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风(1)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不灭的村庄往事如风(1)
(苦读书 www.kudushu.org)在鲁东南一个深深的山坳里,有个几百户人家的村子。

    所以用深深来形容,是因为我无法用诸如偏远、僻静、闭塞等字眼来准确地描绘它。正如木琴在一九七零年三月间第一次走进它时,曾竭尽全力调集一个高中生头脑中所有词汇储备,也没能挑选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形容词。

    它的四周是一派高山峻岭,只有一条小路如带子般若隐若现地飘出山外,通到三十公里外的县城。这条山路就如婴儿与母体之间的脐带一般,维系着村子与山外所有出入与信息的唯一通道。

    这就是生养了我的祖祖辈辈,后又生养了我的地方。

    据说,早在明洪武年间,东海发生水灾。我的祖辈——一对逃难至此的新婚夫妇,见四周高山蔽日,就想,即使将东海里的水倒扣过来,也不会淹没了这山的。于是,就安心居住下来。生息,繁衍,生生不息,繁衍不止,终于有了我们家族现在的一群。

    村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杏花村。当然不是杜牧诗中的“杏花村”了。但观其名,知其意,杏花村的确不是徒有虚名的。山上山下,村里村外,墙东墙西,就连院子里全都长满了高大茂密的杏树。每年的三、四月份,山坳里一片艳色,花团锦簇,红白相间。远远望去,在这红白之物上方,便有一层淡淡的雾色,终日不散。其实,这是由杏花的香气粉脂凝结所致。待到五、六月份,即是杏黄季节。上下左右堆满了橘黄色的杏果,整个山坳如同一筐筐黄杏垛成的一般。路人只要不走出这山坳,伸手便可摘到肥而美、大又圆的杏果了,大可不必狼蹿虎跳或猴子般爬树攀枝以止住嘴中流出的馋唾。

    就是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杏黄时节,茂生伴随着一声蠕弱的哭声来到人世,宣告了宋氏家族第十五代人合理合法地顶起了一片蓝天,分享了一份品杏的福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不灭的村庄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不灭的村庄》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不灭的村庄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不灭的村庄》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