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公子,记得常来哦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半入江风半入云第四章 公子,记得常来哦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书房中。

    风行知坐在书案前,提笔在宣纸上书写,见那纸上开头写着“花美男,见信安好”

    他洋洋洒洒写上一通,字体潇洒流畅,落款处写上自己诨号,风里刀。

    墨迹一干,便将纸张折起塞入信封。

    在这古代社会,吃的好,环境好,但这交通通讯是真的麻烦,离得远了说个事都要写信传达。

    信中的花美男,本名许阳,是风行知的好朋友。

    风行知初次行走江湖,结交了这位也是初次行走江湖的年轻江湖客,那时候俩人都是初出牛栏的小犊子,又是年轻人,还没说上一句话,俩人仅是多看了对方一眼,就相互出手。

    起初双方只是试探,随后越打越是认真,出手越来越快,每一招都带起赫赫风声。

    风行知心惊“好诡的双剑!”

    许阳暗道“好俊的身法!”

    几十招后,俩人不分上下,也就作罢。

    江湖少年江湖客,不打不相识,打完之后自然是结识一番,三碗酒下肚,话语也就多了。

    俩人结交的时间一长,风行知因许阳长相俊美,便叫他花美男。也是因为许阳脸蛋太漂亮,漂亮的比娘们还娘们,当时才会使得风行知对他多看一眼。

    此番写信给许阳,是想拉上他一起对付黑心郎简季。

    其实,如果只是单单一个简季,风行知无须再找帮手,就算只有王涛和他俩人出手,在有心算无心之下,也有几分把握让这黑心郎吃上大亏,不过他觉得这件事背后不简单,应该另有隐情。

    听那金公子所言,叙说的有些简单,而且疑点重重。

    黑心郎以前做过的案子,从来没有找过官宦人家,听那金公子所说,闵家和梁家显然不是寻常家族。另一点不解之处是那麒麟卫为何要找王涛这一州捕头相助,然道仅仅是因为他是这里的地头蛇么?

    整个麒麟卫高手如云,各大门派与江湖望族都有给上三分薄面,然道会对一个简季束手无策?

    还有就是,风行知对金公子不信任,一个女扮男装的麒麟卫,怎么都会让人多加思量。

    当然,麒麟卫中不全是男子,也是有部分女子,不过只是占少数。

    麒麟卫是楚国与江湖妥协而产生的衙门,五百年前楚国是以武镇压混乱社稷,建国立邦。能够建国,那是得到江湖不少门派与望族支持,所以,在建国后,楚王也下不了刀整治江湖,只能给这个江湖设立麒麟卫,来协查并维护江湖安宁。

    麒麟卫主要职责,一是探查江湖有无逆谋作乱,二是缉拿江湖上大恶之人,三是调解各大门派还有望族之间纷争。

    还有最后最主要一点,这一点是麒麟卫设立后潜移默化在江湖之中形成的,那就是江湖事江湖了,不得涉及寻常百姓。

    之所以称为麒麟卫,那是因为开国楚王说过“楚国百姓,都是朕的子民,都乃朕之麒麟。”

    保护百姓不受江湖之人侵扰,是麒麟卫责不旁贷的使命。

    那金公子女扮男装,起初是没有发现的,只认为是长相俊俏的少年。

    一番打量过后,才确定这个金宓金公子是个女儿身。

    她穿着,行走,坐立,都没有破绽,显然女扮男装不是一天两天了,应该是长时间形成的习惯。

    风行知能够看破是因为三点。

    一是喉结凸出不明显,说话声音也稍显做作,有些故意压沉音色。

    二是双手手骨大小有异,右手手骨相较粗大,而左手手骨纤细似女儿家,也表明这位金公子善用右手使刀。

    这第三点是从脚上看出来的,她穿鞋应该是穿了大一号,每次踏步行走,鞋子起褶初都要偏后,要么是他脚趾奇大,要么是他在鞋里塞了东西,让小一号的脚去穿大一号的鞋,女子的脚往往是要比男子小的。

    以上三点,只看出其一无法定论,如果三点都有,那就不难确定她是女扮男装了。

    风行知外人看他潇洒不羁,可少有人知道他是个如此细心之人,尤其是对待陌生人,无不会仔细打量,这是上一世风行知养成的习惯。

    坐在书房中,风行知听到宅门处声响,想着这个时辰应是揽月楼送饭菜来了,也不等李钰丫头叫唤,便起身出了书房。

    走至院中,见李钰手提着食盒领着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姑娘进来。

    “风哥,她是随揽月楼伙计一同来的,说是找你有急事。”

    风行知还没说话,那小姑娘便上前来,说道:“风公子,您刚才走的急了。小姐让我将这个给您。”

    说完,小姑娘递出一把折扇。

    风行知接过,并将其打开,扇子以红木为骨,用绫罗作面,配以金丝镶边。这个扇子引人夺目的不是制作它的材料,而是扇面上的作画。

    画的是一人附窗而立,从那画中侧面还有身形还看,显然就是风行知了。

    李钰好奇,探头来看,带着吃味:“外面的风流债都讨到家里来了。”说完扭头就走。

    风行知摸摸耳根,对送扇子小姑娘问道:“你家小姐让你把这扇子送给我?”

    小姑娘点头肯定说道:“是的,还要我亲手交给公子你哩。”

    “额。”

    风行知也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想要拒绝心中又有些不舍,要是接受吧,好像又没有到那个地步。

    这样一把扇子,在如今社会如同女子送男子定情信物一般。

    在风行知踌躇之际,小姑娘笑着说道:“公子,您可喜欢?”

