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莫非小词儿希望我与你团团圆圆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锦绣青梅108 莫非小词儿希望我与你团团圆圆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翌日。

    天色尚还朦胧,江南贡院附近,已挤挤攘攘全是赶考的学子。

    谢锦词背着个兜囊,小脸严肃地来给沈长风送考。

    她细细叮嘱道:“这里面是我做的干粮,足够小哥哥吃九天。”

    乡试共考三场,分别是帖经、墨义和策问。

    每场考三天,期间不可离开贡院,因此一场秋闱得进行整整九天。

    考场中备有水缸,饮水不成问题,吃食却得自备。

    沈长风翻了下自己的干粮,只见品种颇为多样,不光有常见的锅巴、面饼,还有炒米、炒面、肉干、酱菜等。

    他的小词儿,倒是费了些心思。

    少年桃花眼底现出几分笑意,“小词儿整得这般隆重,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去游玩呢。”

    谢锦词红了红小脸,“这些是我特意想法子做出来的,可以保存很多天。若是光吃面饼,小哥哥这般挑剔的人,定然要心情不好,心情不好的话,就考不好了。”

    沈长风无言叹息,揉了揉她的小脑袋。

    随着贡院大门徐徐打开,谢锦词好奇地透过人群缝隙望进去。

    隐约能瞧见考试的号舍一律南向成排,长的有近百间,短的也有五六十间。

    听说每座号舍高六尺、深四尺、宽三尺,皆备置了灯盏与水缸,书案就是床板,等夜幕降临,便可把案中夹层抽开来做床。

    考试期间,还有考官随处走动监督。

    条件可谓是非常艰苦。

    沈长风拎着兜囊,朝谢锦词挥挥手,“你哥哥我进去了。”

    谢锦词认真点头,眼巴巴地目送他踏进贡院。

    她观望了会儿,直到再也看不见少年的身影,才忧心忡忡地往回走。

    刚转身,她便瞧见不远处,一位年轻的学子正和一个头戴花布巾的少女说话。

    少女生得清秀,应也是来送行的。

    只见她小心翼翼地递出一只竹篓,轻声道:“阿水哥哥,这里面是我给你做的干粮。等你考完,我再给你做你爱吃的肉饺。”

    “秀儿妹妹,你对我真好,若这次我能中举,必定……必定去你家提亲!”

    年轻学子接过竹篓,轻轻握了握少女的手。

    “有阿水哥哥这句话,我便知足了。”

    名为秀儿的姑娘,羞赧地低下头。

    她垂眸,“阿水哥哥,你若愿意,等你明年上京赶考,我,我给你攒盘缠……”

    谢锦词望着这样温情的一幕,轻轻翘起唇角。

    她知晓,许多贫苦人家的子弟,因为一心扑在读书上,所以家里的开销、书院的束脩,全是家中贤妻操持。

    秀儿姑娘这话的意思,乃是愿意嫁给这位学子呢。

    秋阳温暖。

    贡院门口,挤挤挨挨的考生们纷纷与家眷互相道别,潮水般涌进考场。

    那对互诉情衷的男女,站在人群里,并不怎么惹眼。

    却偏偏入了谢锦词的眼。

    她眸光纯澈,见年轻学子害羞挠头时,立即笑弯了眼。

    是喜欢的吧。

    这位学子,应是也喜欢这位秀儿姑娘的吧?

    对谢锦词而言,又有什么,能比亲眼见证一段姻缘的诞生更加美好呢?

    小姑娘哼着曲儿,踩在干净的青石砖面上,开开心心地返回沈府。

    一缕缕来自大地深处的细微气息,在她摇曳的白裙边缘流连辗转,最后汇成一阵惬意秋风,扶摇而上九霄。

    更多的风在九霄上汇聚,呼啸着一路向南。

    它们路过开阔的田野,路过巍峨的山川,送南迁的大雁一场辞行,送田园的百姓一年丰收。

    江南的秋,

    尽在脉脉不得语的西风里。

    九天时间一晃而过。

    考生们从贡院出来时,早有家眷在外等候,激动地接他们归家。

    谢锦词倒是没去,只专心在小厨房做了桌好菜,等沈长风回来。

    小姑娘坐在灶洞前,分明不是自己进考场,却觉得好似自己也打了场硬仗,连握着铁钳的手都忍不住发抖。

    终于熄了灶洞里的火,她灰头土脸地走出小厨房,眼巴巴望着院门的方向。

    天色将晚,可那人却始终不见踪影。

    扶在门框上的细白小手,忍不住悄悄收紧。

    就在小姑娘担忧不已时,一双温凉手掌自背后捂住她的眼睛。

    “劫财好,还是劫色好?”

