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返程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鬼谷传人演艺三国传奇第一百一十七章 返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八月底,从常山郡前往并州的官道上,商队往来频繁。

    今天的官道上,却多出了一对与众不同的队伍,他们由一群骑马的人领头,最先的一人器宇轩昂,其后几人也不落下风。而他们所用来代步的马,如果是懂行的人看到,一定会一眼就认出来这是战马,因为只有战马才如此雄俊。只是这个队伍又不像是骑兵,反而更像是拖家带口,因为他们整个队伍大约有三百多人,其中妇女和小孩等就有一百多。这群人行走在官道上,引来的周边商队的注目,但他们并没有受到影响,怡然自得的行走在官道之中,其他人见他们不好惹,也不敢去打扰他们。

    这时,走在最前面的青年驻马停了下来,其他人紧跟着也一一停下了脚步,他开口说道“我们如今距离上党郡只有半天的路程的,大家先在旁边的树林里休息一下,吃点东西,过了这个晌午再出发。”

    说完,他率先下了马,然后牵着战马向旁边的树林走去,身后的众人自然是纷纷跟随了过来。其中有一名骑马的少年,突然跑到领头的青年旁边,向他喊道“主公,前面就是上党郡了吗,那我们到安平县还要多久,我们走了这么多天,感觉好无聊啊!”

    这个青年竟然是一个女的,不过她一副男子的装扮,外人一下子倒也看不出来,不过这一开口,就很容易让人分辨了。青年听到身后少女的抱怨,也放慢了脚步,等她追上来后,笑着向她说道“哈哈,小雨,我记得你刚开始的时候可是很开心的,怎么才过来三天,就变了说法。”

    “哎呀,整天在官道上面,晚上睡觉也是露宿外头,当然不开心了,而且听说安平县有很多好吃的。”少女嘟囔道。

    “小妹,不得无礼。主公请见谅,小妹自小被我惯着,无礼之处还请主公不要介意。”这时身后另外一名青年赶上了向少年训斥道,看长相以及听他的谈话,应该就是刚才那位少女的兄长。

    “子龙不用在意,我正欣赏小雨的这一点。”这个领头的青年正是曾禹,他看了下赵云,然后向他说道。

    原来当初赵云回去之后,就像自家的小妹赵雨说了自己的打算,赵雨听说可以出远门,十分开心,本来赵云还以为要劝说一番,结果反而是赵雨要求一定要跟着他来安平县城。赵云本来今年才成年,只是未到生日,并未举行成年礼,也没有取字,还是族长赵安在他出发前,提到曾禹作为地位最高的人,请他帮赵云取一个字。

    曾禹没想到还会有这一出,于是以“云从龙,风从虎”之意,给赵云取字“子龙”,这获得了包括赵家村在内的所有人的赞赏。赵云随后就跟曾禹以前来到江寿他们的村庄,经过一天的收拾之后,把能带的带上,不能带上的送给了赵家村,然后所有人直接出发,返回安平县。

    当时还在县城的郭嘉他们,也由曾禹派人去通知,让他们采购了一些干粮等,以便大家路上食用,然后在城外的官道汇合以后,他们就马不停蹄的往回赶。

    而赵云的小妹赵雨,似乎和赵云的性格完全相反,赵云的性格是那种稳重中带着一丝灵性,而赵雨则是大胆调皮,才过去一两天,就让所有人都记住了她,曾禹因为赵云的原因对她更是予取予求。不过赵雨虽然调皮,但也懂事,知道哪些东西是可以要,哪些不能要,所以几天下来,她就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曾禹对她也是并不单单因为赵云,更是觉得这个小姑娘确实可爱,在她面前也从来不端什么官架子。

    所有人在树林里找了阴凉的地方休息,曾禹让江寿叫上人去田丰那里领取干粮,江寿他们举村跟着曾禹迁去安平县,曾禹也不会亏待他,许诺到了安平县就给每户授田,按人均五十亩,老人、妇女、儿童都算,至于江寿本人,曾禹更是告诉他如果他愿意入伍,可以直接给他一个百夫长的职位。

    江寿他们自然是十分开心,所以一路上也尽心尽力,他本人更是在曾禹面前直接认主,想要曾禹的家将部曲。这样一来,其他人纷纷效仿,结果整个村子都差点成了曾禹的部曲,这倒是出乎了曾禹的意料,但是他既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只是告诉他们,他可以接受他们,但是不要成为他们的家主,没有奴籍,以后发达了想出去都行。

    不过这样一来,这些人就更好安排了,之前凌云村那里就有以前曾禹最开始的那些从佃农解放成为的平民,他们也是对曾禹忠诚度最高的一群百姓,江寿他们加入凌云村,自然可以更好融入安平县,或者说融入曾禹的治下。

    这些暂且不提,众人简单的用过干粮,赵雨在和曾禹嬉笑一番之后,就去看望旁边江寿村里的小孩。曾禹于是将赵云喊了过来,向他问道“子龙,我给你的兵书看的怎么样?”

