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之卷:错料一帆超十程 第35章 帝札不名多署字——唐顺之(九)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朕真不是穿越者九一之卷:错料一帆超十程 第35章 帝札不名多署字——唐顺之(九)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之所以有面积大、舍得不种粮是这样的先决条件,当然是和那种防伪的技术有。

    这种防伪技术本质上和造纸业有关。

    说起来,其实很多人应该是很熟悉的,它就是无酸纸。

    无酸纸的制作方法可以有很多,其中有一种就和棉花有关。

    但棉花的种植在北宋还谈不上普遍,相关的种植技术也谈不上成熟。

    这就要求有一块面积够大的地皮用来容错,同时也保证原料的充足。

    但地皮大了,尤其在这寸土寸金的京畿之地,难免就会让地主们觉得肉疼。

    就连星轩也知道,这棉花是不能用来吃的,那么一大块地不种粮食的话,岂不是太浪费了。

    所以这块地最好本来就不是用来种粮食的。

    可是河北河南这样的地方人烟稠密,哪有土地不是用来种粮食的?

    而且,人烟稠密也意味着土地大部分都已经有了主人,想要临时购买并拼造出一块大地皮的话,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眼前其实就有那么一个大机会。

    朝廷因为养马之珍贵投入巨大,收效却往往甚微,故而一直在盘算着要不要撤并一些养马监。

    京畿、河北乃至京西路的许多养马监,都在可能猜测的范围之内。

    前两年的时候,中牟县的淳泽监就被废弃了。

    这是一块面积极大的地皮,虽然因为土地贫瘠,而在招人租佃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麻烦,但这毕竟是一块面积广大的田地,而且周遭颇有一些还算肥沃的零散地块,至少论起价值来,是足以让很多人都艳羡的。

    不过,赵祯等人这一次的目标可不是什么淳泽监。

    据悉那块地皮已经被官府强行卖掉了——听说是抓了一个当地的土财主强行把地块配给了他,然后收取了部分的价钱。

    这是封建时代朝廷的一贯做法。

    赵祯的设想当中,当然也有规避这一类乱象的动机,然而这只不过是权力阶层在土地交换当中的一小类非法方式而已。

    比起太后家那群人圈占土地的事情来,这都是小事。

    而这一次,京畿附近无论哪块木马间要进行撤并,似乎都无法躲过赵祯的魔掌了。

    至少,在石景润的规划之下,这些因为常年放牧而看似贫瘠的土地,已经有了一种绝佳的用处。

    只是星轩对于这一用处,尤其是棉花糖突然变成棉花,以及那个什么无酸纸之后所带给他的失落感十分恼怒,因此代表曹家的他她竟然在整个过程当中都不发一语。

    显然十岁的小孩子还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更没有看到它背后的商机。

    最后还是那位戍边的曹大将军站出来说了话,替整个曹家应下来合作的相关事宜。

    这次的合作,石景润几乎拿出了自己的半张底牌,几乎是以明示的方式,告诉了在场众人大商号的存在。

    这个到现在还没有确定下名字的商号,将会在募集资金之后,全资控制制作无酸纸的作坊。

    购买土地种植棉花等一系列过程,也都会打着这个作坊的旗号进行,当然到时候,许多事情还需要大家一起商量,才可能顺利地跑完所有的官府流程。

    毕竟废弃养马监这件事情,目前还没有彻底放开来推行。

    现在他们还是有机会的。

    甚至有很多人都看到了其中的好处。

    曹家当然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棉花的事情听起来有些玄乎,但耕地在那里总是跑不了的,只要有了收成或者是租子,不管这个商号的所谓股份如何构成,他们曹家作为出了钱的一方,总是应该能够分配到一些好处的。

    而且赵祯也承诺了分红。

    所谓君无戏言,得到赵祯的保证之后,曹家便拿出了两万贯作为本钱,顺利的成为了这个大商号的股东之一。

    王绛所代表的玩家也拿出了两千贯,成为了一个小号股东。

    连楚昭都代表他爹丢了一百贯进去。

    至此,这个因为还没有名字而让人颇为担心的大商号,终于有了第一笔活钱。

    曹家和王家的代表人物,也终于在看到赵祯满意的微笑之后,了无牵挂的离开了。

    可是,这两万多贯的铜钱,恐怕还不够铺开一张大摊子。

    需知道,汴京城里的中等之家,家资也得超过十万贯以上,这也就意味着,此等钱财,恐怕还不够在汴京城开一个简单的铺子。

    要想融到更多的流动资金,恐怕他们还得另外再想想法子。

    好在万事开头难,如今有了曹家和王绛的支持,剩下的应该也不太难做了。

    甚至,白云庵已经迫不及待的见一赵祯,将学堂的名字,也写到了那个大商号的股东列表上。

    这样一来,大商号的估值可不仅仅只包括这一笔活钱,因为白永安的具体操作是,可耻的将中立学堂的好几项产业,以及这些产业的相关技术,作价四十万贯算在了这所大商号的股份里。

