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夜惊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令华第一章 夜惊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鬼,鬼,鬼呀!!!……”

    随着一个丫头连滚带爬的跑出小院,原本漆黑的夜色瞬间亮起无数光点,给原本就光秃的小径更添了几分森白。

    高墙大院内很快聚集起越来越多的急促地脚步声。

    步伐齐整,声振如雷,打破了整条老巷的宁静。

    路过的老梗夫慌忙抬头远望,“太师府”三个大字跃入眼帘,他缩缩脖子低声嘀咕了一声,继续打着三更天的棒子匆匆消失在夜幕里。

    一盏清透的琉璃灯从巷角渐起,白色斗篷随着人影的走动而轻晃如舞。

    看身姿也就是个十二三岁还未完全长成的少女,白狐兜帽下一双妙目幽湛如水,神色凛冽如冰。

    一甲子。

    想不到她慕容兕再次睁开双眼居然就成了冯氏女。

    当年的冯氏曾祖追随叔父反出西都,间接害死了祖父,致使大燕风崩瓦解,被邻国分食。

    而她此后的种种不幸都拜这场动乱所赐!

    堂堂大燕嫡公主,跟着上千皇族宗亲一起沦落为阶下之囚。

    原本以为囚笼寒食已是人生恶梦,却不想,更可怕的恶梦正朝她走来……那个掌着她跟她族人生杀大权的人。

    那个北秦人,他令人厌恶的目光胶在她身上的那一刻起,她终身都受困在无尽屈辱中。

    时人都称燕姬慕容女,容色倾城。

    所以,她就得迫于那个人以她全族上千性命相要挟,就得受尽凌辱吗?

    九年间,她想死又不敢死。

    最后重病不治,也算得偿所愿。

    死时不过花信年华,周身怨气太重入不得轮回。

    一缕怨魂在世间徘徊了数十年,直到又遇阴长生。

    幼时,她曾在祖父手下救过一道士,自称汉后阴氏族人,能练长生不老丹。

    吹嘘跟其修道,可升天入地脱五浊。

    身为大燕国君的祖父慕容淳惯战疆场、雄材伟略,但性情隼质。视他为妖言惑众的邪道,准备将他烧死。

    她出于好奇偷偷跑去看。

    “来人可是大燕公主?”声音似清泉入谷,引得她更好奇的瞧着。

    这一瞧,那人一身青袍眉目秀逸,如清风朗月般超脱的气韵,深深吸引了她。

    “你居然知道我?”内侍打扮的她诧异地问道。

    双髻拂黛,脸庞稚嫩。

    那人清澈的眸中,有她清晰的影。

    慕容兕至今都不清楚,当时为何会放了这个来历不明的道士?

    或许是因为年少无知,或许是因为他比女子还要俊秀的容颜,更或许是因为他送她的青玉匣中那部经书……对了,是因为他双手被束时,还能送她经书!

    春雨秋月,年深岁久。

    不知道自己死了多久。

    只知道那个令她恨之入骨的人,已经许久未到她墓前噪聒了,真好。

    一个清晨,东方乍白,晓雾迷蒙中,仿佛有鸟雀轻鸣。

    她飘出地底时,一片青袍突然出现在她早已白骨难寻的墓前。

    “一个甲子,公主可曾想过要做些什么?”

    还是那个流水击石般清扬的声音。

    而她,已是一缕徘徊几十年不能化解怨气的孤魂。

    再不复从前般天真烂漫了。

    慕容兕凝神注视着眼前这个青袍玉立的道士许久。

    没有问那么多年为何他的容颜一点未老,只凉凉地问了一句:“我的族人,可还在?”

    阴长生沉默片刻,摇头。

    “哈哈哈……哈哈哈……”

    地动山摇般凄厉地笑声陡然响起,旷野的山间厉风刺骨。

    四周草木乱颤,惊起无数飞禽走兽。

    都死了吗?

    她为之容忍,受尽屈辱,也要保住的家人终究还是被那个人杀死了吗?!

    阴长生神情淡淡,目光怜悯的地望着她跌入疯狂的神魂。

    许久,那缕残破的神魂如孤狼般咽呜道:“报仇,我要报仇!”

    “报仇?找谁,令慕容氏全族覆灭的是慕容自家子孙,自拥为北燕王的冯家也失了江山,北秦国君自刎,如今大燕、北秦国土尽归姜齐,公主要找谁报仇?”

    找谁报仇?