    清冽撩人的嗓音,带着些许低沉,一如甘美的桃花酒酿。

    谢锦词立刻噙起甜甜的笑容,“小哥哥!”

    沈长风俯下身,轻嗅小姑娘鸦发间恬淡的沉水香,“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我的好妹妹,倒是叫我有了家的感觉。”

    谢锦词欢喜地取下他臂间挂着的空兜囊,脆声道:

    “什么粥不粥的,今儿可不喝粥。我给小哥哥做了好些大菜,还包了糖桂花酒酿圆子呢!你瞧你瞧,还有桂花糕!”

    说着,跑到桌边,把瓷盖揭开给他看。

    沈长风勾唇,“小词儿不是说,得等我考上第一名,才给我做糖桂花吃吗?莫非是我家小词儿自己想吃了?”

    “才不是呢!”

    谢锦词噘嘴。

    她别扭地转过半个身子,垂眸细声道:“虽然并非春闱会试,我却也希望小哥哥能够高中。所以,我才特意做了桂花糕,寓意小哥哥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说到最后,她脸蛋绯红,羞得耳尖也染上了薄红。

    沈长风凑近她,桃花眼里都是调笑,“那么糖桂花酒酿圆子呢?莫非是小词儿希望我与你团团圆圆,好似那蜜里调油般甜?”

    这话真是不正经。

    谢锦词咬牙就去打他。

    两人在小厨房里追逐打闹。

    窗外,天穹墨蓝,今秋的圆月露着皎洁的脸,将银纱般的光辉,洒落一隅小院。

    秋虫窸窣,墙角的桂花树在月华下婆娑摇曳,弥漫出阵阵幽甜香味。

    夜色澄明,正是团圆的季节呢。

    ……

    三日后。

    沈家家主沈腾自琼川归家,一早便派人去各院请唤刚参加完乡试的儿子们。

    谢锦词接到消息时,沈长风还在睡懒觉。

    她匆忙寻来干净的衣裳,奔到拔步床边,使劲儿催少年起床:

    “小哥哥,鸿永院的人方才过来传话,说沈老爷回来了,要你即刻去书房。我估摸着应是与这次考试有关,你快快起来更衣洗漱!”

    沈长风眯着眼睛坐起来,懒懒地张开手臂,“小词儿给我穿。”

    他惯有光着睡觉的习惯,此时袒露着肌理分明的白皙胸膛,直叫谢锦词的一双眼不知该往何处看。

    小姑娘闹了个脸红,二话不说,直接把衣裳丢进他怀里,转身去端洗脸水。

    沈长风见她跑得比兔子还快,不禁动了捉弄她的心思,于是喊道:

    “妹妹去哪儿?过来给我穿衣裳!否则就把你卖了,再买个听话的回来伺候!”

    “不必小哥哥卖,反正我画图纸也赚了不少银子,我自己给自己赎身,可好?”

    谢锦词端着脸盆进来,嗓音娇俏清脆,澄澈的圆眼睛里,满是迫不及待。

    沈长风一噎。

    他自个儿穿了衣裳,就连洗脸,也没敢让小姑娘代劳。

    收拾妥当,谢锦词跟着沈长风来到鸿永院大书房,便见沈腾坐在书案后,两肩风尘。

    约莫是担忧自家儿子的考试,因此从任上告假匆匆赶回来的。

    书房里竖着八扇屏风,屏风底下隐隐可见女子的绣花裙裾。

    谢锦词低眉敛目,猜测郭夫人、沈冰雁、秦姨娘等女眷也在旁听。

    不多时,沈廷逸和沈陆离也来了。

    沈腾正襟危坐,朗声道:“帖经、墨义两项,难以区分学问高低。真正让阅卷官判定高下的,乃是策论一项。听闻今秋的策论题目是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廷逸,你先说说你是如何回答的。”

    “是,父亲。”

    沈廷逸拱手,得意地瞥了眼两位庶弟,滔滔不绝道:

