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世事无常 莫仗理所应当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惑问命运第75章 世事无常 莫仗理所应当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华太宗史册新添记录:华太元年十六月,洗髓丹成,孙迁药园,名药王谷。

    华太元年十六月,在孙承久的暗示下,药王成功炼制出洗髓丹,并与治丹院其他丹师交流经验,使治丹院可以批量生产洗髓丹。

    为了奖励药王炼制出洗髓丹,华太宗扩建了药园先前的建筑,让药王一系搬去药园居住,脱离治丹院管辖,专门负责研制太上长老赐下的丹方,炼制成功的丹药交由治丹院批量生产。华太宗宗主还亲自为药园改了新名称,叫药王谷。

    这些当然只是表象,背后另有原因:一是顾不同想要得到伏羲传于药王的丹经;二是华山水需要增寿丹和易体丹。

    这两点都需要孙承久从侧面暗示药王才行,也是华山水和孙承久早就计划好的。

    再说伏羲传给药王的丹经,已经成书的只有《千金丹方•上卷》,这上篇对顾不同没用。

    他想要的,药王自己连中篇还没理解透彻呢,更不要说下篇了。这需要时间,也需要一个清静的环境,最好还能有个人在旁边催药王,孙承久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至于华山水想要的增寿丹和易体丹,这两种丹药都只炼制成功两颗,药王和韩生威试丹时各服一颗,各余一颗增寿丹和易体丹,彭加木是大弟子,加上年纪也大了,所以药王给他服食了。

    华山水想要的现在都没有,孙承久告诉他,增寿丹和易体丹不是那么容易炼制的,废丹率特别高,其中有几种药材药王谷还没有,之前试炼丹药时把储备的药材都快用完了。

    虽然华山水强调所缺药材他交由君易阁提供,但这也需要时间,还要看药王心情,自己的弟子都还没有呢,怎么可以先给外人呢?华山水只能等,他把希望都寄托在孙承久身上。

    以上这些就是华太宗史册上新添的记录的真实原因,如果多年以后有人看这段记录,所读到地也仅仅只是表象的事件,并非背后的真相。

    药王一系搬到药王谷,可以说整个药王谷都是药王的了,好几道大山沟啊,可以说漫山遍野都是药材,年代高远的珍奇药材不好乱用,普通一点的完全可以随意挥霍。

    对此,韩生威是这样考虑的:普通药炼制普通丹,普通丹治疗普通病,为什么不让这些普通一点的药材创造效益呢?

    有依靠真好,似乎也有了归属感,韩生威从未如此踏实过。从十五岁步入社会那年开始,直到来到这方天地之前,他的人、他的心、他的精神一直在漂泊,他的所有诉求都无法成功实现,就连最基本的吃饱饭都那么艰难。

    现在不同了,有药王在身边,韩生威的很多想法都可以实施,甚至可以去冒险。

    比如两月前韩生威第一次正式修炼,被反行的先天之气瞬间搞晕,药王只是给他把了把脉,就知道问题所在以及导致出现问题的原因,随便施针几下,滞留丹田的先天之气就温和消散。

    这让事后的韩生威非常惊讶,在现代西方人的眼中,中医只是经验主义,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韩生威不这么认为。

    中医采用的药材几乎都是纯天然的,针灸中的施针之法更是连药材都不要,只是利用细针刺激穴位即可。

    医术高明如药王者,仅从脉象上就能诊断修炼方面出现的差池,这让爱思考的韩生威有了新的问题,不知是先有修炼之法还是先有中医理论?

    韩生威甚至怀疑修炼之法与中医理论原本就是一回事,是一个事情的两个分支,一支因另一支而存在。不过这个问题只能去问伏羲。

    据史料记载,伏羲是最早提出中医理论的人,这让韩生威觉得不可思议,伏羲可是石器时代的人呀,那时候人们连吃饭都是问题,怎么会有如此高深的东西产生呢?

    当然,这个问题现在倒是很好理解了,伏羲是真龙,也是神仙,这是韩生威亲眼目睹的,但这又产生一个新的问题:是伏羲天生就懂得那些理论呢,还是背后有谁指使伏羲去那么做的?

    可惜伏羲已经走了,不知道还有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也许这个谜底只能韩生威自己去寻找了。

    韩生威通过对华太宗史册的体验,觉得史料上记载的事都不怎么详实,大都只是记录了一些事件的表象,其背后的真正原因与细节都没有提及。

    或许是史官的身份原因吧,有些事情执笔史官是没资格知道的,又或许史官只是事件记录者,并非事件参与者,又怎么可能知道事件背后的真相呢,不知真实的历史中,有多少事情的真相被这样遗失掉?

