人这么说,其余评议也就心中有数,目光又回到下方弟子身上。奇的是,直到此刻卫渊的两根光柱居然还在缓慢增长,而片刻之前这一组其他考生的光柱早就停滞不动。

    当!

    一记苍凉悠长钟声响起,卫渊身体一震,和蒲团香炉断了联系,那些还未搬过去的无形之物也徐徐消失。卫渊只当本就是如此,于是站起身来,在殿内道人催促下快步走出大殿。

    当卫渊起身时,根基光柱七尺九,气运光柱一丈一尺。

    下一组考生鱼贯入殿,又一轮道测开始。磬音刚落,就见两道玉色光柱冲天而起!两道光柱凝实得如有实质,如果说它们的质地仿佛玉石雕成的巨柱,那么刚刚卫渊的气运光柱就是一道升腾炊烟。

    众评议向下望去,就看到一个粉妆玉琢的女孩。她宁定运功,小脸上居然浮起一层隐隐宝光。两根玉色光柱中,各有一个庞大神魔身影隐隐浮现。

    看清女孩面容,众评议就心中有数:原来是宝家小姐。

    这一轮没什么可看的,女孩一骑绝尘,一双光柱直奔一丈而去,余者碌碌,不值一提。

    那名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的青年修士打破了沉寂,说:“宝小姐评价应无异议,倒是上一轮那孩子如何评议,恐怕我们得讨论个章程。”

    年青修士向扶风道人望去,但扶风道人始终沉默不语。年轻修士就笑道:“看来扶风道兄想要避嫌,那就我们几人讨论吧!”

    老儒刘思古回想卫渊的两根醒目光柱。若按正常标准评议,卫渊分数还要超过李治。

    不知为何,当看到卫渊气运时,老儒就莫名地心生厌恶,现在就更是如此。宝家小姐天资卓绝,早就名声在外,道测超过李治乃是意料中事。这卫渊根底浅薄,也敢压过书院内定魁首?

    老儒把名单在心底过了一遍,确定卫渊不在任何名单之上,心中就有了计较。他抚着长须,一脸正色,道:“这孩子根基气运都还算不错,可惜质地虚浮,气运中更是没有分毫正气。如果放于草莽,多半是个反贼。”

    青年修士微微皱眉,道:“自古以来评价标准里都没有质地一说,气运是否正道,更不影响评价高低。刘老这话,未免有失偏颇。”

    其余评委都微微点头。自古以来,各宗收徒都是只看有没有气运加身,有就是好事,谁管它是正是邪?

    老儒也不争论,只是道:“我只是一家之言,各位自行决断就是。”

    老儒说罢,也不理会众人,直接提笔在名册上写下评价:地丙,二十!

    其余五位评议都是心中惊讶,刘思古给了这个分数,显然是想把这孩子直接压到福地去,连洞天的机会都不打算给了。

    扶风道人目中精芒一闪,缓道:“刘老这评价,有些过了吧?”

    老儒回望道人,丝毫不惧,道:“此次冯远统考,意义重大。我等重任在肩,谁不是战战兢兢?我听说贵宫那位此前失踪了六年,但一回来贵宫就给了评议之职,这是何等恩宠?可是那人现在何处?可有将你我放在眼里?可有将仙宗统考放在眼里?”

    道人向那空着的席位看了一眼,哼了一声,并未多说。

    中年儒生这时打圆场道:“刘老性子直率,说话直接了些,扶风道兄不要放在心上。话说回来,我们几人肩上都是担了责任的,究竟和那位不同,他不愿意来也好。各位应该知道,此次统考头名对惠恩公之子尤为重要。如果是宝家小姐要争,那大家各凭本事,我等输了也无话说。但若是其他的人嘛,还是不要出变数为好。”

    众评议于是心下雪亮,老儒突然下这重手,原来是忌惮卫渊,怕给李治带来额外威胁。中年儒生的话也坐实了一件事,那就是四圣书院打算用统考第一为李治蓄势。如果真拿下第一,李治就能借势一飞冲天,今后修行之路将无比顺畅。

    扶风道人面无表情,一点也看不出心事,但是其他评议对他的态度早有预料,知道他其实不会拦阻。扶风道人也是有任务的,卫渊如果真得了第一,李治不过修行路上小挫,但太初宫三个名额却会被实打实地占掉一个。那时扶风道人可就不好交代了。

    仙宗名额早就瓜分完毕,就算是气运之子也不例外,除非像和尚那样再去要个名额。如果搞砸了名额这件大事,背后高门豪族震怒,眼前这几位评议可是承受不住。他们虽然大权在握,但这权怎么用,却不是他们说了算的。

    扶风道人沉吟片刻,终于道:“两位要如何下笔,贫道自是无法干涉。只是张师弟却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我太初宫的威严也不容冒犯。如果两位看不起我太初宫,那贫道说不得,只好领教一下四圣书院的绝学了。”

    中年儒生眼见气氛不对,向扶风道人拱了拱手,笑道:“道兄且息怒!太初宫是太初宫,那位是那位。我等对太初宫自是尊敬的,而且平心而论,刘老给卫渊什么评价都不会影响太初宫的大局。至于那位张师弟,别说和我等一样都是道基,就算他是法相真人,我等也不好徇私啊!否则上面怪罪下来,怕是谁都担待不起。”

    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书院两儒只是要压卫渊,并不打算插手太初宫内部名额争夺,和扶风道人井水不犯河水。至于卫渊师父,大家同时道基,谁也没比谁差了多少。

    刘思古有恃无恐,道:“老夫已然落笔,却是无法再改!”

    中年儒生就笑道:“罢了,刘老嫉恶如仇,爱惜名声,这圆滑之名就由我担了吧!”

    他提起了笔,在名册上写下评价:天丙,二十五。

    众评议就心道奸猾。

    这中年儒生嘴上说得好听,实际落笔一点也不含糊。天丙是旧制评价,放在这里只是作个参考,以示对古制尊重,实际起作用的是后面的分数。这二十五分看似比刘思古给的高不少,但实际上距离洞天还差一线。六人中两人给出低分,卫渊再想爬上洞天已是相当困难。

    道测这里挖下这么大的一个坑,后面想要翻身难如登天。

    此时下方殿堂新一批考生已经开始道测,几名评议也就不再争吵,各自写下评价,于是石碑上多出一行字:

    卫渊,地甲,三十。

    老儒脸色就有些不好看,向其他评议望去,想看看是谁这么不开眼,非要跟自己过不去。不过既然能当上评议,个个都是老奸巨猾之辈,哪能让他从脸上看出心事?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龙藏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龙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龙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龙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