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腾飞 第十六章 家长会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小人物小村腾飞 第十六章 家长会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吃过晚饭,父亲对何正远说:“今天王族长找到我说,你最近在教孩子学什么数学?”

    “是,爹。”

    “科举只考四书五经,并不考数学。你教孩子们这些东西不是误人子弟吗?”

    “可数学也是“君子六艺”之一啊,学数学何来误人子弟之说,这是王族长说的?”

    “是,王族长对于你教孩子们数学颇有微词。”

    “我教数学占用极少时间,一天只有一个时辰来学数学。其实学数学并不耽误学四书五经,相反还有利于学习四书五经。学生们天天读写背这些文章,枯燥无味,头都晕了,久而久之就不爱再学。那个李怀才就非常明显,现在加上数学后,他四年都没有背过的论语二十章,现在都能背上一半了。其他人也都有明显进步。这一点王族长可能还不知道吧。”

    “我知道你是为了孩子们好,但关键不是我。而是孩子们的家长,你得让他们知道这对他们有利,人们才信服。”

    何志远明白了。无论是学四书五经还是学数学或者是其他的,关键是要让他们看到利益。

    作为两世为人的何志远,他当然知道明代科举制度的危害,但眼下的大明朝的整个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根本看不到这个危害,即使看到了,也因上层的维护而不敢提出更不敢改变。

    而上层为何会维护科举?当然是因为统治与利益。所以在大明朝要掺进去数理化的沙子,必须要小心,不能触动他们的利益。至少是现在不能触动他们的利益,相反还要让他们看到或者得当利益。

    在明朝,一个家庭供一个读书人是要付出很多银两的。没有五十亩以上的家庭是不敢供孩子读书的。这还是社学阶段,也就是私塾。如果考中秀才,到了县学读书那花费的银两更多。

    像何志远这样的小村子虽有八十多户,但在学馆读书的学生也就二十几个。这二十多个学生当中,如果能有两三个考中秀才那就很不错了。如果自己家的孩子读书成绩不好,家长是不可能有考科举的奢望的。能识些字,不成为文盲也就知足了,但如果学习成绩有希望,那这个家庭是想尽办法也要供他读书。

    比如说王族长家的那个小孙子今年十岁,学习成绩不错,家里希望经过几年苦读能考中个秀才。王族长听说何志远在教他家的孙子学数学,他当然急了。但其他的人就远没有王族长这么强烈。

    想通了这些,何志远觉得问题不算严重。只要对他们说通了道理,这些孩子的家长是能够理解的。

    第二天早上去学馆上课前,何志远对父亲说道:“爹,我想请学生们的家长到学馆去看一看,然后开一个会,对家长们说说让学生们学数学的好处。”

    “嗯,可以。这事确实该说一说,既然王族长当面找我提了,就该给个答复。”

    第二天下午,学馆的教室里学生和家长挤了满满的四十多人,除了学生以外,其他的都是何志远邀请来听课的家长。这一节课是检查《春秋》中的《桓公伐楚》背颂以及讲解。他站在众人面前开口说:“《桓公伐楚》已经教大家颂读了三天了,今天开始检查背颂情况。谁能背上的举手。”

    有一多半的学生举起了手,李怀才竟然也举手了。这很令人意外,包括后面的家长们也很意外。所以何志远故意让李怀才起来背颂,他对李怀才很有信心。自从上次测试后,他学习就非常积极,也非常认真。尽管偏科,但信心有了,动力也有了,效果就一定不会差。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日:“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

    不一会儿,李怀才抑扬顿挫的背下了全篇。不仅后面的家长大为惊讶,就连他的同学也觉得意外,以前的问题学生,现在竟然能通顺的背颂《桓公伐楚》!尤其是李孝成,坐在后面笑得合不拢嘴,嘴角都裂到耳根。

    何志远对李怀才夸奖道:“非常不错,李怀才这些天进步很快嘛。你说一下,以前老是背不过,为什么现在这么快就背过了。”

    “回先生,因为现在不用天天学四书五经,每天还能上数学课,头脑也不想以前那样天天发晕。还有就是先生不打我了,而且也经常夸奖我。”李怀才恭敬而又略带兴奋的回答道。

    “那你《论语》背得怎么样了?”