    例如好多古华夏特有的传承,尤其商周以前,是否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而逐渐遗失,之后才被慢慢演化为神话传说的呢?

    不过那些都是两月之前的想法,这些问题药王肯定也不知道,韩生威这次只跟药王说普通药材的事。

    漫山遍野的药材,年代高远的珍奇药材多了去了,就是百年份千年份的普通药材也遍地都是,几十年份的普通药材真是比杂草都多,几年生的根本就不值一提。

    这是一笔何等的财富?弃之不用的话,韩生威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儿!

    几十年悲惨经历,他跟一个野生人一样漂泊着,如这般唾手可得的财富,他连想一下都不敢,又怎能置之不理呢?

    年纪大的,在修炼方面实在没什么希望的华太宗弟子,都被安排在药王谷,从道义上讲,算是给这些人一个可以养老的去处,这些人现在都归药王辖制,这可都是免费的工人啊。

    药王对身外之物看得极淡,从来不曾有过什么新的规定,原先就在药王谷的人跟之前没有任何改变,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一切凭他们自己心情,愿意干的话就干点活儿,不愿意干就随便休息,反正药材不缺,漫山遍野都是,也不会饿肚子,华太宗管着他们吃住。

    按韩生威的想法,只要把福生他们几个叫来,教会这些人炼制普通丹药,然后把丹药送去丹铺,这财源不就滚滚而来了么,外界原有的一切不变,只用这部分收入购置修炼资源,药王一系才几个人,随便挥霍都可以。

    胡崃现在管制着留学生的修炼资源,相信不久以后就能管制学优弟子和学霸弟子的修炼资源,甚至发展到最后,胡崃都有可能节制所有弟子的修炼资源。

    韩生威经历过太多苦难,因为有月小菲之事发生在前,他不得不往深远处考虑,这也是他的习惯,凡事都提前做好一切准备,省得事到临头时抓瞎,就这他也是几十年都没干成功过一件事情,所以他特别在意这些。

    何况还有针对胡诚的报复计划,无论胡诚多么逆天幸运,也不管胡崃现在和以后的身份会如何特殊,决定了的事就必须实施,哪怕最后失败了也要干,他失败的还少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报复计划毫无破绽,也难免药王一系受猜忌,胡崃若猜忌了,能不在修炼资源上做手脚么?

    还有就是庄园也得尽快发展起来,最好能发展成中型城市,若药王一系的人无法在修炼方面有所突破,最终也可以回到庄园去生活,人不能没有根啊。

    韩生威在这方面追求了几十年都没能如愿,这些事可不是说说就能办到的,这需要财富做支撑。

    现在这个机遇与他当年做‘花卉果蔬专用培植土’时何其相似,几乎都可以算是无本生意,不过他做培植土时阻力太多,硬撑着去做也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在蹦哒,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当韩生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药王后,药王非常赞成,并表示自己会大力支持。

    得到药王赞同,韩生威心里反倒难过了一下,同样的事件,不一样的结局。

    在地球时,自己都快饿死了,想靠那无本生意维持生活,可自己的亲人非但不帮忙,反而前堵后截,最后硬生生逼走自己……

    在这方天地,大力支持自己的却是与自己原本没什么关系的外人,这真是:世事无常,莫仗理所应当。

    好在韩生威早已习惯了自我安慰,难过也只是一下子而已。

    事情要办,该考虑到的地方也绝不能疏忽,再怎么说,药王谷也是华太宗的,虽说药王现在的身份等同于部院长老,但药王谷毕竟不是药王的私有产业,即便普通药材比杂草都多,但想要无限期的大量使用还是要上面点头的。

    当韩生威提出这个疑虑时,孙承久却说这事简单,两颗丹药就能搞定,不光是普通药材随意使用,就是年份高远的珍奇药材也都可以随意使用。

    韩生威听孙承久说的那么轻松,便问他什么丹药能有如此作用。

    孙承久说,一颗增寿丹外加一颗易体丹足矣。

    韩生威听了直吐舌头,我的天啊,那两种丹药师父都才只炼制成功两颗,现在还都没有了,说了不也是白说么。

    谁知药王直接发话,说丹药的事情他来解决,再炼制一炉增寿丹和一炉易体丹即可,待丹药启炉之后,由孙承久负责办理这个事情,让韩生威放手去干。

    表面上韩生威高兴,暗地里孙承久窃喜……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惑问命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惑问命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惑问命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惑问命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