    慕容兕切齿道:“你只管告诉我,那个人……死在何处,葬在何处,可曾……转世为人?”

    那个逼迫她到死,还不放过她族人的北秦人!

    山野鸣涧,斗转星移。

    那盏孔明灯在空中飘摇远去,宛如一个星子,只留一个细圆的光点。

    阴长生教她做灯时跟她许诺,等她收集完九九八十一魂,就能知道那个人的下落了。

    还差五个,真好啊!

    真想回青城山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仰望夜空的眸,忽而又暗淡下来。

    不。

    不用了。

    她忘了,在她钻入胎识前,阴长生已经飞升了。

    也好,九天之外,或许看不到她害人。

    放眼四下。

    身处的这片土地原是她祖父的猎场。

    慕容氏源于漠北,是远离中原之地发扬光大的部落首领。

    后来在曾祖与祖父两代枭雄的不断壮大下,慕容氏的铁骑威震河朔,带领臣民迁居辽西,试图入主中原。

    只可惜黄粱一梦而已。

    祖父战死,家族覆灭。

    几十年后,在这建都立城的,是祖父生前从不放眼里的姜氏部族,国号大齐。

    那个叛变部下长乐冯氏后人——冯太师府大院就在身侧的这条长巷里,也成了她今世所谓的家。

    一墙之隔。

    院内的喧嚣丝毫没有扰乱她的心绪,纤纤身影很快消失在巷口。

    遥夜沉沉。

    太师府内院仍然火光熠熠,人心涌动。

    “奴、奴婢真是看到七娘子已经、已经咽气了!”不只咽气了,连长长的舌头都吊了出来,太可怕了。

    说话的丫头乌发凌乱,惊魂未定的跪在众人面前,人抖得像个筛子。

    “尽会胡说!”

    一个管事仆妇暴起,说话间一个巴掌直劈下去,打得丫头倒在地上动弹不得。

    “人都好好的坐在那,你这小蹄子还敢胡言乱语!要不是你个不安分的小蹄子整日的撺掇七娘子,又怎么会闹成……”

    攒雪院再小,也是当朝太师嫡七孙女的闺阁,要是传出什么风言风语,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她这个管事的。

    可眼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蠢丫头竟然敢谎称七娘子投缳自尽了!

    这还不算,居然又称七娘子成了鬼,又活了!

    惊动了阖府上下不说,主人们怪罪下来,可不是她这个老婆子跟眼前这个蠢丫头能担待的。

    在大齐,长乐冯氏可是后族。

    连着三代的大齐国母都是冯氏女。

    冯家的女儿个个出类拔萃,投缳自尽这种事万不可出。

    虽然,这个冯七娘子心智不全,样貌又丑得实在有背她是冯家女的身份,但再丑的女儿也是冯家女儿。

    二年前庶出四房的那件小事,主人都不曾姑息。

    何况,这次还是长房嫡女!

    “好了!刘妈妈休要放肆,没看到应傅姆在吗?”一个声音喝道。

    发话的妇人肌肤白皙,身态端庄,实在看不出已有五旬。

    她是冯府的大掌事秦嬷嬷,原是名宫中女官,视四品恭使宫人。

    彼时,还是昌黎侯后来才是太师的冯子熙,尚恭宗之女博陵公主。她随公主陪嫁到冯家,几十年来深得公主信任,在冯家孙字辈眼里,她就代表着祖母,是冯家半个家长。

    秦嬷嬷身旁立着一个身形瘦长的、着三品黄鞠衣的四五十岁的妇人,正一脸寒霜的看着眼前这一幕闹剧。

    这应傅姆奉太皇太后之命,来给冯家的小娘子们授习宫中礼仪的。说白一点,就是来看顾这些天家未来媳妇们的。

    太皇太后本也是冯氏女,她的夫君高宗驾崩之时,儿子显祖才十二岁。

    后来,最会闹腾的显祖也英年早逝。

    幼主宣文帝姜煜宏五岁继位,十六年了,其皇长子都已经七岁。

    太皇太后早已还政,朝堂之事尽数让皇帝放手去搏,独独对他后宫的嫔妃格外上心。

    这也难怪——

    废后冯清华一年前出家瑶光寺为尼,据说今时已病入膏肓。左昭仪冯妙华盛宠,却不得太皇太后欢心。

    如今……

    应傅姆摇摇头,目光漠然,道:“罢了,没事就好。”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令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令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令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令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