    “《尚书》中《康诰》一篇曰:如保赤子。父母保护新生婴儿时,会格外谨慎细心,这正是因为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才会有这种举动。而这种举动不是旁人所教,完全是天性的流露。这种天性流露,就是性德,是《大学》里讲的明德,亦是《三字经》里讲的‘人之初,性本善’。

    “为官者,爱护百姓就该像父母爱护新生婴儿,如果心里真正真诚地祈求爱护百姓,虽然未必能完全做到合乎目标,但是也不会相差很远。关键是要用心真诚……”

    他后面所言,皆是围绕为官者的官德。

    沈腾严肃的面容,逐渐缓和。

    听罢,他颔首道:“不错。”

    沈廷逸鲜少得到他的夸奖,简短的两个字,已然使他欣喜若狂。

    他宛若一只斗胜的公鸡,趾高气昂地睨向沈长风和沈陆离。

    “陆离是如何答的?”

    沈腾也望向沈陆离。

    清隽的白衣少年,上前一步,拱手道:“保民如保赤子,儿子却认为,为官者,更应以一颗赤子之心求治国之道。

    “《中庸》有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人的本性本心,皆是出自于天性自然、真实无妄,若有一己私欲,利欲熏心,本性本心,自然会被湮灭。唯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活在当下、莫问前程,赤子之心不变,方能赢得百姓爱戴。”

    沈腾点点头,唇边扬起一丝赞赏的笑意,“很好,为官者,不仅要真诚爱护百姓,自身怀揣一颗赤子本心,更是难能可贵。”

    他眸光微动,终是望向了沈长风:

    “长风,你的答案呢?”

    青衣少年郎,唇红齿白,眉目清雅。

    他朝沈腾作了个揖,嗓音温润,如玉击石:

    “三哥和五弟所言,亦是儿子的答案。今天下大患在于贫,吏贫则黩,民贫则为盗,军贫则无以为战,儿子以为,亲倡节俭,除积习,培根本,厚风俗,养民生……”

    他语调平缓,娓娓道来。

    述说的,却是他眼中戎国的弊政。

    谢锦词眼眸璀璨,望着他的背影。

    书院里,大多数读书人只攻诗赋文章,并不关心家国大事。

    可小哥哥,一双眼却洞若观火。

    心境之宽,目光之远,令人钦佩。

    他提出的解决方法,与沈廷逸的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大相径庭。

    孰优孰劣,一眼分明。

    沈腾笑意渐盛,赞道:“不愧是我儿,此番策论,便是拿上金銮殿,对战五湖四海的举子,也毫不逊色!”

    “父亲过誉。”

    沈长风微笑拱手。

    谢锦词悄悄瞄了眼沈廷逸,只见他刚刚的得意尽数化作羞恼,模样很有些狼狈。

    小姑娘低头,觉着有点儿好笑。

    ^^

    查资料已查到发际线后移。

    求评论!长评来一条?

    【《锦绣青梅》】之 108 莫非小词儿希望我与你团团圆圆是不是有一种激昂的感觉在澎湃

    作者【莺诉】没日没夜精心构思的经典优秀作品 【魁星阁】的这一本【《锦绣青梅》】之 108 莫非小词儿希望我与你团团圆圆是给力网友自发转载作品

    《锦绣青梅》之 108 莫非小词儿希望我与你团团圆圆书看到这儿了佩服不佩服咱们的作者莺诉当然了最优秀的应该是您才对

    其实我就是想问问这本还有资格入您的法眼吗《锦绣青梅》之 108 莫非小词儿希望我与你团团圆圆要是还不错的话可一定不要吝啬您的正版支持啊!

    下一章预览:...侧。 这些女孩儿皆是七八岁的年纪,最大也不超过十岁。 按照陆景淮的要求,她们身着统一的牙白罗裙、浅杏红半臂,个个儿腼腆羞赧。 牙婆甩着帕子笑道:“二爷,咱们临安城里才学性情最出类拔萃的婢女,都在这儿了!您瞧瞧,可有看中的?” 陆景淮坐姿懒散,“一个个轮流过来,给小爷我仔细瞧瞧。” 他天生一副色若春晓的容貌,睥睨之间自成一股高人一等的贵气,叫那些个小婢女战战兢兢,唯恐得罪了他。 于是举止之间,便很是胆怯畏缩,惹得陆景淮颇为嫌弃。 阿锦就不会这样。 ......

