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丰城传说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煞天孤第二十七章 丰城传说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趁着虎大哥换气的空档,我插口问道:

    “那魔是怎么回事?三界指人、神、鬼,魔又是怎么来的?”

    虎大哥没有在意我多问,而是顺着我继续道:

    人族将先天生灵捕获无数,虽然经过炼制,但先天生灵终究所属先天,根基深厚,纵使被夺去神通法力,但其神智已成。

    久而久之,先天生灵中的一部分,便夺舍人族,反噬天地,以逆为道,以战为生。

    魔,便是由此而来!

    人界由人族统治,皇权更迭,轮回有序。

    神界由盘氏一脉掌管,传承各类法相神通,执掌天地规则。

    鬼界则由冥府、幽冥之地及魔界共同占据,因其无形无相,故称鬼界。

    之前,我说过,我一直游荡于天外,直至人、妖鼎盛时期。

    那时,也就是你们所称的上古时代,因为人、妖两族大战,我也未能幸免,被牵扯其中。

    后来,我被人族所得炼为兵器,又在神、魔两族大战中碎裂,本体散为两段,不知所踪......

    受此影响,我的神智忽明忽暗,很多事情也记不清楚了。

    只记得,在一处空间内,我被击成重伤,流落人界,寄居在你体内。

    你放心,我本是无形之体,一旦在你丹田安家,就说明你血脉禀异,我对你并没有任何伤害!

    能跟你说的,我都讲了,至于很多细节,我也不能记得了

    ......

    说完,虎大哥陷入了沉默。

    我消化良久,才回过神来。

    它说的这些与道家流传的上古神话相差不多,其准确度已无可考证,暂时只能选择相信了。

    虽然知道这个世界有其隐秘的一面,但真正面对的时候,却还是充满了未知的恐惧与好奇!

    我乍着胆子,又问了一句:

    “虎大哥,那啥,那天晚上我遇到的犼,你是不是认识?”

    “现在的记忆里,不认识!但有些印象,实在是记不清了......”

    我又想问将臣什么的,它却不再出声了。

    ......

    第三天,胖子早早地出去了找店子做招牌去了,我与小和尚也订了些家具运到公司。

    郭哥他们上午去了公司,然后与我确定了一些经营范围之类的事情后也出去散发名片。

    下午,胖子回到公司,将招牌安装好。

    我把吕甜也接了过来,我向胖子道:

    “现在咱们的盘口也算立起来了,我打算明天带吕甜去找你九叔口中的朋友,也好早些让吕甜恢复说话。”

    胖子道:

    “那俺们的生意咋办?”

    我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吕甜这件事宜早不宜迟。

    至于这边,我估计前期不一定会有生意,再说我们过去可能只需要几天时间,如果有生意,你和小和尚就先接下,如果有问题再等我回来。”

    胖子掏出两个翻盖手机,给我和吕甜一人一个。

    我让吕甜收拾好行李,然后去火车站订了第二天去赣省的票。

    ......

    老人贩子的朋友住在赣省中部的丰城,九十年代的火车没有直达,所以我和吕甜坐了约八九个小时的火车才到。

    丰城又称剑邑,得名于东汉年间,因当地县令挖狱,得春秋干将、莫邪两剑,故称之。

    九十年代的丰城市刚建市不久,面积不大,但林立的店铺与高楼显示出了历史名县的发展实力。

    这里生活节奏安逸、缓慢,从大街小巷人们不急不慢,有条不紊的神态就可以看出来。

    我拿着地址打听了下,老人贩子朋友住在城郊,离火车站不远。

    我和吕甜打了个车,那时出租车还很少,但因为丰城产煤、铁矿,发展较四周县市稍好一些,所以还是有少量的出租车。

    到了地方已经快天黑了,司机指着一片平房道,那就是地址上的地方。

    我带着吕甜逢人就问,丰城方言与湘省东部方言相似,但又融入了沿海地区的通用语,所以听起来稍显麻烦。

    打听良久,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好心婆婆,领着我们直接到了一栋平房门口。

    老人贩子电话里说得急,只说他朋友姓姜,与他一般年纪,其他如特征、相貌什么的都没说,我也只好硬着头皮敲门,万一错了多说些好话吧。

    这栋平房与四周的民房离得比较远,两扇合门几乎都快倒了。

    我小心翼翼地敲着门,生怕用力太大将它震塌了......

    门开了,一个看着约五六十岁的驼着背老头站在门口。

    这老头乍看之下,与普通的田间村汉并无二致,就差腰间别个旱烟枪了。

    他努力地挺着胸,无奈驼背年深日久,只好扬着脖子道:

    “倪俄找何个?”

    我微笑地问道:

    “您是姜老吧?我师父是石崇明,找您有点事!”

    我尽量显得客气,万一找错了人还可以有说话的余地。

    驼背老头上下打量下我,然后用普通话道:

    “哦,原来是你们!进来吧,老石今早传音来了,我知道了,进来进来!”

    我心道万幸,幸好找对人了,也幸好这老头会说普通话,不然我就没辙了。

    走进房子,驼背老头给我们倒了两杯茶,不等我说话他就道:

    “你的事情我都知道了,先天道体确是罕见,不知可否让老头我验证一下?”