    “咳,我自然是喜欢,没想到你家小姐还有这么好的画功。”

    “公子喜欢就好,那我回去传达给小姐,说公子您非常喜欢这把扇子。嘻嘻”小姑娘捂嘴轻笑。

    风行知听后,便收起扇子,不就一把扇子么,大老爷们妞妞捏捏也不像话,这会他又想起了什么。

    “你是如何知道我的住所,我好像从来没有提起过吧。”

    小姑娘作答:“您说经常去揽月楼的呀,小姐心中急切,我就先去了揽月楼,寻伙计问了下,正好他要来您这送餐,我就跟着来哩。”

    “这样啊,那真是多谢沁星姑娘了。这已经是用饭时候了,你留下来用过饭再回去吧。”

    “多谢公子,不过小姐那边还等着我呢,我现在就要赶回去呢。”

    “那你路上多作小心,替我谢谢你家小姐。”

    风行知将沁星小姑娘引到宅门处,作送客之礼。

    沁星出了宅门,回身对风行知说道:“公子不必多送。”缓了下,又提高了个声量:“公子,记得常来哦。”

    说完,便嬉笑小跑着离去。

    风行知被这小姑娘离行前一句搞得有些尴尬,摇头轻笑:“这丫头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公子常来?你家小姐家居何处我都不知。”

    关门回到宅中餐厅。

    餐厅桌上已经将菜肴摆放整齐,风行知在李钰对面坐下,拿起筷子刚要伸出,李钰斜着眼装着腔调来了一句:“公子,记得常来哦。”

    风行知回她说道:“别想差了,结交个朋友而已。”

    “是啊是啊,记得常来交往的红颜知己嘛,我理解。”

    风行知无奈,把筷子放下:“胖鱼,咱俩好好吃饭行不?”

    “我又没有不让你吃饭,反正我吃不下,倒胃口。”

    “怎么你了?”

    “那小浪蹄子,一看就不是好人,光天化日之下,还什么公子,记得常来哦。”李钰又阴声阴气的学着叫唤了一句。

    对于李钰丫头的性子,风行知习以为常了,也不再理她,自顾自个继续吃饭。

    但她不依了,风行知越是不说话,她心中越是气恼,气愤哼声:“哼,这地方我不呆了,谁知道你在外面欠的风流债哪天债主会亲自来上门。”

    风行知咽下口中佳肴:“那你要去哪?”

    李钰头扭向一侧:“你管我去哪,我要离家出走。”

    “好吧,记得早去早回。”

    “我说真的,我要离家出走,不回来的那种。”

    “那你有钱么?便宜的客栈一天都要百文铜子,算上吃喝,你自己勾指头算算你那点小金库能在外生活多久。”

    “我有钱,不要你管。”

    听着丫头言之凿凿,风行知看着李钰问道:“有钱?你不会又拿了我什么东西去当了吧?”

    李钰的声音有些乱了:“没...没有,谁拿你那些玩意,我..我是有其他的,恩...其他别的钱。”

    风行知再次放下筷子,将头靠近李钰,盯着她的眼睛,嘴角提起:“是么?那是哪里来的钱呢?今天正好打算收拾屋子,看看有没有什么少了的。”

    李钰更显慌乱了,说话时双手都开始不自然摆动:“你收拾屋子干嘛啊,平时不都是我来做的嘛。那钱是我捡来的,对,上次我逛街捡来的。”

    风行知捏住丫头鼻子:“说谎的人鼻子会变长的哦,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哼哼!”

    李钰没有顶住风行知攻势,选择了坦白从宽:“我拿了库房里那块白色琉璃砖,不过我就是拿来当枕头用的,就在我床上放着。”

    松开丫头的鼻子,并在上门刮了一下。

    “傻丫头,你真拿那块砖去当铺,顶多也就几百两银子,说不定还没有你房间你那块镜子值钱。拿那当枕头?也不怕割伤自己。”

    用那一整块没切割的玻璃砖当枕头,由此可见女孩子天生对晶莹透亮事物多有好感。

    李钰不信,追问着“那镜子那么值钱?我怎么看也就百十两样子。”

    “那你见过有应照的那么清晰的镜子么?”

    丫头思考了下,摇头回答:“没有。”

    “世上都是物依稀为贵,琉璃在市面上又不是没有,就算那块琉璃砖更加通透白净,可也是琉璃,你能卖个千两算是不错了。可那镜子却是不同,市面上难以寻得第二块,所以千金难求。”

    李钰沉咛点头,眼球左右轱辘着,一副若有所思样子。

    风行知见状,没好气的说道:“别想把镜子拿去当,要不然风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丫头听后,急忙做出乖宝宝样,连连点头。

    玻璃工艺和琉璃工艺很相似,都是矿物质高温烧制而成,区别在于主要材料不同。

    玻璃是由石英砂制作,琉璃是由含矿物质矿石制作。

    当然,这一世也是有烧制砂石产出玻璃的,只不过做出来的玻璃多灰白,很少有通透度极高的玻璃。

    这是因为制作时放置的配料不得法而至,而且其中比例也是有讲究的。

    风行知上一世手下正好有产业涉及玻璃制造,所以对这方面有所了解。

    再说玻璃镜子制作,也就是简单的将玻璃切成薄片,两面打磨平滑,在其中一面镀上银箔。

    工艺不难,随便在一个制作琉璃的作坊找一位老师傅,告之其方法,一天之内就能学会。

    也正是因此,风行知这一世没有涉及玻璃等生意,技术含量低的东西太容易传开出去,世人皆知的东西也就不值钱了,人是群居且流动性的,想要保守住玻璃制作工艺的秘密很难。

    再说了,风行知利用这知识差,挣得万贯家财又如何,就算每日顶着一堆黄白之物睡觉,也不会有些许成就感。

    活着,自在就好。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半入江风半入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半入江风半入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半入江风半入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半入江风半入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