    “回先生,已经背过十篇了。”

    这次大家更加意外,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这个李怀才四年多《论语》前两篇都背不过。何志远来教书不过十多天,竟然背过十篇。大家纷纷感觉这个小先生不一般,都想知道他是用什么办法,让这个被以前的先生称之为朽木、竖子的问题学生有这么大的进步。

    何志远又检查了其他学生的背颂,其中就包括王族长的孙子王嘉岳。所有学生都无一例外的全都背过。接下来何志远就开始慢慢讲解《恒公伐楚》。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书中的四年春指的是鲁僖公四年的春天,诸侯之师是指鲁、宋、陈、卫、郑、许、曹等诸侯国的军队……”

    不知不觉间,已经讲解了半个多时辰,已经到了下课的时间。接下来第二节课是第天一节的数学课,这也是学生和家长都感兴趣的课。

    “这一节课我们讲数字中的小数。在讲小数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阿拉伯数字计数。在汉语中如果记一百五十三石粮食,需要在纸上写‘壹佰伍拾叁石’,但阿拉伯数字写话就可以写‘153石’就可以,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阿拉伯数字要比汉字写起来笔画要少,写得快,简短形象,而且也非常好记。”

    这时坐在下面的王族长不断的点头,显然他也非常认可这种记数方法。

    何志远接着往下讲道:“那如果我们记一百五十三石六斗两升的话,用阿拉伯数字怎么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小数。因为升斗石之间都是十倍的关系,而阿拉伯数字也是十进制的关系,所以用阿拉伯数字来记话就是‘153.62石’……”

    下面坐着的家长中有七八个人是识字的,这么细致的讲解,显然他们都听懂了。并且暗自佩服这种简单的记数方法,真是直观、方便、快捷。王族长听到这里来了兴趣,很认真的听着,四十多年来第一次有这么大的兴趣来学习儒家以外的知识。要不是碍于面子,真想继续学下去。

    下课后,何志远让学生们到院子去活动两刻,并请家长们留在教室里与大家进行交流。

    等学生都离开教室后,李孝成走到前面,对何志远一个长辑到底:“先生教导有方啊,我家小儿顽劣无比,没想到这才十几天就长进如此之大,孝成不胜感激!”李孝成上过几年私塾,激动地说话也开始咬文嚼字起来。

    经李孝成这么一说,大多数家长也是附和,纷纷表示自己的孩子最近也是大有长进。

    这时的王族长就有些尴尬了,是他亲自找到何志远家门的,并对自己孙子学习数学而耽误今年的府试表示担忧,并对何志远也颇有微词。

    今天来听了两堂课,发现自己的孙子好像并没有因为学习数学而受到影响,反而精神饱满。

    尽管如此,他还是有些担心地说道:“先生所教授的这种阿拉伯数字记数法,确有其可取之处。但如今科考并非考此,如果每天用一个时辰来学习数学,是否会耽误孩子们的科考学业?”

    何志远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昨晚想了整整一个夜,心中早就有了一大把竹子。

    他开始慢慢地说道:“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的游于艺中的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数是六艺中的一种。”

    “只不过我今天所讲的数学,是一种更简单,更易于学习,也更快捷的一种数学而已。而这种数学学生更有兴趣学习。随着以后的深入讲解,这种数学也更便于解决复杂的问题。”

    “在我大明的科举制度中,只考四书五经。很多读书人为了考中,只读四书五经,他们的书籍一概不看,技艺一概不学,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如果适量的学习一些其他感兴趣的技艺,则会陶冶情操,愉悦身心,这样就会降低对经书的腻烦与排拆,再学习经书自然效率就会提高。这就是孔子说的‘寓教于乐,寓教于趣’”

    何志远嘚吧嘚吧说了这么一大通,直说得口干舌燥。下面的二十多人听得云里雾里,有些地方听懂了,但大部分人还是一知半解。

    但有一点他们都听明白了,这学习数学还有助于学习经书。

    为了进一步巩固战果,何志远决定再加一把火。喝一口茶接着说:“孔子对于教育一直主张‘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而要做到这点,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优势、劣势,各自特点。这就需要下工夫去了解,不仅知其长,而且知其短。”

    “比如说王嘉岳,他的优点就是老实听话,从不与其他学生一起肆意玩闹,遇到困难也能坚持,在学习上从不懈怠,刻苦勤奋,即使非常劳累,也不愿浪费时间休息。但正因为如此,也造成他的学习效率不高。对此,我劝导他要注意劳逸结合,有张有弛。自每天学一节数学课以后,他紧绷的钻研经书的弦就没那么紧了,效率反而提高了。”

    王族长听到自己孙子的进步,欣然点头,严肃的面孔也变得和善起来。经过何志远的一通忽悠,王族长终于拿下。

    他决定再加一把柴,让所以的家长都支持他。顿了一下又接着说:“李白诗中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都发现不了的潜能。”