    下二章预览:......

    下三章预览:......

    下四章预览:...同色缎带,发色黑白相间,束以竹簪。 仍旧是仙风道骨,仍旧是儒雅温和。 书院没了祭酒,作为监丞,他理应暂替祭酒的司职。 而他向来行正直之事,又素有勤俭节约之名,故而深受学子爱戴。 学子们纷纷向他见礼,三三两两地回到自己的书斋。 司徒源一人立在书院门口,眺望钱文慕离时的方向。 秋风带寒,吹得枯木簌簌摇颤,亦吹得他衣袍猎猎作响。 宽袖鼓起,缎带飘扬,更显他气质清雅出尘。 他深深叹一口气,正要回书院,却听身后有人道:“监丞留步。” “原是知州家的二公子。” 司徒源颔首。 “小子见过司徒先生。” 赵继水朝他端正一拜,“司徒先生品名在外,小子敬佩已久,如今白鹿洞书院没了院首,依小子鄙见,司徒先生承位,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司徒源温声:“赵公子说笑了,白鹿洞书院乃公塾,新任祭酒自会由国子监派下,这段时日,我会暂代新祭酒管理好书院,仅此而已。” “哦?仅是如此而已吗?” 赵继水咧嘴一笑,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司徒先生应当知晓祭酒与监丞的区别,表面虽都是一院之首,实则一个有实权,另一个却是空名。先生半辈子都在......

    下五章预览:...官,将来造福百姓,或者做个大商贾,拯溺扶危,振贫济乏。 但随着时间流逝,梦想没有改变,梦想的初衷却变了。 做官是为了权势,经商是为了钱财。 所谓梦想,不过是捞取利益时最冠冕堂皇的借口。 哄笑声中,谢锦词却瞧见魏思阔双眉紧皱。 “我读书,不是因为我家穷。” 魏思阔轻声。 笑声戛然而止。 十七八岁的黧黑少年,以从未有过的认真口吻,正色道: “我读书,是为了做官,做好官,做清官! “圣人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

    下六章预览:...的农家小院,屋檐下挂满了金黄玉米和红艳艳的辣椒,篱笆栅栏里还养了好些小鸡。 一位穿着朴素的妇人,系着围裙,很腼腆地打开栅栏门,笑道:“你们就是阔儿的同窗吧,一路过来辛苦了,快进屋喝茶!” 谢锦词跟着众人踏进门槛,但见堂屋简陋,却收拾得相当干净。 魏父因为腿不方便,在屋里休养,没有出来迎接。 可听着堂屋里热闹的动静,他也跟着露出笑容。 魏思阔亲自拿来几个瓷杯,给大家一一泡了茶,不好意思道:“这些杯子我都仔细洗干净了,你们别嫌脏。虽是粗茶,却是我娘自己上山采的,我喝着,觉得外面的茶都比不上呢!” 谢锦词捧着瓷杯,小口小口啜饮。 她从来都不是嫌贫爱富之人,因此并不挑剔。 只是…… 也不知这群公子哥儿,是否会嫌弃。 哪怕稍微皱下眉头,可能都会惹魏思阔伤心。 小姑娘用余光悄悄打量四周。 无论是沈长风还是钱佳人,甚至连陆景淮,都细细品着粗茶,毫无嫌弃意思。 她松了口气,笑道:“我去帮伯母做饭。” 她走后,钱佳人好奇道:“说起来,陆二会来这里,真是件稀罕事儿!” “哼,这有什么?” 陆景淮翻了个白眼,“......

    下七章预览:...,“没嫁给三表哥之前,祖母便是明玉的祖母,而今亲上加亲,明玉自是要多与祖母亲近。这不是怕祖母闲闷,特意过来陪祖母说说话么?” 她微微一笑,“说起来,昨儿个夜里明玉回来的时候,恰巧经过天香坊,明玉看见四表哥……” 她欲言又止。 江老太太脸色冷了几分,“有话就说。” 顾明玉走到她跟前跪了,委屈道:“祖母,昨儿夜里,明玉看见凌恒院那个叫词儿的丫头,带着四表哥去逛青楼……” “青楼?” “不敢欺瞒祖母,明玉看得千真万确,正是那倚翠栏!词儿那丫头这么小便被卖作婢女,恐......