    我的煞气带有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但一般的修炼者只能通过接触的方式才能明确。

    我给吕甜写了句话,吕甜看了后听话地走到驼背老头面前。

    老头伸出根手指搭在吕甜手腕,闭上了眼睛。

    从这老头的手法上看不出来道法派别,倒有些像山医命卜相中的医道。

    待老头收回手,我张口问道:

    “敢问姜老是否医道前辈?”

    老头哈哈一笑,道:

    “你这小子眼力倒好,不错,我是学过玄学五术,其中又以医道行走世间。”

    我点点头。

    老头又感慨道:“这小女娃道骨清奇,先天经脉天生通达,真是个学道的好苗子!

    只可惜......唉!!”

    我心神一震,难道有什么变故么?

    我急问道:“姜老,可惜什么?难道吕甜的先天道体有什么问题?”

    姜老咳了几声才道:

    “小侄,我与老石认识多年,我也曾托他将我的一位亲属领进鼎门,他有事老头我自然不会拒绝。

    这小女娃的先天道体名副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问题......在我!”

    我道:

    “姜老请你直说,这位女孩与父亲相依为命,我曾答应其父,为她恢复语言功能,如果可以不学道法而能让她恢复,那也没问题的!”

    我担心这老头有什么难言之隐,或者门派中有什么规矩,于是退而求其次,能治好说话的问题就行!

    姜老苦笑道:

    “小侄,我刚才说过,老石于我有恩,我断不会拂他的情面。我就直说吧,我命不久矣,恐怕会误了你们!”

    这倒奇了!

    虽说玄学道法神奇,但历来都有“命不算己”的说法,也就是说给谁算命,都不能算自己的命。

    眼前这姜老头怎么知道自己要死了呢?

    姜老看我疑惑,叹道:

    小侄不必乱猜,听我告诉你。

    原来,这老头是守剑人。

    何为守剑?

    这事就要从古代谈起了,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天下闻名的铁匠,也兼铸剑师,叫做干将。他铸造工艺精湛,打造的宝剑锋利无比,天下无人不知。

    后来,楚国君知道了,于是就命令干将为他打造一把宝剑。

    干将铸剑一事,后世流传了许多版本,其中有两个版本传说较为有名。

    一说,干将铸就了宝剑雄雌两把,一曰干将,一曰莫邪。

    由于知道楚国君性格乖戾,喜怒无常,就只将雌剑献与楚国君,而将雄剑让一妻子传给自己的儿子。

    后来,楚国君发现两剑只献一剑,大怒之下将干将杀了。

    干将的儿子长大得知弑父之仇后,执雄剑干将为父报仇,将楚国君杀了。

    另一说,干将在铸剑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他妻子莫邪心疼丈夫,恐其无法完成而受楚国君报复,故而以身祭剑,剪甲、剃发后投进融剑炉。

    干将发现后伤心欲绝,不愿独存世间,也以身投炉,永伴爱妻。

    除了这两个版本的传说外,还有其他的说法,但以这两个传说版本流传至广。

    到了晋永平年间,剑邑(丰城)天空中斗、牛两星宿之间常现紫气。

    当时的晋惠帝以为新君将出,会危及皇权朝代,于是命张华、雷焕查探原因。

    雷焕查阅典籍,发现始皇帝曾在南巡时,将楚国两把名剑埋在豫章之域,以镇妖压邪。

    于是他推测紫气应该就是干将、莫邪两把名剑。

    雷焕是个玄学高人,经过探寻,在县衙牢狱的地基里,发掘出了两把宝剑。

    出土时,玄武斗、牛星之间的紫气马上消失无形。

    而县衙牢狱的掘剑处,却化为深池。

    雷焕取出宝剑后,发现两剑光芒四射、削铁如泥,不禁爱不释手,贪心骤起,留下莫邪剑,将干将剑交于张华。

    张华也见之起意,待到献剑之日,张华便向晋帝撒谎道:

    臣于豫章丰城掘出一剑,剑出之日紫气已消,我朝江山可保无虞。

    此剑名为龙泉,皇上为龙身,龙泉与龙身相克,皇上不可观之,否则伤己龙体。臣自当留存此剑,以保皇上龙体为安。

    这晋帝被张华一忽悠,也就准了。

    后来,张华被杀,传说干将剑化为一条青龙投入汝河,向东南方向游去......

    再后来,雷焕去世时,后悔将两把名剑拆开,于是把私藏的莫邪剑传给儿子雷华,并告诉他有朝一日,两剑终将合壁。

    三年后,雷华出任福建知县,在建安一条河上坐船突遇狂风暴雨,船夫告知:这河中几年前来了条青龙,时常哭泣发燥,虽兴风布雨,但不伤及人命!

    雷华投眼河中,果见一青龙摇头摆尾跟随船只而行。

    青龙靠近,雷华腰间佩剑突然脱鞘而出,化为一条白龙,与青龙双双而去。

    后雷华想起父亲所言,明了雌雄宝剑终当团圆之说。

    因感念宝剑有灵,雷华便将其父昔日弃于草丛的盛剑石匣置于牢狱剑池亭内,取名剑匣亭,并提诗云:“遗匣犹存怀故土,化为今且伏何方。”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煞天孤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煞天孤》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煞天孤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煞天孤》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