    “回主公,《太公六韬》博大精深,云还只是看了《文韬》一篇,就已经让云获益匪浅。”赵云一听曾禹问起兵书的事情,立马恭敬的回道,语气中还带着一丝感激。

    这时候的兵家著作历来是各个家族的不传之秘,即使是家族内部子弟都不一定能得以传授,而曾禹在赵云归顺以后的第一天,就将整部《太公六韬》都交给他,让他先研究,研究透彻了以后还有其他的兵书给他。

    赵家村虽然祖上也从荣光过,但现在毕竟落寞了,也没有太多的传承,只有一卷赵破奴的手札,里面并没有系统额讲解兵法,更多的是记载这骑兵的一些运用情况。当初霍骠骑轻骑直捣匈奴龙庭,封狼居胥,可惜英年早逝,并没有兵书传世,但赵破奴作为他的部下,也记载了一些自己和霍骠骑的运兵情况,如今赵云得到了相传是姜太公创作的《六韬》,自然是如饥似渴的研读,每天晚上都会挑灯夜战。

    “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尽管问我或者其他人。无论是奉孝、元皓或者是子柔,都是饱学之士,元皓修的是儒家,子柔也不算纯粹的兵家之人,但他们都有一些见解值得借鉴,奉孝更是百家精通,只是平时较为懒散,但是如果你去向他请教,他定然会悉心告知于你。甚至你也可以去和诚勇多交流交流,他常年跟在我身边,耳濡目染之下,对于各类兵书都有一定理解,我看你这几天和他交流比较多,想必也感觉得出吧。”曾禹向赵云说道,顺便也有向他介绍身边这些人的意思。

    赵云加入队伍以后,和曾禹队伍中同为武将的朱文自然是对上了眼,刚开始朱文对赵云有点不太服气,不过自从他俩比试一场结果双方不分胜负,这才不打不相识,一下子成为了好友。他俩一个天神神力,但技巧不足,而赵云气力上略输,但是技巧性强于朱文,而且他如今刚刚出山,技巧上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所以两人平时都经常相互交流,这一切都让曾禹看在眼里,也为他俩的和睦相处而高兴。

    虽然他知道赵云是谦谦君子,朱文更是以自己这位主公的要求放在第一位,但是武将之间的争锋,有时候就是莫名其妙,既然两人没有成为对头,反而成为了好友,曾禹也是乐见其成,此时和赵云谈话也告诉他和朱文多交流兵法。所谓以武杀人,最多可达百人斩,而以兵伐人,可得万人敌,他要的是一个历史上智勇双全的将才,可不希望因为自己的插手而让他成为一个只习惯用武力的前锋。

    “谢主公教诲,这几日我和诚勇兄交流,确实感觉得到,很多地方经过他的指点,我一下子就茅塞顿开,否则我也不可能在这短短三天,就看完一部《文韬》。”赵云点点头说道。

    “这就好,不过兵书都是死的,我们除了领会兵书所说的一些运兵方式以外,更主要是体会其中的精神,等你将整部《太公六韬》看完,我会亲自来考较你。”曾禹说道。

    “云一定努力。”赵云肯定的答道。

    “我相信你,《太公六韬》不会是你唯一的兵书,一旦你将兵书的精髓掌握了,我还有更多,而且那时候差不多也是该到战场上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止兵如此,将也是如此,到时候你需要将兵法运用在战场上,如果能做到不脱离于兵书却有不拘泥于兵书,并且可以灵活运用不同兵书的精髓,融会贯通,那么你必定会青史留名。”曾禹拍着赵云的肩膀说道。

    听道青史留名这四个字,赵云的眼睛一亮,他自小被教育的观念中有一条就是光宗耀祖,还有什么比青史留名更能体现这一目标呢,他重重的报了一拳,向曾禹说道“主公放心,云定不会辜负主公的期望,凡主公之敌,必为云兵锋所向!”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鬼谷传人演艺三国传奇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鬼谷传人演艺三国传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鬼谷传人演艺三国传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鬼谷传人演艺三国传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