    下八章预览:...才能把输掉的家当给挣回来!” 场中,罗十七紧盯着沈长风,沉声道:“小子,你知不知道,你惹怒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他的气势,瞬间比刚刚拔高了不止三倍! 两人再度交手。 所有人都在叫好, 所有人都下注押十七爷获胜。 秦妄站在人群中,厚着脸皮问戚逐流借银子,再三保证赢钱之后十倍奉还,才堪堪借得半个银锞子。 “沈长风啊沈长风,我借来的这点儿银两,便全押在你身上了,你若输了,我只好卖了婆娘还债咯。” 他毫不犹豫把银锞子扔进没有一人下注的托盘。 哐当一声脆响,戚逐流古怪地看了他一眼。 与此同时,大堂中央,被揍了十几拳的沈长风猛然凌空跃起,连续踢出数脚,终于使罗十七稍稍退后! 可那体型庞大骇人的老人,却越战越勇,狼爪般的双手直抓向沈长风! 少年唇角始终挂着冷笑,利落避开他的攻击。 借着惯性,他蕴含着十成内力的拳头,猛然砸在罗十七的下腹! 罗十七吐出一口污血,忽觉一阵头晕眼花,嗅着香炉里与平时不太一样的异样香味,更觉浑身乏力。 几十年习武的经验告诉他,他这是被人下药了! 他仇人无数,谁知会是谁做的......

    下九章预览:......

    下十章预览:......

    本章提要    翌日。

    天色尚还朦胧,江南贡院附近,已挤挤攘攘全是赶考的学子。

    谢锦词背着个兜囊,小脸严肃地来给沈长风送考。

    她细细叮嘱道:“这里面是我做的干粮,足够小哥哥吃九天。”

    乡试共考三场,分别是帖经、墨义和策问。

    每场考三天,期间不可离开贡院,因此一场秋闱得进行整整九天。

    考场中备有水缸,饮水不成问题,吃食却得自备。

    沈长风翻了下自己的干粮,只见品种颇为多样,不光有常见的锅巴、面饼,还有炒米、炒面、肉干、酱菜等。

    他的小词儿,倒是费了些心思。

    少年桃花眼底现出几分笑意,“小词儿整得这般隆重,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去游玩呢。”

    谢锦词红了红小脸,“这些是我特意想法子做出来的,可以保存很多天。若是光吃面饼,小哥哥这般挑剔的人,定然要心情不好,心情不好的话,就考不好了。”

    沈长风无言叹息,揉了揉她的小脑袋。

    随着贡院大门徐徐打开,谢锦词好奇地透过人群缝隙望进去。

    隐约能瞧见考试的号舍一律南向成排,长的有近百间,短的也有五六十间。

    听说每座号舍高六尺、深四尺、宽三尺,皆备置了灯盏与水缸,书案就是床板,等夜幕降临,便可把案中夹层抽开来做床。

    考试期间,还有考官随处走动监督。

    条件可谓是非常艰苦。

    沈长风拎着兜囊,朝谢锦词挥挥手,“你哥哥我进去了。”

    谢锦词认真点头,眼巴巴地目送他踏进贡院。

    她观望了会儿,直到再也看不见少年的身影,才忧心忡忡地往回走。

    刚转身,她便瞧见不远处,一位年轻的学子正和一个头戴花布巾的少女说话。

    少女生得清秀,应也是来送行的。

    只见她小心翼翼地递出一只竹篓,轻声道:“阿水哥哥,这里面是我给你做的干粮。等你考完,我再给你做你爱吃的肉饺。”

    “秀儿妹妹,你对我真好,若这次我能中举,必定……必定去你家提亲!”

    年轻学子接过竹篓,轻轻握了握少女的手。

    “有阿水哥哥这句话,我便知足了。”

    名为秀儿的姑娘,羞赧地低下头。

    她垂眸,“阿水哥哥,你若愿意,等你明年上京赶考,我,我给你攒盘缠……”

    谢锦词望着这样温情的一幕,轻轻翘起唇角。

    她知晓,许多贫苦人家的子弟,因为一心扑在读书上,所以家里的开销、书院的束脩,全是家中贤妻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锦绣青梅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锦绣青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锦绣青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锦绣青梅》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