    “有的人喜欢读书,善于科举,有的人喜欢与人交际,善于经商,有的人喜欢舞刀弄棒,善于行伍。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非只有科举一途。但无论做哪一行,会读书写字,会识数算数是最基本的,如果这些最基本的技能都不会,自然也就做不好。”

    “其实科举之路是非常难的,比如我青州府的读书人有三十多万之数,但在三年两考中,能考中秀才的只有三四十人。而考上举人更少,大约是百中取一,考进士就更难了,完全是靠运气。”

    “所以很多人家的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能读书写字,不求有功名。那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多学一些其他的技艺呢。如果学好数学,用这种新的记数之法,做一个帐房绰绰有余。像我家的肥皂作坊,就是我学习了化学后根据书上的讲解而制作出来的。如果有些学生学好了化学,同样也能制造出一些现在没有的东西,不说发财,但保一家安康是有余的。”

    下面的家长大多是不识字的,即使有些识字的,经过何志远的一大通忽悠,也都只有点头赞许的份。那些没有多少见识的脑袋都被何志远忽悠瘸了。何志远心说,哈哈,从没想到我比本山大叔还能忽悠。

    王族长听说肥皂就是用化学之法制作而成,他心里不禁一动。这发财的学问谁不想学?当即说道:“不亏是少年得中秀才,贤侄果然学识过人,有真知灼见。这化学之术我从没有听说过,这些学问贤侄也准备教授给学生们?”

    “当然。以后不仅要教授化学,还要教授物理。”

    “物理又是什么学问?”

    “物理是讲解天下万物之真理的学说,化学是讲解天下万物之间的变化之学。这些学问大可以安邦定国,富裕百姓,小可以安身立命,兴旺家族。不过这些学问都需要在学好数学的基础上才可以讲授。”

    “那贤侄就多多费心,多多讲授这些新的学问,让孩子们长大之后,除了科举之外也多一条生存之道。以后有什么要求,我们都大力支持你。”众人听到王族长如此表态,也都纷纷附和。

    “贤侄,还有一事我一直没有弄明白,都是一个先生教出的学生,为什么你却懂得如此之多,这数学、物理、化学之学说更是闻所未闻?”

    这是何志远一直无法规避的问题,上一次和父亲说过是在梦中遇到一位道士得一本奇书而得此知识。父亲马上想到是神仙所授,当时父亲还嘱咐他不要对外人说起此事。

    在封建社会,皇帝又称天子,皇家宣扬的是“君权神授”,如果他现在对众人说他的知识是神仙所授,那这种说法如果传到皇帝那里,那就是图谋不规的大罪,弄好不是要诛九族的。

    还没开始自己的神操作,就tmd嗝屁了,岂不成了穿越众中的笑谈了,估计他们都会笑成一片猪叫。要是让那位未来人大哥知道,肯定得把我打成猪头。所以必须再找一个合理的说法,既让大家相信,又要让皇家高兴。

    于是何志远又开始了大忽悠:“这与我遇到的一巧合之事有关,上元节我去县城看灯,当时桥上挤了很多人看灯,我在前方的一个灯中看到一个老者,相貌奇特,那老者两眼一直盯着我,我心中大骇,一个不小心就被众人挤到了桥下,晕了过去。这期间我就一直做梦,梦中还是那位老者,那老者对我说:‘看你少年天资聪颖,骨相清奇,以后必有大成,成为我大明的忠臣良将。我这里有一本上古之书赠与你,你要仔细阅读,读好这本书,上可开疆拓土,安邦定国,下可兴旺家族,造福百姓。’然后我就一直在看那本书,感觉过了很长时间,等我读完这本书,就醒过来了。”

    “相貌奇特?如何奇特?”王族长问。

    何志远刚要说那人下巴狭长前凸,剑眉凤眼。突然想到以前关于朱元璋的两幅截然不同的画像,一俊一丑,明朝官方的画像面貌俊朗,而清朝修的《明史》中的画像奇丑无比。这个时候的大明朝肯定不会留传出那个奇丑无比的画像的,即使历史上的朱元璋真的奇丑无比,大明官方也不会让这样的画像流出,历经百多年,朱元璋到底长相如何,老百姓也不会知道,只会以官方画像为准,所以心中猛然醒悟道:“那位老者方面大耳,鼻直口方,相貌堂堂,颇有帝王之气。”

    “颇有帝王之气……”王族长回应着,心中凛然,难道是他?那这个何志远福缘不浅啊,将来必成大器,能成为他的学生,以后必将也跟着大有作为啊。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小人物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小人物》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小人物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小人物》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