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我于此间医龙 谁想已死千年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惑问命运第18章 我于此间医龙 谁想已死千年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别苑正堂一时静默,年轻男子退坐一旁,关切的望着师父。

    古装老者则微闭双眼,看样子内心波澜不小,需要平复平复,面部倒没有什么表情,毕竟年龄在那里摆着。

    韩生威看看沉默不语的老者,试探性问道:“老人家,冒昧问一下,您老高寿?”。

    古装老者听到问话,睁眼看着韩生威,说道:“我是魏大统七年生人,虚活一百六十三载。”。

    继而又问道:“娃娃,据你所言,圣上驾崩已是一千三百余年,而我离开故土,亦才二十二载,此间之差,是何道理啊?”。

    韩生威没说话,他在思考老者的年龄,老者说自己一百六十三岁,这说明老者应该是个人,他内心还真松了一口气。

    泱泱华夏大地,能人异士数不胜数,就说近代,有史可查的李庆远还活了二百五十六岁呢,活个一百多岁不足为奇。

    但这中间还有个问题,就是老者说他是魏大统七年生人,这个大统的年号好像是西魏文帝的,那可是距今差不多一千五百年呐,如果老者说的是真话,那这个古装老者岂不是有一千五百岁了吗?

    好像也不对,为什么他说自己一百六十三岁呢?这中间还有什么问题呢?自己上学的时候,历史书可是当故事书看的,应该不会错的呀……

    “娃娃”,古装老者见韩生威发愣,又问道:“娃娃,据你所言,圣上驾崩已有一千三百余年,而我来得此地,亦才二十二载略余,何故竟有如此之差啊?”。

    “嗯!老人家。”,韩生威略带歉意的说道:“老人家,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所以……失礼失礼。”

    “无碍的”,老者说道:“你亦觉差池,可有解兑?”。

    “有些问题,想问问您老人家……”,见老者点头,韩生威便问道:“请问您老尊姓大名?哪里人士?”。

    “姓孙,名思邈,京兆华原人,在你三原之北。”。

    韩生威呼的站起来,一脸惊愕。

    古装老者见怪不怪,微笑着缓缓点头,以他的身份,类似的惊愕见多了。

    韩生威稍显结巴:“啊!您……您您……您是药王孙思邈啊……我的天呐!”。

    “正是孙思邈,药王不敢当啊。”。

    “嗯……好像也……”,韩生威本来想说好像也不对,觉得不妥,遂改口说道:“那么您是永淳元年……嗯……”……

    原本应该是‘那么您是永淳元年死的’,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人还在这儿,你当着他的面说他死了,这似乎是没事找事,所以没敢继续说,只能把‘嗯’字拉了个长音。

    不对呀!他说他是孙思邈?可这个人早就死了呀,这是鬼啊!随即向小可发出意念:“小可,这两个是鬼,你有没有发现?”。

    突然没头没脑的一个意念询问,把小可也搞的一愣,回道:“这两个是人,活生生的人,浑身都是药味的人。”。

    药王见韩生威话说了半截,本不想插话,但又见他半天不说话,还拉了个长音,于是他问道:“我的确是永淳元年来到此处,你如何得知?”

    这话听的韩生威心里又突突了,老者说他的确是永淳元年来到这里,而历史中的孙思邈也的确是永淳元年死的,难道这老者是孙思邈的魂魄?可小可却说这两个是大活人,以小可的异能,应该不会出错。

    但时间不对啊,难道是平行宇宙!难道老土狼把我和小可送到一千三百多年前了?

    也不对啊,这里不像是地球啊,看来要搞清楚就还得问。

    韩生威:“老人家,我从历史书上看的。不过咱先不说这个,您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来之前家里人都知道您来这里吗?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除了您二人之外还有什么人?您来这里做什么?为什么会在这里住这么久?您老还回京兆华原吗?怎么样才能回去?”。

    药王听到韩生威一连串的发问,不由得笑了:“哦!呵呵……列问甚甚啊,听我慢慢道来……”

    药王大概讲了讲来此的经过,原来他是被一个类似神仙的人骗来的,骗他来是为了给一条昏迷了一百多年的真龙医病。

    临来之前,那个类似神仙的人说可能需要很久才能送他回去,所以药王吩咐家人,说他此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如果有人问起,就说在终南山闭关修炼,如果半年不回,就对外说他已过世,免得闲话四起以讹传讹。

    药王讲完后一声长叹:“唉……尤思故土,奈何奈何啊!”。

    药王的心情韩生威理解,人离家乡越远越容易思乡,何况谁知道这里是哪里呢?没准儿跟自己判断的一样,这里已经不是自己曾经生活过的那个宇宙了。

    不管怎样,如果回不去地球,就先搞清楚老土狼说的命格遮掩之事吧。

    想到这儿,韩生威道:“老人家,安慰的语言怎么说都略显苍白,就不说了。关于那个时间的事情我好像搞清楚了。您老要不要听听,我们分析分析?”。

    “哦!快快讲来。”

    韩生威:“嗯……这么说吧,唐高宗李治和天后武则天的事,除了时间上不对以外,其他的可都相符?”。

    “然也”。

    “那么,您说的二十二年和我说的一千三百年之间不一定存在差错,而是时间流速不一样,您是修道之人,肯定知道‘洞中方一日,人间已百年’这句话吧?据我估算,这里的时间流速和我们家乡的时间流速相差六十倍。’”。

    药王一愣:“娃娃,如你所言,此间二十载,外界千余年……果真如此么?”。

    “是的,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历史中,您老有很多封号,最为大家熟识的是妙应真人和药王!您老人家之前居住的五台山现在叫药王山,京兆华原现在是耀州区。您最早住的地方现在叫孙塬,还给您盖了庙。”

    顿了顿,韩生威继续说道:“史书上记载,您老留下遗嘱,要薄葬,不要焚烧纸扎等阴间器物,祭祀不杀牲畜。原来是您来这儿之前特意吩咐的啊,家人见您半年未归,明明知道您还健在,却又不得不听从您的吩咐,所以史书上才有了那个失误的记载……”

    药王沉默许久,应该是认可了韩生威的解释,长叹一声:“唉!……我于此间医龙,谁想已死千年……”……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惑问命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惑问命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惑问命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惑问命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