    而且,他的这些股份都是甲等股份,也就是掌握决策权的那部分,而不是仅有分红权乙等股份。

    甲乙两等股份的设置,其实在融资过程当中还是颇造成了一些困难的。

    有一些富商巨股就不喜欢这种自己掏钱,还说了不算的感觉,倘若不是中立学堂背后有皇帝的影子,想来他们更不愿意出钱。

    反倒是那些官宦世家们,本着讨好小皇帝的想法,或多或少的都购买了一些股份。

    而那些将门世家,宗室勋贵,除了流态后以及其亲近的那些人之外,都付出了数额不菲的代价换取了这家商号的股份。

    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忠诚的表现。

    虽然太后还在临朝执政,像皇帝也看不到亲政的希望,但他们都清楚。未来肯定是属于皇帝的。

    因此提前结下一个善缘也是一件颇值得的事情,更何况还有现成的分红银子可以拿。

    能够和皇帝一起分润好处,再怎么吃亏,也是容易和皇帝搭上关系的。

    光是这一点,平时在家无所事事,基本上都靠皇帝恩泽过活的这些将门世家们,当然知道有多么重要了。

    这样一算计,丢进去几万贯铜钱,那根本就不算什么。

    甚至很多人都像曹家那样,希望能够在更加具体的产业上达成合作,这样搭上关系的路子就更广阔了。

    而且,现在的赵祯还不知道,有些人已经开始盘算,将自家的某些产业也作价入股到这个大商号当中。

    即便拿不到甲等股份也是好的。

    当然那个时候,已经有了名字的大商号,其估价更是已经高得离谱,即便是将产业整个并到最高一层的母公司去,也占不了多少股份,更何况最高层的股份可不是不会轻易给人的,那时候的赵祯,已经学会用二三级的控股公司来与人做买卖了。

    至于现在,他还得继续盘算拉谁下水比较合适。

    朝廷大员作为他重点笼络的对象,在持股这方面得到了较大的保护。

    比如说王家,他们就将和血糖以及大商号各自分别成立一系列的商号,同时应对产业合作和幕后持股所需的各种名义。

    为此王家实际上的复出恐怕远远超过承诺的数字,但王曾现在身体很好,王家也不用担心拿不出钱来——反倒是另外一名宰相张知白,他因为身体原因,而不可能一下子拿出太多钱才来,要知道宋朝的医药价格也并非想象当中的那么便宜,更何况。医学的落后,让这些有权位的人,更愿意在健康上花钱。

    所以,他们家应该是没有闲钱来和赵祯一起折腾的。

    甚至赵祯都不知道该不该主动去拉拢对方。

    不去拉拢的话,按说在张知白已经明确表态支持她的情况之下,好像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但他的心中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毕竟大部分表达效忠之意的臣子,都可以从这里分润的好处,堂堂的张大宰相似乎不应该被漏下。

    去拉拢的话,又担心会影响了他治病的花销。

    不过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石景润却为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就在王绛离开之后不久,张知白为他送来了五十两金子。

    这是他以前得到过的一次赏赐,虽然因为花销巨大而耗费了一些,但这次他从其他地方又挪进了一些,把原来的数又凑了出来。

    五十两金子,在这个刚刚承平没多久的天下,还是颇为值钱的。

    而且在赵祯的安排之下,这些金子被干脆作价一万贯,参与了占股比例的计算。

    这无疑是对张知白一家莫大的眷顾。

    然而皇帝却不许任何人身上,仿佛是在担心这会替张知白惹上莫大祸事一般。

    但是消息很快就不胫而走,尤其是在学堂方面终于明确的迈出了产业化的第一步之后。

    石景润的蒸馏酒产业,此时在学徒们的帮助之下,已经小有规模。

    即便自己酿的酒无法满足平时的生产,但他们也可以到外面去购买散装白酒,然后回来蒸馏。

    再加上蒸馏过程当中的一些小创意,比如橘皮调味之类的手法,玉津园里的这些出产,很快就在汴京城里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更何况,还有石延年这个推波助澜的家伙在。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朕真不是穿越者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朕真不是穿越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朕真不是穿越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朕真不是穿越者》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